去纪念馆的观后感优质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写任何影片观后感的时候,都需要围绕主题来进行,只有掌握了写观后感的技巧,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进步,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去纪念馆的观后感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优质6篇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1

_月28日,__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并在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言。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脚下,仰望塔身顿觉自己的渺小。纪念塔走廊内铭刻着近三万烈士的姓名,一排排一行行深深刻在墙壁上也深深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穿行于血与火的虚拟空间,踏寻战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幕,重温淮海战役的整个历程,心情非常沉重,但同时也为中国人民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场战争不是武器的较量。国民党有着精良的精锐部队,有飞机、大炮等先进武器;而共产党只有步枪和土制弹药,无论是军队还是武器装备都无法与国民党相提并论。

但国民党内部各自为政,而共产党万众一心;国民党纷纷投奔共产党,而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制胜法宝是国民党无法得到的,那就是人民的拥戴。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切胜利都来自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历史永远地过去了,但历史也永恒地存在着,它联结着过去和未来,在当代人的血脉中流淌。无法忘记的是血与火交织的滚烫日子,记忆中永存的是生与死碰撞的闪光瞬间。为今日的幸福与明日的更加美好,让我们走近历史,翻开淮海战役这本耐读的书,去领略那英勇悲壮,令人震撼的一幕。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2

 

7月1日,在局党委的组织到达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学习,我的心情格外的激动,一种说不清是亢奋、敬重还是虔诚的情绪充满了我的心扉,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厚重的黄土高坡,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我们一行先后参观了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黄河文化壶口瀑布等,现场聆听了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才知道以前从书本和电视上得到的对延安的认识是多么的粗浅和简单,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也就是在这样狭孝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党在延安铸造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是延安精神的原形和体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光大。

延水悠悠,千年不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有了“精神”这个法宝,人才变得有“精神”,事业才会有“精神”,民族才能更“精神”。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提醒自己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勤奋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党给我的这份珍贵的工作。经过深刻的剖析,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是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工作中,要沉下心来、解决实际问题;防止心浮气躁的陷阱,保持实干精神,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经得起组织的考验;纯洁自己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管住活动圈。做到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严于律己,都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2、要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不断提升素质和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成效。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列,带头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责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新进展。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岗位实际,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避免出现本领恐慌。只要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我所从事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求业务知识一定要全面,因为每次检查的项目都不同,面对的财政业务也不同,每次检查前,都必须要先充电。

3、自己要带头廉洁自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到清正廉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六个不允许”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要求,自觉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认真落实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营造风清气正、人人思干、人人团结、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完成全年的各项计划目标。

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心得体会2

7月9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省局组织的地勘单位,机关处室负责同志延安干部培训班。通过党校上课,参观革命旧址,现场讲解生动事迹,重温入党誓词,观看革命教育剧(延安保育院)等活动,使我对延安精神有了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现将学习培训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广泛开展学习理论之风,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总结经验之风;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按客观规律办事,修正错误,改掉缺点,在学习中找真理,在真理中求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延安精神昭示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源泉所在。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革命事业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勤政为民,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为他们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学习延安精神,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宏伟蓝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历史和使命在召唤着新一代共产党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不断改进作风,自觉忠诚党的事业,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热爱祖国跟党走;勤勉尽责自律,永葆党员先进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忠诚党、忠诚人民、忠诚祖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而不断努力。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3

周末,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到达目的地时,只见新馆矗立在我们面前,宏伟壮观。我猛一抬头,“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令我肃然起敬。

整个纪念馆一共分为三层。刚踏进大门,一艘红船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听了觉得很震撼,为什么会议不是在高楼大厦的会议室举行,而是在一艘小船上召开呢?为了留念,我在红船前面拍了照。看完了红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往里走,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告诉我:“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只见林则徐站在硝烟台上,指挥着民工们硝烟。他们有的拿着大篓子,正在往硝烟池里倾倒鸦片;有的手持硝烟棒,正在敲打鸦片;还有的把硝烟棒高高举起,仿佛在说:“中*国人是不可以被欺辱的!”来到二楼,瞧!那儿陈列着1921年的嘉兴火车站模型,只见小火车拉响汽笛,发出“呜……嘟……”的响声,阵阵浓烟从排气管里蜂拥而出。若你长时间盯着它看,会感觉小火车正在飞速行驶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参观了三楼的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篇篇翔实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遗物,都让我感概万千。这次旅行,让我很难忘,因为它让我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并学习到了他们宝贵的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发奋学习,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4

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大巴车在平坦舒适的公路上疾驰,我们一行二十多名年轻人怀着崇敬的情绪,很快来到了黑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分别看到了王进喜苦难的童年,看到了王进喜当石油工人的喜悦,看到了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参加大会战的自豪和奉献情怀,也看到了平凡铁人的伟人事迹……眼泪随着王进喜的成长不断的变化着,时喜,时悲。当时记不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还是被铁人的精神所征服,我的心中的肃然起敬冉冉升腾!

我最感动铁人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在油井井喷时,如不及时堵住井喷,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千钧一发时刻,王进喜跳进水泥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水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工人都跟着跳下去搅拌水泥浆,3。5个小时后,井喷被制止,采油正常运行,这是用汗水和血水换来的成功,更是毅力坚强的证明。我想起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诗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工作能像他那样兢兢业业到底有多少?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人都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效率就不一样了?

第二件事情是我在一段视频中看到的毛主席很自豪的跟一个外国首领的对话,他说,中国有个石油工人,他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很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表现了毛主席对铁人的赞赏,同时也证明了石油工人千淘万癝随艰辛,吹尽狂沙如别金的不屈服精神,为中国人民树立创业榜样!

第三件事情是在一张皱绮泛黄的照片上看到王进喜在得病期间跟家人照的第一张全家福,题目为第一次真爱,多少个第一次被人忽视,多少个第一次未曾被人记起,多少个第一次被人珍惜!而他的第一次照相却是最后一次,一份热,一份光,他却用这份热为祖国奉献了一辈子的光,最后留给家人的时刻却是屈指可数的记忆!我不由得感叹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忽然想起周围的人和事,生命那么的短暂、脆弱,人生就那么一次,好好珍惜正在流逝的日子,在这个期间多做好事善事多么有好处!

在整个参观的过程,给我的感触挺多的。想想此刻的工作,比起昨日的困难,我们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回首往事,心里太多惭愧。王进喜的不自轻自贱,没有把任何人看的比自己优越,没有盲目的自信,更没有贬低他人,而是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业,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那种坚持不代表胜利,但是一向坚持就必须能够胜利的决心值得我们发扬,他的那句宁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人生就如一杯茶,先淡后浓,先浊后清,先苦后甜,失败和成功都是偶然和必然,只但是成功的人在不断的给自己找方法,失败的人在不断的给自己找借口,因此我要及时的从失败中找原因,从原因中找信心,从信心中去发奋,在发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的突破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时好?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昨日之因此区别于这天的事,昨日已经过期,这天正在进行,然而补救昨日的最好办法是寻求新的措施,不让昨日一再损失,从此刻开始行动我创造,我发奋,我成功。今日不为,何时为?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5

今年清明节,医大校志协组织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和大家一起参观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并亲自为革命先烈鲜花。在接受了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后,我感受颇深。

缅怀先辈——集体默哀献花悼念

清晨,当一行人乘着凉爽的晨风来到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前的胜利广场。广场的纪念碑巍然屹立,那是一柄高耸入云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庞大的建筑透出庄重,摄人心魄,右侧的一组雕像,无论是炮手强壮的手臂,还是骑兵果敢的眼神,亦或是前赴后继的士兵手中的钢枪,它把你带回那个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的年代。于是大家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开始了当天第一项活动——默哀献花。

再瞻遗物——追忆英烈坚定信念

进入馆内,一眼看到的是我们伟大革命领袖们高大的铜像,他们踏着坚毅的脚步,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为劳苦大众的解放斗争。革命先烈为了解放全国而前赴后继地洒下自己的热血,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人深深地觉得我们的今天是多么来之不易啊。走出影院,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展览室,那里陈列着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物品,有枪、文件、锄头等等。它们好像将那段历史定格在了此时,让我听到了振臂怒吼,听到了欢庆胜利的锣鼓喧天……看着展览的“支前”部分,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军民鱼水情,我们的革命先烈就是本着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的,他们真的是来自于劳苦大众,代表着劳苦大众,是劳苦大众的儿女。胸前的白花代表着我们的心,似动非动,似摇未摇,他代表着什么?也许不只是我们的心,还有那继承先烈遗志,不忘革命历史,以史铸魂,以史砺德的誓言!将这誓词献给先烈,告诉他们我们永远是中华儿女,永远是中华儿女!是不畏艰险,敢于奋斗的中华儿女。平津战役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是在这场伟大的攻坚战中无数的英烈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宁和幸福。这段历史应该为每一个团员所牢记。我们无法忘记是谁给了我们今天,是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托向了繁荣昌盛!

听着讲解员对平津战役的悉心讲解,我平静的外表下激荡着沸腾的热血。平津战役——一场为解放天津而打响的战役,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解放了京津地区。当我透过橱窗,看到毛主席亲笔手书的绝密文件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让我领悟到战事的至要;当我看到英烈们曾使用过的武器军械安静的躺在我面前,我想到它的主人曾在多少个夜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紧握着它熟睡;当我看到不知姓氏的牺牲烈士的遗物——一个怀表,一支钢笔,一个望远镜,我想到它们的主人多少次用它们在战壕里与敌人争分夺秒,在膝上提笔家书,在炮声中思念故乡和亲人……当我看到天津市人民政府印时,我不平静的心情渐渐舒缓,看着那几个字,我感觉从头到脚都被一种安全感包围着。是什么让我们今天依旧能够感受到清晨的阳光?是老一代革命人前仆后继的流血牺牲的精神,这就是不屈服的民族魂,这就是坚定的信仰。他们用仅有一次的生命向我们传达着:有信仰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有信仰的生命是有价值的。

“挽手”先贤——铭记历史启程未来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参观,我对这场的战役又多了一份感情。临行前,大家再次汇聚在大厅的铜像前留影。我看到那三米多高的毛主席铜像,左手已被摩擦的铮亮,放着耀眼的光芒。我想,这一定是被数以万计的参观者“握”过的原因。于是,我也情不自禁的抬起右手,“挽起”毛主席的左手,仰望着他的眼睛,找寻那坚定不移、凝神前方的眼光。我面朝他目视的方向抬起头,留下了这张与巨人的合影。心中默默念着: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的走向前方的生活!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每个人又上了一堂深刻的党课,又受到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的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和平美好的每一天,更加爱岗敬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拼搏!同时也明白自己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少年的光荣使命,为构建和谐、民主、繁荣昌盛的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革命先烈赋予了我一种力量,我希望这种精髓、这种血液在我的身上一直流淌下去。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篇6

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好处。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条件相差悬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战士们顺利的透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此刻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就应知足、惜福。摆正自我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的先辈们!

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持续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的“亮剑”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三规”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增创诚信计生先进县市,以“亮剑”的精神打一场计划生育的淮海战役,开创人口计划生育的新局面。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优质6篇相关文章:

去读书室的读后感7篇

去牧场的读后感7篇

去读书室的读后感精选8篇

去读书室的读后感参考8篇

去游泳的作文优质8篇

去工作的读后感模板5篇

去读书室的读后感最新8篇

去图书馆的作文优质5篇

去北京的作文优质8篇

去医院实习的心得优质7篇

去纪念馆的观后感优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