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生活中的价值观和信念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倾诉和释放,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成长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成长心得篇1
暑假里,我自学了《陶行知理论》、《课程标准》和《目标导学法》,在学习中感受很深。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活动的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是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在假期的学习中,我一直在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呢?"通过学习,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要想成为"良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反思。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过去,人们也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这句话却变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就需要加强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同事学,和实践学。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假期,我们全体教师在休假中不忘学习充电,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对《陶行知理论》、《课程标准》以及《目标导学法》的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重温《陶行知理论》,让我走近了陶行知,聆听了他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我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当今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是多方面的,同时,也让我倍感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还需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和任务,为教学工作指示了方向;通过学习《目标导学法》,我知道了"目标导学法"就是教育主体引导学习主体在教育环境中交互作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学习内容,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从中体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使学生学会自学,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目标导学实施的是"先学后教,互教互学,学中展示,反馈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学的基本流程是"目标导学--情境建构--当堂达标"。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己。
学习与思考是相伴而行的!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每天四问,即"我今天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句话,其实这就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每天教育工作与生活的反思。只有做到不停的反思,才会有所更新、有所进步。而教育教学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有新的突破;只有不断的变化,教育才会有生命力。同时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思路,才能更好的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更全面的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只有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才可以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就让学习和反思改变我们的生活,就让学习和反思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吧。
二、要想成为"益友",必须要付出真爱,学会尊重学生,爱学生。
"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陶老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的确,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没有爱就不可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益友"。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后进生更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付出真爱,才能以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学生,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才能使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真正的朋友关系,成为学生的"益友"。
以上即为我假期学习中的一点儿心得体会。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爱每一个孩子,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学生成长心得篇2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时的你已经不是一个柔弱无知的孩子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坐在沙子堆上玩沙子的孩子了,你已经不是那个摔一跤就哇哇大哭的孩子了,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成长让你不能因为摔一跤的疼痛就放声大哭,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思想,还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你开始拿着一个小钥匙,相对的锁头正在你的密码本上,因为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酸甜苦辣,自己的心事。
你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墙角,将你那一颗颗珍珠似的泪小心地收藏着,没有人会知道你的伤心,你的难过。在你开心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将开心的事与朋友分享着,在你难过的时候,又躲在那个秘密的墙角里哭泣。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的难过。
成长带给你的是痛苦还是快乐?是苦的还是甜的?成长有痛苦有快乐,有苦的有甜的。你们以往的心天真纯洁像洁白的雪一样没有任何污垢,现在的心像雾一样让人琢磨不透,你们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们有时觉得你们身边的有些人是那么的卑鄙,那么的爱欺负人,那么的讨人厌,其实,他们只是有了自己的思想。
成长的变化让你们对待大人的唠叨越来越不耐烦,你觉得自己的事自己还不知道吗,成天的烦什么啊。你觉得自己的家长老师太唠叨了,总一天到晚说个没完。其实,家长们不需要太多的唠叨,在必要的时候提醒我们一下就可以了,让我们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的。
我们应该去笑着迎接成长中的坎坷,在这些坎坷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学生成长心得篇3
我从2岁开始,一直都在骑着一辆带有两只副轮的小自行车。我五岁时奶奶给我买了一辆大些的带有两只副轮的自行车。
有一天爷爷把两个后轮给卸掉了。我惊奇的问爷爷:“爷爷为什么卸掉小轮子?”爷爷说:“不卸掉它你总也不会骑自行车。”刚拆完,我马上就想骑。但是,真要骑的时候,我突然害怕了起来,真担心在半途中会被摔下去。“万一有个什么闪失,那可怎么办呀!”我心里忐忑不安。奶奶对我说:“骑骑试试!”我还和以前一样坐上去,用脚一蹬,遥遥晃晃的,先摔了一跤,爬起来上去,又摔了一跤。奶奶跑过去,用力扶着驮架,这次没有摔交。我用力扶着车把,使劲蹬。奶奶松开了手,我还不知道。忽然一晃碰着了一块石头,连车带人一块倒了,腿碰掉一块皮,直往外渗血。这时,爸爸走上前来对我说:“没关系,大胆地去骑吧,把拆掉的副轮当作还没被拆掉时那样骑。”听了这番话,我胆子也大了,又鼓足了勇气跨上了车,双手紧紧地握着车手,可是浑身却在簌簌发抖。眼睛注视着前方,脚用力地一蹬,自行车慢慢地向前去。一开始,我时而摔倒,时而重心不稳,摇摇晃晃地像只小鸭子。爸爸妈妈却不断地鼓励着我,我不停地练着、练着……紧接着我又学习上车和下车,我成功了!
上二年级了,奶奶给我买了一辆淡绿色的20型女车,我每天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像小燕子一样跟在奶奶(奶奶是我们学校的教师)后面去上学,心里美滋滋的。
学生成长心得篇4
必须得承认,我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家里面的人对我也是这样子评价的,甚至还给我起了相关的外号,在这个假期里面我却做了一些改变我形象的事情——我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劳动,很好的锻炼了我自己。
刚刚放假回家的时候,我爸妈看我可热情了,天天给我做好吃的,到了后面总是说我,懒惰啊、不做事啊之类的,为了避免在家“破坏母子关系”,所以我就躲到我外婆家去了。外婆的面积虽然比较大了,但是老人家在家总是想着要重一点东西,家人人劝也劝不住,所以在外婆家我本来是想好好的玩的,但是看到外婆在忙,我也不好意思在一边玩手机吧,所以这段时间我开始了大量的劳动……
这个季节正好是种东西的季节,春种秋收,只有这个季节付出了才能够在秋天收获许许多多的粮食。外婆年纪也比较大了,所以也没有种什么水稻了,只是要中几分天的豆子和几分天的青蒿,我本以为几分田还是挺快的,但我没想到对于我这个很少劳动的懒惰者,确实这样的疲惫。因为是丘陵地球用不了机器,所以什么都是依靠的人工,而言种豆子的话,先要松土,就是给这几分田都给挖一边,然后在挖出一个个孔,往里面放豆子。好在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所以锄头还是会用的,但是几分田的劳动下来,手上都起了好几个水泡了,甚至了破了有起了,因为锄田的时候需要弯腰,后面放豆子的时候也要弯腰,所以一天劳动下来腰都要断了的感觉。
终于,两个人忙碌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将豆子田哥青蒿田给忙完了,我也累的差不多了,可是看到所有的都弄完的时候,心里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自豪感,觉得劳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尽管还是刚刚种下去都还没发芽呢,更何况结果了。这次的劳动给了我很大的感触,那么多的劳动者是用了多少的汗水和时间才种出粮食来啊,可是我平时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给我第一个收获就是要尊重劳动成果。还有就是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真因为有劳动付出才会有后面的收获,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什么都不会有,甚至还是坐吃等死,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参加劳动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功。
这个假期里面的劳动让我有了很多的认识,知道了生活中不能够太懒惰,必须要多参加一下劳动才行。这一次的劳动也让家里人对我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也会坚持下去的,绝对不会让他们再认为我是一个懒鬼了!
学生成长心得篇5
有一颗种子藏在我的心底,成长的力量给予了它养分,使这颗理想的种子萌芽、生根,深深扎根在心中。
幼小的心灵中总有一块神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好奇与敬仰,那就是理想扎根的地方。我小的时候总是对那一面有着五颗星星的红旗充满了神圣感,当它升上了高高的旗杆,在空中迎风飘扬时,是那样庄严而美丽,我从小便对它有着一种向往。
时光悄然流逝,世界变小了,而国旗在我的心中依然占据着一块地方,我想亲手将国旗升上天空。每天望着国旗升起,这份念头就变得更加强烈,我为着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就因为儿时有一个梦。别人休息时我在用功,想要休息的时候飘扬的国旗给了我信心。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又升了一个年级,新的一年终于可以去接受升旗的任务了,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我不停地在心中遐想着。可是当那一天老师说道:“我们班要推荐两名升旗手,大家都可以报名。”同学们大都骄傲地举起了手,而我却有些胆怯,结果错失良机。
回来我一直很后悔,在心里回想过去的努力,我后悔自己没有积极争取,甚至想放弃,可飘扬的国旗又一次在我心中燃起了理想的火焰,我不能放弃,机会总还是有的!
果然,第二个学期,机会又来了。我意识到这是属于我的了,所以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它。我鼓起勇气,向全班推荐了我自己,我说出了我的理想——那个我从小便拥有的理想,他是我的自豪。终于,机会被我把握住了。
周一早晨,东方的朝霞照射在操场上,全体同学站好方阵,目光聚向了升旗台,我此时正站在这里,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激动,还有实现小时候梦想的快乐。当庄严的国歌音乐声响起时,我握住国旗用力抛起,看它在金色的阳光下徐徐上升,自豪感油然而生,直到把它升上天空。
成长使我们有了理想,理想给了我成长的力量,就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个理想经过奋斗变为现实,这就是成长的力量。
学生成长心得篇6
近期有幸拜读了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代表作《终身成长》。她在这本书中总结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通过对大量真实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成长型思维的优点,从体育、商业、人际关系、教育等四方面反映出成长型思维是成功的推动力。
固定型思维:是认为一切成功都是天赋使然,不断地给予自我满足的暗示,停滞学习,不思进取的想法。
成长型思维:是认为一切成功都是可以靠努力实现的,只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成功经验并付诸实践,就会有所进步的想法。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区别。课堂上,点名回答问题。固定思维的人会想,课堂上这么多人,怎么偏偏会是我被叫到,一定要好好回答不能出错。而成长思维的人想的是给了我这么好的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会给予纠正。一个看重的是回答问题的结果,另一个看重的是回答问题并纠正、肯定所带来的提高。
虽然不愿意承认,我大多数都是以固定思维去看问题。害怕被点名、害怕新的环境、害怕不熟悉的人,每天从事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不愿意尝试新的挑战。经常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总是从别人身上挑毛病,不从自身找原因,借口总是比办法多。看过这本书后感觉思想的转变是迫在眉睫了,按照书中提到的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四个步骤:接受,面对自己的固定思维;观察,明确出现固定思维的原因;命名,给这个思维定式一个名字;教育,用成长型思维来反复教育、沟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走向更好的那个自己。
学生成长心得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