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中的重要教训,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1
作为三年级班主任,面对8、9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干伍的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加强常规训练。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2
我是个爱看书的孩子,书中丰富多彩的故事总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今天,我看了《时文选粹》中的一篇文章叫《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大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而沮丧万分,沿着乡间小路踽踽独行,这时他看见一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的举止,深深被打动了。作者看见老人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瓦罐全部打碎,只因为这些瓦罐有一点点小毛病。当作者惋惜老人花费了老人许多心血的瓦罐就这样打碎时,老人却说道:“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一些。”
作者听完老人的话深受启发,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加入了打工者的队伍中,数年后也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我看了这篇文章也受到了启发:要成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必胜的信心和勤奋努力的精神。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大发明家爱迪生,他研究发明电灯时,为了挑选最合适的灯丝,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经历了数千次的失败,才以钨丝为材料制成了世界第一个可以供实用的电灯。试想如果当年爱迪生没有信心、耐心和勤奋,那么也许就没有电灯的.发明,也许我们现在仍生活在黑暗中。
记得我在去年的暑假,妈妈为了使我有一技之长,送我去琴行学琵琶,老师让我反复学“弹”和“挑”的基本动作,要求每次弹每根弦要弹200下,共四根弦。而且老师总是认为我的动作不规范,我也因此觉得琵琶太难学。一个暑假过去了,我感到太乏味,每天总是要在妈妈反复的催逼下才弹,由于我极其被动的原因,妈妈就不再让我学了,结果现在对琵琶仍然一窍不通。这是我从中应该接受的教训。
我现在还是名小学生,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在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很多失败的时候,但我们往往灰心、沮丧,甚至一蹶不振。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像文中烧制瓦罐器皿的的老人那样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必胜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3
20xx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语文教学实践者,认真学习和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新变化,明确新要求,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重要行动。
何xx校长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20xx版与以往的变化,重点突出“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阐述学习目标、行为、评价的转变,由此引申出三大学习任务群(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何校长结合小学学段做了详细的讲解,整个讲座深入浅出,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使我受益匪浅。而作为一名教师,要深入了解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新课程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体会与收获:
一、改变观念
整个讲座中,何校通过对比的方式,让我清晰直观地认识到,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一场头脑风暴下来,最大的体会是观念需要积极转变,在旧课标实行的时间较久,教学中容易拿来主义,直接运用之前的经验,这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是很“危险”的,我们要有主动改变的自我意识,不要固守旧经验,要主动去了解,只有做到明确观念,才有可能付诸正确的行动,才能够准确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
二、深入研读
每位教师都是课标的研究者,何校通过梳理,以框架式向我们解读新课标,可见何校对新课标是深入研究的。而作为一线教师更要学习这种研读的态度,这也是实施新课标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我们不光要知道整体框架,更要研读每一个细则,学习任务群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新课程标准中均给出了细致的指导,我们应认真研读,才能将新概念融入自己的认知领域。
三、积极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程标准,化为与学生的互动、交往,这是一线教师新课标实践的最佳途径。日常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是落实新课标的阵地。我们在这一阵地的固守中,要让教学更精准,让每一次的教学指导更扎实,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台阶。
新课程标准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机遇、是挑战更是方向。我会更加努力,构建和谐创新的新课堂。同时也感谢何xx名师工作室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4
教了两年三年级数学,深深体会到了这是一个转型期的年级,这个学期的班级管理重要,教学也非常重要,当然最让我纠结的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再就是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对于学生自身的厌学情绪,我通过与学生聊天来获得学生的信息,对症下药,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在农村,我们班的数学,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后进生较多,我接过这个班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继续实行“1帮1”活动,每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作为数学教师我每天都要辅导学困生。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定期在数学活动课上交流总结。
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的位置,对于一步的计算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竖式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
数学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活动,从实际从生活出发就会有收获。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5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xx)版》自颁布以来,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在学习更新中,新课标不管是在字数或内容上都进行了大的变革,从20xx版的1万多字到20xx版的3万多字,重点新增了学习任务群,并扩充了学业评价的内容。7月25日—29日,连续5天9场的直播新课标学习,更是带领我们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理性和示范性的解读,让我受益颇多。
心理学研究认为,语文学习的对象是母语,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是直接教学规则性的语文知识,而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可以说,实践是学好语文最佳的学习途径。正如教育家之父夸美纽斯所说,在学校里面,我们要让学生从书写去学书写,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
那什么是学习任务群?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去教?通过学习,我认为学习任务群就是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领会学科知识,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学习任务群,我认为是非常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方式。
当然,语文基础务必落实,如语文文字的积累,无论是哪一种学习任务群,其实施过程都必须承担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丰富学生语言经验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基本任务。无论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还是整本书阅读甚至跨学科学习,无一例外。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两大目标:一是变革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是单片课文或语文要素知识点呈现,呈现的是一个一个学习任务群;二是变革课文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由学生实践活动构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一次突破,是语文课程改革新的探索。在当下新课标出台但缺乏配套材料的背景下,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以积极姿态应对挑战,不可被动等待,而是应该利用统编教材,对标新课标的精神,总结梳理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尝试进行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教材编写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资源、新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像石,敲出星星之火,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行,我们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篇6
通过这次全县培训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翻阅教材,认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学。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我认为新教材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另外是新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语交际,从交际的实际入手,通过儿童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交际的最基本要求,声音要让别人听到,要懂得认真听。
二、好教和教好的思考
在课文教学方面,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帮助他们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将每个动物的脚印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助于孩子们的理解。
课中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语文有效的教学,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美感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好的作品展示、学生练习等环节逐步的提高他们的兴趣,有效的利用课上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写字负担,引导他们发现汉字的美。而不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写,机械的识字、写字。对于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应尽量减少占用课堂时间,可以学习实验区的教师编制适合我们实际的读书卡,做好家庭读书记录,从而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的方式。
启发孩子们思考课堂中要怎么做,引用到他们明白课堂中教师讲话要大声,同学发言要大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源自生活也要回归生活,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读也是贴近生活的表现,这部分内容我们课堂中涉及较少,但是要让学生分享他们和大人一起读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阅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把字融于词中融于句子中,引导学生多表达,多积累词语。教材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是有机的整体,拼音用来识字,识字用来阅读,阅读用来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积累中提高素养。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无论教材怎样变,只有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编排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我们老师们爱不释手。首先在备课中我会认真研究课文的每副图,利用好图片。其次认真备课确保我所讲出来的知识的正确性,不能应为是低段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准确性。最后每词备课都要认真思考课堂的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表达,丰富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学语文的快乐,爱学语文。
总之新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但我们课堂教学的容量却更加的丰富。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我们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渗透。例如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写入教材却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少的部分。
三年级心得体会范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