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与电影之间的对话,通过它我能够更好地与电影产生共鸣,在写观后感中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电影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榜样7观后感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1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连月来,以武汉为重点的全国人民经受着又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肆虐着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
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的“风景线”。
我们看到了它充满大爱、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当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安危;全国无数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这些行动无不彰显大爱,
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还有企业捐的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都蕴含着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的初心和使命。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鲜红。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舍弃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毅然奔流充满
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这支志愿队伍,一直战斗在每一个角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爱的力量无穷。
大爱之行必有大爱之人!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硬战中,在武汉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武汉人都贡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在疫情面前其实武汉人、湖北人都是受害者,甚至他们牺牲更大,不要歧视和嘲笑他
们。无论身在武汉或是心牵武汉,只要我们少一点猜疑,多些关爱与体谅,大爱之人终会有更大的福报。
我们每个人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要做好非必要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进门必洗手,时刻关注舆情动态,净化朋友圈,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勤洗手,勤消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为这场
战役作贡献。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全国人民都是你们的后盾!我们要有信心,要尽忠职守、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歼灭疫情。
根据上级要求,因疫情原因,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党支部全体党员自行观看学习了“灯塔大课堂”第八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2
后汉书中提到“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榜样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存在,榜样是关乎好的标本,它会让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摒弃许多不好的东西,收获更好的自己。
甘祖昌说过“作为一名党员,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农村,都践行着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就是共产党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应坚定信仰,明确道路、端正思想,坚信党的路线、纲领不动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我们要不断向榜样学习,不断向他们看齐靠拢。同时不断地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夯实自己的党性修养,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信仰的力量,勇于担当,尽职尽责,扎实肯干,无私奉献,全面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宗旨。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3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的支持下,航天二院二部成立了红外激光工程组。陈定昌提出了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5项创新项目,都被列为重大项目。因为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事关重大,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于是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由陈定昌担任小组负责人。为了项目早日能够实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有一天他们找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时,这位老光学专家提出了4个基本原理的问题。一年半后,在陈定昌的组织下,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项工作使陈定昌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好的项目不仅可以带动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一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从参与雷达项目到搞大总体工作,陈定昌的眼界更开阔了,他不断提出一些有远见的观点,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他提出武器发展要从前瞻顶层思路考虑,要从武器装备体系对抗角度考虑,应该发展化学激光武器,应该开展精确制导的研究,抓毫米波技术等等。
他的创新和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了解他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这样评价他。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担任二部工程组组长时,首开先河,与八机部签订了研制合同。以合同制方式承担任务,这在七机部的历__从未有过。这一举动既推动了技术进步,又培养了队伍,得到了当时上级领导的好评。二部还用这个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建了房子,缓解了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1984年,陈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他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本型”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经常与同事谈论航天器发展,当年他提出的地空导弹主战型发展规划的设想,已被现实验证是富有先见之明的。他提出的某型号设想,航天几位老总听过汇报并实地考察后一锤定音:可以搞。
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发展。1990年至1996年,陈定昌出任二院院长,这是他责任__重的几年。1996年他担任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某主题首席科学家之后,带领一批人员开始进行“九五”规划的研究制订。他带领大家提出了用系统集成技术带动关键技术攻关的思路,也就是说在关键技术攻关中要体现高技术集成。为了制订发展战略报告,他们12易其稿,陈定昌与年轻人一起,几个昼夜不合眼。1997年的一天下午,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领导到场了,陈定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他们评价说:“陈首席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没休息一分钟,我们听明白了,我们支持。”
863计划的实施要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国家队”。为了走好竞争研制这步棋,陈定昌带领有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四五十家单位调研,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实际应用证明,搞高技术集成确实带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1999年9月,他们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熟悉陈定昌的人,对他的印象集中在几点上:其一是喜爱广泛收集国外相关领域各种资料,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发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对趋势之敏感,令人敬服。其二是喜爱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真伪和优劣的鉴别,对事物判断准确,善于抓住重点。其三是喜爱超前思维,物理概念强,善于做顶层策划。这些特长在工作中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刚刚成立的几年里,担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陈定昌和科技委的专家们一起,带领相关人员,饱蘸心血,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等多项重大任务。
从二部主任到二院院长,工作中,他跟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不搞特殊化;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没有_架子。了解他的人无不这样评价他:陈院长是生活上不会享受,金钱上不去伸手的人。作为专业组组长,出国的机会是家常便饭。但陈定昌从来都是工作确实需要才会去。与他一起出国的年轻人开玩笑说:“跟陈院长出国挺没意思,他是带着任务跑,几乎不去看风景、逛商场。”每次奖金分配,陈院长与其他人拿一样多,年轻人感叹:“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对我们成长有好处。”
和陈定昌一起出差不寂寞,因为他常常调动自己的“知识百宝箱”,让对方享受聊天的乐趣。一次在火车上,陈定昌聊的“生物电子学”,竟然把同事们的困劲儿给聊没了。还是同行一位老专家的“今天到此,且听老陈明日分解”一句话,打断了他的“陈氏评书”。
提起人才,陈定昌特别有感触。因为在国家的重视和航天各级领导的努力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__担心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84年,陈定昌刚担任二院二部主任时,对人才队伍进行摸底,发现二部五大核心专业只有16名技术骨干,且都只是高级工程师,没有一个研究员。经举荐,这16名高工很快被评为研究员。担任院长后,他结合国家有关人才培养政策,与院党委书记牵头制定了二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有22名__青年人才脱而出,如今他们都已成为专业领域的骨干。
谈起工作,陈定昌的“话匣子”关不上,可提起家庭,他的话不多。相濡以沫的老伴非常体谅陈定昌,全力担起了家庭的担子。当年烧蜂窝煤,面对一整车煤,陈定昌的老伴一个人一趟趟地把煤从一楼搬到五楼。这种生活小事老伴做得太多了。其实陈定昌是个细心人,对妻子的支持他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时光给现年68岁的陈定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领域干了一辈子,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他人生中沉淀下来__丰富的是什么呢?他用一生的追求映衬出四个沉甸甸的字———“航天情结”。这份情结,正是他对航天事业的一份挚爱、一份执著。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4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5
疫情暴发后,湖北省消防救援队伍除了做好辖区内的日常消防救援工作,还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运以及雷神山、火神山等新建医院的消防等任务。截至2月29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涉疫处置任务x批次,出动车辆x台次、指战员x人次,转运新冠肺炎患者x人,消杀面积x万平方米,转运物资x吨。
“小伙子,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平安!”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门口,患者老王对全程护送他的消防员表示感谢。2月28日下午,接到武汉防疫指挥部要求协助转运病员的电话后,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派出“119党员突击队”武昌片区的队员,转运从方舱医院出院的x名患者。这批转运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年龄偏大且行动不便的,队员们上前搀扶,帮着拿行李,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转运服务。
“安全无小事嘛,一点小的隐患都可能会引起大的灾难。”2月16日,武汉市飘着鹅毛大雪,刚从黄陂方舱医院走出来的消防队员黄国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此前,黄国康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对黄陂方舱医院的消防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黄国康没有歇息,立即驾车前往下一个检查点。黄国康所在的武汉消防救援支队黄陂大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肩负辖区方舱医院、隔离点、医务人员居住点等防疫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职责。湖北省消防部门以新改建医院、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医护人员集中住宿宾馆、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等场所为重点,上门服务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监管对象消防安全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无安全隐患。
“求你们接我老婆到市区产检。”2月25日,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一个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原来,家住襄阳市樊城区的李先生的妻子1月中旬回老家襄城区欧庙镇养胎。因交通管制,他没有办法送妻子去襄阳市妇产医院进行产检。支队了解情况后,派出“119为民服务队”,第一时间联系了李先生妻子所在地政府和防疫指挥部。确定李先生妻子具备可以离开的健康条件后,服务队把她安全送到市妇产医院。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党员组建的“119为民服务队”,有x个车组、x台车辆,目前已帮扶群众行驶x余公里。
2020年的春节,是不寻常的。
那还是春节前一个月,远方的游子正在精心挑选年货准备回家过年;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忙着张灯结彩、福字满迎;我家也在张罗着哪天团年,哪天是亲戚家聚会;妈妈和她的闺蜜们也在商量着寒假带我出去旅游的事……
不知是哪一天,手机上却传来一阵阵噩耗。武汉——出事了!原来早在前些日子,在一处贩卖野生动物的地方,不明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不小心流传出来。这个病毒像被中了魔咒一样难以控制,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的翻倍增加,导致世界各地都有感染的人群。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成倍增长,人们紧张、恐慌,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
这时,口罩成为了全人类最大的救星。医用口罩、n95、n99等各式各样的口罩横空出世,连妈妈也都在各种渠道疯狂抢购。哎,想不到口罩居然输给了五粮液、大重九,直接升级成了新年的“红包”!紧接着,板蓝根、双黄莲口服液等又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些三更半夜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排队在药店门口买口罩的人比比皆是。
白天,整个城市感觉像一座空城。寥寥无几的车辆孤独地穿梭在街头,偶有几个行人也裹得严严实实戴着口罩急匆匆地赶忙回家,整个城市的商铺紧闭大门,只剩下道路两边挂着艳红的灯笼随着寒风左右摇曳着……
元宵节来了,我们全家静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而在疫区,医生、护士穿梭在各个医院、各个临时治疗点,他们不怕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让他们本就憔悴的脸颊勒出了一道道痕迹;长时间的佩戴手套被无数汗水泡得雪白而且皱巴巴的;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累得体力不支,晕倒在医院的长廊;长时间的接触患者导致自己也被感染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长时间的……家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爸爸、妈妈和我的抽噎声,眼泪早已不自觉地浸出了眼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却更洗净了我们的心灵。
目前,手机上的数据每天每时每分都在更新,新增确诊在减少、疑似在减少、死亡在减少、治愈在增加。我们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那是中国必胜的火,是希望之火!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哨烟的战争,打赢这场攻坚战!
?大国战“疫”》借鉴国际深度报道表述方式,从200余万字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精选相关素材、有机整合汇编,分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能共赢”四个章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护人员舍己救人奋战一线;解放军奋勇向前紧急驰援;各地志愿者无私奉献;他们都是一个个“逆行者”。作为党员干部,在这场艰巨的战“疫”中,我们自然不能落下,要做最美“逆行者”,这份指南不能少。
?大国战“疫”》告诉我们要守住初心。一颗初心,凝聚着我们对群众身体健康的质朴之心,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正是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也是检验广大党员干部战斗力的战场。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冲上去,是一份责任!冲上去,是一种信念!冲上去,是千千万万个党员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大国战“疫”》告诉我们要勇于担责。“时代的一粒沙,就是每个人肩头的一座山。”我们党员干部的肩头责任虽如一座大山,却值得我们负重前行。千万名医院、公安、城管等部门党员干部主动申请取消休假,有效组织、靠前指挥,发扬顽强斗争的精神和连续作战作风,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各项工作,投身到医护救治、市场管控、维护稳定一线工作中。我们党员干部也要自觉主动站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发扬“大无畏”精神,带头向群众宣传防控知识、排查管控外来人员、为群众服务,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引领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大国战“疫”》告诉我们要饱含真情。这份真情是党员和群众的鱼水情。虽少了走街串巷的热闹,少了拜年问候的热络,看似平静的背后却迸发着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疫情恰如试金石,检验了党员干部对群众的真情底色,危难时刻,重任在肩,每一个组工工作者在防范疫情一线走出的脚印都格外深刻。也许我们只能从网络上电视上看到医生的伟岸,但我们却能在每一个转身回头处看到基层工作者的无私和带领广大群众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的美丽风景线。
虽没有慷慨激昂的请战书,但作为疫情中的“逆行者”,与病毒抢时间,从日出到深夜,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在医院之外战功累累。基层“疫”线,那些奋斗着的基层党员干部同样是最美的“逆行者”,万家灯火才因这些人而更明媚,更温暖。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6
以榜样为灯塔、以先锋为标杆,时刻不忘身上的特殊材料、时刻不忘肩上的责任担当、时刻不忘内心的理想信仰,以勇毅坚强、敢闯敢拼、锐意开拓,赓续传承党的优良“家风”,做党的好儿女、人民的好公仆,在新时代长征路上行稳致远、铸造辉煌。
2024年榜样7观后感篇7
榜样,有无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专题节目《榜样_》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群星璀璨的榜样群体!一幅幅画面,一个个故事,再现了榜样是怎样炼成的,诠释着坚定理想的信念。张宏同志的一句“党员就应该先上”,诠释了党员的一种舍小我,顾大我的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顺丰快递员汪勇在志愿者服务中被医护人员的坚韧精神感染,发出了“我来守护你们,你去守护病人”的豪言壮语!我们要善于向先进典型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锻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进,把内心的感动化为追随的心动!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广大党员的默默奉献中升华!向榜样们致敬!
有人在一线奋斗,也有人在后方默默付出。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外,更重要的是全中国人民的坚守与付出,疫情来临时,正值人民翘首以盼的春节假期,但我们伟大而可爱的人民舍小家为大家,一个多月时间待在家中,足不出户,以自己的行动默默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屏障,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看完这个节目,我对党员的先锋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哪个地方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
同时,我也深感荣幸,成为这个优秀榜样组织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后,我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点燃党员身上的那一抹亮色!
2024年榜样7观后感参考7篇相关文章:
★ 榜样6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