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积累写作素材,作文往往会缺乏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观点,显得单调乏味,作文的写作是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成长离别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成长离别作文篇1
成长是一次看不见终点的旅行,没有谁会与你一直走下去,成长总是会经历许多事情,包括离别。
“安安,学校已经分出来了!”大白朝我喊着,先一步查看了分校情况。听见声音的我匆忙赶来,见到的就是大白垮下来的脸色和微红的眼。我顿时觉得不妙,挤过人群仔细看了看,心情也变得有些沉重。走到大白面前,我的眼与她那泛着水光的眼对视着,大白的声音有些哽咽,却还是强颜欢笑的说道:“恭喜安安考上了一中呀!”我不会安慰人,只能木讷地应了声“嗯”,脑子里浮现出自己与大白互相说一定要考上一中的情景,嘴里不知为何有些苦涩。
脑子灵光一闪,我拉着大白到凉亭里坐下,若无其事地与大白说起了与她在一起的趣事。渐渐地,大白也笑了起来,与我一起说着对方的糗事。
“大白,你还记得你那时候是怎么回答老师问题的吗?你说,‘鲧是男的,怎么能生出自己的儿子禹呢?’全班都笑了呢!”
“还有你!你也笑了好吧!亏你还是我同桌呢,再说了,我有说错吗?啊?”大白极不文雅地送了我一个白眼,凶巴巴的说道,抬手作势要朝我扑来。
“没错,你说的一点都没有错!是我错了!”见状,我举起双手作投降状,求生欲极强的说道。
大白神气地昂起头,说:“哼,你知道就好!还有你啊,那时候还不是见着蟑螂就大叫的?看我,我可没叫!”
我“呵呵”了两声,假装疑惑地说道:“哎呦喂,那当初躲得远远的,对我见‘死’不救的人是谁啊?”
“切,反正不是我!”大白的语气有些心虚。我没有接话,空气突然安静,我张了张嘴想要说话,话是说出口了,可气氛却突然变得沉重起来。
“以后一定要常联系。”
“会的,以后各自保重啊!”
听着大白故作轻快的语气,我抬起头强忍着泪水,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以后咱们县一中见!”大白愣了一下,笑道:“好!县一中见!”
晚霞的霞光照在我们的脸上,我们在晚霞的见证下拉了勾盖了印。
我们没有失声痛哭,因为我们知道,成长终会经历离别,新的站点到了,总会有人下车的。但我们也知道,我们会在下一站再次相见!
成长离别作文篇2
成长一个熟悉的字眼,记得在一本小说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所谓成长就是在遇到一些人,经历过一些事以后,有了新的感受,懂得了一些新的道理,而对于我来说成长就是一次离别,永远的离别。
浮生若梦,细数时间,你已经离去三年了,与您相处的时光犹如流星划过天空,短暂而带着淡淡的忧伤。 翻开天蓝色的相册,一张张旧照在我的眼前,掠过您抱着研究的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好似一朵绽开的白兰花,那时你的腿还正常。
渐渐的你的腿变得僵硬,只能依靠拐杖艰难的移动,于是家里的那张快要脱皮的黑沙发成了您的专属场所,您总是喜欢坐在那张黑沙发上唱小白菜,东方红,等老歌看到有人来了,你便尴尬了笑一笑,我告诉您您继续唱吧,你唱的歌非常好听,于是您变着继续哼哼,曲了小曲。 随着岁月的流逝,您的腿越发僵硬,已经不能正常行走了,你的意识也越来越模糊,时而发呆,时而打盹时儿把黑沙发的皮拔出来塞进嘴里,但再也没有唱过歌了,一天下午我像正常一样放学回到家,我回来了,我跑到您跟前。林愣愣地看着我,眼神混沌过了半响才缓缓开口道你是谁呀,我有些惊讶慌张地跟您解释道,我是您的外孙女啊,你不记得我了吗?
我们经常一起唱歌的,林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我看着你隐约感觉到了什么,却又说不漱口舅舅借你回老家的那一天你异常清醒在被抬上车的那一刻,你突然说,这次走了,下次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您直直的看着前方,但眼神里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悲伤,大家连忙制止您,告诉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你没有说话,默默的把头转向了一边,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和您的最后一面。
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打来电话说您想我了,我对您说我明天要上学,星期六就去看你了,你没有回答,也许当时你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后来从外婆的口中得知您落泪了,但是你不知道电话这头的我有多想去看看你。 从那以后您便只存在于我的记忆里了,我告诉您自己不能哭,你分明坐在黑沙发上看着我,对我笑呢。
人生总是充斥着离别与伤感,我们无法抗拒只是不断的适应,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珍惜当下,在还没有离别的时候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因为也许下一秒时光,家人已经不在了。 对我而言,曾经祖母的离开就是一个成长。
成长离别作文篇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看到这个词牌名,没来由的就想起了柳永的这句词,这个白衣卿相的这首《雨霖铃》最为动人,但是读纳兰的这首,又是另一种味道。
离别在柳永的笔下,显得低回缠绵,似乎似火的余烬,惨烈中透着美丽。而纳兰的词,凄婉哀伤,哀婉多致,非常动人。词中写道:在庭院中,在水塘边,弱柳依依,夕阳斜照,如烟似雾。要问是来自哪里?启开双眼,回答自章台而来。此时此刻,残阳如血,好像把黄昏中的庭院锁住了。燕子成双成对,在青绿色的云雾中轻舞,淡淡的云彩随回栏飘动,背风的花朵,因为不受风欺,不能感知春天的变化。幸亏曾经寄身于天上,曾把《霓裳》习遍。酒醉醒来,黄莺啼鸣,那百尺长条垂落下来,摇曳生姿。只希望不是独自出现在红楼之上,否则看到的人就会百转柔肠。”纳兰的性情就是这般有着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哀伤。读他的词,总能让人面对人类柔弱的心灵,让人接受一次古典美的精神洗礼。
?雨霖铃》相传是,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不论事实如何,我愿意相信这个传说,因为在我所读的这以《霖铃》为词牌的这些词中,都是凄清哀怨,缠绵忧愁的。
纳兰在这首词的上阕中,只是稍稍写道自己的哀愁,:“恰带一痕残照,锁黄昏庭院。”这种无法和相爱之人相依相守的感觉,就如同这黄昏中的庭院一样,充满离别的寂寞和安静。夕阳西照,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离愁别恨。“断肠处,又惹相思,碧雾蒙蒙度双燕。”燕子成双成对,在风中上下飞舞,形影不离。与形单影只的自己比起来,无疑是太幸福。这阙词应该是写于纳兰爱妻死后,沈婉离开之后,自己一人孤孤单单,独自相思。
词的下阕,此人的情绪略有好转,“回栏恰就回阴转,背风花,不解春深浅。”自己就如同栏后的花儿,在风中摇摆着,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活着,没有察觉到舂天的到来。
一个人享受春天,是难以体会到春天的幸福的。既然不能在现实中看到自己,那就能寄望于虚幻的梦中了:“托根幸自天上,曾试把......”梦中的景色尽管很美,但酒醉总会醒来,而醒来的时候,就会越发的凄凉。幸福之后的凄凉是让人难以承受的,但是纳兰用他的才情来解剖自己的感情,用韵脚书写生命的流觞。
最喜欢“只休个、梦里红楼,望个人儿间。”为了道道和心爱的人相会的目的,纳兰宁可忍受梦醒之后的凄凉,也要在睡梦中见一面自己的爱人,只要能看一眼她摇曳生姿的体态,内心就会产生千回百转的柔情蜜意。
夜阑珊,人将寂,轻轻合上书本,希望能梦见三百年前的纳兰,看一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成长离别作文篇4
每段伤感的故事都有凄美的情节,每幕悲壮的结局都会隽永的记忆。在最后的宴席,面对杯盘狼藉的时候,我们总会相逢一笑。回首在一起时的恩恩怨怨,磕磕碰碰,是非曲直,在歧路,唯有泪眼相对,不是对以往的忏悔,也不是对即将离别的惋惜,也许只是对我们一路风雨同行情缘的追忆与感慨罢了。
有过爱,有过怨,有过真心的祝福,也有过敌对的诽谤。我们是朋友?是敌人?是彼此利用的工具,还是误会多多的朋友,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让当事人叩问自己的良知吧!
真正有意义的故事,并不在于矛盾纠结让读者潸然泪下,或是捧腹大笑。而在于矛盾的绚烂的火花,能让读者奋然前进,或给予美的的启示。虽然读史未必能使人重蹈覆辙,但是我们可以依局外人身份明辨是非,感悟其中的真善美。
一个内心孤僻的男孩,走在两排是笔直的枫树的校园小径,习习的凉风参渗着他孤独的内心,他在若有所思的漫无目的的走着,没有人能懂他在想什么,干什么去。惨败的月菊花铺满草丛,夹杂些许破烂的梧桐叶儿,夕阳余晖把他瘦瘦的背影映衬的更孤独,更可怜。他只是沉默的映衬成群结队欢声笑语的来来往往的同学。他不愿和别然多说些什么,也不愿与人分享他的思想,他只爱安静,只踽踽的游荡。他愿意被锁在保险局里,接受孤莫、自闭、冷落和悲伤。
一个奇妙的东西突然响起,已经喑哑好久的古怪的铃声,打断他毫无意义的思索,也许这样的无聊的思索就是他的幸福。
“你好,”你好是他接电话的口头禅,甚至连他的父母也不忘
“张恒,在哪里,有事吗?”
“没有事,随便转转。
“你能来篮球场吗?我在等你呢?”
“哦,几个人呢?”
“两个,还有一个同学,来吧!”
“不了,我有点事,你们玩吧。”
“张恒啊张恒,不要这样深深的自我封闭,难道自我与世隔绝你就会快乐吗?你整天闷闷不乐,终日愁眉苦脸,难道冥思苦想就寻到幸福的源泉吗?不,来到户外,来到野外,你就会拥有阳光妩媚的天空。没有人永远对你有负面的意见,只要你快乐的活着,你一定还有繁花似锦的明天,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心存一片春光。我真心的祝福你,我亲爱的朋友,过来吧!快乐即将开始。”
“好吧”
打电话的是张恒的老乡李爽,也是他的高中同学,在高中他是为数不多的要好的朋友,高考他们同时落榜,进入了一所专科院校。对于性格孤僻的张恒来说,这一次的打击,让他更孤傲,更自闭,更郁闷余时间,除了去图书馆,偶尔与这位老乡逛一趟商场,大多数时间他都抑郁的乱走。
成长离别作文篇5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题记
第一站。
人潮拍打上岸,一波波欢快的浪。
我趴在湖边的围栏上,欣赏着有点小愉悦的湖水,等着帮我买水的妈妈。
风起了,我也听到妈妈的声音,她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要带我去个好地方。我们走了好久,大约来到了一个渔民的家里。
我看到了我愿意看到的东西了,一个大人的背后,走过来一个比我稍大些的小女孩,后来,我们合照;再后来,我们玩了很长时间,最后我们决定第二天还在一起玩,那个时候妈妈也是同意的。
但后来,因为一些事,我们连再见都没说就再见了。现在唯一的记忆只剩有那张模糊的照片。
名子,模样,年龄,全然不知。
我以为,这次的离别是为了以后的重逢吧。
挥手道别。
第二站。
在一个夜很黑的晚上,我被带到医院,走进大门,就闻到那种很难闻的药味,爸爸妈妈走得都很快,我不想被落在这种地方,就快步走上前住妈妈的手,拐了几个弯,终于到了那间熟悉的病房——爷爷的病房。
爷爷怎么会生病的,我都不知道,只不过从那天起,我就经常去这里,他不能说话,身上插着好多管子,床头边上则是一支笔和本子——是用来写字的。偶尔会吃力地说上几个字。
这次好像和往常不一样,病房里站了好多人,都不说话,围着病床的是爷爷的几个姐妹。我站在主要床角的墙壁边上,透过微弱的灯光看到爷爷的脸——死人的脸。是的,死人的脸。
爷爷死了,我知道。
这是永别吗?还是会托梦给我,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
外面传来护士高跟鞋来来往往的“噔噔”声,金属碰撞的声音,似乎还有病人的呻吟声。一切都很嘈杂,但一些又都很死寂。死亡的声音在回荡……
第二天,我们送爷爷上山,我还小,只当是玩,我心灵里藏着的那份情感,一直无法触及。我总是想到爷爷站在门框上的样子,像要走下来,又像要退回去。
永远,是一个长度单位,也是个时间单位,无论什么事情,一但加上了这个词,都会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这就是我的感受,虽然好像失去了什么,但我相信它作为一个时间单位,足以冲淡我内心的这份空虚。
依然挥手道别。
第三站。
虽然列车还没到站,但我早已做好了挥手道别的准备。车子它无法负荷,水满则溢,我们总要失去些什么。
离别为了以后的重逢——
离别为了更多的相遇——
不要为了离别而悲伤,这不过是声仪式,亦是见证未来重逢的基调。
让我们轻装上阵!
成长离别作文篇6
我独自走在路边,看着远处那似近似远的夕阳,愣愣出神。忽然脚底绊了一跤,我扶着自己作痛的右臂站起身来,回过头去,看着那易拉罐和上面那似嘲讽一样的笑脸,心情更加烦躁。
我来到一间小店门前。看着这个我常来的书店,走了进去。在这个充满着安静与书香的地方,我熟练地找到了一个正在偷懒的小男孩。他是这家店主的孩子,放假的时候常常帮家里人看店,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走上前去,掀起他盖在他脸上的书,狠狠地弹了他额头一下。他猛地站起来,一脸愤然地看向我。我无奈地笑笑,对他说:“你又偷懒,小心我告诉叔叔。”他表情忽然变了,对我说:“反正快关门了,偷偷懒也没啥了。”我惊问他原因,毕竟它陪了我许多年了,以至于每当我有心事的时候,无论喜悲都会来这里,现在突然就要关门了,我是接受不了的。
他叹气说道:“我爸要去贫困山区支教,我和我妈一起回老家,这书店也就要关了。”支教是件好事,可是书店关了,朋友也要离开,一时间我有点错愕,对于他不知是该安慰还是祝贺。毕竟,回老家也是一件好事。只是可惜这家陪我一起长大的小书店了。
我没说什么,拍了拍他肩膀,便独自走到了那熟悉的座位。看着一尘不染的桌面、旁边播放着音乐的八音盒、被我取名叫思月的小猫、古朴的书架、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可是这些很快就要消失了。
我拿出书架里的《简·爱》默默看了起来。良久我合上书,心里感触良多,简·爱与好友海伦的友情让我不禁想到他,隔开简·爱和海伦的是生死,隔开我和他——眼前这个稚气的小男孩的是离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坡先生诚不欺我。
放下《简·爱》,随手拿起一本《朝花夕拾》。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经历,总能唤起我内心的伤感。不知不觉,天黑了。我抬起头看向窗外,窗外点点星光、洁白的月亮和漆黑的天空看着是那么违和而又和谐。即使在天亮以后就要分离,但它们依旧互相衬托依靠,珍惜着这段相伴的时间。我起身向外面走去。路过柜台,回过头去,看向那承载了我无数感动和泪水的书桌。我微微一笑,迈出门去。
搬家那天我也去帮忙了,看着曾经熟悉的物件一点点搬走,我也觉得告别过去的自己。不要悲伤,记住这书店的点点回忆,成为自己成长的动力。
告别和蔼的老板娘和我的朋友,也告别陪我一路走来的书店,向着未来,砥砺前行。
成长离别作文篇7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一个人能不经历离别。离别,是感伤的代名词,是以泪水作为标志,以依依不舍作为特征的。从古到今,有哪一场离别是以欢笑收场的?
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其挚友孟乘舟远去时的伤感与寂寞,尽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滔滔东去的长江,是他无尽的伤感与思念,与挚友的离别,更使阳光三月的明媚阳光为之暗淡。这是怎样的一种悲伤与无奈呀!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虽然这句诗未指明要送别的人物,也未直揉其离愁别绪,但是,也正是因此,这首诗成了中外离别诗中的名句。对古人的追忆,正是对现实的写照。骆宾王深知好友此行可能是“荆轲刺秦王”的翻版,却把心中之悲伤化作凄冷的河水,这又是何等的愤慨与悲壮!
古代人以诗揉情,表达内心的悲痛与伤感,现代人的离别,悲痛之情则表达得更为直接。朋友们互相喊着“再见”,手不断挥动着,坐在离别列车上的那位也用力地回应着,直到列车开出了视线,变成了一个黑点……。
伤离别,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也许,这一次的分别,要好长时间才能相见或者从此便不会相见,也许,这一次的分别,成为彼此之间关系的句。离开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再见之时又遥遥无期,怎能使人不悲伤,不难过?当分离就在眼前时,我们也会试图走得开心,走得潇洒,我们也会试图让离开之人与平静,但是,谁又能真正做到,在离别时没有一点点伤心和失落?
那么离别之时,就不要在顾及而压抑你的感情了!这不是偌弱,这只是真实,更是表达真实的勇气,这不是对他人的,只是让亲朋好友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就连古代的大诗人都无避讳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我们这些现代人又何必羞于开口呢?伤离别,是人类的本性,是感情的流露。
但是,伤离别,只能是一时之伤而非一世之伤。我们不能活在离别的阴影里,在离别时刻流泪甚至哭泣是无可厚非的,但夜夜泪湿枕头则是不正确的。没有人能陪伴你一生一世,离别之至亲,总会有再见的一天,即使他们不再回来,你的生命中也是会出现另一个人来填补这个空缺的。你的水晶球的凹洞,虽然不能完全复原,但它会被珍贵之物所填补,那么你的水晶球依然闪烁和耀眼。但如果你让悲伤去填补那个空洞,那么,水晶球便不再灿烂,只会变得空洞、暗淡。
伤离别,从古到今,无人不尝,无人不知;伤离别,是一种生活,是一种体会,是一种场面,是一种心情;伤离别,是一种真实,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残缺,更是一种完美;伤离别,是一种阶段,而不是一种结果;伤离别,是一种成长的经历,成熟的过程。
不要再离别,也不要再压抑你的离别之伤。勇刚地去面对伤,离别,你的生活才会更多彩,你的人生才会更完美。
成长离别作文篇8
每个人都会有成长的节点,而我的是,痛彻心扉的离别。
——题记
我慢慢坐下,脑海只剩下母亲的话:爷爷去世了。
呼吸已经笨重,世界是那样静谧,仿佛只留下孤独的我,孑然一身。缓缓挤出一抹笑,我逃开了。
心中是没有真实感的无力,所以,我并不难过。只觉得,爷爷还在不远不近的,微微笑着。
曾经想过无数次分别的方式,如今,我却没有哭。
平静地想着与爷爷的点点滴滴,泪还是忍不住滑落。努力逼自己写作业,又一想到爷爷不能看我上大学,心中一阵难过。
终于到了周末,我能回老家送送爷爷了。
夜晚,格外冷,星星在头顶闪着亮光。我第一次看到北斗七星,也第一次感受,离别之痛。
远远地,我便看到了灵堂。漫漫黑夜中,只能看到,那小小的荧光。
一跪下,我的泪止不住地往外流。人们安静下来,灵堂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人的哭声。
全身都没有力气,不知是谁,把我要烧的纸,丢进炭火盆里。
我也第一次听见,爸爸在哭泣。
匍匐在地,无法站起。
一抬眼,遗像映入眼帘。那微笑的表情,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供桌前的长明蜡,火焰在跳动,有风在吹。
我静静坐着,旁边是音响,一遍一遍地放着哀乐。
纸扎的二层小楼,将会是爷爷的住处。窗口有鲜艳的红花,门口站着女佣和警卫,大门两旁有威严的石狮。
白马挺立。一旁是端着元宝的童子。
我静静端详,思绪游离。
第二日早晨,我们将送走爷爷。爷爷的棺材被抬出,我跪在地上,看着油布从灵堂顶上被揭下。
时间到了。
端着遗像,我踉踉跄跄走在队伍前列。路程那样长,又那样短。
路两旁,是千仞石壁,是万丈黄沙。
爷爷被埋下,那水泥大门打开又关上。
心中空落落的。那缕缕青烟飘向湛蓝的天空,爷爷的灵魂随之升入天堂。
我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今宵别梦寒……”
我会永远记得,爷爷的样子,还有那句“好好学习”。
好好对自己。不熬夜,不吃垃圾食品。
还有,不要等到失去了才会珍惜。
爷爷,别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成长很快,只需一秒;成长很慢,需要一辈子。那个节点,我已等到。剩下的节点,不被荒废,才好。
成长离别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