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心得体会必须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在写体会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进行思考,有了清晰的框架之后,就能将体会写得更出色,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篇1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记上具体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学过神经病学的同学也许会发现,同一种病因损害神经系统不同的部位,其临床表现可迥然不同,相反,尽管不同的病因,如果损害的是神经系统的同一部位,其临床表现几乎完全相同,这也决定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维的方式的不同。在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过程中,特别强调首先是对疾病的“定位”,然后才是“定性”。学会和掌握这一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神经病学,被人们誉为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一门临床学科。我们说神经系统复杂,这是针对人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能力而言的,事实上,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而又十分有序的信息交通网,通过这个网络将周围器官和中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生命体,在这个网络或中枢的任何部位出现问题或遭到破坏,就会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面对这复杂而又有序的网络和中枢,如果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其结构的认识,是不可能判断出来的,因此,思维的严密逻辑性也是神经病学的特征之一。二、实习方法无论是学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还是学习神经系统疾病,同学们都觉得“难”,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其解剖和生理机能复杂,内容抽象,而学习
时间相对较短,很显然,要求同学在短短的几周的实习时间内,全面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学会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掌握了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然后再去认识具体的每一疾病就会显得十分容易了,那么,什么是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呢?上面谈到,神经系统犹如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它的基本单位就是神经传导通路,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构成,一条条传导通路有机地结合就构成了神经系统网络。有了网络的概念,我们就能较好地掌握实习的方法和重点,从而达到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下面就谈谈如何利用网络的观点来掌握实习方法,从而搞好神既然神经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我们要认识它首先就必须要对神经系统这个网络的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功能就是我们说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因此要搞好实习首先要复习和掌握有关的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这是了解和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知道组成神经系统网络的基本单位是传导通路,因此我们的复习和学习首先应该从这些基本的单位开始,以传导通路为主要线索,来复习有关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由于同学们学习时间的限制,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不可能做到对这个网络全面了解,因而,同学们在复习时应该抓住重点,也就是说抓住构成网络的主要干道,如各对颅神经的分布及功能,进出颅的部位;脑干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止和机能;常用的各种深、浅反射弧的组成和意义;脊髓神经各皮节分布区域等等。这些内容,在教科书及有关的参考资料中都用表格形式做了简明扼要的描述,复习时可参考这些书籍。掌握了网络的“主干道”,就能较好地把握网络的主体,这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十分重要。可以说对该网络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越全面,对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帮助就越大,因此,同学们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解剖和生理知识。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实质上就是网络上的某个环节、部位发生了故障。要发现这些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获取有关资料,这就是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在问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一般的问病史的方法外,还要特别注意:①了解病史的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而且应包括病人的亲属或知情人。这是因为,一方面,出现意识障碍的病人,本身就没有能力叙述病史,另一方面,病人对发病时的感受可能会与实际病情有出入,例如,癫痫病人对在发病时的表现就没有知情人了解清楚。②要注意判断病人的感受与实际病情的差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中,故意夸大或缩小病情的病人,要比其它系统疾病的病人多,因此,对病史分析时,要注意病人的诉说与实际体征及病人全身情况是否一致,否则,容易被病人不恰当的诉说引入误区,造成诊断和治疗的错误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篇2
在心内的3个月总觉得学到的东西没有预期的多。
刚到心内科正赶上职业医师考试,听过张明国老师查房讲心脏电生理的图有种相遇恨晚的感觉,觉得要是早一个月来听他讲一下这几个图那么各种控制心率失常药物的药理作用就不用背的那么痛苦了,心梗时候各个部位梗塞对应的心电图改变也可以只用推导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很快我就被分到跟另一个刚定科的师兄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全力考试,考完试好像就不再有动力看书了。带我的师兄由于功力有限教我的东西也相对局限,于是我在心内科迷迷糊糊的混了2个多月。出科时也就只会搞搞高血压、冠心病待诊的。真真心梗的我还没搞清楚什么时候该溶栓什么时候该保守呢!
在心内科对我锻炼最大的就是值夜班,一般晚上病人有情况护士都只会来叫轮转的医生。所以病人夜里突发急诊时必须学会判断病情轻重,知道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什么时候该去叫本科医生。
在心内科我也生了工作以来的第一场病??"上感"。生病生的很蹊跷,值记得上了一个夜班也没有着凉,第二天白天就觉得嗓子不舒服,第三天就开始流涕、发烧、嗓子疼了。最要命的是再过一周就要考试了,只有拼了命的马上用上抗生素。幸好在考试的时候把感染压住了,没有发烧、鼻塞,只是嗓子不舒服。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从广义的角度看,护理安全还应该包括护士的执行安全,即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2〕。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笔者对于这一特殊的高风险群体,着重分析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安全的因素,寻求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策略,旨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资料
20xx年12月~20xx年1月入住心内科的老年患者1432例,男761例,女671例;年龄60~94岁,平均岁。除患有冠心并高血压并高血脂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专科疾病外,合并其他疾病者1201例。常合并的疾病有:糖尿并支气管哮喘、肺心并老年性便秘、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脑梗死、骨老化、颈腰椎骨质增生、白内障、牙列缺失、下咽部吞咽困难等。130例(9%)患者单纯通过口服方式给药,1002例(70%)患者同时接受静脉及口服2种途径给药,300例(21%)患者还通过第3种途径给药,如皮下注射、肠道等方式给药。401例(28%)患者为首次入院,1031例(72%)患者为再次或多次入院。
2安全隐患表现及原因分析
跌倒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包括:①平衡失调及步态紊乱;②疾病因素;③药物因素;④感觉功能因素;⑤环境因素。本组老年患者中1例发生过起床时因体位改变过快,下床站立出现头晕,险些跌倒;1例住单间患者洗澡完毕,出卫生间时家人未搀扶而跌倒。
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本组5例心肌梗死患者、3例急性心衰患者因不习惯吸氧,自行取下吸氧管导致氧疗中断,缺氧,呼吸困难加重,经护士说服后重新吸上。13例患者因自行调节扩血管药物滴速,出现胸闷、心慌症状,经吸氧、使用利尿剂后症状缓解。某些重要用药,有医嘱但属自备药,患者忘记服用,本组有5例患者出现漏服降压药物,护士发现血压波动,经询问后补服。
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时反复告诉患者便秘、用力排便容易诱发心衰、心肌梗死、心脏破裂、脑卒中等,但是有些老年患者仍不注意;有的给药时间不合理;有的饮食管理及活动度指导跟不上。本组有2例患者床上、床旁排便后出现大汗、气憋、呼吸困难,经紧急处置后症状缓解。1例便后心脏骤停死亡。
诊疗中运送方式不当、等候时间过长本组2例心脏介入手术后返回病房的过程中,手术部位出血。l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科检查前未与有关科室协调好,等候时间过长,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引起家属不满。
药物不良反应有报道60岁以上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倍。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本组5例患者使用静脉给药胺碘酮出现静脉炎。
3对策
准确评估患者状况老年人跌倒与体位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我们发现,老年患者沐浴后容易出现头晕,加上地面湿滑,容易滑倒。因此,结合科室特点,我们规定对所有新入院70岁以上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时,护士要注意既往史及陪伴代诉情况,尤其是伴随症状和自护能力,有无视力障碍,蹲起能否自如,有无跌倒危险因素包括平衡失调、步态紊乱等,给予记录并依据风险程度挂出警示牌。关节炎、脑卒中、老年痴呆、贫血、体位性低血压等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入院时询问并检查老年患者的鞋袜,尤其是带入的拖鞋应防滑。针对老人夜间起床多的特点,规定护士熄灯时预留地灯。行动不便者建议家人陪伴,家人无法陪护者,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夜班护士要及时协助患者入厕。
重视药物护理老年人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漏服、多服等。心内科老年患者常用药物有抗高血压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安眠药、降糖药、抗凝血药、泻药等。使用镇静催眠药易引起头晕、思睡、精神萎靡不振,影响判断力,服药后安排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走动;服用降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指导患者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降糖药按要求餐前、进餐时正确服用并督促检查按时进食,以免引起低血糖。依据患者排便规律,合理安排服用泻药时间,尽量避免晚上排便,以防患者受凉及夜间病情变化。老年患者使用心得安、利多卡因、洋地黄类、安定、抗凝血药,存在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等特点,用药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对有医嘱但属患者自备的重要用药,如抗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片、降压药、降糖药等,一定监督患者及时用药。
关注患者出科检查活动科间转送或外出检查,虽然时间短,却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易引起护患纠纷。对此,我们制定了危重患者交接本、科间交接本,规范了院内科间转送、外出检查护送流程。科间转送高龄、卧床或重病患者,严格交接手续。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提前做好计划,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保证患者随到随检。
严格操作流程,规范巡视签名制度输液泵可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和药量,并能对输液过程中的气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与报警,特别适用于输液精度及过程要求较高的心内科患者。如果护士过于依赖仪器监测,不交___或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不安全情况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iso9000护理作业指导书要求护士,严格按流程完成每一步操作。加强护士动手能力训练,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科室不同品牌输液泵的使用方法及常见报警原因防范、分析、处置并逐一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建立签名巡视卡,要求使用者、巡视护士分别签姓名、时间,以示负责,达到自我约束,便于督促检查。
加强沟通,减少患者"违医行为"患者的"违医行为"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不遵医嘱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2〕。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鹊教育医护人员是防治疾病的专家,而老年人则是了解自身的专家,二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发挥老年人的能动性,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护实践。教育因人而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根据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心功能不全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教育中应宽容接纳、灵活多变、注重实效,不拘于全部目标实现。对住院人数较多的高血压病患者,我们设计和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重视自我功效对自护行为的促进作用,护士经常有意识地询问老年患者什么时候该吃药、吃什么药、血压多少、吃药后注意什么,强化患者的认知,及时表扬肯定,并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医疗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疾病的复杂性等特点,造成在临床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护理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如我科规定新入院患者护士长当天必须查房;根据老年患者血管情况进行评估与重点患者护理骨干负责制等各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起到很好作用,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篇3
在内科实习很快就过了两月的时间,也许以前在这呆过一年的原因,对这里有了很多的感情。现在要离开去别的科室,真有点舍不得。
除了几个新来的医生外连护士也少有变动,十年前我实习的老师依旧是我现在的老师,很自然的像久违的亲朋。老师是一个很有临床经验和相当耐心的长者,以前我们都是他手把手地教着,细说临床碰到的一些问题。而现在老师沉默了许多,在床前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检查。我们知道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结果,因为谁也怕多说惹上不必要的事。
中医在我们这还是比较吃香的,每天早上上班九点后(8-9点是查房时间)总是满满的一屋子患者。比较闲的时候,老师会将一些比较简单的病号叫我们去看,然后指导我们怎样去看舌苔舌质,怎样去摸脉和判别各种简单的脉象,处方的选择和用药的技巧。每碰到一些特殊的'病种,在事后也拿出来供科室同事们讨论,然后总结意见。这样对于大家都是一种学习一种磨练。
在这里最有记忆的就是抢救病人。我在内科几星期总共遇到两次抢救。第一次抢救,因为这个病人不在我们组的原因,我只是在外围帮忙递这递那的,算是旁观。第二次抢救,那个病人是我们组的,老师发现了立即实行cpcr,我负责叫医生,叫好医生我马上返回病房帮忙老师什么插管、供氧等等。很快然来了一屋子的医生和护士,家属也站了一走廊。这个病人抢救了大概1个小时,家属放弃了,就叫我们院的120送回家去。其实送走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征都还好的。老师事后很遗憾地对我们说病人那会去监护室,肯定还有希望。我知道,老师那时的心一定很痛,因为要在十年以前,他会义不容辞去说服家属,全力抢救病人。而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在内科这个家园里,感受到医生、护士们那种互助互爱,亲却和蔼的氛围。也感觉到大家少了许多十年前的激情,随着岁月甘愿平凡中。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篇4
在省医院实习期间我一共经历了八个科室,分别是肾脏内科、普外二科、妇科病房、老年神经内科、骨外一科、采血室、妇科诊室、中西医科。实习生活丰富多彩,看到很多、学到很多,所以感触颇多。
我们是x月x日才下去实习的,按照一个科室带一个月的规定,我在第一个科室总共才实习了三周,时间说不上长,但这可谓是我实习生涯的第一个科室,在这里实习的每一次经历都是我融入社会的第一次。因此刚刚从学校走出的我充满了干劲儿。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每一位患者在我看来都如亲人一般,看到他们由于疾病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样子,我很难过,也有点儿不适应,心情一直很抑郁。不过我始终告诉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重拾欢乐与幸福。要知道,护士的职责就是减轻痛苦、恢复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可我认为这不仅是我的职责,更是我应尽的义务。
肾脏内科患者不多,但每一个都是重患,因此不可小视。必须认真护理,在这一科室的的一周,我便是护理班。一开始由于护理班不能静脉穿刺,所以不觉有些丧气,心想大家都开始扎针了,我还没有开始我的第一次静脉穿刺万一被落下该怎么办呢。那时的我毕竟还是刚接触临床的初学者,思想中还狭隘的认为护士的主要工作是静脉穿刺,可是后来我明白了,静脉穿刺只是一种治疗手段,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更需要多多学习的是各种护理技术和心理护理,而不应只局限于静脉穿刺。
第一天护士长本着对我们及病人负责的原则,为我们安排了代教老师,因此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熟悉病房,其次就是帮助老师换药。三查七对一样都不能少,护士长、代教老师每次都要嘱咐再三,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要核对好几遍以后才会给患者换上药。有的患者会时不时地抱怨说:“看着孩子也不大呀,怎么这么磨叽呀?” 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总会报以歉意的微笑。然而,我深知这并非什么“磨叽”。这是一种对病人的负责任的态度,尤其对于我们实习学生,对一切都还很新奇,同时一切有充满了未知与不熟悉,这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如果开始就由于疏忽而犯错误,那必定会对以后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第二天早晨我开始同护理班的老师一同铺床,由于神藏内科属于内科科室,所以我主要熟悉了备用床与暂空床的铺法,而麻醉床的铺法我只是通过阅读《基础护理》一书,熟悉了一下,并没有实际操作。同时我又通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了普各种床的目的以及重要性。今天除了学会了铺床,还有另一个很意外的收获,下午正巧赶上老师要给一个发生了褥疮的患者患药以及透明贴。因此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大面积的褥疮。那是一个严重肾衰的患者,每天都要靠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意识仍然存在,但出于被动体位,自己无法翻身。因此,形成了压疮,又于其本身患有糖尿病,因而创面很难愈合。在换药的过程中我仔细观察了老师的操作,用镊子夹取碘伏棉球消毒时,镊子的尖儿不能向着患者,因为那样有可能刺伤患者的皮肤。另外,消毒时动作必须轻柔,否则会加重患者的痛苦。碘伏棉球也不能太湿。同时,在消毒时还要观察有无即将脱落的结痂,千万不能随意撕下结痂,否则会造成出血。此外,在护理方面我还掌握了测血糖、血压等技术,了解了并亲眼观看了一次导尿术。
其实当时觉得有点可惜,因为在与同学的交流当中我得知,有的同学已是静脉穿刺高手,有的同学甚至为男病人导过尿了,而我学的还太少,不过后来我想通了,我想我们在实习阶段不仅要学习技术,还要学习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我实习的第二个科室是普外二科。在普外二科实习的这一个月里,总让我感觉时光死在飞逝而过。不是因为太忙、太累。而是因为我还没有学够、练够。我深知在这一科室学习的技术是会让我受用终身的。
首先,由于这一科室患者比较多,所以练习机会也明显要比上一科室多得多。这使我的静脉穿刺技术要比在上一科室时,有了更大的提高。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发现在静脉穿刺时,常会出现鼓包的情况,为此我伤透脑筋,但经过认真观察,并与老师穿刺时的金针方法做对比,我发现原来是我的进针角度过大,进针过猛过深造成的。之所以进针角度大是由于我曾经听学姐们说,进针角度大些会减少疼痛,如果进针角度小,会导致进针过浅,而导致药液直接接触血管壁,而造成血管疼痛。看来进针角度的大小蕴藏着很深的学问,切不可一概而论。进针角度过大容易炸深而导致药液流至皮下,而进针角度过小又会导致血管受药液刺激而疼痛。看来静脉穿刺并没有我想象的简单,这种技术是要在长期摸索、实验、与总结中才能掌握的一门独特的技术。需要多多练习。此外,对于个别特别难扎的血管,不仅可以选择手背血管,也可以选择手腕处的粗大血管。同时这里是扎留置针的好位置,因为这根血管有粗又直,正适合留置针粗制的钢针。不过,我们还是要尽量选择远端静脉,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血管。
其次我还学会了打肌肉针。一开始我不太敢打肌肉针,因为怕位置找不好,扎到坐骨神经。所以一直在看老师操作。后来,我回家仔细的翻阅了《基础护理技术》一书,将书中所谈及的方法与老师在实际中操作的画面相结合,对比,总结,最终达到了熟悉的程度。并能熟练且准确的找到肌肉注射的正确部位。此外,我还通过观察老师的操作,知道了在注射时用棉签轻轻拍打注射部位周围可以促进药液吸收。同时,减轻患者疼痛。
最后,在护理方面,我学会了下胃管。在下胃管时,第一次并没有成功。其一,由于我对鼻部解刨形态并没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技术有不熟练。其二,也是由于患者年龄太高,呕吐反应严重,好不容易下进去,却又被其拔出。事后,我查阅了解剖学书籍,知道了原来在鼻腔内有一处狭窄,此处很难通过,并容易造成患者鼻腔刺激、疼痛。下到此处时,必须放慢速度并且动作邀轻柔。至于恶心的状况,可以叫患者深呼吸以缓解。经过理论上的补充,并联系实际的观察,之后几次下胃管,都成功了,而且没有造成患者多大的痛苦,为此我很高兴。此外,在普外二科我还学会了灌肠以及口腔护理,并达到了掌握的程度。
总之,在普外二科的实习生活中我学会了很多。我相信这些知识无论在今后的实习或是工作中都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实习的第三个科室是妇科。在妇科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个科室我尤其学到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每个老师的护理操作都十分规范。这纠正了我在其他科室养成的“以快为好”的错误观念。我发现好的护理服务不能只求快,更应该注意的是护理质量。而“快”则是要靠熟练去达到的。正所谓熟能生巧,当你真正熟悉了一种操作的每一项流程后,速度自然就提上来了。同时工作质量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提升才是真正的进步,与患者与自己都是有益的。
其次,在妇科的实习生活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负责和为患者服务,向患者之所想。尤其让我感动的是陈老师为患者做会阴护理,他不怕脏,不怕累,及其细致的为患者做会阴护理,经她护理后,患者的外阴及大腿两侧看不到一丝血迹,十分洁净。这种处事认真细致的态度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时,在护理操作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妇科特殊操作。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这些操作我都做到了熟练掌握的程度。另外,在妇科治疗工作中,我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核对,仔细排气,观察老师是如何进针,直到自己熟练掌握。由于妇科患者均为女性,血管都特别细,进行静脉穿刺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女性比较敏感,疼感较强,这更考验了一个护士静脉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一开始由于患者血管较细,有时会出现进针后不会血的情况,当时我以为没有刺入血管中,因而进一步向深处探针,结果反而是扎深了,针头刺穿血管,药液滴入皮下,而致滚针。后来经过观察,我发现原来有的患者由于血液粘稠,或由于长期点滴等其他原因,常会出现不回血的情况,此时,应当捏一下头皮针上不得软管,如果此时有回血,则穿刺成功。看来静脉穿刺技术还有很多经验之处需要我不断摸索与学习。同时,在穿刺成功与否不确定的情况下,切不可武断,应仔细观察,判断清楚,以免造成患者的第二次痛苦。
此外,除了静脉穿刺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又通过实践而增加了自己的经验外,我还了解了很多妇科常见疾病,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宫颈肥大等。并通过下班后查阅书籍,了解了这些妇科常见疾病的常规护理操作,术前指导,以及出院指导。并亲自为患者进行了两次出院指导。
此时,我发现理论知识只有在联系实习操作后,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如果将一门技术比作一个人,那么理论便是她的灵魂或者说是大脑,而实践则是是整个人运动起来的骨架与肌肉。同时,在妇科的实习中,由于有小手术室的存在,我还有幸看到了医生是如何为患者做内诊检查的,这些实际上的操作与观察更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我今后在知识与技术上的进步与发展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当中的主要的三个科室,总体可以归类为内、外、妇三大类,其实在其余的科室所学习的技术无疑都是这三类护理操作,只是,在之后的实习中,我学会了更仔细的观察老师们是如何操作的,并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技术,并将临床操作与理论相结合,不断地思考、练习,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获得经验。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篇5
转眼间两周的消化内科实习生涯就结束了,听同学说下个科室是心内,可以说是我们医院比较好的科室了,为期三周,希望能有个好的进步。
这两周在消化内科,我还是扎了好多人的,而且由于老师帮挑的病人比较好,没有一个出了问题的.,嘿嘿,可惜每次都要老师帮忙给送胶布,很汗,很囧。我想到心内可能打针的机会要少,不过其他像抢救之类的就多了吧。由于我老师一直上白班,我还真没上过其他的班!倒是有几次抢救的,什么大口吐血的,休克甚至死掉的也有,我同学参与了,等我到的时候要么稳定了,要么转科了,要么就在床上挂紫外线灯了(死亡以后的终末消毒)。
这个科室的老师挺好,尤其是我的带教,很有水平,虽然还比不上护士长,但是可以预见她再熬几年就可以进入管理岗位了。年轻,有学历,懂管理,技术也是一流的。从病人和护理站的资料看,她才从肾内转过来,就又是组长又带新员工的,恩,有前途。虽然长的不是很漂亮,但是看上去很舒服,脾气也好,离开我的启蒙老师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呢......
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舍友说他在临床上读的书比在学校里还多,我还嘲笑他说他在学校就没有读书,一直是在宿舍度过的。现在看来我把书都留下还是很有意义的,很多有印象的东西就是不熟悉,要用的时候总是拿不出来,很郁闷。所以今天我就在把明天在心内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浏览下,毕竟要做到优秀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昨天下班的时候看到内科楼下贴着xxx xxx等几个七年的同学取得了代理住院医师的称号,还是很羡慕的。心想如果我们表现优秀,提前取得代理护士的称号,也许也很能满足下我的虚荣心呢。
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接留置针,由于留置针少,每次都忘记打开那个夹子,结果每次都被老师说,我说绝对不会有下次了。但是过了两天还是忘记打开了,结果我检查为何输液不畅的时候老师说你不是说不会有下次了么。然后我打开了夹子。当时心里叫一个难受,虽然老师后面又安慰了几句,但是我根本听不进去。等洗了手,老师去忙了,我换了个房间,正好另外一个老师在接针,她问我做什么,我说我想接这个。那个老师爽快的答应了,科室消好毒我怎么也拔不下来那个针帽。那位老师说,你刚洗了手吧,我哦了一声,又把针还给老师了。后来想想,这种赎罪式的心态还是要不得的,像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有时是不给你补救的机会的。所以下次一定要一次做成,一次做好!
内科实习体会和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