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身边的大小事件,才能写好体会,常写心得体会是可以让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篇1
看到高尔基和我们那不一样的童年,又不禁为他的悲惨童年而感到悲伤。
?童年》讲的是五岁的高尔基失去了父亲,而后又经历了母亲改嫁等一系列的变故。为了上学,他只能去捡废品卖了钱当学费,自己供自己上学。高尔基身上穿的破旧,在身边的富有同学面前,受到了不少屈辱,可是他并不在意,把这一切化为动力,促使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思。现在,我们的条件是多么的优越,不用担心没钱上学,更不用捡垃圾维持生活。身上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用的也是五花八门,色彩鲜艳的文具,各种样式的书包,还有许多不知名的东西,应有尽有。而高尔基呢?他是多么的悲惨啊!别说是文具了,就算是衣服也都破烂不堪,是补丁摞补丁,还受到外公的百般虐待。相比之下,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享受着小公主、小皇上之类的待遇,不愁吃,不愁喝。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对于高尔基来说,这根本就是神仙般的,想也不敢想的奢侈生活呀!而他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勤奋地学习;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过着幸福生活的人,却是那么的不争气,真是自叹不如呀。如果,我是高尔基,那一定会为自己的贫穷家境而自卑的对学习没有了信心,而他却把嘲笑化为了进步的阶梯,我真是佩服不已啊!
相比高尔基童年的生活,我们可以用——掉进了蜜糖罐一样形容现在的生活,可是,尽管这样有些人还是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挑这捡那。我也曾经做过一件这样的事。
那天,我考了全班第一,妈妈为了奖励我,做了我最喜欢的馅饼。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突然,一块刺鼻的东西被我吃了进去,我连忙吐了出来,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一看,不以为然的说:“是姜。”我一听,连忙把馅饼丢到垃圾桶里。要知道,我是最厌烦姜的,那刺鼻的味道让我闻了很不舒服,吃了更是恶心。妈妈见我把馅饼浪费了,十分生气,说:“今天只有这一种带姜的馅饼,你吃也要吃,不吃也要吃!”我听了妈妈的训斥后也耍起了性子,坐在那不理会妈妈。最后,妈妈实在是犟不过我,又给我重新做了馅饼,这才让我如愿以偿。现在想想,我真是不应该浪费馅饼,姜又不是对身体有害的东西,何况这馅饼没有了姜也是不好吃的呀!这馅饼如果在高尔基的眼中,那会是怎样珍贵的食物呀!以后,我一定不会再浪费食物,而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篇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我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廖沙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我,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我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我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
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在绿色学校里,教官要求我们自我洗衣服,洗衣服说说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先要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再……,洗到再来,衣服还是不成样貌,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靠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潜力。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时又接触到了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持续着自我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忙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篇3
童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五彩斑斓,有生机勃勃的绿色,热情如火的红色。惟有一本书,惟有一个人,他人生的画卷只有黑白,充满着残酷与冰冷。当我们享受着亲人的温暖的时候,他却承受着残忍的打骂。他,就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的阿廖沙。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爱看书的我,自然不能放过。拿着这本书,看到封面上印着一个小男孩,他身旁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婆孙俩互相搀扶的样子让我看得有点心酸。慢慢地,我了解了这本书中的一些人和故事。
阿廖沙,本书的主角。四岁丧父后,被外祖母接到外祖父家,体会到了人间的苦与乐,善与爱。
外祖母,是给阿廖沙最多温暖的人。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对谁都很忍让。书中这么多人物,给我感触最大的,也正是看似平凡的外祖母。也许是因为她,因为她的教导,阿廖沙的童年里才有一丝光彩。她给我的感觉像亲人,也像老师,那种特殊的关爱,不同于父母的那种爱,暖暖的,像阳光。
有时候,轻轻摩挲着书页上的字,慢慢地,在脑海中全然幻化出了一个个场景。有时候是搞笑的,令人忍俊不禁;有时候是伤感的,令人潸然泪下。看得累了,闭上眼,将书盖在脸上休息一会儿,也能闻到似有若无的书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在午后的阳光下,读这样一本书,已然是一种享受。阳光照射身上,让人想起了外祖母的那温和的气息,暖暖的感觉。而那在空气中飞舞的小小的飞尘,已经变成了阿廖沙的化身。他在空气中左摇右摆,使人想到阿廖沙调皮捣蛋的样子,让人想发笑。当那灰尘静静落下,竟也会有一丝忧伤,轻轻婉转,似是不舍的留恋。
?童年》这本书,给予我的,远远不止这些。“好书不厌百回读”,只有自己用心读,用心思考,才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篇4
小时候的每天早晨,总是依偎在爷爷的怀中,看着奶奶忙碌的背影,伴随着那古老的留声机,倾听着戏中的悲悲喜喜。爷爷肠胃不好,总爱把我堵在被窝的深处制造臭气,我会报复的把爷爷也罩进暖暖的被窝,然后得意的向奶奶炫耀,再抢着喝光了为爷爷冲的鸡蛋水,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上学。
小时候的家境还算富裕,北方的我却长了一副南方的嘴巴,最喜欢吃的就是大米。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即使有钱也很难去买到更多的粮食。爷爷就去县城的食堂帮忙做饭,每天的晚上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大口吃着爷爷带回的米饭,给爷爷留下一道灿烂的笑脸,爷爷也会笑呵呵的叼着烟袋,看着我沾满米粒的小脸。
爷爷奶奶的每一回生日,都是我大快朵颐的幸福时刻。他们总是尽可能的留下我喜欢的每一种,让我在以后的几天里都过上天堂的生活,软软的蛋糕、甜甜的饮料、美味的罐头还有好多香喷喷的肉,每一段上学的路上,总有这些放进我的书包。
村里放电影的时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我每次都会搬起两把凳子,为爷爷奶奶占上最好的位置,在电影即将开演的时候,跑回家中,一手拉着爷爷,一手扶着奶奶,把他们安置在椅子上,再和小朋友一起,数着天上的星星,唱着快乐的童谣。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会背着小凳子,叽叽喳喳的跑在他们的身前身后,和他们聊着今天的快乐。
每年庄稼成熟的时候,我总是和爷爷一起,爷爷拉着板车,我用绳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用力的弓起了前身,拉着沉沉的收获回到了家中。然后我再坐在空空的板车上,赶着爷爷再次奔向那些金黄。奶奶会踮着小脚,为我们送上香喷喷的菜肴。
村里每次红白喜事,爷爷都会过去帮忙,我总是守在爷爷的身边,品尝着刚刚出炉的美食,然后坐在那些只有女人的饭桌上,面前的小碗总是堆成了小山。再带上焦黄的锅巴,鼓着涨涨的小肚子,小心的走回家。
过年的时候,我会早早的穿上崭新的衣衫,捡上半天的炮仗,跑回家中闹着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然后手中就会多上几张压岁钱,跑到村头的小卖铺去,买回一大堆的糖果玩具。剥开那鲜艳的糖纸,把那甜甜的感觉放进他们的嘴巴。
如今爷爷奶奶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只有过去的那些点滴仍在不断的甜蜜着我。他们在那幸福的天堂,也会很开心的看着我,让我和他们一起,永远停留着那些美好。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篇5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对于童年,我想最美好的诠释应该是幸福了吧!我们每天都在无忧无虑的玩耍,每天都在天真烂漫的微笑。而对于他,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他的童年却是在黑暗中度过,经历了种种磨难。不过,这使他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有爱心的人。他就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他将自己的童年生活用阿廖沙这一形象写入《童年》中,充分体现了那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阿廖沙的父亲是一个木匠,阿廖沙在3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居住在外祖父的小染坊里。母亲因受不了这一个充满了血腥的家庭,抛下了阿廖沙一个人离开了。阿廖沙生活在这一个可怕的家庭中,过早的明白了人世间的痛苦与是非,同样让他有了正义感和同情心。他疾恶如仇,对压迫者充满了憎恶,对被压迫者充满了同情。还有了明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外祖父就是一个压迫者的典型,是邪恶的代表。他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的剥削手下的工人。还有两个舅舅,成天在为分家而争吵不休,大打出手。这使阿廖沙天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里不是所有人都有着黑暗的心灵,相反还有许许多多的善良的人物。如:慈祥的外祖母,聪明的小茨冈,正直的格里戈里......就如高尔基后来所说的:“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在黑暗中睡觉,但是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合上书,我浮想联翩。
是啊!在那儿,对于亲人,他们不闻不问。至于亲情,早以被龌龊所代替!整个家残无人性,接瞳而至的恐惧并没有压倒阿廖沙面对生活的勇气。但是那一幕幕恐怖而又目不忍睹的画面还是深深印在年幼阿廖沙的心上,为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可望而不可即的阴影。
小小的年纪饱尝了太多的辛酸疾苦。我觉得,一个不曾拥有爱与被爱的孩子必定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吧!相比之下,我们每天都是在蜜罐当中,我们是幸福的人。想到这里,我暗暗的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阿廖沙一样勇敢的人,无论困难怎样恶劣,都要怀着乐观的上进心,不能心灰意冷,即使有再多的苦,也不能被扼杀灵魂!黎明的光署,只有充满信心,具备实力的人才配拥有!
读童年心得体会8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