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要表达出个人的所思所想才行,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清楚地叙述自己内心的感悟,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1
在这烈日炎炎的酷暑,2022年的冬奥会选举在国外拉开帷幕。经过一系列讲话,选举,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会花落谁家?我们真是拭目以待。
“咚——咚——咚——”,宣布申办城市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越来越紧张,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额头上布满了冷汗,整个心悬了起来,“砰!砰!砰!”。加油!加油啊!北京,加油!北京!加油!
“当!当!当!”倒计时敲响。北京!北京!北京!一定是北京!加油!在远隔千里的漯河,家里热闹非凡,不时地传出口号:“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电视传出一串听不懂的英语,最后宣读:“beijing!”什么?!北京?!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电视里那些中国人激动站起来欢呼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不是做美梦,而是真的。我欣喜若狂的抓起紫盈盈的葡萄,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全国人民都在为北京欢呼,在为中国骄傲!自豪!我为有这样一个国家而感到荣幸。
北京吧!北京!花落谁家?花开北京!2022!最棒!中国!最强!我们欢乐着,骄傲着,幸福着…仿佛浸在了蜜罐里。我真想在一个空旷,宽大的大草原,放开嗓子大声唱着欢乐的歌,又想坐在安详,宁静的公园里,低吟一首优美,恬静,奇丽的小诗,听一曲优美,悠久,清晰的古筝曲,还想在茫茫的大海做一艘快艇,爽快一番。
我们为2022加油!我们为北京的冬天喝彩!北京!北京!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2
我因为对篮球运动的痴迷,进而对其他所有的运动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喜欢和了解。当2022年逐步走近,我的心里对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也满满地期待。
奥运是什么?我觉得那是一个舞台,展现着力量、意志、技巧和自然的美,以及生理上的极限,赢得了数以亿记观众的青睐,人们为胜利所鼓舞,为失误而遗憾,为参与而自豪。
亦如我在篮球场上进攻、防守,为得分欣喜雀跃,为失败懊恼悲伤。挥洒的汗水以及与队友默契的配合,从来都是我快乐的源泉。每一次认真的运球、投篮,每一次在赛场上的来回奔跑,每一次大比分落后时的坚持,队员之间相互的激励,蹙紧的眉头和坚毅的眼神……奥运的赛场上,人人不都是如此吗?
没一个冠军,是在舒适安逸中得到。当人们惊叹于运动员的辉煌时,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日常。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然而他们乐在其中,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将泪水洒在了训练场。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项目上废寝忘食不断拼搏,从中得到运动的乐趣。他们怀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当国歌奏响,所有的苦和累,在这一刻,凝结成甜甜的泪。
明年,在鸟巢,在张家口,这些冲破寒风,迎向冰雪,将汗水无数遍挥洒的健儿,将向世人明证:成功源于坚持。
而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在遥远的地方向着你们致敬。
即使不在体育赛场上,我也要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扬。我在中考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如同你们在冰天雪地的赛场,满怀激情,满怀对胜利的渴望,不断地挥洒汗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名冬奥运动健儿,就是一朵在冰雪中绽放的梅花,寒风与冰雪,不过是淬炼其品格罢了。
在寒雪中,我将以“积睦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为自己加油,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为2022年冬奥会加油!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3
冬奥会真的来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今天,冬奥会进入了百日倒计时。北京,这座从夏季奥运会走向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即将成为百年奥运新的里程碑。
回顾往昔,2008年的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在时间过了13年之后,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一届“精彩、卓越、非凡”的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当之无愧的“双奥之城”。
今天,“双奥之城”开启了崭新的冰雪新篇章,冬奥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工业遗址与冬奥场馆交相辉映;冰雪运动广泛铺开,冰雪产业全面发展;“冰丝带”舞动神州,“雪如意”灵动八方……
当前,中国已跨入新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贯穿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四大理念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据悉,在冬奥筹办过程中,冬奥会的建设者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申奥理念,让北京夏奥会场馆遗产再次焕发活力,实践了体育场馆“反复利用、持久利用、综合利用”的“中国经验”。其中,在2020年11月实现了“水立方”向“冰立方”的华丽转身;而“鸟巢”将于10月底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改造工程,即将成为世界上一个承担夏奥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的主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在北京夏奥会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射箭场的“土地遗产”上开工建设……
在宏大的场馆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创新,为世界展示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
我们期待2022年2月4日这一天,当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当全球冰雪健儿汇聚在五环旗下,中国将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世界将迎来一届“里程碑式的”奥运盛会。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4
从东京到北京,从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赛场,同样的追梦。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启幕,已经入倒计时。
你知道吗?冬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一只非常可爱的酷似航天员的冰晶外壳熊猫。再告诉你一的秘密,残奥会的吉祥物是“雪容融”,它很喜欢滑冰和滑雪,也特别喜欢我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2022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这场激烈的比赛共设七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各运动员都在为这次为国争光的机会做着准备。奥运是一次人类体能的绝好展现。短道速滑如风驰电擎,在短短几百米的赛道内爆发出令人震撼的速度。花样滑冰犹如冰上盛开的花朵,美得令人惊心动魄冬奥会有109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承载着奥运健儿们的汗水和泪水。
奥运也是健儿们的舞台。健儿们在舞台上表演着坚强的意志、优美的姿态和灵活的技巧。数以万计的观众为他们喝彩。胜利让人们欢欣,失败让人们遗憾。每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次与成功失之交臂,不服输都使健儿们站起来,投入到更辛苦的训练中。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使我们感到深深的自豪。奥运会的每一块奖牌,其价值都远远超过世间所有金银财宝。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虽然我们不能向体育健将那样为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现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冬奥会来临之时,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之手迎接八方来客,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
2022冬奥会,我为你加油!2022北京,我为你喝彩!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5
2月18日上午,我在家看电视,无意中翻到体育频道便看起了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决赛的重播,这一次中国队派出了徐梦桃、程爽、张鑫和参加过4届奥运会拿了2枚奥运会银牌的李妮娜。 这次奥运会比赛实行新规则,一跳定胜负,决赛有3轮,前两轮徐梦桃和李妮娜都顺利过关进入了奖牌轮的争夺。 争奖牌的一共有4名选手,中国两名,澳大利亚一名,白俄罗斯一名。
中国选手李妮娜在第三个出场,她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9,这个动作是二周台的极限难度而在资格赛和决赛前两轮她选择的动作难度系数均为3.525,这对她来说是个挑战。 起跳,在空中翻腾在一些列的动作之后在着陆时李妮娜没有站稳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没有爬起来,过了一会队医过去了,李妮娜被队医扶起来。扶起来后,李妮娜在对镜头微笑,当裁判分数出来的那一刻,李妮娜没有哭泣而又是给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一个最美的微笑。 从温哥华到索契,李妮娜这四年走得太不容易。温哥华奥运会之后读研究生,因为岁数和腰伤的问题,虽然没有宣布退役,但至少是淡出了空中技巧这个项目。
但在2012年5月,迷恋在空中翻转腾越的快感的李妮娜还是重新回到了赛场。2013年1月份,李妮娜膝盖前十字韧带断裂,全家人围攻恳求她放弃。但李妮娜还是选择了坚持。 李妮娜,一个让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值得骄傲的名字。四届奥运会,2枚银牌和一次摔倒,虽然李妮娜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拿到奥运金牌,但是她在索契的微笑让人们铭记。 李妮娜冰雪公主般的迷人笑容融化了冬奥的雪场。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6
五千年的积淀,百余年的奋勇,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如今的涅槃。今天,冬奥会将首次在我国举办,亦使北京成为首个同时举办过冬、夏奥运会的城市,今日之成就离不开十四亿海内外同胞的全力奉献,不是我们在中国之中,而是,我们就是中国。
冬奥会的举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从微章到场馆,从冬奥标志到吉样物,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这让我不禁想到了2008年的那场奥运会,它们都令人心潮澎湃,更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力量、优美。
当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缓缓走过场地,画开的是一幅幅生活画卷,年轻人成为了这个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来自阜平山区的儿童唱起奥运之歌时,当广场舞在奥运会场跳起来时,我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人民信仰,中国是人民的中国。当火炬开始传递,代表了中国的奋起之路,从全国冠军,到世界冠军,再到世界记录保持者,最后到新的运动员点燃奥运之火,这是中国体育的艰辛崛起之路,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期盼与荣光,这更是需要中国的青年人当仁不让接力的下一棒!因为世界终究是我们这代青年人的!最后的奥运之火没有过去的熊熊燃烧,而是像火种一样插在了每一个参赛国家的点火台上,这是史上绝无仅有的,这是新意、这是团结,这印证了我们所倡导的世界新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忆十四年惊涛骇浪,九万里风鹏正举,苔花似的人们必然还是那般百折不挠!十年饮冰,难凉热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预祝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7
冬奥梦,是一个怎样璀璨的梦?
冬奥梦是冬日暖阳写进青史的理想,是寒夜里训练的血液的滚烫,是自我挑战路上的最美的高墙,高墙的那一方,就是冬奥梦的彼岸,冬奥梦为无数奥运健儿搭建了飞跃的舞台,创造了他们与冰雪共舞的机会。冬奥梦是国家梦,也是我的梦,我的梦融进在国家梦里,我的生命在讴歌国家的不凡,国家在冬奥里为我们所有中国人书写华章。我是一个小学生,我在新闻上看到冬奥会只剩下几十天的时候,我会和爸爸妈妈分享我的喜悦,因为,冬奥不是一个小小的运动会,冬奥是很多运动员哥哥姐姐的梦想,我在电视上能看到很多很多的运动员努力训练,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冬奥快要到来的喜悦,也许,大家都在等这朵梦想之花绽放吧。我听我的爸爸讲2008年的奥运会,非常的宏伟磅礴,我希望,接下来的冬奥也能让我们看到辉煌的奥运会,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冬奥梦。
我的梦,也是冬奥的一个小梦。当我看到可爱的冬奥会吉祥物的时候,我就被可爱的小熊猫吸引了目光,可爱的吉祥物代表了我们的精神气,我也有一个小小的冬奥梦,我希望我能去观看比赛,能够为中国奥运健儿们呐喊助威,带着小熊猫吉祥物一起为中国加油。为了迎接冬奥的到来,我也参加了运动,我每天都要跑一会步,锻炼自己的身体,早睡早起做运动,认真做好早操,学习有关运动的知识,在家里看运动员的电视节目,看运动员们滑雪,他们从山顶飞跃而下,像一只老鹰,很帅气,我长大了也想要做一名为国家争光的滑雪运动员,这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冬奥梦。
冬奥梦,我的梦。我们小学生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也要有强健的体魄,好好学习,积极锻炼,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篇8
“鸟巢”“水立方”等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标志性体育场馆陆续“超级变身”,满足冬奥会赛事的需求,重新焕发光彩。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所在的首钢园区短短两年内实现“完美转身”:炼铁原料区变成北京冬奥组委驻地,精煤车间改造成国家冬季运动队场地;金安桥片区则化身为“科幻之城”。
在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对雪道设计、山地建筑优化选址,大量减少了树木移伐和土方开挖回填量,这不但减弱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简约”“绿色”的办奥理念巧妙地落地开花,成为现实。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有反弹的严峻形势下,“安全办奥”成为筹备工作的艰巨挑战。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成立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还协同国家卫健委等组建国内疫情防控专班和专家组,共同推进冬奥会疫情防控工作。
防疫措施“一馆一策、一场一策”精细化落地、ai机器人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场馆消杀、多语种机器人代替嘉宾颁奖、创可贴体温计实时检测体温变化……无数细节既体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周密细致,也体现了人性关怀。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防疫手册》第一版正式发布,这本“参会说明书”详尽、细致,将为所有参赛运动员和冬奥会相关人员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浓郁的“中国元素”在北京冬奥上将熠熠生辉。冬奥会火种灯设计借鉴吸收了西汉时期的长信宫灯;火种台的创意灵感源自传统青铜尊;冬奥奖牌采用中国古代同心圆形象,蕴含了“天地和·人心同”的深刻内涵。
北京冬奥组委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启动“冬奥大脑”,实时统筹场馆联络、餐饮服务、医疗防疫、交通运行、天气情况等几乎所有信息,为参赛各方提供强大保障。媒体工作人员还可以依托vr、ar、5g云转播技术,给全球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交相辉映,北京冬奥会注定是一场非常精彩的盛会。
“一起向未来”,冬奥会的口号凝结着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奔向美好前程的希冀。北京准备好了,中国也准备好了!在冬奥精神的感召下,我们期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参与筹备的工作人员、参与报道的各国记者,都能共同携手,心怀暖意,驱散严寒,向着美好未来前进。
2023北京冬奥会心得体会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