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写心得是为了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写心得是为了记录下我们在生活中得到的感悟,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8篇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1

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

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

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6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

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

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

朝鲜,从未忘记。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2

“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回忆起数十年前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96岁的孙景坤眼含泪水地说:“我想他们呀!”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出生,辽宁安东(现丹东市)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复员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冲锋陷阵,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南北征战多年,孙景坤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长沙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等,身上留下了20多处伤疤,也立下赫赫战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深藏功名,在和平年代默默为民奉献。1955年复员后,孙景坤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担任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深藏功名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2020年10月14日,孙景坤同志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60多年来,孙景坤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直到20世纪90年代,抗美援朝纪念馆移地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孙景坤才决定将自己的立功证书等纪念物品捐献出来,人们才知道他是一名战斗英雄。我们要向孙景坤同志学习,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3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42年入伍,多次荣立战功,转业后担任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首任所长,1980年离休。

徐振明同志是革命军人、退伍老兵的杰出楷模,是和平时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向徐振明同志学习活动。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4

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的图片。当时听说要去观摩,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激动,好想知道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形。

在此次观摩活动中,我们浏览了许许多多关于抗美援朝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中朝人民有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讴歌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中国志愿者的英雄壮举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让我们充分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架青年志愿者的飞机,那些志愿者曾经就是乘坐着这架飞机来到朝鲜抵抗美军的,因此,这架飞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看了这些照片后,我的心不禁为之一振。朝鲜,一个与我们中国毫无关系的小国,在强大的美国攻打它时,我们中国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一起抵御美国疯狂的侵犯,以至于损兵折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都是我们中国对和平的渴望,为了不让朝鲜受到美国的侵略,为了世界上没有弱肉强食的事件,我们中国,甘愿出一份力,以换来世界的和平。更让我敬佩的,还是在战争中,那些志愿者在枪弹雨林中,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的背影。他们在罪恶的子弹和冷酷的炮弹面前,显得沉着冷静,毫无畏惧,没有一丝退缩的意思。尽管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被邪恶的子弹刺穿胸膛,但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心中仍未改变。虽然有些英雄们被这场战争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但他们那高大英勇的形象,依然在我们心中永存!我想,他们在这场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吧!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5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刻,更见军人样子。打好改革主动仗,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靠实力干事创业、靠实干赢得点赞、靠实绩追求进步,在改革中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

当前正有序铺开的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既是一项关乎军队未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也是一次检验革命军人好样子的鲜活实践。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改革拒绝只说不做、光喊不练的“假把式”,呼唤闻令而动、见诸行动的“实干家”。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把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标准要求立在改革全过程,切实以纯洁如镜的政治品质、为大局计的家国情怀和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在坚定拥护改革中立起好样子,在自觉投身改革中树起好形象,这也是做好贯彻落实古田全军政工会精神“下篇文章”的应有之义。

纵观和平时期历次军队改革,不仅是对体制结构的优化重组,也是对岗位人员的重新组合,势所必然会涉及众多官兵的切身利益。在多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中,成千上万的官兵毅然脱下军装,以牺牲小我的精神成就了军队的全面转型。置身改革立起军人好样子,必须充分认清“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的朴素道理,保持坚决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纯洁灵魂,保持得之泰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的平和心态,正确对待单位的撤并降改,辩证看待个人的进退走留,坚守党性,保持理性,自觉做到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一个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和基本的觉悟。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改革的时代大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如果仅仅饱食终日、左顾右盼,掰着手指头搞自我设计、不切实际地为自己规划“路线图”、设计“进步路”,抑或手抓两把泥能抹就抹、脚踏西瓜皮能溜就溜,就很难在改革中有所作为,也与革命军人的好样子格格不入,会成为改革大潮中的落伍者。所以,立起革命军人的样子,必须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冲天干劲,那么一股革命激情,那么一股拼命精神,始终把自己看成改革的主人,把改革当成前进的动力,始终对本职岗位充满感情、对分内之事饱含深情、对各项工作倾注热情,努力锤炼适应改革需求的过硬本领。

军人生来为战胜。在烽火岁月,就是要有冲锋陷阵、拼死搏杀,“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追求胜利的姿态;在和平年代,就是要有见第一就上、见红旗就扛,“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奋勇拼搏的姿态。同样,面对这场回避不了的改革大考,革命军人就是要有敢到中流击水、挺立浪尖潮头的勇于担当的姿态。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勤勉肯干才能打好主动仗,真抓实干才能啃下“硬骨头”,埋头苦干才能积聚正能量。相反,任何私心杂念和懈怠麻痹,都可能迟滞改革步伐。所以,只有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战斗姿态,把岗位当战位,把要求当追求,敢于向自己开炮,敢于向难题开战,以革命军人的血性投身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才能在改革轨道上让革命军人的样子绽放出精彩。

推动改革的“车轮子”,立起革命军人的好样子,不仅需要每名官兵的自我净化和主动作为,更呼唤营造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而上的政治生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生态影响心态,催生状态、决定姿态。正如所言,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随着作风建设深度推进,全军上下激浊扬清,政治生态焕然一新,军心士气高度凝聚,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然而,推进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动广大官兵主动树立好样子,积极支持和自觉投身改革,必须把作风建设贯穿改革全过程,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制度不开天窗、纪律不留暗门,一把尺子量到底,用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凝聚深化改革的正能量,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化为事业蓬勃向上的强劲动力。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6

@全体党员 学好党史“必修课”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7

在祖国的边疆,生长着一棵树,它高大挺拔,历史悠久。人们问它为什么要生长在这里,它笑着说:“因为我要像边防战士一样,并且和他们一起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春天到了,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挂着灿烂的笑容。人们要问它为什么要长出这样多而茂盛的枝条,它说:“因为我要让边防战士乘凉。”

不久,它长出了丰厚、甜美的果实,并且笑得更甜了。人们问它为什么要结出果实,它说:“夏天来了,我要让战士们解渴。”

这棵大树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生长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棵迸发着青春活力的大树渐渐衰老了。小动物们都在关心着这个曾经欣欣向荣的生命。啄木鸟每天来给它检查身体、治病;猴子和小白兔经常来给它喝水、暖身子。可是,病魔缠着它不肯放松,使它的生命受到威胁。

冬天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好像有人在告诉它,你不会再长出枝叶了,不会再结出果实了。大树常常哭泣,它知道只有新的环境才能挽救它的生命,但是它宁死不屈,仍然在边疆守卫着。有人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它却说:“边防战士们一天不离开,我就要和他们一起守卫边疆。”

这棵大树的精神,震撼着我的心。它不正像一位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边防战士。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篇8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崛起,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超过二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病毒爆发的心脏区域---武汉。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面对疫情,我们团结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背后相信钟爷爷,正如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我们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爱岗敬业以厂为家演讲稿8篇

以酒店为家的演讲稿推荐8篇

以校为家的班主任工作总结精选8篇

以校为家的班主任工作总结通用8篇

以厂为家的演讲稿300字优质8篇

爱岗敬业以厂为家演讲稿优质8篇

爱岗敬业以厂为家演讲稿模板8篇

部队以队为家心得体会6篇

为家尽责的演讲稿6篇

企业为家的演讲稿推荐7篇

战士以连为家心得体会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