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是我们在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文体了,大家在写作文时要先有个好开头才行,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年作文6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小年作文600字篇1
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晚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善恶疾苦,腊月二十四日再回到凡界。因此,这两天家家都要向灶王爷献上饭菜或糕点、酒食,形成了传统的“祭灶日”。
祭灶日起于何时,难以细考。从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诗》可知当时祭灶活动的场面非常隆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酌酒烧钱灶君喜。”这样认真对待灶王爷只是有钱人家的事,穷苦老百姓吃穿都十分困难,只得凑合着对付,献上简单的糖果、茶点,正象古代民谣所说:“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说的且莫言。”这句话正好应了灶神两旁的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当然这是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祈求平安富裕的一种期盼。在一些文人学士眼里,早已看穿祭灶只不过老百姓因期盼而产生的良苦用心。他们写诗或以嘲讽,或以感叹。元代诗人程文海有一首祭灶诗:“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深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直接嘲讽灶王爷只不过是一座灶台。宋代诗人吕蒙正也有一首祭灶诗:“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全诗真有一种“把酒问青天”的感慨气味,也留下了“乱世文章不值钱”的名句。
古时祭灶与掸扫同时进行,故有“张王李赵,二十三日祭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之说。掸尘,即有“扫尘”(去陈)之意,也有迎归灶王爷“下地降吉祥”之意。今日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灶现象已不多见,而春节前洒扫庭院、掸拂尘垢、拆洗衣被的优良传统已被现代的清洗手段和卫生习惯所代替。
小年作文600字篇2
小的时候,过年的快乐是吃吃喝喝,现在长大了,觉得过年除了吃吃喝喝,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品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非常好奇,为什么称为小年呢?想来想去,终于找到答案,小年是与大年相对而言的,比如“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从来没有叫过“小年三十”“小年初一”,我恍然大悟,进入小年,就意味着,年的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了。
小年是祭拜灶神爷的日子。相传,腊月二十三,灶神爷要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大家为了让灶神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点好话,就用灶糖来祭拜它,扫尘土,剪窗花,贴对联……小年就是为灶神爷饯行吧?让灶神爷高高兴兴地上玉皇大帝面前汇报工作,来年让百姓吃穿不愁。
小年这一天,走在小区里,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我从来不感到寒冷,因为年的热情让我充满了喜悦。小区的大门在这一天挂上了大红灯笼;小区的树虽然已是枯枝败叶,没有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秋天的色彩,但在这一天,由于披上了彩灯,它就有了不一样的风采,比任何一个季节都美,谁都会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日落时分,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亮起来,大家都开始为包饺子做准备。我家也不例外,和面的和面,调陷的调陷,我也加入了干活的行列。此时此刻,一家人,在一起,或说点什么,或什么也不说,不一会,饺子就包好了。妈妈把它们下入锅里,腾腾的热气,将厨房的玻璃上了一层霜,外面的世界开始变得迷离,而屋里的生活依然清晰。很快,饺子好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浓浓的香气让我感觉年是多么的亲切。
吃完饭,我走进房间,开始准备写春联。虽然我的字不算好,但是每年我家的春联,都是由我亲自执笔,这与买来的春联相比,有一种更真诚的感觉。一张张大红的纸铺开来,把房间映得红火。“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一幅不满意,又连写几幅。从小年开始,我的房间就会天上地上摆满春联,直到选出一幅满意的为止。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一个夜晚都将是明亮的。树上的彩灯与家家户户窗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远处高楼耸立,天上明星闪烁,不时还有烟花升上天空——年,多么耐人寻味。
小年作文600字篇3
你知道幸福的味道嘛?是甜的?咸的?告诉你,我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尝”到了,它躲在一个小小的团子里,真的好“香”,好“美味”!
小年夜上午,我们一家四口兴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包团子。一到奶奶家,我便看到奶奶早就准备好了材料等着我们,我见了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由于我还不会包团子,所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垫蒸笼,先把泡好的粽叶按顺序排好,再在小的地方用剪刀修一修,而且不能有空,就好了。
不一会儿,要开始做了,我洗干净了手。奶奶说:“这团子呀,要包就必须要力气。”我握握拳头,鼓起勇气说:“没事。”奶奶见我有勇气,便说:“先把团子搓成圆,再用手在圆上戳一个孔,在孔里撒点面粉,在把大拇指塞近孔里,其他拇指放在外面捏,捏成小碗形,再把馅料放进“小碗”里,用虎口在“小碗”的口里慢慢捏,渐渐地就变成了尖尖头,这样一个团子就做好了。”奶奶边说边做了一个给我做示范。
我先把团子在手心里搓搓圆,然后把它全部压平。可是,在压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中间压破了,没办法,我只能把没用的面粉贴在上面,说:“只能给它帖‘云南白药创口贴’了。”我这话可把奶奶逗乐了,一不小心,也把团子给压坏了,奶奶也只能用“云南白药创口贴”了。然后,我又在里面放了点肉,最后把它搓搓圆。哈,一个团子“出世”了,我一蹦三尺高。
就这样,我们又做了许多团子,乐得奶奶直夸我能干。她赶紧把我们的劳动成果拿到灶上去烧。等团子蒸出来后,嗬,好家伙,个个白白胖胖,像个粉嫩的娃娃,好玩极了,光看几眼我就口水直流清澈见底了,咬一口,滑腻爽口香甜无比。一家人其乐融融,围着蒸好的团子,大吃特吃,这还没等过年,年的气氛就已经很浓烈了。
小年作文600字篇4
今天是小年,爸爸从学校接我回来去上写作课,我兴奋的走时了教室。我坐下的时候,心想:“今天老师发灶糖,真开心。”上课了,教师给我们讲了小年的来历,传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
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
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老师给我们讲完了小年吃灶糖的习俗之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根灶糖,可是___拿了两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羡慕。灶糖上有粘满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闻起来香香的。看到同学们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不一会就都吃完了,同学们的手都很粘。
过小年可真开心啊。
小年作文600字篇5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历史传说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小年作文600字篇6
今天是过小年的一天,我既高兴又兴奋。因为妈妈带我和弟弟去超市买了许多好吃的,有瓜子,糖,花生,还有各种不一样的东西。
天快黑的时候,我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迫不及待的让妈妈给我买烟花,到了那我挑了许多花样。有雌花,摔炮,还有往天上飞的像降落伞一样,我和弟弟高兴的玩着,不知不觉的放完了。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我好舍不得啊!
按照我们老家的习惯,今天是要吃饺子的。妈妈给我播放了“除夕和过年的来历”的故事,同时妈妈还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趣事:以前过小年那天就是祭灶的日子,我姥姥就会把精心准备 的'菜,每样挑选一点,放在厨房的灶旁边,用来祭祀灶王爷,请灶王爷来品尝,结果,美食全让小猫吃进肚子里了。
呵呵,真好玩呀!同学们,你的姥姥以前是怎样纪念灶王爷的呀?
过小年吃饺子,今天我们要吃个够。
下午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老师把我们分成八个小组。我们组分工明确,有擀皮的、拌馅的,看大家各忙各的连喘气的工夫也没有。各组包的饺子那可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饺子终于出锅啦!让我直流口水,我马上拿出碗和筷子,迫不及待地的放进嘴里。
要是年年都能像今天这样过小年该多好啊!
小年作文600字篇7
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而腊月二十三也称为小年,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赏罚。
这一天的习俗可不少,有扫尘、剪窗花、贴春联……让我来给你们说说吧!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起了床,吃好早饭后,我们开始“扫尘”了!我们分工合作,我理书桌和我的“秘密基地”,爸爸理“吧台”和书柜,妈妈理客厅和房间。爸爸把废纸扔掉,把一本本书放好;妈妈把客厅和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我把自己的东西分类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我们终于把家里理干净了。吃过晚饭后,我们又开始剪窗花、贴窗花了。我们把剪好的窗花贴上门一看,总觉得怪怪的,于是全家一致决定还是去大润发买一个“福”字贴到大门上。我们还在门的两边贴上了春联,这样,就给人一种过大年的气氛和喜气洋洋的感觉。
在我奶奶的家乡,还有这样一种习俗:吃“廿三糯米饭”和祭拜“灶王爷”。据说,在这天吃糯米饭,来年会身体健康,财源广进,万事如意。而祭拜灶王爷,就是希望灶王爷保佑我们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全家平安。这一天,奶奶一早就忙开了,她在桌上准备了两碗糯米饭和“三荤三素”六个菜,预示了“六六大顺”。另外还放了两盘水果,想让灶王爷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开开心心地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的“工作”。
我喜欢这一天,因为这一天不仅仅是小年,而且正好还是我爸爸的生日呢。
小年作文600字篇8
今天是小年,俗话说“过了小年是大年”。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年的来历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谈谈小年的来历吧!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在农历腊月23、24或25。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我家是这样过小年的:
我们家和姑姑家一起去奶奶家过的小年。我们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以前,爷爷是我们家的大厨,现在,爷爷老了,做饭的“重任”中自然落到妈妈和姑姑的肩上。
晚上,我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就在我们一大家子一起吃饺子的时候,奶奶说:“过去的习俗是出了嫁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过小年的。”听奶奶这么说,妈妈笑着说:“这都是迷信,现在一家一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团员在一起,多好呀!”我心里想:要不是姑夫出差不在家,姐姐的奶奶也不在家,我们拿了有这么好的机会团圆呀!
听爷爷奶奶说今天吃的这么丰盛是因为什么灶君今天要上玉帝拿里……我和姐姐异口同声的喊:“这都是迷信!妈妈听了笑嘻嘻地说:“这虽说是迷信,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信念。还是不能够丢的!”
在一片欢笑中,我们吃忘了这顿晚餐,现在涨到了的我渐渐的对节日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们的传统中还残留着一些迷信,诞生记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传递了更多的亲情,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吧!
小年作文600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