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心得的书写,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清楚,心得体会的格式要求不多,但是里面的观点要明确,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1
细品丰收“三味”
白露已过,秋分到来,全国多地开始秋收,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又如约而至,亿万农民同庆丰收年,共迎小康。今年的丰收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洪涝灾害、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等挑战后可谓来之不易,多了些别样的韵味。不信的话,你品,你细品……
细品丰收节前奋斗的“汗水味”。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曾几何时,春耕时的突发疫情,“汽车停运了,买不到肥料、雇不到帮手,农时将会被延误”使得农民辗转反侧;夏播时的罕见汛情,6月、7月间的多轮强降雨,水稻三天两头被淹的情景让农民悬着心;入秋后的超强台风,长达半个月的台风“三连击”,庄稼大面积倒伏也一度让农民揪心……接踵而至的考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不误农时抓生产,全国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不惧艰辛,及时组织调运农资、农技人员指导采用新技术,顺着田埂疏通排水,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发扬伟大抗疫精神,防控疫情保春耕,坚持抗灾夺丰收,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细品丰收节里幸福的“甘甜味”。金气秋分时,喜谈丰收事。丰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眼下的丰收季,祖国大地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人共庆丰年、分享喜悦。然而新时代下人们对丰收的期盼有了更多内涵,不仅要粮食丰起来、口袋鼓起来,还要生活美起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成长,电商流通、产业加工越来越红火,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条条大道通罗马。在丰收的节日里空气中都洋溢着幸福的“甘甜味”。广大农民收获的不仅仅是甜蜜蜜的果实,鼓起的不只是沉甸甸的荷包,更是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2
@党员干部 这份“粮食安全攻略”请知悉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我们仍然反复强调要厉行节约,保障粮食安全?衣食无忧的外表下,潜藏着怎样的危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粮稳则民安,食安即民福。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粮价稳则百价稳,粮价稳则百姓安。粮价作为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稳定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大计的大事。一方面,粮食价格的上涨,必然影响到整体物价的上涨;另一方面,粮食价格走低,又势必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得到,但一旦遇到异常情况,粮食供应始终是维持社会稳定最基本的物资。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是生理需求,也是最低级的需要。食物需求虽然级别低,但它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联合国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全球在2020年新增1.3亿名饥饿人口,全世界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在我国,今年的洪涝灾害已导致603.26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114万公顷。而根据水利部的报告,汛期仍未结束,预计下阶段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及华南、云南等地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一方面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停止出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我国的粮食缺口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我国部分主要粮食产区农业生产活动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不容乐观。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边是供应紧张、危机暗伏,另一边却是粮食浪费这一世界难题。据统计,在消费环节,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1000亿斤,大约是3.5亿人一年的口粮。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绝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是从自身做起,公务接待也好,私人就餐也罢,党员干部都要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挺在前面,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先锋,就餐时先少点一些菜,有吃不完的要习惯打包。干部带好了头,群众自然也会跟着干。只有党员干部自己先做到把“光盘”当成习惯,才能带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时代风尚,才能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确保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才能真正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3
学会“舌尖降温”的“冷面功夫”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让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烤”一碗攀比虚荣“不上台面”,紧握社会风气“手刹杆”。食物的损失和浪费主要发生在供应链前端和末端,末端即食物丢弃、浪费行为。十八大以来,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餐饮业、家庭餐桌和中小学校的食物浪费依旧不容小觑,肆意点单、“肚皮饱眼睛饿”、不懂珍惜等社会风气在舌尖上没有刹住车。广大党员干部作为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标兵,应当时刻保持舍我其谁的气魄,敢于发声、敢于向餐饮浪费行为“叫板”“亮剑”,扮演好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入味”社会风气的“催化剂”角色,使其转变为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比如,履行“双报到”义务,积极参与社区的劝导、宣传志愿活动;聚会宴席,带头打包剩余饭菜等。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扫干净门前雪”,更要“顾他人瓦上霜”,始终确保攀比虚荣的餐饮浪费行为不上台面。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4
先从思想上“光盘”,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饥饿人数预计新增1.3亿,尽管我国总体上粮食安全没有大问题,但广大党员干部也应清醒认识到,对于中国而言,14亿人的“米袋子”是永恒的课题,疫情带来的影响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不能忽视粮食生产中的挑战。“舌尖上的浪费”往往出于怕“丢面子”的心理,认为“光盘”的节俭是“小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员干部的铺张浪费,不仅是个人自身修行的问题,更是理想信念缺“钙”,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要刹住浪费之风,党员干部务必带头先从思想上“光盘”,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吃进去”,做到真正入脑入心,从思想上改变点菜少就是“吝啬”,吃得干净就是“穷酸”的观念,让节约意识深深扎根在脑海里,切实增强生存危机感,树立粮食忧患意识。
须在行动上“光盘”,不忘祖训弘扬“家规”。从小我们就在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中长大,从孔子的“礼,与其奢也,宁俭”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规传承,可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战争年代赓续下来的“传家宝”,无论现在生活变得多好,时代发展多快,这个“传家宝”都不能丢。党员干部做好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领头羊”,消除物欲崇拜,消除“面子”思维,在聚餐聚会时不争“面子”,不比“气派”,为吃喝“减负”,坚决杜绝“剩宴”,做一个文明理性就餐的“光盘族”。
不管是个人家庭消费,还是公款吃喝消费,都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消除物质主义至上,杜绝奢侈浪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共创风清气朗、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5
不久前,有网友拍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一家超市里调研大米售价的视频,年迈的袁爷爷时刻关心着粮食供应问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问题,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树牢危机意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让“光盘行动”成为一种文明习惯。
在思想上重视“光盘”。“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意思是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古人云:“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提升党员干部的节俭意识,要从强化教育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等多方面入手,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打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烙印,将其牢记于心、落实于行,时时处处绷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弦”。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把“光盘行动”当成一门“必修课”。
在宣传上引导“光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对于国家来说,勤俭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勤俭是立身之本、修德之道。因此,党员干部要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标兵”,要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抓好厉行节约宣传,比如鼓励各大餐饮行业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通过发放海报等形式,使消费者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更多的思考。
有一种美德叫“光盘”。党员干部们应在思想上重视“光盘”、在宣传上引导“光盘”、在行动上落实“光盘”,争做一名光荣的“光盘侠”。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6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_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体现了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新要求,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呼声和愿望,表明了我们党狠刹不良歪风、倡导文明新风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不仅因为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还在于它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教材。该读本收入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__、__、__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人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论述100余条,约3万字。通过认真阅读,深刻领会历届中央领导人的关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实际,深入反思,使我深刻体会切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极端重要性。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伴随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加快,消费主义的观念泛滥,在很多人眼中,奢靡和铺张意味着“成功”和“地位”。拜金主义狂潮会将社会推入到物质的绝对崇拜中,对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心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不断腐蚀党群、干群关系。
因为讲阔气,动辄花上万元吃一顿饭,因为讲排场,吃一半扔一半,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又有多少是公款请吃,奢靡浪费让人心痛至极,不正之风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担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是老百姓最痛恨的社会现象,这些不是小问题,而是思想里、骨子里、作风里的大问题。”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浮华奢靡将腐蚀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力量,也将导致社会性的浮华和制度性的腐败。我们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树立节俭新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让干部作风的转变引领文明新风,铺张浪费的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从源头上遏制铺张浪费。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篇7
粮仓满,天下安。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事关国计民生。确保粮食安全需要开源节流,既从供给侧发力,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藏粮于地、增粮于技;又从需求侧给力,养成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尚,节粮于餐、惜粮于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公款吃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餐桌上的“光盘行动”有序推行,铺张浪费现象有所改观,不仅体现了对粮食的珍惜、对劳动的尊重,而且彰显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可否认。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费”仍然严重,餐厅饭馆剩菜剩饭仍然不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对粮食的节约意识并没有增强,反而出现各种浪费的现象,餐饮消费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还比较普遍,“爱面子”“讲排场”“搞攀比”的过度消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人人浪费一点,总量就会成为惊人的数字,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据报道,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但确保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底线意识,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和增涨,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让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适应各种风险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尤其要把“光盘行动”作为节约粮食的重要举措,从点滴做起,从餐饮开始,变口号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加快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气,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让粮食安全的保障更加可靠。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厉行粮食节约、反对餐桌浪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宣传、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注重把宣传引导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培养健康、理性的饮食习惯,培育现代餐桌上的文明,引导人们善待每一餐饭,认真对待每一粒粮食。积极探索建立管理有效的长效机制,为勤俭节约套上制度的“紧箍咒”,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来遏制餐桌浪费现象,真正让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蔚然成风。
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浪费可耻作文5篇
★ 浪费粮食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