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的读后感8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每一次阅读都让我们迸发出新的读后感,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拓展自己的思维边界,不断成长与进步,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月亮船的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月亮船的读后感8篇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1

这几天利用空闲时间读完了豆瓣高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主人查尔斯作为一个股票经纪人,过着不俗的生活,家里有妻子,有儿有女,经济状况也不差。然而有一天,他却突然离家出走了,只留下一张”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就这样离开了陪伴了他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那年他40岁。他只身前往巴黎,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酒店里,口袋里只装了100块钱,为什么?因为他想学画画,他特别喜爱画画,他要追逐他的梦想。

然而一切并没有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美好。梦想并不是简单喊几句口号,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追逐梦想也并不是那种令人羡慕的励志故事,真正的被梦想俘虏的人其实就是在追逐噩运。在巴黎,他生活窘迫,5年之后贫病交加,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的救助,他早就一命呜呼了。

后来他又自我流放到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还和一个土著女人结了婚,然而你年后他不幸患上了麻风病,双目失明,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却画出了他的巅峰之作,可是又在临死前将他付之一炬。死后,他的画作才开始得到世人的认可和欣赏。

对于这样一个人,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给他评价,在他离家出走的那一刻,他表现的非常冷酷和自私,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没有别人,他从此不再过问他的妻子,他的孩子,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在巴黎,他甚至还拐走了救他一命的朋友的妻子,然后又将她抛弃。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想象会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会被社会所唾弃。

但是仔细想想,查尔斯真的是眼里只有自己的吗?准确的说,被梦想俘虏了的他,眼里连自己都没有,他的眼里只有梦想。他说“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画画,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他只是被梦想这个闪电击中了而已,为了画画,他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身体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极大的折磨。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但是他后悔吗?他毫不后悔,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任何的苦难都没有让他产生一丝悔意。有些人追求真理,坚定不移,为了实现它,不惜将他们自己的世界完全推翻。

或许梦想和现实本来就是矛盾的,或许追求梦想与普通的人性也是矛盾的。就像作者所说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其实每个人都活得很孤独,你过的不一定是你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有些人甚至连自己内心真正的想要的东西都无从所知,他们只是被这个社会鞭笞的前进而已。我们大多数人活得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而是别人想要的那个自己。

回到现实生活中,现在有着大量的文章都在批判安于现状的人,认为他们是不努力不上进的表现,然而在看过本书之后,我觉得其实并不是这简单。安于现状和追求梦想都要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这个选择是基于自己内心的想法,那就不应该被批判。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2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非常有意思,首先叙述手法就很有趣,以身为作家的第一人称”我“,来回忆与死后才名声大噪的著名画家在生前的一些交集。

小说的描述非常写实,很多回忆特意形容得不那么确定,更增添了一种真实感。这就好像是仿古的画,有了模糊斑驳的痕迹,更容易被人信服。我甚至还上网查,是否真的有“斯特里克兰”这个画家,因为拿不准这是一部小说,还是真实的回忆文了。

另外,毛姆将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异常鲜明,你在他身上总能感受到强烈的对撞与冲突。就像书名“月亮与六便士”,代表的是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自我、感性与理智或者其他充斥在我们人生中的纠结选题,许多人会随着成长,找到矛盾关系中的平衡,甚至妥协。

但已步入中年、生活安定、家庭美满的斯特里克兰,却突然离家出走,只为了实现画画的梦想。这就好像心中一直沉睡的野兽,不知道是什么因素使它突然觉醒,然后整个人就再也不受控制了,被这股莫名的力量攫住,发了疯地往前跑,顾不上理会搞砸的事情、周围诧异的眼神,也顾不上窘迫潦倒的自己。

所以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斯特里克兰应该是非常讨厌的,他抛妻弃子、忘恩负义、自私冷漠、粗鲁无礼。这样一个人设,完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是沉浸,就越能理解,他的世界,只有创作。

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裹挟着巨大的勇气与魄力。

月亮很美,但义无反顾去追逐的,能有几个?

读完这本书,就像在内心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让你意识到自己曾经也是有追求的吧?或者意识到当下,噢原来有一天,我们还会这样平淡无奇、了无生趣地度过一生。

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残酷,鸡毛蒜皮终究打败了你的天马行空。

我们不时抬头望一望月亮,低头捡起六便士。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3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货币,代表显示与卑微,月亮是这世上遥不可及的事物,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代表了无数人心中崇高的理想。

这是一本讲述关于理想和现实的书,正如书中的毛姆所说,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看抬头看天。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放弃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和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疯魔一般地踏上了学画之路,从衣冠楚楚地证券经纪人开始流浪,而当现在的生活越背离原来安逸的生活环境,他就离自己的理想越近,灵感也不断涌现。

当然彻底抛弃自己的肉身时,他精神中最有艺术气质的一面终于通过他留在塔希提小岛上的画凸显出来。

斯特里克兰在塔希提岛上贫病交加悲惨死去的一幕令人震惊,这和其留下的惊世名作被毁一样让人惋惜却又无奈。

斯特里克兰的行为让一般人难以捉摸,仿佛一直有一股冥冥中的力量让他着了魔般走上作画之路。

正如作家刘瑜所说“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斯特里克兰的眼中,他的人生价值仿佛就是不顾一切代价,舍弃一切欲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无疑是在他自己的人生中绽放了一场盛大的烟火。

在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感到骇然并且敬畏的。

在结尾处,斯特里克兰将自己的画作付之一炬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踩着无数追名逐利之人的身躯,打破了一切世俗的枷锁,身旁仿佛是高高在上的圆月。瞬间感觉到在主人公的面前,自己的一切世俗痕迹原形毕露,在一瞬间自己羞愧难当。

作者毛姆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叙述斯特里克兰的故事,看到了他因为看清人性的宽容,让我在羞愧之余似乎又能找到一丝安慰。也许我无法抛弃手中的便士,单纯地仰望着空中的月亮。

但这是一个人的选择,在我眼中,生活不只是一成不变的活着,也不是不顾一切地追逐心中的理想,也许我们能在两者中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方向,只要专注于此,付出努力我想便是好的。

当然生活中不能没有便士,但也不能没有月亮,没有月亮的人生终将沉沦于便士的铜臭,我尊敬那些追求便士心怀月亮的人,也同样对那些追求月亮的人报以祝福。

也许看完这部作品有许多人对于人生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看法,也许在一些人眼中,斯特里克兰的所作所为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不负责任的,也许在另一些人眼里,斯特里克兰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我想这些都无可厚非。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4

谁会在人到油腻中年时开始追逐儿时的幼稚梦想?谁会抛妻弃子一走了之丢弃所有情感而不顾?谁会用豪华都市温暖家居去换风餐露宿流离失所?如果现实中问这个问题,应该只会得到一个答案:要么傻子要么疯子!

梦想是什么?多少人在走出幼稚园后就再也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争取上父母眼中的好学校,找朋友眼中的好工作,娶(嫁)大家认为的好老婆(老公)。生活长河拖着每一个人有条不紊的游荡着,或平稳或波折,或高贵或平凡,却都是过着别人评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毛姆描写的主人公却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他反抗舒服的平庸,残暴的`拒绝感情的束缚,他不想取悦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取悦,他不想可怜别人更不想被别人可怜,冷血、自私、残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可是不是如此,他又何以自处,何以慰藉自己无处安放和燃烧的灵魂?

我们可能不需要用这样极端的做法去放弃妥协,可是我们至少应该学着遵从和爱护自己的内心。纯粹的、原始的、简单的并不比豪华的、装修的、复杂的低级。爱是纯粹的也是复杂的。

情节虽叨絮却真实,情感虽激烈却细腻,在别人令人惊诧的故事里,读者也许可以更透彻,如同最后草屋里那凝结一世通透的画作,在一团热火里舞蹈而化为永恒!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5

读完《月亮和六便士》的最后一页,我最先想到的是这句话。就好像这句话本来就在那里,就等着这本书唤它出来一样。

当然,取决于真正爱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代表心中崇高无尚的理想,而六便士,代指金钱,地位,代表世俗所重视的东西。

这本书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位为了心中的月亮放弃了六便士的人。这样说也并不太恰当,因为他并没有经过权衡,心中的月亮便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从一名中产阶级的股票经纪人,一个普通魁梧的中年人,一对儿女的父亲,一名乐于应酬的女人的丈夫,突然间逃离了现有的一切,从伦敦辗转到巴黎,又辗转流离到了塔希提岛,最后在如画的岛上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真谛,接近生命的尾声时,他将他的感悟画在居住的小木屋里,然后用剩下的生命对着他的画作体悟,临终前又嘱咐妻子将小屋付之一炬,只留下他平时的一些画作供世人惊艳。他临终前是安详的,正是因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有限的生命也就变得充满意义。

对于世人来说,他是个普通,其貌不扬,说起话来又尖酸刻薄,丝毫不会圆润的人,就如同“圆孔里的方塞子”。对于周围的世界,他显得格格不入。对于绘画艺术的追求,他也不追求赞赏,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追寻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绘画对于他而言,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有的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他们始终把亲友视如陌路,对生平仅见的环境毫无感情,也许正是这种疏离感推动他们远走高飞,去寻找某种永恒的东西,某片能让他们眷恋的土地”,这土地也适用于精神领域。这种追寻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让人不得不靠近。

以致于,打零工也是为了画画,赚够了一段时间的钱,就去画画。

书中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很好的类比,有两名医生,一名特别出色,年纪轻轻就被选为医院的管理层,他却由于偶然的旅行,喜欢上一方土地,当了当地一名普通的检查员,而稍微逊色的一个医生,接替了他的位置,名利双收。在后者评判前者糟蹋自己时,作者进行了灵魂拷问:“难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生活在感到舒服的环境里,让内心得到安宁市糟践自己吗?难道成为年入上万英镑的外科医生,去的如花美眷就算是成功吗?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认为你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取决于自身如何定义安宁。

让我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他究竟需要多大的空间?

如今已经是20xx年,再过一个月,就到了月亮和六便士成书一百年的20xx年,这样的心灵拷问仍然不过时;非但不过时,又更加深刻了些。现代人所面临的世界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迭加,更加多元化更加纷杂,如何去追寻内心的月亮,答案连同问题都被埋没在了寻常的热闹中,让人身不由己地随波逐流。

人们往往能看到众人所喜欢的东西,却常常忘了自己的真正所爱。

灯光隐藏了星空,雾霾遮住了月光。

多元化触手可得,设置界限反而是难题。

人们热衷于形成统一的观念,然后利用这种观念对他人加以评论,对于“格格不入”的人鲜有宽容。在这种潮流中,不但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也忘记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忘记了世界本来就有不同的方向。

忘记了要追求月光,就要靠近原野。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如果静下心来,不妨想想,对于自己而言,真正的月亮是什么,能否为了它,赴汤蹈火,如果不能,请不要用自己的六便士去衡量别人的月亮。不过,在如今的社会中,如果有幸找到了自己的月亮,那就去追随,因为这个物质丰盈的世界,不缺少六便士,缺少的是寻求事物本质的内心,无限地接近本质,伴随而来的,往往也有六便士,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收获内心的安宁。因为没有什么美,是无限接近于事情的本质。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6

读完《月亮的味道》这本书后,我也想尝尝月亮是什么味道。想来想去,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当一名宇航员,飞上月球,尝尝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

今天我读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一个道理,大家要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才能取得成功,并且还要学会分享。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7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鼹鼠的月亮河》。

故事讲了鼹鼠爸爸米先生的第九个儿子米加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鼹鼠,他不喜欢挖掘,而喜欢发明。为了给朋友尼里发明一台洗衣机,去了城里攒钱买零件了。在城里,米加认识了穷魔法师咕哩咕。但在黑熊剧场演出时,咕哩咕不小心把米加变成了乌鸦。在乌鸦坡,米加认识了红辣椒和黑炭,在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米加渐渐长大,并找到了自信,最后米加回到月亮河,为尼里发明了洗衣机。

读完了这片故事,让我体会到两个字:友谊。是呀,米加在月亮河认识了尼里,成为了朋友。为了帮助她,米加去了城里。

是呀,遇到困难时,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的,为了帮助米加买零件,咕哩咕到黑熊剧院演出;

是的,朋友有梦想却无法实现时,就是要患难与共的,为了战胜铁嘴老鹰,米加帮他们挖地洞、想策略,最终打败了铁嘴老鹰;

是的,好朋友有时候也不能总在一起的。好朋友也是要分开的,米加变成了乌鸦,离开了乌鸦坡,离开了他的朋友红辣椒和黑炭;

是的,好朋友就是你想着我,我想着你的,米加醒来时,想起他的朋友,想把自己的梦说给乌鸦朋友们听,遗憾的.是,他已经在自己的家乡了。

读完了鼹鼠米加的故事,我也想起了我与朋友之间的故事。

董成浩是我好朋友,每次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一次科学课,老师教的是《电》。上完了所有内容,他就叫组长把电路检测器按原样拼好,并交给他。不知怎么了,导线怎么扭都扭不进去,即使进去了,轻轻一碰,也会掉下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偏偏这时候,唯一的组员蔡艺赫却溜之大吉。董成浩见我怎么弄也无济于事,想要出去玩的他便跑来帮忙。不过,这回他也傻眼了:铁丝无论怎么扭都会掉下来。后来,还是他想出了好主意:我来塞导线,他来扭转扭。终于,我们顺利解决了这麻烦事儿。不过,“叮铃铃”,上课的铃响了,我们相视一笑,飞奔回教室……

我很幸运,像米加一样拥有友谊这棵大树,只要我们学会关爱朋友,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友谊树;相信,这棵大树在我们真情的呵护下,一定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永不枯萎!

月亮船的读后感篇8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是20世纪著名作家毛姆最著名的作品,畅销了一个世纪。

当我看到书封面上的一行字时,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月亮与六便士,而讲的是:“我”是一名年轻的作家,在一个意外的机会遇见了银行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谁知斯特里克兰为了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弃家出走到巴黎。他对世俗的一切都冷酷无情,不屑一顾,他曾迫使爱他而抛弃丈夫的布兰奇自杀。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非同寻常,无法抗拒的热情。最终他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娶妻生子,最终双目失明,疾病缠身。但他完成了一幅最为伟大的作品,但在临死前,他委托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一切……我这才知道,月亮指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俗世与金钱。

毛姆把众多的写作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像他自己讲故事似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真实与生动。我看完后,差点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真有斯特里克兰这个人。我仿佛不在看书,而在坐在火炉边听毛姆讲故事,不禁沉浸在其中。

?月亮与六便士》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大家有空看看,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收获。

月亮船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鼹鼠的月亮读后感推荐6篇

鼹鼠的月亮读后感5篇

谈月亮读后感精选5篇

月亮谣读后感优秀5篇

六便士和月亮读后感5篇

六便士和月亮读后感优秀7篇

六便士和月亮读后感模板5篇

月亮谣读后感7篇

月亮谣读后感推荐7篇

月亮谣读后感通用7篇

月亮船的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