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八佰写观后感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当我们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后,可以及时写份观后感,当我们观看完一场影片后,应该有不少感触,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看八佰写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看八佰写观后感6篇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1

十点多,和朋友看完点映《八佰》。

大概有半年多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以至于疫情前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有一点印象。时间流淌得真无情,不久之前鲜活的记忆竟然会消失不见。

因为买票晚了,坐得太靠前,一开始出现的音效让我对朋友一直说:“我害怕。”现在不自觉惊叹,害怕这种感受,我是多久没有拥有过了。

说说电影。仅仅一河之隔,对比强烈,炮弹声此起彼伏,一面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一面租界百姓在犹唱后庭花。经历炮火的中国军人让人心疼,那么多英勇无畏甘心奉献的,那么多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让“大无畏精神”不单单是形容词,更成为了中国军人纵身一跃、牺牲自我的动词,“大无畏精神”背后浮现着的中国军人形象让这个词语永远饱含力量。另一面看热闹的百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军人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扶的双手,“商女不知亡国恨”渐渐消失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认同支持、奋不顾身越来越多。的确,日本的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军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

说到如今。一个民族对我国伤害如此之深,但是我们的历史那样客观地讲给人们,我们的观点那么正确地引导人们,是要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这样毫无恩怨色彩地教育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赞美和平。

影片结束时,朋友边哭边说非常感动,我倒是很久没有过想哭的感动了,等拥有这样的感动我一定第一时间记下来。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2

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八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xx年9月18日晚上7点30分,电影开播。断壁残垣、战火连天的场景一下子就让全场静悄悄的,瞬间安静下来。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导演管虎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他们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芸芸众生,这些普通士兵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展现出一幅英勇顽强的抗战群像。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节感动落泪,一次次被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抵抗外敌侵略、拯救民族危难而不惧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守家卫国的故事深深感动和震撼了学生。“老师,你哭了吗?”走出电影院,这是学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普通士兵挥洒民族气概,小人物舍生取义哭倒学生是我真实的感受!”这就是老师的答案。到了泪点,整个影院抽泣声一片,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看完电影后的学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坚守感动,也被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振奋,有学生真挚表达:“电影《八佰》,特别棒特别感人的一部电影。这些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义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一位学生在返回的路上说:“看到那么多战士壮烈牺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我们很多同学却不好好读书,沉迷手机,活在网络世界;也有同学在学校不想努力学习,只图安逸享受;更有同学在教室不认真学习,不尊重老师……我们不指望一部电影能够改变什么,我们只愿大家有所触动即可,哪怕是一丁点的都不枉费13元的电影票钱。

电影中,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不由感叹: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学习,锤炼本领,奋发有为,以千万个“小我”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3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国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4

片名用“佰”而不是“百”,是在提醒我,“八佰”不只是数字,而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是英雄,也是人,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爱与恨。

舍生取义

日军开始拼命挖四行仓库墙洞,企图安装炸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年仅21岁的陈树生直接抱着炸弹从楼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给母亲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八个字。而其他战士不但没被敌军的枪炮吓倒,而是一个个绑好炸药,排着队,依次报出自己的名字、籍贯,毫不犹豫。战士们逐个跳下去,用自爆来阻止敌军攻击,无人畏惧。而仅仅一河之隔,如天堂般的租界,老百姓望着对岸如地狱般的残忍恐怖的战场,咬牙切齿着,义愤填膺。

算计三逃

老算盘,账房的会计,凌乱的头发配上圆眼镜,眼神总是闪躲着。怯懦卑微中藏着最显著的特点“算计”,千方百计地想逃出去。第一次意外发现一匹白马,而马受惊冲出去,念头落空;第二次顺水道游进苏州河,日军试图进入楼中,犹豫之后选择大喊示警;第三次吸取教训,换了军服,被战友发现,为保命跪地求饶,暴露了他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性,成功逃进租界。

蜕变觉醒

端午第一次遭遇日军,被吓得惊慌失措,眼神里充满恐惧,浑身颤粟,队伍被打散,便逃进四行仓库。意外发现出口通往租界,被误认为是英雄,又回去尝试做一个真正配得上群众欢呼呐喊的英雄。短短几天,一次次面对死亡,第一次面对亲人被敌军杀害,第一次杀敌军,第一次中弹。护旗促成他最后的蜕变,挺身而出,忘了恐惧,举枪击回日军飞机。战胜恐惧的本能,心中只有责任与使命,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中弹。

端午的觉醒代表着“八百壮士”身后的普通中国人的觉醒,结尾一双双伸出围栏,施以救援的手,带给我们足够震撼,激起每个国人爱国热诚。

我们从电影中一个个小人物的成长中,反思战争的残酷。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士的成长都足够震撼我们的心灵。新时代青少年作为强国的建设者,我们要铭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坚定志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5

很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观看《八佰》这部影片,观影完毕,震撼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平静的湖面扔下来一颗石子,波澜起伏,这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我觉得它值得,一遍又一遍。

该影片以电影的独有形式拍摄,还原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国国民革命军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影片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段历史,那段满目疮痍、山河动荡的年代。

如果你问我“八佰”是什么,我会回答“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四百孤军、以寡敌众、血战四天四夜”但你要知道,“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在这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河之隔,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事奇观。

他们不只是在抗争,他们是在向那些看戏的人们证明,华夏儿女的气魄还在,他们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有胆怯、有害怕,但危难关头国家最大;有争吵、有嫌隙;

但大敌当前同仇敌忾,他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他们捆着炸药包向敌人跳去的时候,何香凝含泪说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诚哉斯言,我有国士无双,又何惧外敌!当别人问到坚守的意义何在,谢团长的回复是“这里是我们的家”,这让我想起了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们的大义凛然着实让我敬佩,我从“中华不会亡,中华民族必胜”看到了他们的士气;“丈夫许国,实为幸事”看到了他们的志气;“我们的旗帜终将飘扬在富士山头,让我的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看到了他们的豪气。

图片

“八佰”壮士,向死而生,这些电影中的人物,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他们以生许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伟大的历史篇章,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舍生取义、敢为人先,用血肉之躯来捍卫民族尊严,我们为他们而骄傲,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也许家书会泛黄,也许照片会变淡,但他们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会在历史中闪耀,会在时代中延续!

我爱祖国,爱她万家灯火的繁华;爱她历久弥新的精神;爱她万众一心的团结。古有岳飞,心怀家国,身刺字,精忠报国;今有“八佰”勇士,赴汤蹈火,不足惧,舍生忘死!心怀鸿鹄志,敢为天下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居安思危,国泰民安当思来之不易,山河已无恙,吾侪当自强!

谨以此文,表达我观影时所感到的震撼、感动以及敬佩,望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盛世长存!

看八佰写观后感篇6

前几天我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大家。

一条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千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里展现的画面。影片一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与绝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交加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非白即黑,而是掺杂了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地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不想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在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影片中的人物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确实繁荣。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麻木,“地狱”充斥着不屈与坚守。“地狱”承载着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的壮士们,一个个从楼顶无畏的跳下引爆自己时,接连不断地爆炸声炸醒了河对面愚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被深深地印在每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时,民众欢呼叫好时,中国人的家园情怀,才被真正唤醒了。

影片最后在废墟中出来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着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曲折的脊梁。

看八佰写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写《西游记》的读后感优秀6篇

写小兵张嘎的读后感6篇

写天鹅的读后感优秀6篇

写读后感200字优秀6篇

写读后感100字参考6篇

写论语的读后感参考6篇

写论语的读后感优秀6篇

写橘子的读后感6篇

写()书的读后感通用6篇

写()书的读后感推荐6篇

看八佰写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