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深入实际工作,心得体会才能从具体的实践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心得体会的书写成为大家记录情感智慧日渐成熟的生动篇章,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览三峡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1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坐动车去了武汉宜昌,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三峡大坝观光游玩。
那一天,我们坐车直奔三峡大坝景区,一路上的景色真是美极了!三峡大坝景区有坛子岭、185、偏岩子、截流纪念园四个景点。景区内的大巴车首先把我们送到了坛子岭景区,据说是因为从远处看像一只倒扣着的坛子而得名,我们乘坐室外电梯直达坛子岭的顶端,那可是三峡大坝附近的最高点,这里可以俯视宏伟的三峡大坝,还有一本雕刻的大书,上面介绍着坛子岭和三峡大坝建筑的过程,我们运气很不错哦,正赶上了三峡大坝开闸泄洪,只见两股几十米长的水柱喷涌而出,在落水处形成了几十层楼高的水花,轰鸣声一公里外都能听到,场面颇为壮观。游客们纷纷拿起相机合影,我们也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下这壮观的场面。
下了坛子岭,我们又去了截流纪念园,它是为了纪念建造三峡大坝工程截流而建造的,我们坐着景区观光车游览了一番,我看到里面有很多建造三峡大坝时人们劳动的雕像,还有很多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其中有一辆巨型的铲车矗立在那里,看上去有两层楼房那么高,铲车的轮胎比一个成年人的身高还要高出很多,巨大的铲子里面可以同时站下好几十人,观光车司机告诉我们这辆车是美国进口的,花了一百多万呢,这在当时可是个天文数字哦,我们国家为了建造三峡大坝可是花费了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建造好的三峡水利工程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很多的好处,如:防洪、航运、发电、供水、泄洪、灌溉等等,真可谓一坝多用。
我爱长江三峡的美,更爱它对人们生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2
从周三开始,我们参观了许多地方,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峡大坝。
在旅行的第三天,我们上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不停地行驶,白色的建筑出现在它面前,就像一百堵墙矗立在河中央。白墙很长,连接着河的两岸;白色的墙很高,从远处就可以和天空相连。看到了这美丽的风景,我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去三峡大坝。
等啊等,终于到了最高点,——坦子岭。导游阿姨说,在与河流的交界处有一个凸起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小岛。后来为了建大坝,被炸弹夷为平地,变成了通航明渠,这样三峡大坝建成时长江水就不会断流了。接下来,我们去了大坝模型管。我在三峡大坝上看到了一个长长的楼梯状的门。导游阿姨说是五步锁。是国内最大的船闸,这样船到重庆就不会搁浅。突然听到另一个导游阿姨说,三峡大坝旁边有个电梯锁,专门给松下送船的。我听了之后仔细找了一下,还是没找到。导游阿姨看到我这个样子就过来了。我问:“是这栋高楼吗?”导游阿姨笑着说:“好啊!”
晚上,我在黄金长江六号邮轮六楼的阳光甲板上散步。前面隐约出现了两扇门。那两扇门和白天看到的锁模型一模一样。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三峡大坝。
我们的船开始穿越大门。首先,船推进了坝内最短的船闸,船闸上贴了四个大字“北坞船闸”。船慢慢进入船闸后,我看到一个刻度,上面写着95米和90米的数字。我以为是测潮用的。我妈跟我说:“这是水尺。关门后,水应该总是上升到苔藓覆盖的位置。船要比秤顶高,这样才能进二闸。”
正在这时,北武船闸的大门在我们身后缓缓关闭。突然,我们脚下的'水开始上涨。水位越高升越高,我们的船也越升越高,超过了岸边,都快碰到路灯了。这时候,二号船闸门打开了。就这样,我们的船一共过了四个闸门,水位从原来的75米一直升到了155米,花了整整三个小时。
当最后一道闸门打开,船缓缓地离开了三峡大坝,驶入了黑漆漆的江面,快乐的三峡大坝之旅结束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了“穿越”,三峡大坝真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3
葛洲坝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回到了船舱,等待三峡大坝的到来。
我们等了很久。突然,我们发现前面灯火通明,和白天一样。从远处看,它就像一条长长的火龙穿过大江。当我走进去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座李鹏亲自提名的.桥——西陵长江大桥。听导游说:西陵长江大桥是一座四根铁杆的斜拉桥,每根杆一亿元,四根杆四亿元。这样的长江大桥真的很贵。
看到船前一排灯光,我就想:这就是三峡大坝。这时,船慢慢停了下来,船的左侧靠在几根站在河上的水泥柱子上,这是为了固定船,而不是在河上跑来跑去。船在这里等待进入船闸。等啊等啊,看着其他所有的船都向船闸驶去,我很着急,但也没办法。快到十一点的时候,我们的船终于开动了,它慢慢地进入了船闸。导游告诉我们:葛洲坝是一个单向船闸,要从一个船闸来回走,上水的船要到对面下去的船来了才能过闸。但是三峡大坝有两个船闸,一个是满水的,一个是下水的,不需要等待。葛洲坝是一级船闸,三峡大坝是五级船闸,因为三峡大坝上游水位135米深,落差很大。如果设计成一级船闸,水压太高,船闸承受不了。所以通过三峡大坝v级船闸大概需要3-4个小时。我们的船进入船闸等了一会儿,一艘货船进来了。我看到货船的船员把绳子绑在锁墙上的铁柱上。过了一会儿,大门关上了,开始蓄水。船闸里有七艘客轮和货船。由于船闸过大,蓄水时间较长,似乎蓄水速度比葛洲坝慢很多。等了很久,水位慢慢升到指定位置。前门打开,船闸里的七艘船整齐地排成一列,慢慢地开进了二级船闸。当时已经12点了。我坚持不住,上下眼皮直打架。我别无选择,只能回到小屋睡觉。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4
三峡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它的神秘和美丽让人感动。今年“十一”假期,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游览长江三峡。
我们在宜昌火车站下车,坐公交去葛洲坝。下车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来陆地前先听到声音”。从葛洲坝奔流而下的浩浩荡荡的河水发出“轰隆隆”的吼声,就像一万辆战车齐头并进。我们按捺不住激动,来到葛洲坝。我们看到货船穿过大门的壮观景象。我失去了理智,脑子里的一切都被净化了,除了一个字“庄”。然后我们来到葛洲坝一号船闸和三号船闸,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震撼。看着这壮丽的景色,听着河水的声音,我们带着相机离开了这个美好的时刻。
第二天,我们又上了船,沿着三峡欣赏她的美丽和神奇。看着陡峭的山峰和绝壁,长江就像一把利剑,把山切成两半。海峡两岸的山峰都笼罩在云雾之中。山里炊烟的缕缕,从一些零散的人家里冒出来,仿佛是人间仙境。虽然没有猿哭,但李白的诗在我脑海里重现。“海峡两岸的猿叫声停不下来,独木舟已经穿过了万重山。”默想这雾气,偶尔一阵凉风吹过,“神”的感觉占据了我的心。
很快来到了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那里,河水从导流洞直泻而下,溅起大量水雾。当我们来到大坝时,我们目睹了“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环顾四周,阳光下,湖面波光粼粼。看着工作的重型机器,看着大坝下奔腾的河流,我们印象深刻。
晚上,我们住在离河边不远的一家酒店。河水拍岸的声音和货轮吹响笛子的声音组成了一首悠扬的摇篮曲,把我带进了梦乡。梦里我一个人骑着竹筏,荡漾在这壮丽神奇的三峡……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5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是这次必去的一个景点,今天的宜昌虽然是阴雨不断,我们还是冒雨游览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不愧为世界第一,很令人震撼。
三峡大坝建设在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中段的一个叫做三斗坪的地方,也就是在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的近40公里处,是国家批准的5a级旅游景区。供游客观光的有三个景点,分别是坛子岭景区、185景区和截留纪念园。
按照事先拟定好的路线,乘坐景区环保车转乘长而陡的电动扶梯,最先来到了三峡大坝的最高点坛子岭景区。这个景区是由于地形外貌像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登上观景台,巍峨壮观的三峡大坝尽收眼底,还可以饱览西陵峡秀丽的风光及远处屈原故里秭归县城的城市美景。景区内陈列着三峡工程的截留石,为大家呈现出大坝的雄伟与厚重。在景区中大家还参观了三峡大坝库区纪念馆,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三峡大坝的建筑设施以及功能和作用,宏伟的工程,真是令国人感到骄傲。
185景区位于大坝坝顶公路左岸拐角处,因与大坝高程一致而得名,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大坝,观看船过闸的景象,还可以看到高高的升船电梯建筑,最最主要的,这里是体验高峡出平湖的最佳位置,的确很壮观。
因雨越下越大,我们就放弃了游览截留纪念园,听说这个园子也是很好看的,它真实生动的展示了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叫人们永远记住这一段历史,只好在网上看一看了。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6
碧波推起篷船,荡入小三峡。悠扬的山歌沿着波浪传播,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们飘进了仙境。
山衬水,水映山,犹如一幅幽幽的山水画,篷船也成了画中的一景。
抬起头,抬头看一点后山。狭窄的峡谷,我们离山那么近!绿色的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树木朦胧的影子,清新的绿色,会唱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到岩石,唱到蓝色的波浪,唱到我的心脏。清脆婉转的鸟鸣声弥漫在峡谷间的空气中,越传越远.
在山脚下,有一条淡赭色的割带,似乎为青山定下了一条独特的裙子。起伏的青山像一个爱美的小女孩,在镜面般的水面上仔细欣赏着独特的服装。
绿水荡漾,像流入河中的山的绿色,清澈而滴绿。有时鱼会跳起来,溅起水花,发出咔嗒声。眼睛看它的时候,鱼已经入水,只留下一圈一圈地散开,荡到山脚,荡进小三峡的记忆里。返航的船,载着悠扬的民谣,驶过,声音低沉,把歌声送出峡谷,送出大山。
登上船头,戴着蓑衣,戴着帽子,拿着竹篙,突然变成了三峡来的渔夫,回归自然,自得其乐。“一条小舟,一件竹披风”的美好意境映在我的脑海里。如果说这条船是水墨画中的一个场景,那么坐在船头的渔夫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看,悬棺!”一阵激动的喊声把我从画卷上拉回了现实。抬头望去,东海岸的悬崖上有一个洞穴,一个黑暗的方形石棺悬挂在洞口上方。据说是古代神秘的巴悬棺。岩石斑驳的巨石,一座又一座高山,经过岁月的洗礼,静静地等待着美丽的流水。
在蓝色的波浪上,人们在一个绘画的世界里旅行。峰峦叠嶂,峭壁对峙,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时会出现一个洞穴,里面挂着钟乳石,就像冬天的冰一样,延伸到远处的水中,散发出原始而简单的气息。不经意间,乌篷船已经荡进了一个深深的峡谷,头顶上只有一条窄窄的视线,两边的山像戴一样美,似乎触手可及。隐约听到了水声,那是一个悬在悬崖上的瀑布。两座山封了水,前面好像被挡住了。但船悠悠前行,一转就豁然开朗,是奇峰异水。真的是“山河无路回,无路可走”!
峡中回肠九弯。随着游轮在这神秘的峡谷中游荡,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静静流淌的清水,穿过静静伫立的青山,承载着流淌千年的历史,奔向诗意的远方。我忍不住把手伸进水里,清凉的舒适流遍全身。真想抓一把水,洗一洗身体的疲惫。突然路过身边几个轻浮的人物。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些豹蝶在水边飞。橙色的翅膀上,黑色的条纹点缀着星星,给这张画卷增添了一点趣味。
青山绿树传鸟,清水独木舟晃山歌。在小三峡,一切如诗,一切如画。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7
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周庄游玩。那里很安静,没有城市的喧闹,只有小船拍打水面的声音和游人的脚步声。
周庄是全球十大最美小镇之一,四面环水,因河而成镇,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4座古石桥,其中以富安桥、双桥最具特色。双桥是指世德桥和永安桥两座桥,两桥相连,样子非常像古代的钥匙,所以又称钥匙桥。
富安桥的寓意是富贵又平安,桥身建造特别,上面雕刻了好多吉祥的图案,桥身呈拱形,桥侧还有四座桥楼,在水上遥遥相对,形成了周庄独特的景致。我迫不及待地走上桥,坐在桥边的栏杆上,望着身边古色古香的特色建筑,感觉自己真的就回到了古代的周庄。
周庄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万三猪蹄和万三糕点。万三猪蹄香气四溢,大老远就能闻见它的味道,禁不住直流口水。万三糕点更是我的最爱,它品种很多,味道也不同,总有一种是你喜欢吃的!
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课文《江南水乡——周庄》,课文上说:“蓝天下一条条小河静静地流淌,水中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房屋,传统的古朴典雅…….”此时此刻我真正看到了这安静幽美的景色,心中特别自豪,因为我就在这里游玩!
周庄和乌镇是“好兄弟”,不仅是因为他们都是开门见水、以河为街、以船代车的古镇,而且他们都有桥。在周庄,如果没有桥,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方便。不过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们到达对岸,那就是坐船,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屋后面都有一个小码头,可以方便他们随时登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是不是觉得很奇妙?
我非常喜欢周庄,我会永远记住它!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篇8
6月11日,我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第一水电工程,被列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之一,是世界第一大坝。
从湖北当阳市开车,开了两个多小时看到了三峡大坝。从远处看,三峡大坝就像一堵“城墙”,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墙”。一个叔叔是我们的向导。他会带我们参观整个大坝。
我们来到一座像社区一样大的建筑,有七八层楼高。导游向我们解释说,这是三峡大坝的电站,有34座电站,容量7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我心里很惊讶。这么大的电站需要多大的大坝。一个水库能停多大,水流的冲击能产生这么多电!
我们经过了发电站,然后是码头。我不知道为什么码头要建在大坝上。导游向我们解释说,码头是用来让经过大坝的船只从码头通过大坝的。我心想,一艘船怎么能从这样一个倾斜的码头,从上游到下游,或者从下游到上游,跨越几十米的水位落差呢?我父亲是工程师。他告诉我,如果一艘船想从下游到上游“穿越”大坝,就让船先进入码头。工作人员关闭并密封下游码头的闸门,将水放入码头,使码头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当码头的水位和上游的水位一样高时,打开上游码头的闸门,船就可以上上游的水,这样就可以过坝了。相反,船可以从大坝的上游到下游通过码头。
我们参观码头后,电瓶车外面传来隆隆的声音。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三峡水库的出口。河水冲出大坝,发电,进入长江下游。导游解释说,三峡水库可以储存375亿立方米的水,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水库。水库可以在洪峰期吸收水源,也可以在干旱期放水增加水源。汇聚了前山万河的长江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三峡水库,困扰已久的长江洪峰得到了遏制。今天,三峡大坝已经能够承受百年一遇的洪峰。
壮观的三峡大坝让我想起了伟人《水调歌头游泳》里的一句诗,“筑西江,断巫山余云,留高峡出平湖”。女神应该是无辜的,应该是震惊世界的。"
世界第一大坝是建设者和伟大祖国的不朽之作!
游览三峡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 简爱心得体会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