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题记
虽然知道这是一个既定的结局,在它来临的时候却也有些措手不及。站在大四这个关口,人生的多种选择已经初现端倪,彷徨有之,困顿有之,思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offer怎么选?落脚地在哪里?我要干什么?未来的人生,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好像这些问题都在一瞬间被摆在了眼前,不得不直面它。很多时候不得不屈从于外力的约束,如何能够守住自己的心,护卫最初的梦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通往梦想的那条路,一定不是平坦的大道,如果没有荆棘的装点,唾手可得的成功可能也就没有那样美丽。也许在努力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让我们疲惫不堪,也许沿途的如画风景会让人心有旁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生命给予我们的试炼,大浪淘沙始见金,能够通过这个试炼的过程,就是我们完成蜕变的时刻。
越是纷乱的时候,越是需要反思,越是迷茫的时刻,越是需要沉淀。每一次对自己心灵的叩问,对自身的认知都会变得愈加深刻。还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我们,怀揣着一份纯真和梦想,入眼的风景都是生动,入耳的乐章最是动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慢慢走向自己的梦想。过了四年,在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仍然会时刻反思自己所坚持的路,是否还是当初选定的样子?
我们在最初的时候许下的梦想,就是我们所渴求抵达的境界。给予我们积极进取的力量,找对人生的方向,坚定前行。那些迎着清晨第一缕晨光练声的辛苦,那些深夜里依然揣摩一个节奏表现手法的专注,还有那些反复练习过无数遍的基本功,就像一粒粒不起眼的尘埃,在流金岁月中慢慢的堆砌出梦想的雏形。
很多时候,我宁可面对一段荆棘遍布的艰难旅程,也不愿意在日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慨叹唏嘘的假设,如果当时更加努力一点,结果会不会不一样?那只是一个失败者背弃了初心的悔悟,没有半分的实际意义。这世上哪一样成功不是汗水和血泪构筑成的丰碑?哪怕是一株小草的破土而出,都需要恒久的奋斗和坚持。
四年大学是一场青春大戏,在曲终人散的那一刻,同样是另一段更漫长的人生征程的起点,希望我们都能带上这份祝福和勉励,怀着坚定的心志和毅力出发,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辉煌的宫殿,惊艳的一舞,恍若月中女神,顾盼生辉;匈奴眼中的涟漪,天子满心的不舍,只作红妆嫁衣,尽态极妍。20xx多年前,王昭君以己柔弱之肩膀依然挑起历史之重担,伴着车马角铃的脆响,她决心,曾经的记忆,好也罢苦也好,都做消烟。在苍凉的古墙头,美人听到了君王不舍却无奈的叹息,听到了父母无言又悲哀的啜泣,她更听到了安居乐业不累于战争的万千民意。于是在风沙弥漫的西路上,鲜艳地飘起了一朵最壮美的红花,不靡不假,真实地似火般燃烧着。
昭君的感动穿越时空,舍小我为大我。
破落的草堂,佝偻的背影,一盏尚闪着活力的风烛陪伴着残年的他。灯下,他握笔谆言:一朝老臣心,他对先帝的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日月可鉴;一道出师表,他对后主的期待疼惜、炼铁铸钢发自肺腑。这个神机妙算如神一样的孔明,将最好的年华和智慧献给了刘氏父子,只因那年茅庐,突然出现的那个男人,对他百分百信任。于是在黑雾弥漫的三国中,突蓦地升起了一颗最夺目的星星,不卑不亢,尽心地如灯般指引着。
颤抖的大地,变色的山河,鸟兽嘶鸣,面前的一切会在瞬间倾颓。可他,好像从容不迫,临危不乱,渴求生的欲望并没有埋没他的理性。面对眼前这群风华正茂的孩子,他怎么能弃之不顾?如果灾难真的降临,就让自己来承受一切重压吧。他分明一直将这样的话镌在心里,才会在灾难真的来临时,没有一丝犹豫,将未来的生活留给孩子们去继续,而他要停在这里,替他们挡下所有压力。于是在颓圮惊心的碎砾下,坚强地奏出了一首绝美的“英雄”,不言不语,悍然地如鹰般保全着。
谭千秋的感动穿越时空,世间因爱才会不断希望。
炙烤的天气,干裂的大地,生命之源在干涩地哭泣,生长着世界最美的梯田的地方,遭遇最严峻的考验。小小的学生们是一切的希望,四方而来的弥足珍贵的水首先送到他们手上。然而小小的人儿却没有立即放肆痛饮,他们舔舔裂开的嘴唇,一双双小手争着抢着将水递给台上的老师,“老师,喝水。”孩子们异口同声。他们怎么会看不见,坚持讲课的台上老师早已干裂出血的嘴唇。学生们平时也许没有华丽的辞藻向老师吐露,但此时他们用最简单的一个动作、最平凡的一句话向最爱的老师们,致爱。于是在干涸撕裂的土地上,奇迹地冒出一股清凉的甘泉,不骄不躁,纯洁地如仙露般滚动着。
学生们的感动穿越时空,尊师重教,知恩图报。
感动可以穿越时空而来,阵阵清香历久不散,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甚至千年也仍甘甜。
作家张洁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这样写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这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有梦想,更要有对梦想坚守到底、永不退缩的信念和勇气!对我来说,这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的“教育梦”。
我不是山东人,我来自湖北。十八岁报考大学,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师范专业。二十二岁当教师,我来到山东泗水,成为了一中一名最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我的梦想谈不上伟大,我只想用青春在教育的画卷上绘出最绚丽的色彩,写下最灿烂的诗句。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诫自己,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光阴如梭,转眼我已经在泗水的教育战线上度过了十一个春秋。十一年里,我从一个不敢直视学生眼睛的教学新手,历练成为如今倍受好评的业务骨干。我的年龄在变,能力在变,心态在变,唯独不变的,是我对最初怀抱的教育梦想的执着守望。
犹记得生命中不堪回首的20xx年,就在那一年,我远在湖北老家的父亲被确诊晚期肺癌,而我正带领学生奔赴高考的战场。我放不下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让我心若刀绞;我也放不下学生,肩上的重担、一百多个学生的前途,让我无法在高考即将到来的时候舍他们而去。
老实说,我也曾无数次地想要请长假回湖北,可每当我在电话里说出这想法时,父亲总说自己有母亲照顾,叫我不要随便请假,耽误学生。往往说到最后,他生起气来,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我不敢多说,只能作罢。最后的最后,父亲把“不要耽误工作”的叮嘱带到了棺材里——他连最后去世的日子都选在了我的暑假。从头到尾,我竟然没有因为他的离世请过一天的假!
父亲临终时,留下了一句不是遗言的遗言,他说:“这辈子该做的事,我都做完了。”直到今天,我仍记得当时的情景,记得他说的这句话。我更愿意把它当作父亲对我最后的鞭策和我此生的座右铭。当我工作得累了倦了的时候,当我被玩劣的学生气得烦了躁了的时候,当我挣扎在家庭与事业的夹缝中痛了哭了的时候,我总会问问我自己:“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吗?”要么桃李天下,要么误人子弟,当老师的,从来都是一个良心活。
“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无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从来都被抬到太阳和灵魂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一辈子辛勤工作的老师却绝无可能像太阳那样受到万人景仰,像灵魂那样令众生匍匐。可那又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别人的孩子辛苦操劳,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呢?
流年有声,岁月无痕。我的“教育梦”在山东、在泗水、在一中,经过十一年的沉淀,终于变得更加深沉而厚重、真实而纯粹。我承认,刚参加工作的热情会随着年岁的日增、家庭的琐事、生活的重创而渐渐消磨,但梦想的力量就在于,当你历尽了生活的破碎与绝望后,它还能够让你重新抬起头来,仰望头顶上那片灿烂的星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纳兰性德曾经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就是初心。人生若只如初见,也就是绝不如初见。人生有很多变数,唯一不变的是“变”本身。辗转教学生涯十几载,风雨兼程中,一直坚守“初心”,以应对一切改变,尽我之力做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一个普通的班主任。
一、思想,前进的旗帜
20__新年,我把“天天向上”作为礼物送给学生。初一即将结束,为了给初一划上圆满的句号,他们每个人写下这一年里曾经最好的自己,最后一个月,“找回最好的自己”是他们迎接期末的口号。这也是承前启后的一次呼唤。初二新学期,我们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
村上春树说“如果想处理不健康的东西,首先人们就必须是健康的”。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难以解除的学业负担,才能举重若轻。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成功。一直引导学生关注针对性。想要进步,必定要积极面对现实,要积极找准问题所在,才能冲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作为语文老师,努力帮助学生找准学科知识的欠缺,作为班主任积极了解学生思想的状况。“与其稀里糊涂的活,目的明确、生机勃勃的活当然更加令人满意。”村上春树经历马拉松经历铁人三项,无数的痛苦和孤独中,留给他的不是退缩,而是不断挑战,坚持奔跑。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思想引领学生,要树立一种精神呼唤斗志,以激发学生潜能。非常希望和期待在人生赛道上的学生们成为勇敢的奔跑者。
等待花开,绝不是守株待兔。
二、坦诚,自己的标签
作为语文老师,作业是连接我和他之间有一条感情线。常跟学生说,作业中每一个字的书写,每一个语句的表达,都会向我传递你的真心。我时常夹着一本漂亮作业走进教室,迫不及待地向他们传达自己的欣喜,告诉他,因为你进步,所以我快乐。那时候彼此的笑容应该是最动人的告白。我也会大声说出厌恶和愤怒,我会告诉他,再差劲的作业我也会看,你的敷衍其实是欲盖弥彰。我用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染他们,我想告诉他们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需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件事。
用一颗真心去换另一颗真心,作为一个班主任,更需要坦诚。刚刚结束的期中家长会上,一个孩子爸爸,再次讲述与儿子之间那次激烈的冲突。我看着他抽动的嘴唇、眼角泛起的泪花、颤抖着的不停揉搓的双手,我打断了他的话,这是这位父亲因为这件事情第三次伤心落泪。第二天周一中午午间练之后,我们又见面,有机会与他谈谈孩子的事。他又一次泛着泪光说,老师,这次的家长会是我经历过的最感动人心的家长会,听到孩子在视频里说的一番话很有触动,终于两人在长久沉默之后第一次对话。他问,那天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把话说完,我说伤心的事点到即可,他说,我只是想用我的教训告诉其他人,遇事要冷静。我说,谢谢你的坦诚。他说,老师,真正该感谢的是你。把他送出办公室,我已经很疲惫,看到他在长长的走廊里再次向我双手握拳表示感谢时,身体很累心却很暖。我想,一颗真心会被学生看到,有一颗坦诚的心才能真正建构起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三、规范,效率的起点
规范是效率的起点。规范不是只有学生才应该遵守。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默写的格式,从最初开始就讲清规范;对于阅读文章时的圈点勾画,最初反复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做法,做好示范;对于阅读摘抄,实物投影一次次呈现优秀的作业,明确要求,以求规范。对于语文常规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器”不仅仅是指工具,还应该包括学生约定俗成的规范。大家在同一个频道上开展活动,步调一致,才能事半功倍。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班主任的自身就是规范的代言人。对于乱抛乱扔,以自己弯腰捡拾以作示范;对于讲究诚信,以自己说到做到,展现雷厉风行的风范;对于整队跑操,以自己的脚步带动学生脚下的速度。自己的状态决定学生的状态,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常常在自己懈怠的时候想起王校在班主任例会上说过的这句话。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应该以激情回报生命对我们的眷顾,每天都应该认真地在时间轴上刻下自己的足迹。规范是一种素质,我们的言行方正会影响身边的学生,这种知识以外的素质应该是学生在现在以及将来高效开展学习和工作的前提。
四、严格,高效的利剑
力争高效需要“严”字当头。
抓效率,就是要抓与“分”相关的各个要点。利用好语文的学习时间,做到任务具体、严格要求。课上从坐姿到书写到回答问题,一律要求规范。一直以来,在推行新做法之前都会真诚地告知学生我的用意,让学生心知肚明,才能有的放矢。知识点的落实,简单的鼓励后劲,复杂的小组合作共进,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希望他们都能参与,都能有收获。课后的练习做到严格检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理科强调分层,文科也体贴困难的学生,减轻他们的负担,能让他们学起来,由小组专人专项负责。严格要求是一把获得高效的利剑。文学再美,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课堂再赞,也不能越过考试。面对考试,需要收起语文老师的浪漫,追求现实。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每当漫步春日的郊外,欣喜于“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但愿辛勤耕耘的你我,守着那颗为人师的“初心”,今生今世收获十里桃林。
人的心灵犹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希望、勇气力量的百川,才能风华长存。以上是我的一点点做法和心得,诚恳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
时间过得太快,还来不及挥霍自己的青春,就匆匆的往前赶路。还记得当初那些稚嫩的面庞,无邪而又天真,现在每每想起就觉得那是一种奢侈,一种享受。我们现在都很忙,忙工作、忙考研或是忙恋爱,总之没时间。
坐车的时候很习惯的坐在窗边,可以看见更开阔的风景,可以看树叶用尽最后的力气炫耀自己灿烂的人生,悲壮而奢华的散落在街头。可以看见年轻的面孔充满朝气的,让人觉得舒服而又惬意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小的时候期盼可以快点长大,可以穿漂亮的衣服,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理会大人的罗嗦;等到长大了,却又开始嫉妒小孩子的无忧无虑。矛盾看来要贯穿人的一生。
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梦想走进一个阶段,带着一个状态进入另一个阶段。这是必经阶段,就像现在你会明确地知道要选择什么才更合适你。开学时qq换了,换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人我其实早就丢了。我弄丢了好多人,在不知不觉之间,也许是为了给其他人腾空间,也许这些人本身就是过客。有些人不是不重要不是不亲密而是空间变了,时间变了,慢慢的就都淡了。有些东西也许停留在最初的地方反而会历久弥香。只要自己没丢就好,因为其他的可以找回来。虽然很多时候我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将要怎样,可是我还是很努力的开心过好每一天。我们要的不过就是一种安定的状态,一个舒适的.环境。
真的没有多少时间令我挥霍了,目标换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青春就算过完了。时间不等人,好好地把握每一个时光,跟朋友、跟亲人,快乐总是那么短暂,能做的也只有不虚度,珍惜每一个爱你的人,下一个十字路口你又会遇见谁呢,不要忘了当初的那些美好。不要忘记自己当时坚持的初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师就像一根红烛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在燃烧着自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千古绝唱道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艰辛与无私。作为教师,必须有督促学生向善的耐心,有处理繁琐教学事务的细心,还要有坚守岗位毫不懈怠的忠心。
从小,我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这个想法源于我心中的一个结,源于我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向往。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二十年多年前,当我还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我们学校的校长已经年至花甲,他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已经奋斗了四十多个年头,仍在坚持。他管理学生非常严格,每天要求我们早上6点半起床,而他自己则会在6点钟的时候准时在宿舍楼下等着我们。问他原因,他说:“你自己不早起,怎么能要求学生早起呢?”他规定在学校老师不能在学生面前抽烟,如若在教室、办公室里发现了烟头,他很少当面批评指责老师,而是弯下腰去捡起来,喜欢抽烟的老师看到了,虽然表面没有什么反应,但是慢慢地也会有所改变。问他原因,他说:“老师都抽烟,怎么要求学生不抽烟呢?”初三下学期的时候,他教我们化学课。在一次事故中,他不小心将脚扭伤了,老人伤筋动骨一般都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本以为他肯定来不了了。可是上课铃一响,又看见他杵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来上课,精神饱满,完全没有伤痛之色。放学后,同学们都走了,我见他行动不便,想上去扶他一把,他却坚持说:“不要紧,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好了。”
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老校长的身影,耳边就会响起老校长常说的那句话:“不要紧,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好了”。一路走来,现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一线上也奋斗了十多年。这些年来,我电话从未关机,学生出现各类大小事故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学生的无理取闹、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我也想过放弃,想过逃避,想过退缩。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今天,我想就是因为老校长的这种精神鼓励着我,鞭策着我。
是呀,我们为了什么而出发呢?当职业病---颈椎病再次压迫右边的神经让右胳膊疼的我寝食难安时,我在想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当早上7点出门晚上7点还在单位时,我在想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当再一次被领导否定我做的工作时,我在想我应该怎样努力才对;当一年考了10次不同的考试,我却依然改变不了我的现状时,我在想我到底该做些什么?是的,我过的不快乐,我过的不开心,我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我没有甘之如饴的毅力,我想要破釜沉舟却瞻前顾后,我想要脚踏实地却心有不甘。
太多的负能量积聚在我心里,不行,我需要把它们排泄出来,我找出了一张白纸,我要让自己明白我究竟想要什么,讨厌什么,可以放弃什么,需要改变什么?首先我在纸上写出我想要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亲情,具体点说就是对家人的陪伴,因此我想我需要在每个月至少安排一周是可以陪家人共度周末的;友情,具体点说就是和朋友的相聚,同龄人之间的倾诉、互助、理解,我想也许我需要偶尔的逛街、八卦,或者一年给自己一次和朋友旅行的机会;爱情,具体点说就是找那么个人、陪那么个人去一起感受生活,承担压力,学习理解、沟通、包容,因此我想我需要让我自己的性格可以更好一些;成就感,具体点说就是我需要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因此我想我应该需要为自己选择一个恰当的方向,让自己更专业;其次是我讨厌可以放弃的东西:勾心斗角,通俗点说就是在背后议论什么吃亏了、什么占便宜了,抱怨生活有多无奈,看不得别人好,这真的是种病,我想我必须得治;无谓的加班,通俗点说就是没有效果的加班,不好意思的拒绝,没有效果的延长工作时间,没有思路的开展工作,我想我需要让自己更有效率,而不是单纯的累积时间和压力;最后是我需要改变的:态度,开心不开心本身就是态度,面对同一件事负能量和正能量也是态度,我想生活其实对我真的并不糟,我可以更积极的看待一些问题;取舍,什么都想要最后只能是每一样都做不好,我想我应该学会舍弃一些东西,比如别人的眼光、议论,我或许真的不应该那样在意;自信,或许我不能做好每一件事,但是我应该还是可以做好一些事情的,我想我应该给自己一些自信心,让自己多些前进的动力。一张白纸让我多少有了一些思路,让我排泄掉了一些莫名的负能量,让我开始逐渐开始找到了最初的那颗心。
一开始我以为初心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对最初的不舍,无奈和难以挽回,可今天我才知道,初心是“你见,或者不见,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初心是最初的坚持、纯粹和勇气,是我们路上会遗忘的单纯。古人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总是在生活的路上给自己越来越多的枷锁,要房、要车、要事业,要大房、要好车、要成功的事业,其实最初我们不就是想要开心的生活吗?我们谁也不会说不去要房、不去要车、不去要事业,这些我们都要,因为它们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可是要是取得这些的过程本身妨碍了生活质量,那哲学上就是舍本逐末、经济学上就是违背成本收益率、生活上就是有点傻。争取世俗的财富一点也不俗,只是别在过程中画地为牢,困住自己前行的路,忘了最初的心。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是xx。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
一、教学有条不紊,要做到心中有数。
6年来,英语组在备课组长张随芳老师的带领下,一个模块讲多长时间,每个单元练习的重难点选择,一个知识点讲深讲浅,她都会在集体备课时和大家商量,然后做好统一规范和要求,分配任务到小组甚至个人,这样对于当初刚刚接触教学的我来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能做到事事心中有数,步步做到扎扎实实。
当然组内的计划在各班实行时会有一定快慢、效果好与差的偏差。我一般的做法是在每一周上课前会在自己的小本上,规划好每一天的早读、每一节正课、每一节晚自习的任务和内容,并做以时间要求。在每一天教学结束后,对今天的教学内容做以自我反馈,如果完成我就打钩,并且对完成的效果自我打分。如果未完成,我会自己进行一定的反思:是对学情估计有误,还是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等情况分析,还要再规划明天怎样补上今天未完成的内容。
也许这是一个非常笨的办法,但对于那时刚刚接触教学的我来说,却让我每一周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早读都做到心中有数、每一个计划的执行都扎扎实实。并且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之后的教学中。
二、对待成绩要平和、理智。
各种大小的周练、月考、模拟考试每周每月都在进行着,每次考后的排名说不在乎是不可能的,我也曾因为班级平均分成绩不好而懊恼过、埋怨过、泄气过。但是身边有太多太多的老教师不管教普通班还是重点班都是成绩一样的优秀,这时你就会明白,问题不在于班级而在于自己本身。
所以现在的我会更加理智的看待每一次成绩,不会因为排名落后而着急上火,不再去盯着那个平均分的排名,而是逐个人、逐项分析进与退的原因,把自己班级的成绩按照阅读、完型、语填、改错、作文各个题型进行分析,和优秀的班级进行对比,发现一卷、二卷、或者书写规范上有差距,就会在平时的练习中对自己的班级加以更多的要求和学法指导。现在更多的是反思前段时间教学常规中出现的学生问题,反思自己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教学。
三、常反思自身的不足,对自己提出新要求。
教学看似是三年又三年的重复,其实不然。在20xx届第二次走向高三时,我给自己定了三点要求:
要求一:课堂管理上要有张弛有度的掌控力,重难点讲评上要有足够预见性和把握性,知识体系要够全面,语法知识点不能依赖课件,要从而使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形象。
要求二:每次试卷讲评课一定有课件,课件上要补充。单词、短语和句式。绝不轻易放过所做过的任何一套试卷,不能就题讲题,一定要有所补充,要有重难点区分。做完每一套题收获的不仅仅是题目会做,还有单词、短语和句式的各项考察。
要求三:不拘泥于固定教学模式,不断学习创新。
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像身边的优秀教师多学习,他们的脸上洋溢的是自信、热情,对待工作是认真、踏实、充满激情,肯想新办法,肯吃苦,大胆创新。我会不断的吸收新鲜空气,结合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改进自己的每一次课,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加具有课堂魅力的老师。
几年来,身边那么多优秀教师们,并没有因为带过那么多届毕业班而对待教学工作有所懈怠,并没有因为教出大市前几名而不备课不做题。
相反,他们却更加认真、精细备课,做更多的题,读更多的书籍。那我们这些刚出茅庐的新人们,更应该学习前辈们的认认真真的工作品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疑惑,多发问,多反思,多总结。
“”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
★ 工作演讲稿8篇
★ 无悔演讲稿8篇
★ 当下演讲稿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