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习惯在演讲活动开始之前提前写好自己的演讲稿,当我们在写具体生动的演讲稿的时候,要确保内容的丰富性和格式的正确性,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我爱你》!
朋友,你能告诉我,祖国是什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祖国是东海波上升起的太阳,是帕米尔高原上闪烁的群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辽阔北国,是花开三日,草长莺飞的春色南疆。可同时,祖国还让我们想起曾经经历的苦难与蹉跎,饱尝的屈辱与折磨,阻碍我们前进的愚昧与不足。
祖国,我的祖国,我在四大发明里认识你,我在兵马俑的坚强里看见你,我在黄河的奔腾里倾听你,我在泰山的巍峨里敬仰你,在爷爷奶奶的追忆里,我想像着你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沧桑;在爸爸妈妈的诉说里,我品味着你的努力,你的崛起;在哥哥姐姐的歌声里,我聆听你的腾飞,你的辉煌,在我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我感受着你的和谐,你的神奇!
80后90后,这是世人给予我们年青人的称呼,是褒?是贬?新起之秀韩寒敢于直刺教育之弊,汶川大地震,80后从未曾退缩,面对日本嚣张气焰,90后愤而游行,是对?是错?爱国之心可嘉,鲁莽行为当阻,也许我们还不够成熟,仅凭一腔热血,几酿恶果。但我们足够年轻,有追寻梦想的勇气,我们不会永远鲁莽,我们将成为这样的一代:面对成熟,骄傲而不自傲;面对挑衅,沉重而不鲁莽;面对未来,斗志昂扬而不盲目奋进,将内心的激情化作信仰,化作勇气化作力量,一笑争鸣天下情!
此时,我要歌颂你,我的祖国,用温婉的小调,用野性的歌,用高亢的进行曲,用华丽的咏叹调,用我所有最美的语言,最动听的旋律,我要,我要歌颂你!我想站在河之洲,水之媚,山之巅,海之滨,用我稚嫩却满是真情的声音,为你唱响,唱响我心头最难忘的那一句:祖国,我爱你!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2
1994年7月一天的早晨,太原的天空阴沉沉的,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院中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人们闻声而来,发现纸箱中婴儿的左臂患有残疾。在一阵阵怜惜声中,一位六旬老人伸出温暖的双手将女婴抱回了家中。仅仅几分钟后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如果不是那位老人,也许女婴会在大雨中失去生命。
我就是当年那个躺在纸箱子里的女婴,是好心的奶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奶奶孤身一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已经不容易,为了养活我,她起早贪黑捡纸箱、拾废品,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
初中就读的学校离家很远,为了节省车费,我就经常跑着去跑着回。不知不觉中我成为学校田径场上的短跑冠军,到中考时成了班上唯一一个体育考满分的人。我喜欢风雨中前进的自己,把树木、房屋甩在身后,向着阳光奔跑。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和奶奶的生活境况逐渐好转。在派出所、残联、民政部门等多方帮助下,我终于有了户口,政府还让我享受到了低保。那时,我和奶奶做梦都会笑出声来。
进入高中后,我被推荐代表省市参加各类体育比赛。每一次奔跑我都拼尽全力,90公斤的杠铃把脖子压出了肿块儿,反反复复的冲刺使脚底磨出了水泡。高二时,我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那一年山西省达级赛测试中唯一一个残疾人运动员,随后又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奖牌。
2013年我终于考上了山西大学。幸运的是我又得到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学校和慈善总会的帮助,使我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4年时间里,我过得十分充实——做公益活动的领跑员,拿下三次单项奖学金,成为学生会秘书长,照顾八旬的奶奶,完成不间断的训练和比赛。苦过累过,但只要想到奶奶,想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就会再一次动力满满!
奶奶为我取名“思恩”,就是要我常思恩情,知恩图报。是奶奶让我活下来,是祖国让我长起来,我将在这青春年华里,用永不停息的奋斗回报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3
回顾历史,那是一条长河,那是一个传说;回顾历史,是秦兵马俑的高大雄伟,是前所未有的名胜古迹;回顾历史,是儒家思想的舍己为人,是善意懂礼的道德之志。历史的时空隧道,正在慢慢打开。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一起见证那奇迹的一刻。
从1949年10月1日中国建国开始,到如今已有七十周年。这七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凭票购买到任意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单调朴素到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衣服,从“蜗居”到“广厦”,从“自行车王国”到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老式“四大件”到新式“四大件”的改变,无一不说明着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了,如今的中国富起来了,如今的中国强起来了。
今天,当年轻人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存在过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和民生带来的巨大变化,1992年,中国告别了长达40年之久的票证时代。听爸爸讲他们小时候,平时吃啥买啥都要按照“票”来购买,“票”通常分为吃、穿、用三类,这些票涉及方方面面,五花八门,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想要什么样的商品就要用什么票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一些贵重的物品更是一票难求。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爸爸说那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肉、穿新衣服,而家里的大人也往往会把肉票布票留到过年才用,食品物资的匮乏导致食品供应的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食品供应点就会簇拥着大量凭票购物的人们,购物长队成为那个年代的一大街景。在冬天,奶奶把白菜、土豆、萝卜储存腌制,以备过冬。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商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商品市场逐渐活跃起来。198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老百姓的餐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粗粮食品逐渐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之后,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到1992年,随着中国最后的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后,票证最终结束了它长达40年之久的特殊身份,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穿的衣服色彩和样式单调,引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象的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的格言。稍微颜色亮丽一点的衣服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当时百姓生活水平有限,衣服的数量也很少。用当时的话讲,叫“艰苦朴素”。听爸爸说那时候只有过新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给买新衣服,平时的衣服都是家里较大的孩子穿小了给下一个孩子,然后下一个孩子穿小了,在给下一个,衣服也是破了在缝缝补补继续穿。那时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买新衣服,买了新衣服的小孩子们都可以高兴到晚上睡不着觉。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服饰迎来春天。一些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潮流。20世纪80年代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女青年显得那么单纯,和那个时代一样。到80年代中期,城市里开始流行红裙子,女孩子们脱去了暗淡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留住美丽,一场时装的革命正在悄然而来。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喇叭裤,包紧了臀部,裤脚管很大,像喇叭,兼具扫地功能。随后,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各领风骚几个月。时尚,就是一阵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也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刚建国时,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那时候物资缺乏,自行车更是少之又少,在靠票购物的时代,就算是有票也难求一辆自行车。人们出去要走很久的路,去亲戚家上午出发往往下午才到,交通工具的缺乏和发展落后,更是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因而大多数的人往往选择不出去。到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从“”中走出来的老百姓,绝不会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40年前,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骑“永久” 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宝马一样。
而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汽车不仅可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今天的我们,外出可以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可以坐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可以坐豪华轮船周游列国。据《宁夏日报》报道,即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甘肃固原,从固原启程,乘飞机飞至银川出差、飞至西安购物、飞至福州旅游,当地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习惯于打“飞的”。交通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体现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富起来了,中国强起来了。
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这几乎是一个家境非常好的人才能够拥有的奢侈品。这“四大件”会让上了年岁的人如数家珍,在其头脑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块手表曾经就是她的嫁妆,而一辆崭新的“飞鸽”或“永久”也许使他当上了新郎。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凭票供应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每个家庭的家居生活。
新“四大件”走入家庭后没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没落。黑白电视的魅力哪里比得上彩色电视?录音机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显就相形见绌了。还有家用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改革开放进入20多年之后,家电逐步由奢侈品转变为日用消费品,国内家电进入到消费的黄金期。人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懒得总结什么“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使人很难从中选择出哪种商品与你息息相关,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大件”。
从1949到2019,七十年来的中国日新月异。这七十年中,中国经历过苦难,也汲取了教训,中国没有倒在挫折中,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不断强大不断完善。这七十年来的改变,人人皆可所见,这七十年来的中国,真正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相信往后的祖国会越来越好。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4
每一次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肃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胸中激荡。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中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如今,祖国在一天一天的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每每谈到我们的祖国时,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我爱我们的祖国”、“我为祖国骄傲”等语句,的确,在地图上,中国就如一只昂首高歌的金鸡,要向世界夸耀自己将要变得发达强大。我就亲眼见证了这一点。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每天放学的路上全都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记得那时候走路老是能扭到脚,鞋子也很容易就穿坏了。奶奶总是对我说:“走路小心一点,泥巴路路不好走”。”垃圾也是随地可见的东西,这里一个快餐盒,那里又是一张餐巾纸;这里一个空易拉罐,那里又是一个塑料袋;这里一张小广告,那里又是一个烟头……这里不仅环境不整洁、路高低不平,交通还不便捷,就连走车到城里都要走2里路。
就去年过年回家现在变成了平坦宽广的马路,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到集市上的班车也有了,家家都用天然气,自来水,家旁边还修了桥、国道、省道……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祖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发达。
我们是刚毕业参加新工作的新时代青年,我们会勇敢地提起祖国的重任,用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打扮你这重新崛起的“东方巨人”。我热爱您,我赞美您,我不会用更多的言语来表达,在我心中,那激情不息的波浪早已变成千千阙歌,抒发着我内心深情的独白:我爱您,中国!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学校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论坛发言,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尽吾之力,与国同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每当我轻轻哼唱这首歌时,内心总是抑制不住激动和自豪。我们正处于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正处于祖国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国的十四亿分之一。
建国七十周年,我们一同走过。
我们见证了祖国的伟大复兴,如大国重器:从国产航母山东舰的交付到复兴号列车的投入运营,尽显腾飞之姿;如大国外交:从北京的apec会议到杭州的g20峰会,尽显友好之态;如协调发展,从京津冀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尽显团结之姿;我们见过20_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璀璨烟花,也见过乡村中平整的公路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我们为祖国的飞速发展而惊叹,而尽显自豪之感。
新冠肺炎来袭,我们共同面对。
我们也见证祖国在危难时刻体现出来的强大执行力,与全国人民的团结精神。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共渡难关。而20_年的新冠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这些冲在前线的'人中,有“国士无双”的钟南山,有快递小哥汪勇,更有我们青年代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也有“我可以上,但请别告诉我妈妈”的年轻女医生。在非典疫情中被守护的青年们成长起来,以自身的乐观与坚强筑起了一道抵抗病毒的万里长城。
未来家国梦想,我们接续华章。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与危难,我们与祖国一同成长。“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新时代领路人的殷殷寄语犹在耳旁,我们青年不可不发奋图强,而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应勇于担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更应顺应时代潮流,踏变而歌,应变而舞,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高瞻远瞩,主动担当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接过前人手中的火炬,将家国梦想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延续下去。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分享海的欢乐,分担着海的忧愁。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永不可分割,愿我们以惊叹和自豪拥抱过往,以乐观与坚强应对当下,以责任与担当延续未来。尽吾之力,与国同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篇6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革命年代,27岁的李大钊振臂高呼,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19岁,物理只考了5分,却以语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进入清华大学的第二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拍案而起:“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100年前的中国留学生,有句最让人感动的话:“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新时代,我们的青春虽然没有如此艰难,我们的选择也不会有如此的悲壮,但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2007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报名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做青年服务工作,绿皮火车一路向西,来到甘肃的一个小县城,放眼望去,满山的色调以灰色为主,而此时已是盛夏时节,古人语:“春风不度玉门关”,确实是太干旱了。一年的服务期,克服了气候的不适应,习惯了一日三餐的拉面,圆满完成了服务计划,把最青春最美好的记忆留在了西部。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让我更加懂得了奉献的价值,也让我了解到了这个社会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志愿者当中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志愿服务西部结束后,考取了基层公务员,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去年,我非常荣幸地调入市委办公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办公厅是一个担当奋发的集体,是一个培养、造就、涌现时代新人的大舞台。 古人有“闻鸡起舞”的故事,综合处的同志们通宵达旦却是常有的事,正可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会务处的工作精益求精,一次去古交观摩调研,行程安排用时70分钟,车到达目的地,分秒不差,同车的县区长,赞叹道:“这就是市委的高标准”,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间显水平。其他处室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时间所限,不一而足。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工作的标杆。
此刻,我想起了《南方周末》一段非常温暖的1999年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这种力量就是时代新人的力量。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我愿做一个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有奋斗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有宗旨有使命的时代新人,做一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有情怀有梦想的时代新人!
我和我的书的故事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