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演讲稿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演讲时候有更加出色的发挥,如果想提高我们演讲的质量,提前写好演讲稿是非常有必要的,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带诗词的演讲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1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弘的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精工,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光彩照人。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塑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与大好河山?
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古今。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考。
在词坛上,以婉约的要数那突破-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请随景生,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想想,只有“伤心”。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盛开,而自己已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
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和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是她用最凄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味李清照的词,清如水,纯如酒!
这就是宋词的美丽,美在词人满腔爱国热血,美在词人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
宋词,古典文学园圃中一支艳丽的奇葩,或低徊婉转、清韵悠长;或沉郁顿挫、深厚苍凉。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方式表达了人类内心深处曲折幽微的情感,抒发了复杂而婉约的心绪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音韵之美,文字之丽,无与伦比。在悠远的时空里风神摇曳、芬芳妩媚,萦绕在我们心间,回响在天际……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2
我曾经在一所师范类大学任古汉语教师,当我在课堂上问到学生一些关于古诗词问题时,他们都显得茫然无措。我问他们你们下去看不看课本,他们的回答让我惊得目瞪口呆,两个字——没空。试想,在校读书的大学生都“没空”看这些东西,何况硬逼着苦于生计、累于仕途的人群去研读呢!其实,中国的古诗词包涵着修身立志、处世交际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古词中,好些句子都告诉我们,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爱与情是无关的,更谈不到永恒。爱过就完了,不要死缠着一个苍白的情字不放,痴情的结果就是痛苦绵绵无绝期。如郑光祖写的《题情》中有两句: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借醉酒来忘却相思,但酒醒时相思之情又会袭来。此曲写出了一个女子无尽的烦恼。知冷知热的话向谁说,隐秘的事情向谁告?雕梁画堂、红烛高烧的美好时刻难以盼到,正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但是她思念的那个人鬼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呢!贯云石的《金字经》也有这样的腔调,和《题情》中的女子害的是同样一种病: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听起来邪乎,眼泪落在精美的衣裳上,还不知道为谁而哭,看来被折磨得够呛。看到芳草萋萋,醒悟了,原来是为未归的夫君而流泪,又是春又是鱼和雁,那可是一刻千金的大好时光,却不能共度。此曲意境像温庭筠的《菩萨蛮》。大概这二人都有着养情妇的生活体验,并且都了解他们的情妇生活在欲罢不能的单相思痛苦中。
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十二出变了个花样,脱离了思呀归呀俗气的字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杜丽娘游园后在梦中与理想中的情人柳梦梅相会时想到的疯话。人生若像花草一样自由相恋,生死在一处,即便有什么酸辛苦楚也决不怨悔。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在梦中做一做罢了,世上还有这等好事等待着她?
商挺的《潘妃曲》更是让人柔肠百折、荡气回肠: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关山多少泪。这又是一首闺怨、离情的句子。一个年轻的弃妇,坐在一点青灯之下,相思之苦怎么才能排遣?偏偏又落了个碧天无路信难通,山高水阔无寄处。看着落花,自己哀叹,在飞红万点中伤离怨别,一种空负青春的悲哀掠上心头。
看着这首古词,我想她的男人为什么要弃她而去呢?也许为了求生,但如果男人把这个女人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绝对不会离开她的,即使此地无法生存,也得带着她一起走,算什么男人?没有责任心,这种男人根本属于无情无义之徒,不值得留恋。等他在外面栽了跟头才想到你,一旦得志不一定快活了那些女子。
白朴在《得胜乐》中对痴情的描写,雅得要命,一概避开了痴男怨女、反目夫妻的泪呀恨呀愁呀死呀等等的情感流露,只是写了几句景色,但同样让人一看就知道主人公是一个饱受情感折磨的绝望者: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深秋的夜晚,红霞漫天,长天尽头,远水相连。分明是一幅境界宏阔的绝妙秋景图。其实,句句关情,深深地烙上了主人公感情的印记。景色美丽而静谧得有些清冷,美丽中有一丝凄凉,那可是一种无法释怀的落寞。爱时轰轰烈烈,散时凄凄惨惨,人为是无法左右的。
再看看关汉卿的《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此小令反映了一个怨妇绝望的心情:大雪纷飞,掩闭重门,令人断魂。江梅受损,人比江梅更憔悴几分。在寒风与寂寞的交织中,少妇长叹一声,发出冷落香泥碾作尘的哀叹。尽管无人问津,可她还是冒着狂风暴雪,挺着瘦弱的身躯,坚持守望,等待着情人的出现。多可怜呀!感天动地,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爱情超于一切,可爱情却又一文不值。当你接受了爱的同时也就接受了痛苦与守望。爱是不可抗拒的,要想让自己过得开心,必须看透爱这块温柔的薄纱笼罩着坚硬的痛苦与惆怅。对于那些折腰于失恋或离异者,爱不过是一种错觉。
情由爱生,人要做到无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全心全意去爱的过程中,自己一定要提醒自己爱是有限的,假如同你相爱的人真的结了婚,爱情也未必会延续一辈子的。重要的是怀着报恩的心理善待对方、长相厮守下去,因为对方曾经给过你爱。在爱情里,快乐和痛苦一线之隔,有时候痛苦意味着珍惜与成长;而有时候痛苦会凝固成永久的伤疤。也许一段爱情是否暗藏痛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对。
我的读书和写作缺乏计划性,掌握的古典文学知识更是皮毛。虽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的古词浩如烟海,有如银河繁星,凝结了无数前贤的血汗和智慧,赏析这些古词,领悟其中的高见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泽,我的感激之情如对天日,无以报答。中国古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敲击在我们心头的时候,细细品味都会令人潸然泪下。
中国古词关于珍惜时间、看破世事的句子也很多。张可久在《九日》中有这样的描述: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几句是写作者凄凉的心境。在白发丛生的暮年之际,回首一生道路,恰似夕阳西下,几只悲鸣的寒鸦,无力地飞着。
此情此景,令人垂泪。当我们容颜变老的时候,也许会不服气地问自己,我真的老了吗?昨天那个白衣绰然、婀娜翩飞的自己哪里去了?人是不经老的,我刚过了27岁的生日,眼睑下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皱纹,精神也不如以前,亲友都说我是熬夜写作酿成的恶果。有了时间也不想再出去了,只想自己呆在家里静静地看书、看电视。我确实老了,已快到而立之年了,我想到的是奋斗和未来。可我的奋斗一直回报丰厚,感谢这个时代给我的肯定与信心。
张可久没有赶上这样的好时代,他在《道情》中写道:半纸虚名,十载功夫。这首曲子写出读书人的不幸遭遇和满腹牢骚。虽然耗去了十年寒窗,只是博得一个舞文弄墨的虚名罢了。这里反映出元代社会的黑暗。元代不注重科举,而从吏中选仕,于是造成了读书人金榜题名梦想的破灭。
选仕是一种腐朽的手段,其中的猫腻堪费笔墨,有人说评奖、选仕是一面筛子,淘汰清官,选择恶棍。往往对被选者个人品格的要求是奴才般的贱皮软骨,卖笑嘴脸,搜刮百姓的狠毒心肠,处理文牍的好耐心,总之是一副丑态。关汉卿流传百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有一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揪心!窦娥从一个童养媳妇到一个寡妇,命运已经够悲惨,可黑暗的社会还是没有放过她,雪上加霜,使这个弱女子最终沦为法场问斩的死囚。窦娥在经历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场磨难时,她的反抗终于爆发出来。她勇敢地抨击了官场良知的泯灭和当时王法刑宪的儿戏,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至高无上的天地日月和鬼神抗争,彻底否定了权贵秩序的合理性。表明她对这个污浊社会的绝望以及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
时至今日,依然有少数混入官场的败类,干着同样卑劣的勾当,令人发指。我也在一些国家机关与政府部门工作过,一些小人物对部门的“掌门人”毕恭毕敬,让“掌门人”的霸道不加掩饰地上了一个台阶。小人物不明白“掌门人”的张狂完全是由他们的卑躬屈膝、阿臾奉承和不断贿送的金钱滋养起来的。
可悲!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正已经灰飞烟灭。
古往今来就有这样的说法——民不与官斗。出头的椽子先烂。屈死不告状。乔吉的《里西瑛号懒云窝有作奉和》里写道:苍天负我,我负苍天。前句揭示了元代科举不兴,仕进无途,追功逐利的黑暗现实。后句写对这种抛弃我的老天,我只能对不起它了。这两句懒神仙的悲愤呼喊,彰显了他们这些文人的豪放与悲愤共存的高旷心仪。清官如水似镜、狡官如蛇似蝎。对于不良官员来说,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不良官员污吏随时准备出手打出头鸟。当然,哪朝哪代都有看明世理的官员,张养浩就写下了《喜春来》:翻腾祸患千种禄,搬载忧愁四马车。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虚幻的名利带来什么?罪囚名利不过白费心机,不如静心种菊、坐拥书城。当时写下此作时作者任监察御史。官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风险大,可能转眼就有祸患,终日忧心忡忡,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度日。
做人的最好办法是降低身份,看淡名利,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古往今来,很多皇帝的名字也叫不出了,而一些文人豪客却永远让国人缅怀。他们生前的地位是何等的悬殊,而百年千年以后,文者流芳百世,权者销声匿迹。
当我在困惑中迷茫的时候,四川的一位行政官员为我发来一条短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其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昔日秦始皇?”
我知道这是清代康熙年间在京城为官的宋廷玉,为给家人调解与邻里因争一墙之地而引起的纠纷,写了这样一首诗。远在安微的家人读诗后,立即将墙撤后三尺。邻里一见,也无话可说,也随即将墙撤后三尺。于是,两家重新和睦相处,还给行人留下一条六尺宽的通道。
接到这条短信,我的心一下充满月影花香,生机盎然。当官也好,为民也罢,人类这个物种,赤条条来到世上,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呕心沥血争来夺去。有的不良官员为了争夺权位,设计陷害和控制上访安排得丝丝入扣,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其实,人生不过百年,何苦用珍贵的生命去追寻短暂的虚无呢。法网灰灰,疏而不漏。弄不好还要遭牢狱之灾,甚至命丧黄泉。
陈草庵在他的《山坡羊》也有共识: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人生之短,犹如白驹过隙,今年还是黑发少年,转瞬就会白发苍苍。青山依旧,韶华已无多。陈草庵以大自然的美好,启示人生的短暂须备加珍视,说明功名无日白头有期的道理。处世不应蝇营狗苟,劳累奔波,把宝贵的青春消磨在官场的争名夺利上。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名利,清华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在给我们讲《哲学》的时候说——名利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就像一束鲜花,不管它多美丽,只要插在花瓶里,它的生命就宣告结束。我永远不会忘却这位恩师的言传身教,我更相信常人是达不到这样境界的,犹如冰是水的结晶,达到这个转化,就要经过严酷的冬天。
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她的丈夫是本校的一个体育教师,俩人不时争争吵吵,有时还要动手动脚。同事一气之下离了婚。她很快又找了一个开发房地产的大老板,这下来了个脱胎换骨大变身,每天上下班有专车接送,回去保姆伺候着,陪同老板丈夫上了几次电视台做了明星企业家节目。几年之后,我在北京的街头遇到她,从与她的谈话中我知道了她已经不上班了。她的老板丈夫给她在北京买了一套160平方米大的房子。她现在的所有工作就是等待丈夫的回来。在分别的时候,她欲言又止地问我,你知道我前夫他还好吗?我回答,我一直没见到他,我都忘了他长什么样子了。她的神色暗淡了许多。名利是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尊严与物质上的满足,可有的时候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失去的恰恰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珍贵的东西。
中国的古词很是强调弘扬正气的重要性。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此为大丈夫”,说的就是如何做人。而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岳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更是传世之绝句。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些人总是戴着面罩。北京某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每次见到我都要说一句话——嗷,宝贝,几天没见更漂亮了。后来,我亲眼见到她用同样的话和同样的语气说其他的人时,我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这件小事虽然让我不能断定这位女编辑没有正气,至少让人感到了她的虚伪。
谈起古词中表现的昂扬正气,让我想到了一件事情。我在一所私立高中兼职的时候,那里的教师办公室都安了监控器。我每次走进校长办公室都见监控录像竟然关着,天长日久,那所学校的老师们索性对监控器视而不见,都觉得校长不过是吓唬人罢了,所以放松了警惕。但是每次校长找他们个人谈话的时候,出口便是一针见血。大家相互怀疑,胡乱猜测。当我送走一届毕业生要离开这所学校的时候问校长,您的电子眼有什么作用?又不长开。校长说,我在上班的时候从来不开,而是在下班的时候才打开。上班的时候人多,大家都在工作,下了班办公室只留下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候,才能看出他们的称职与品行。说着他打开电脑录像,我看到办公室中下班后有打扑克的、有学生家长贿赂老师的、有男老师抓着女学生手而谈话的……
正气,在一些时候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的东西,也是最私人化的东西,它直指个人的内心。孔子说:君子慎独。为什么要留心一个人的时候呢,这是不言而喻的。我的一个女同学,交了一位男朋友。这位男朋友的长相和学识很是粗鄙。但是他对我女同学百依百顺,我女同学一直没有放弃他。一日女同学睡午觉的时候,听到另一个房间好像有手机响的声音。她顿时睡意全无,来到另一个房间看到她的男友正翻看她的手机,并且怕她听见还为手机调了静音。从此,我的这位女同学彻底看透了她的男友,很快分手了。但是她的男友已经偷偷配了她房上的钥匙,打算随时入室侵盗。在只剩一人的时候,最好留个心眼。邪恶的人会利用你的信任为非作歹。
中国古词所包涵的意义深邃广博,在有限的闲暇时间里。您翻开《中国诗词》这本书,略微品读一下,也许会给你意外的发现。让你在浮躁与彷徨中领略人生的奥妙;在背运与无奈中寻觅生活的玄机。人生总有结束的时候,正如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能把人生看作一场游戏,一场只进行一次的游戏。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别无其他办法能减轻这种生命的压力。中国古词或许能让你的双眼穿透一切迷雾,双手抓到问题的根本;在遇到别人认为无法排除的阻力时,带你巧妙地化解和躲过。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热爱中国古词吧,它能让你拥有一个多彩的生命。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3
大家好!
沧海桑田,中华民族走过悠悠五千年,而在这历史长河里,黄河岸边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那便是我所欣赏的中国文化。
作为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汉语以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流传了几千年而未衰亡,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早已被世人所折服为四大古文明。埃及的文化早在尼罗河水的泛滥和英国的殖民中泡的失去颜色;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的肆虐中成了废墟;而强大的玛雅文明,如今人们只能在亚马逊原始丛林的遗址里想象它曾经拥有的辉煌。惟有汉语,成为流传五千年的文化屹立不倒,为世人所推崇。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恒古至今的语言,体现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她是根植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试想,倘若没有汉语,又怎么会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持节;又怎么会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只致远“的高志;又怎么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热情!
中国文化演讲稿太多太多,融汇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一如既往的中华美德。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华传统美德。”修身“、”齐家“、”治国“作为中华美德的三个方面是不可不谈的,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则更应注重”修身“之所在。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刚经历的军训生活。大家一定还记得那篇军训日志里所说的那句话:”当我看到站在我前面的男生,汗水从指尖滑落,才发现地上早已是一滩积水的时候,我被感动着,同时也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大家一定也还记得去食堂打饭时,男生谦让着让女生排到自己的前方,同学们即使遇到不喜欢吃的饭菜也不曾浪费,大家更不会忘记对宿管阿姨的一声声问候,一句句感谢……真的,90后的学子们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温、良、恭、俭、让的中华美德,也正是我们自己将这看似古老却终将永恒的中华美德传承了下来。
中国文化承载的不仅是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精神财富。
中国文化是神秘的,是古老的,是丰富的。我们应该为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而感到自豪,也该为传承中华文化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正因为她的广博才让我欣赏她,并由衷的热爱她。最后,我也要呼吁同学们一起关注中国文化,将中华民族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国文化——这坛承传了千年的佳酿,才会越陈越香!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我能站在这里,作为诗词小达人向诸位分享我的乐趣所在。稼轩吊古、易安放舟、东篱采菊、山河锦绣这是炎黄子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智慧的凝结、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脉的源头,只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我们的诗词文化便生生不息!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诗歌创作。我知道,我们立达高手云集,我的政治老师包xx老师便是其中翘楚,她已然是中国诗词协会的一员了。读到她的诗集时,我的心情简直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我何德何能,竟有如此良师!因为包老师,我才真正了解到我国文脉究竟悠长到了何等地步,发展出来卷帘体、辘轳体、八仙体、回文诗等简直就是文字游戏的诗体。谁想到,独一句“红梅冷月竞芬芳”便能衍生出巧如一个轮回的十六句诗组?这在包老师生花妙笔下竟已成真。各位政治是包老师教的同学有福了,这么有才的老师可能一辈子只有一个哦。我才疏学浅,在诗词之路上尚在蹒跚学步,只会作些简单的七律。是包老师为我指明方向,引我前进。我在这里深深的感谢您,包老师!
相较于闺阁小曲,我更爱那些酣畅淋漓、掷地有声的大手笔。辛稼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气,东坡“大江东去”的开阔博大,李太白“丈夫未可轻年少”那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李鸿章“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的平阳老虎生命最后的哀歌,李易安“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以取三山去”的一往无前的气势......这一切的一切令我沉迷,令我思索,令我蹙眉长叹,令我豪气氤氲,我追溯着先人的脚步,拨开时光迷人的面纱,寻觅着天地之间那一缕烈士英魂,家园天下的种子在我心头萌芽,在电光火石间疯狂生长。
从前觉得“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说法很可笑,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现在我懂了,我们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影响着天下兴亡,但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一股豪气、一种特属于青春、特属于少年的豪气!
最近重温了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少年说》,想来甚是贴切,便以此作结“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5
尊敬的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今天天是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演变至今,许多习俗已经不再,但是尊敬老人这一传统却流传了下来,因此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敬老爱老的活动,来纪念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这个周末和父母一起带上一些礼物拜访他们,也可以关心一些社区中的孤老,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老人。,我们应该发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重阳节这天,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时,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关心照顾他们,多陪他们聊聊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时向社会的爷爷、奶奶伸出关爱、帮扶之手。
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议,请每一位石总场一中的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都能尊老、爱老。在天高云淡、秋风飒爽的季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让敬老、尊老之风永远地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个座,遇到老人过马路主动搀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对老人多些文明礼貌,多些宽容体贴„„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幸福,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阳光,永远是春天!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我的九九重阳节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
带诗词的演讲稿篇6
中国是诗词王国。中国的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以及元人小令,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三千年来,中国诗词,以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音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应辩才能。孔夫子曾教诲他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于是乎鲤退而学诗。当然这个言,绝非常人的泛泛之言,而是强调人们说话要像诗一样,语言要精粹,要饱含弹力,感染力要强,概括性要强,在特定的场合,或抒情、或达意,能以一当十,赢得对方。
中国的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充溢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象《诗经》的《关雎》篇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咏叹爱情的诗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成为人们追求真理,不断完善自我的格言。李白的《静夜思》经常在人们思念故乡时引起共鸣。王维的“身在异地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给历来的游子引发了无限深沉的怀念亲人之情。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哲理,指导人们遇到困难,要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不断攀登。
回顾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以主席为首,大都是热爱古诗词的。他们不仅喜欢诵读,而且自己也以诗言志和抒情。如主席的《沁园春》、《长征》、《蝶恋花》,周总理的《东渡》,陈毅外长的《梅岭三章》,朱老总的《出太行》,无不是以诗词的形式抒发自己的豪迈壮志和爱国情怀的。
由于热爱诗词,所以他们往往把诗词的佳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象主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形容中阿友谊;周总理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用“黄土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边疆,奉献祖国;陈毅外长,用“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同是一家人,共饮一江水”,来形容和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乔冠华同志闻林彪叛逃,摔死在温都尔汗的消息后,立即将现实情况,化为旧诗:“月黑夜风高,林彪夜遁逃,不用轻骑逐,焚火自燃烧”,入情入理,发人遐思,可谓创新,令人赞叹!
最近以来,读报纸我发现我们新的一代领导人,像总理,在旧诗方面的造诣亦极深。他们在好多外事场合,即兴运用古诗词,博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和赞赏。宝同志任总理后,在2003年12月出访美国,在他的讲话中,不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列举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之道,从而深深地打动了美国民众的心。在访美期间,有些场合,还遇到一些政治上敏感的问题,如涉及中美贸易的磨擦问题,总理引用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喻示人们在对待中美贸易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还有一次涉及中美的纺织品问题,总理说,我又要用中国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和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他的广览博识、引喻确当,所以美国媒体称其为“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自信、从容的东方神采。”
同志任总理后,勤政爱民,时时处处考虑人民的疾苦,他以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形容自己担任总理以来忧国忧民的心情。他说:“作为中国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000万人民没有解决温饱,我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总理上任以来,到处考察访问,他心系人民,不辞辛苦,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领导风范。
我想,这都是和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古诗词分不开的。
中国古文化中的古诗词,魅力无穷,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它,了解它,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带诗词的演讲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