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课美术教案8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提高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理解,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思考和总结,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绘画课美术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绘画课美术教案8篇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1

活动名称:

乘地铁(偏艺术)

目标:

1、尝试用方形连接的方式画车厢。

2、感知地铁的方便与快捷,体验大家一起乘地铁的愉快。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经验准备):

ppt课件、彩色纸(已画好铁轨和两个方向的车头)幼儿人手一张、黑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与交流

1、认识地铁标志。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2、回忆幼儿乘地铁的经验。

提问:地铁是在地铁站里开的,那么它和小汽车、公共汽车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个更快呀?

提问:在隧道里有没有红绿灯?会不会堵车呀?

小结:哦,原来地铁跟我们在马路上乘的小汽车和公共汽车是不一样的`,地铁里没有红绿灯。

过渡:你都和谁乘过地铁?你喜欢和谁一起乘地铁呀?

二、尝试在已画好铁轨和两个方向车头的彩色纸上装饰地铁

1、根据ppt课件展示说说地铁的外观。

提问:谁来说说地铁是什么样形状的呀?

小结:原来地铁是长长的,有一节一节车厢的,而且有两个车头,跟马路上的车不一样,是开在铁轨上的。

2、在已画好车身的彩色纸上画出车厢。

过渡:小朋友们,我们乘的长长的地铁上,还有一节一节的车厢,请你们来画一画。

小结:车厢要画的牢牢的哦,每条线都要手拉手,车厢才能牢固哦。

3、延伸:请好朋友一起乘地铁。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地铁都画好了吗?想不想请你的好朋友一起乘地铁呀?试试看,把自己和好朋友画在你的地铁里。

小结: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画了地铁还邀请了好朋友一起乘地铁,高兴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2

目标:

1、尝试用多种材料装饰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和成功感。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准备:

水果,多种装饰材料(软管、纸杯、塑料瓶、彩带、丝带……)

过程:

一、欣赏作品、讲讲议议:

1、出示部分幼儿于家长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

请这些幼儿介绍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启发思考: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打扮水果娃娃?

二、幼儿操作:

1、找个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点观察:幼儿使用材料情况?

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

三、交流分享:

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请几组较有特点的孩子介绍)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好饿好饿的小蛇》的画面,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编故事内容并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小蛇肚子的形状与所吃食物形状的相同点,尝试用透明式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小蛇肚子里

的东西,再用将肚皮与食物连接、添画花纹的形式藏匿食物、启发幼儿绘画出吃了不同食物的小蛇身体形状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创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蛇肚子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学习透明式绘画方法。

2.大胆猜想,表现出吃了食物后小蛇身体的形状变化。

3.体验创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带领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20-21页,了解香蕉、梨、苹果、南瓜等食物的形状。

2.草地背景的展示板,“幼儿学习材料”一一美术用纸第6页,《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9。

活动建议: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引发幼儿兴趣。提问:这条小蛇吃了什么?它的身体变成了什么形状?

小结:小蛇吃了很多东西,它的肚子会变成相应物品的形状。2.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肚子的形状与实物形状的相同点。

提问:小蛇吃了香蕉,它的肚子上能看到黄黄的香蕉吗?那你怎么知道它的肚子里面是香蕉?

小结:原来小蛇在和我们提迷藏,把吃进去的东西藏在身体里面,肚子变成了相应的形状。3.引导幼儿讨论小蛇吃东西后身体变化的绘画方法。

提问:你认为可以怎样画吃了食物的小蛇?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小结:可以先画小蛇的头部,再画吃下去的食物,最后将它吃下去的食物藏在小蛇的肚子里。

重点采用透明法示范小蛇肚子形状的画法:第一步,在肚子的部位先用线条画的形式画出香蕉;第二步,将香蕉与小蛇的身体连起,再将香蕉处涂成小蛇身体的颜色。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意绘画。

(1)引导幼儿续编好饿的小蛇寻找食物的故事。

提问: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找东西吃了,你认为小蛇会吃到什么?它的肚子会变成什么形状?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鼓励幼儿画出吃了不同食物的小蛇,提醒幼儿绘画时注意将食物藏进小蛇的身体里面。

5.展示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提问:你能猜出小蛇吃了什么吗?哪条小蛇的食物藏得好?为什么?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装订成册,放在阅读区,让幼儿阅读、讲述。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4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棉签若干支,画纸,水彩颜料

2、经验准备:带幼儿去户外找春天,了解春天的景物特征、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及春天的图片、

指导要点: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引导幼儿联想春天的景象、

教师:“我们就把我们眼中的春天画出来,不是用画笔,而是用棉签。棉签的题目就叫《春天的山坡》。”提出作画的'方法和要求。

2、教师讲解示范

引导幼儿说出山坡和山的区别,并示范山坡的画法。引导幼儿想象可以添上些什么。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启发他们发挥想象,画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能力差的幼儿:教师指导他们按范例进行模仿。

活动结束,让幼儿将画好的画放在桌上,让幼儿互相参观,并评论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对画得好的进行表扬。

观察记录: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对棉签作画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作品完成得也不错。只是,在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不够,每副作品几乎都与老师的范例一样,只有王临岳、陈瑶的作品较有新意。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儿歌的形式来绘画母鸡。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涂色并且能丰富画面。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油画棒、记号笔、白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丁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想)

二、播放课件讲解绘画。

1、播放课件学念儿歌。

(1)、教师操作课件母鸡一步步的画法,同时念儿歌(高高一座山、平平一座山、矮矮一座山,三山靠一起,大山连小山,头上戴朵花,添上尖嘴巴,画个圆眼睛,打上三个勾。)师:小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

幼:母鸡。

(2)、师:老师的儿歌变成了一只母鸡,小朋友想不想念念这个儿歌?幼:想。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一边念儿歌,一边用手指来画。(书空画)(3)、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来画母鸡,其余幼儿来大声朗读儿歌。幼儿画好后,教师提问:"画得怎么样?"幼:画得母鸡小、怎么没有脚?根据幼儿的回答,让幼儿知道母鸡要画在纸的中间,要画大一点,告诉幼儿画脚的方法。

2、播放课件观察画面。

(1)、师:母鸡好看吗?

幼:不好看或者好看。

师:那怎么样让母鸡变得更好看呢?

幼: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穿上漂亮的衣服。

播放课件,让幼儿观看穿上漂亮衣服的母鸡。

(2)、出示母鸡回头看的画面。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母鸡在干什么呢?

幼:母鸡向后面看小鸡。

师:母鸡回头看小鸡,母鸡的'嘴巴是朝什么地方呀?

幼:朝后面的。

师:说得真好!母鸡朝后面干什么呢?

幼:看小鸡。

师:咦!小鸡是怎么画出来的?

幼:用两个圆圈,一个圆圈是头、一个圆圈是身体,还有用三条短线来画小脚。

师:真棒!小鸡嘴巴朝上干什么呢?

幼:看蓝天、看白云、看小鸟。

师:好棒哦!小鸡的嘴巴朝下又在干什么呢?

幼:在看草地、在找虫子吃。

(3)、师: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看!母鸡又在干什么呢?出示母鸡散步的画面。

幼:母鸡带着小鸡出去做游戏。

师:对了,带着小鸡出去做游戏。

(4)、出示母鸡吃米的画面。

师:现在母鸡在干什么?

幼:母鸡在吃虫子、母鸡在吃米。

师:母鸡在吃米,吃米的时候头朝下。

(5)师:我们睁大眼睛看看,母鸡又在干什么?出示母鸡生蛋的画面。

幼:母鸡在生蛋。

师:真不错!母鸡在什么地方生蛋呀?

幼:在草堆上生蛋。

3、幼儿作画,教师给予指导。

(1)、提出绘画要求:师:一定要根据儿歌来绘画,绘画母鸡后涂颜色,可以用渐变色来涂。

(2)、丰富画面:师:动脑筋想一想画母鸡在干什么?可以在上面画太阳、蓝天、白云,地上画草地、小鸡玩耍等。

(3)、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一开始可以朗读儿歌来指导幼儿,播放母鸡在干什么的课件连续放映并配上音乐,让幼儿再一次来感受绘画的兴趣和对母鸡的画法。

4、讲评。

把幼儿的绘画张贴在展示板上,并请幼儿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画?

三、结束活动。

小朋友,回去把儿歌教给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来比一比谁的母鸡画得最棒!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大胆表现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倾斜的动态。

活动准备:

油画棒,各色水粉色。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为什么小朋友都爱玩海洋球?

(2)、在海洋球池里走和跳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3)、观察

教师范例:哪些小朋友在活动?哪些小朋友没有活动?将作品上的人物编号,引导幼儿从人物头部、躯干、四肢是否倾斜区分辨。

2、操作与思考

请幼儿尝试用倾斜的方法画各种不同方向的'头发,教师变化成不同的发型、五官。

3、创作要求:

画一画我们来玩海洋球,看谁玩得最开心。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想象玩海洋球的情景

(2)、用发型、五官和服装表现不同人物特征。

(3)、鼓励表现简单的重叠,海洋球的重叠。

5、引导评价

6、小朋友是不是都在玩海洋球?(从动态上分辨谁在玩,谁在看。)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每种树不同的发芽现象,在绘画不同形状的树木同时,用不同色彩的绉纹纸团儿进行粘贴,表现出不同树木的发芽过程。

2.发展小肌肉动作,尽可能将纸团儿团紧团小。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绿、粉、黄色绉纹纸头,胶水,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附近环境中观察春季树木的变化,不同的树形(区分乔木和灌木)观察芽苞的颜色。

2.用油画棒在作业纸上画出不同的树木,教幼儿画树时掌握正确的分枝方法。

3.将自己选择的纸头儿用拇指和食指团成很紧很小的纸团,分别沾在发芽的树枝上。

4.注意指导幼儿沿树枝的左右两方面沾,不要只沽一边,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纸团儿沾不同的数木。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到户外大自然中感受季节的变化,多看几种树的发芽后再进行此活动。

2.可在教育活动前将各色纸团团好,减少集体活动时间。

3.在春季主题绘画中用这种方法丰富作品内容。

4.可以采用其他物品代替纸团当芽苞作画。

日常生活根据季节多引导幼儿深入自然,了解自然,产生热爱好奇的情感,愿意表现自己的感受。

家园配合号召家长带幼儿到郊外进行踏青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大自然的热情。

活动反思 :

老师通过使用拟人话的语音,指导幼儿作画。不仅便于孩子的理解,还更好的激发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所以本活动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的,孩子在老师拟文化语音的指导下将绘画技能很自然的融入整个活动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很轻松的练习树木的画法。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绘画课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柳树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用棕色油画棒画树干,用绿色油画棒画柳枝和树叶,画出初春柳数的外形特征。

2、巩固幼儿用弧线作画,进一步发展幼儿涂色能力,要求幼儿涂色要均匀。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范画、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观察范画柳树,引发幼儿对初春柳树的兴趣。

1、春天最早开的花是什么花?

2、春天最早发芽的树是什么树?

3、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它的枝条上长着什么,又是什么颜色?

4、请幼儿观察柳树姐姐的头发是怎么样的?(一根一根垂下来的)像什么?请幼儿自由想象。

二、幼儿绘画,教师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

师:画好以后可在旁边画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进行景物添画。

三、评价作品

培养幼儿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绘画课美术教案8篇相关文章:

师说优质课教案参考8篇

一年级语文优质课教案8篇

青春期心理课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模板8篇

舞蹈课教案教案5篇

舞蹈课教案教案推荐6篇

舞蹈课教案教案通用5篇

舞蹈课教案教案参考5篇

小学体育安全教案课教案5篇

舞蹈课教案教案最新5篇

绘画课美术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