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注意段落层次分明,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不得凭空臆测或者胡乱猜测,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篇1
陈宏瑞是大通区洛河镇淮建村村委会主任,同时还是淮南市绿佳园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不仅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还因为他和他的家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是陈宏瑞一家的响亮的口号,他们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树立环保意识,节能环保从点滴做起
陈宏瑞是做园林工程的,所以他有极强的环保意识,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陈宏瑞和他家属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教育、感染孩子,经常提醒家庭成员在各方面从环保定位,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生活实践中创建绿色家庭。
他们平时注重学习和运用环保知识,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处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购买家电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也是无氧的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都按上节水龙头,大厅里使用的是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平时,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冲淋浴时站在洗澡盆里,节省下来的水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木。用他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为了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他要求家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了降低白色污染,他坚决不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他是这样做的,并且时时提醒身边的人,向别人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二、将“绿色”引入到淮建村经济发展中
淮建村有三十多年蔬菜种植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千余亩的基地规模,是淮建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致富的主要来源。但是多年来,菜农们一直沿袭旧时的蔬菜种植技术,旱了就漫灌,大量的施化肥、喷洒农药,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这样种出来的菜还卖不上价。这个问题急坏了一直以“节能环保”为宗旨的陈宏瑞,他经过苦思冥想,多方打听解决方案,最终带领群众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引导菜农施绿色肥,到淮南农场拉奶牛粪便制作绿色肥,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他请来市农委和农科所的专家,教授如何通过物理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问题;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他多方筹资,为蔬菜基地修建了石渠,并引导菜农采用科学方法浇灌蔬菜。如今淮建村的蔬菜不仅打出了自己的市场,注册了“淮建村”品牌,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淮建村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三、大力提倡沼气池建设,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
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池:能有效地节省燃料,据统计,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解决一家5口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燃料,农户每年累计节省燃料费用约1500元;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座沼气池年产沼肥约27吨,相当于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硫酸钾200公斤;能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能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沼气后,农民用沼气代替柴草为燃料,从而换来了青山绿水,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总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宏瑞在了解了建沼气池的好处后,他大力提倡村民“改厕、改厨”,走村串户宣传建沼气池的好处,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经过他的宣传发动,淮建村有50户村民建立沼气池,并在使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淮建村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陈宏瑞一家,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节能环保”的宗旨,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人,是不少村民的模仿、学习对象,为我们村百姓养成节能绿色的生活习惯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篇2
迷人的景、美好的事、善良的人在我们的身边萦绕,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那双眼睛,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美丽善良、可爱可敬的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
她就是王xx,41岁,高中文化程度,家住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一组;丈夫阿玉,43岁,初中文化程度,常年在外地延安打工;育有一女一子,女儿静静,出生于1999年12月8日,现就读千阳县红山中学,长得水灵秀气、学习名列前茅;儿子小飞,出生于20xx年8月12日,就读水沟中心小学四年级,也是虎头虎脑、聪明可爱。今年正月一家人搬进了辛苦建造、期盼已久的新房、现在过得和和美美、乐乐呵呵。
往事不堪回首,王xx想起以前所经历的种种,每每心痛不已。最让她难以释怀的是女儿8岁那年生的那场大病,一说起当时的情景,犹如昨日之事,她清晰的记得,当天女儿开学报名时突然晕倒,吓坏了她和丈夫,急忙将女儿送往县医院,县医院看病情严重又建议将其送往市医院,最后把女儿安置在了宝鸡市中心医院,经过严格仔细的各项检查,女儿被确诊为脊椎炎,对她们这个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晴天霹雳;当时婆婆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也只有三岁,都需要人照顾。她就像是被撕成了两块,一边要照顾躺在医院的女儿;另一边还要担心在家无人照顾的婆婆和儿子,内心的煎熬和疼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用手擦拭掉泪水,她缓缓的开口:“一想到女儿小小年纪就要遭受这样的罪,我恨不得替她受,庆幸的是在亲朋好友、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女儿恢复了健康,在女儿休学恢复期,刚开始孩子连碗都不能自己端,需要喂吃喂喝,我每天帮助她练习抓豆子,渐渐的她的手变得灵活了,身体也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她热爱的学校教室,同学们的身边,我觉得老天爷对我还是很怜悯的。”在这种艰难困苦面前,她表现的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善良……
她的善良,不单单表现在作为母亲对女儿的爱,还体现在儿媳对公婆的孝,她婆婆去世前两年,一直瘫痪在床,得到了儿媳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入微的照料,她为婆婆接屎倒尿,受苦受累最多,据她说,婆婆直到去世时,还在说:“我走了,我xx的苦也就到头了,我把她害苦了,给娃没帮上忙,倒添了不少麻烦。”婆婆的一番话,更加突出了王xx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儿媳,同时也是一位好妻子,把家里孩子老人照顾好,丈夫才能安心的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日子越过越好。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王xx是一位真正践行这句话的人。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篇3
在新林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受到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他们就是新林村xxx、周琳夫妇一家。
xxx今年45岁,小学文化,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中人口4人,两个女儿,一个还在上学。丈夫是中共党员,夫妻和睦,生活快乐美满,把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是移民群众广大家庭学习的楷模。
一、家庭团结、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该家庭的良好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关联十分亲近,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在对待邻里关联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忙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联亲如弟兄,情同手足。
平时村里的各项活动,她都热心参与,在文体娱乐活动中,更是经常见到他们一家的身影,虽然家庭重担一再压的她喘但是气来,但是她依然以开朗、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着生活中的一切。
二、崇尚科学、勤劳致富:
她自主创业,勤劳致富。在新林村担任食堂工作人员之余,还在家经营豆芽生意贴补家用。由于豆芽生产需要每一天换水3、4次,经常半夜还要起来换一次水;早上天不亮还要到菜场销售,中午再到村里食堂做饭。虽然辛苦,但是眼看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她毅然觉得很快乐。
三、率先垂范,做子女的楷模: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发奋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两个女儿做出榜样。
1、生活俭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她的孩子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2、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女,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发奋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
3、敬老尊长。自结婚起,他们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仅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情绪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她们的两个女儿文明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十分为大人着想。
xxx一家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但又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家庭。正因她们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那么的文明守法,那么团结和睦、那么融洽,她们是热爱生活的家庭,这个家庭愿意并肩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篇4
2009年8月,张书岩年满60岁退休,带着老伴回到漈头村,带着儿子、儿媳妇等全家人一起做普通乡村文物保护志愿者。这一做竟然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心事业,而名扬21个国家地区。
7年来,老张一家人所做的公益事业主要有:自费买来300多把扫帚分发给村民打扫自家门前村道,并连续四年从每月的退休金中取出800元,聘请两位村民协助打扫村道卫生;用5年时间,培育出一万多株红豆杉,用于村道绿化和单位植树等公益事业;发动全家人耗时1年多,照顾村里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直至老人安祥过世;自费办村邮政代办所,一家人承担起义务投递邮件工作以方便群众。十次到马来西亚探亲,每次都为当地献爱心,受到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接见。以保护抢救乡村古文物为己任,自费修缮十二座清代古民居,创办内设历史文物博览馆和清风正气史鉴馆等11个展馆,展区面积3000多平方米,馆藏历代古(文)物一万余件,拥有“十一展馆,三个基地,三条长廊”展览规模,被中外游客、专家学者誉为“民间故宫”的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此外,还利用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好平台,开办仁爱启明书院和福建第一个爱故乡工作站,让乡村儿童、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全部从中受益。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篇5
梁xx,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横山区波罗镇政府干部。
“有事找梁xx”。这是波罗镇计生家庭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20xx年被分配到波罗担任镇计生协会专干和计生统计起,梁xx便与计划生育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全镇的几千计生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9年前因一次意外导致终身残疾的白成瑜,因为伤病将自己自我封闭了起来,9年未说过话.得知情况的梁xx30多次走访、调查,最终打开了白成瑜的心结,为他争取了5.3万元的创业资金,如今的白成瑜会笑了也会和别人聊天了,成了当地的养殖带头人。
几年来,梁xx先后为白成瑜、刘江娃、陈玲等20多户特殊家庭争取救助资金二十万多元,帮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正因为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他先后6年被波罗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工作者”,20xx、20xx年度被横山县委、县政府评为“计生优秀工作者”、20xx年“7.1”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因为基层工作的原因,梁xx很少回家,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在他不在家里的时候,工作和家庭两头忙的妻子总是一个人照顾儿子, 默默的支持他的工作。
如今,梁xx用自己的敬业精撑起了幸福家庭的一片天,而能够让梁xx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是在他身后默默为他打点好一切的妻子。儿子四岁了,是妻子给了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结婚五年,生活上他们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工作上相互支持,共同奋进。很多人说结婚后负担就重了,可是在梁xx看来,正是妻子的出现才成就了他今天辛福、温暖、和谐、有爱的家庭。
美在家庭主要事迹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