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条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任务,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以及歌曲表达的不同感情,在学唱的基础上,能根据图谱,使用欢快和慢柔的声音表现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尝试创编第二段小朋友送小花鸭回家的歌词及小花鸭、鸭妈妈和小朋友之间的对话,尝试以音乐剧的形式对歌曲加以表演;
3、产生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律动音乐;2、小鸭子、鸭妈妈图片,乌龟、兔子图片;哭脸、笑脸图片;3、有关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活动室,营造音乐气氛1、播放音乐《小鸭嘎嘎》,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活跃气氛;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节奏做律动;二、播放"小鸭子迷路"课件,引起幼儿兴趣1、播放哭声:幼儿走到位置上时,教师把手放在耳朵旁,做神秘的表情:听!什么声音?这时突然响起哭声,吸引幼儿注意力;2、教师:谁在哭?(出示小鸭子图片)3、小花鸭为什么哭了?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欣赏歌曲第一段,学唱第一段歌词1、让我们现在就来听听,小花鸭它到底为什么哭了吧!
2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歌曲里唱到了谁?小花鸭到底怎么了?
3、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就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妈妈!
4、师生共同演唱第一段歌词;5、出示图谱:每一个×下面表示一句歌词。"这是鸭子的嘴巴,表示什么意思呢?你们刚刚听到老师在这个地方唱了什么?"(嘎嘎嘎,嘎嘎嘎)"鸭子在哭着谁呢?"(叫妈妈)(幼儿学唱第4、5、6句)6、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池塘边,柳树下),请幼儿贴图片;7、师生看图谱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校对图片贴的对不对;8、小花鸭迷路了,她是心情会怎么样?人难过的时候,声音会很快还是很慢?老师带来了两种小动物,分别是小兔子和小乌龟,该用哪一种动物表示这段歌词的速度呢?为什么?
9、师生共同用慢柔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四、创编第二段歌词1、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请你们猜猜这时有谁看见了呢?
2、看见了迷路的小花鸭,会怎么做呢?(用一个动作来表示)3、抱着小花鸭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那他们会怎么唱呢?(啦啦啦,啦啦啦)4、房子代表什么意思?眼睛呢?
5、共同演唱第二段歌词(播放第二段歌词课件,校对,体验创编的乐趣)6、猜猜这段音乐应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声音来表现?(贴笑脸和兔子的图片)7、请幼儿讲述第二段音乐讲述的故事;8、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用不同的声音和速度来表现。可以分角色演唱;五、音乐剧表演1、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就把这首歌曲学会了,还自己编了歌曲,我们来夸夸自己吧。
2、这首歌曲还可以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请你们来说说看,这个故事可以怎么讲?
3、我们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教师当叙述者,请几名幼儿分别当小花鸭,鸭妈妈,小朋友,引导幼儿创编各角色的对话,其余幼儿演唱歌曲)八、律动,结束活动1、小花鸭终于回到了妈妈的`身边,真开心,它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跳鸭子舞来庆祝一下;2、天色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花鸭再见!
3、带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旋律简单优美,因此我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把学唱这首歌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把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同情心,体会小花鸭找不到妈妈而伤心难过寂寞的心情,和乐于助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重点难点已经突破了,
1、我在教学中孩子的主体地位的到了充分的发挥。我设计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怎么唱才能把小花鸭伤心难过的心情唱出来呢?小花鸭迷路了怎么办呢?等等。把问题抛给孩子,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我只是充当孩子的引导者。
2、为了加深孩子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初次让孩子体验乐器感应,使用打击乐器给了孩子一个演奏的环节,这个环节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表现能力。还能了解孩子对这首歌是否把握,最后的游戏环节点睛了整个活动的中心主题,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这节音乐教学中自己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尤其是歌词部分一定要记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模仿能力。
2、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二:基本部分1、见过机器人吗?见过机器人刷牙吗?(老师示范)接着老师示范机器人洗脸的动作,幼儿一起跟着做。
2、师:有一个星球,住着一群机器人,可是这群机器人在星球上住的太无聊了,于是,他们决定乘坐飞船来地球,看看地球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飞船准备出发啦——嗖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做动作3、请幼儿说一说机器人刷牙,洗脸,是什么程序?(老师引导幼儿做一遍),再次听音乐做一遍。
三:机器人首领决定再去另一个地方——放音乐,做动作。
1、机器人看到一个地球人在钓鱼,请一个幼儿模仿机器人怎么钓鱼。(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钓鱼,其他幼儿模仿机器人看地球人钓鱼)2、放音乐,让一个幼儿模仿地球人划船,机器人(其余幼儿)跟着学3、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把刚才的钓鱼,划船连起来听音乐做一遍,其他机器人(幼儿)跟着一起做。
四:飞船降落在了体育馆(让幼儿站在小凳子后面)请幼儿说一说在体育馆看到了什么(跑步,举哑铃)?让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
老师示范机器人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听音乐,老师,幼儿一起做跑步,举哑铃的动作。
五:游戏——地球人找机器人做朋友(1)放音乐,另一个老师做地球人,其余做机器人,听音乐,做动作(地球人,机器人的动作不一样),音乐一停,地球人去找一个机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后要手对手)(2)再请一个地球人(幼儿)教机器人两个动作——游泳,射箭,放音乐,一起做动作,音乐一停,地球人去和一个机器人手对手,转一圈交换能量,地球人就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变成了地球人),游戏继续进行六:活动结束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京剧的魅力,并对我国传统曲艺产生喜爱之情。
2、培养幼儿检验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
3、通过做做、玩玩、听听等各种活动,使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学习亮相的动作,能初步创编亮相动作。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音乐(开始、鼓点、操作音乐及《说唱脸谱》),幼儿操作材料,各种京剧脸谱、头饰。
经验准备:幼儿已充分感受与欣赏过京剧。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在欢快的舞曲中入场,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播放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2、欣赏京剧片段,倾听亮相鼓点
师幼欣赏京剧片段。
师:“小朋友们跳得真棒!金老师从吉林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京剧片段。先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师播放京剧片段)
师:“刚才,孙悟空做了这样几个动作(师演示),棒不棒呀?(棒)对了,太棒了!再让我们坚起小耳朵,欣赏一下有趣的京剧鼓点。”
(师播放京剧鼓点)
师:“听完这段鼓点你有什么感觉?”(好像小鹿在快速跑似的)
师:“小朋友说得太好了,鼓点前面的节奏很快,就像我们快步走一样。
现在,再让我们仔细听听,鼓点的最后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声音怎么样?”(师播放京剧鼓点)
师:(小结)“对了,是锣发出的声音,声音很大,呛!而且一下子就停止了,在这个时候,京剧演员们要马上做一个最美、最帅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亮相’。”(“亮相”,幼儿学说)
3、演示课件
师:“咦?小朋友们,你们看,听到亮相鼓点,京剧里的脸谱宝宝们也来了。”(师播放课件)
师:“这个宝宝,它有着一张什么颜色的脸呢?(黑色)那好,我们叫它黑脸。(启发幼儿说出)我们再仔细看看,黑脸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亮相动作?(请个别幼儿模仿)”
师:“黑脸宝宝还有好朋友呢!它的好朋友是谁?”
(师演示课件:老虎出现)“这会是一只怎样的老虎呢?(勇敢的、凶猛的、厉害的)黑脸宝宝非常愿意和勇敢的小老虎交朋友,原来黑脸宝宝就是一个勇敢的宝宝。我们要记住它——勇敢的黑脸。”
师:“那好,谁来做一下勇敢的黑脸,它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请一幼儿到前面来,并夸奖道:“好神气,真是一个勇敢的宝宝,做一个亮相动作!”
“还有一个脸谱宝宝呢!它怎么还不出来呢?请小朋友们说一个亮相鼓点,我们把它请出来,好吗?谁想好了?(幼儿发言)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怎样?(争取小朋友们的意见,好)那我们就一起敲着鼓点,把另外一个脸谱宝宝请出来。”(师演示课件)
师:“这是一个什么颜色的宝宝?(白色)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呢?什么脸?(师积极启发幼儿说出)对了,这是白脸宝宝,白脸宝宝的亮相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师演示课件:集体幼儿模仿)
师:“黑脸宝宝有好朋友,白脸宝宝也有好朋友,金老师告诉你们,白脸宝宝非常狡猾,那你们猜猜,白脸宝宝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思考后说出:狐狸)对,狡猾的狐狸就是白脸宝宝的好朋友。”
(师演示课件:狐狸出现)“因为,白脸宝宝也是一个十分狡猾的人。你们太棒了!”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狡猾的白脸走起路是什么样子的?(请二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说鼓点,并表扬两住小朋友!
师:(小结)“今天有两位京剧宝宝。一位是勇敢的黑脸(做动作),一位是狡猾的白脸(做动作),而且我们还发现它们的亮相动作都很帅!告诉我,你们喜欢脸谱宝宝吗?(喜欢)金老师也非常喜欢脸谱宝宝,(师出示脸谱并说明)这个脸谱是金老师用我们平时用的小积塑玩具,还有橡皮泥模具拼粘成的,漂亮吗?小朋友们快动手试一试。”
在制作的过程中,让制作得又快又好的幼儿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思想。
4、操作活动
(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脸谱宝宝变变变(师打开塑料袋),是什么?原来这是京剧服装,怎么穿呢?先把头套进去,然后再把两只手伸出来,你们也快来试一试,让所有的老师们也来看看我们吧!让我们神气地走过去!”
5、游戏活动“听一听,演一演”
师:“谢谢老师们,京剧宝宝们,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听一听,演一演’金老师把许多不同的曲子连在一起了,小朋友们可要仔细地听,然后把自己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比一比,谁做得最棒!”
教师在游戏中间评价幼儿的表现。
6、小fans跳京剧
师:“我的京剧宝宝们,你们表现得太棒了!你们喜欢京剧吗?你喜欢吗?你喜欢吗?(喜欢)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好,小朋友们,你们看!(师出示各色脸谱)啊!(一起拍手)原来,脸谱除了黑脸和白脸之外,还有这么多种颜色的呢!好,让我们带上脸谱变成京剧小fans吧!”(组织幼儿戴好各种颜色的脸谱)
“京剧宝宝们,让我们用京剧的方式向大家问好,用京剧的方式笑起来、笑起来!”
(师播放音乐《说唱脸谱》,教师与幼儿一起跳起来,将活动推向高潮)
7、活动延伸
幼儿学敲京剧鼓点。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简单音乐游戏,从中获得愉悦的情绪。
2、初步学唱歌曲,熟记歌词。
3、会听过门,能有节奏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初步的音乐常规及用身势进行伴奏的.基础。
2、物质材料:录音机、《小马》歌曲磁带、钢琴;小马玩偶一个,自制指环幼儿人手一个。
3、环境布置:布置与游戏活动相关的环境,即在活动室一端用拱形滑梯设置成“高山”,用平衡木设置成“小桥”。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随音乐节奏学小鸟飞入活动室。
二、练声游戏《我爱我的小动物》(c―f调):教师演唱动物名称后,幼儿模仿演唱动物叫声、姿态从躲藏处走出来。
三、新授歌曲《小马》
1、播放音乐,请幼儿说说这是哪种动物的叫声(马叫)。
2、教师扮演“马妈妈”,并请一名幼儿扮演“马爸爸”,其余幼儿扮演“小马”分两组随音乐跟“爸爸”、“妈妈”去游玩――“爬高山、过小桥”。
3、请“小马们”讲述刚才游玩内容,“妈妈”出示与游玩相应内容的图片,大家观看整理,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4、幼儿边学习朗诵歌词,边用身势(拍手、拍腿)伴奏。
5、游戏:“马儿跑”
(1)教师与幼儿围圆形坐好,每人右手拇指戴一个指环,随钢琴伴奏边拍手、边右手边传玩偶小马,边朗诵歌词。
(2)幼儿跟随老师边传玩偶小马,边演唱歌曲2~3遍。
四、幼儿扮“小马”边唱歌边过“高山”、“小桥”。
活动延伸:
在音乐活动区,鼓励幼儿随音乐自唱自跳。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乐句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学跳邀请舞。
2、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大方,体验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纸4张、记号笔
2、舞蹈音乐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
1.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活泼。
师:今天我们初次见面,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需要用你的耳朵去听。(幼儿欣赏音乐)师:喜欢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2.听辨乐句,在每一乐句的句首处拍一下手。
师:我们在乐句的第一拍拍一下手,找找有几个乐句。(教师边拍手边有语言轻轻提示)师:拍了几下手?也就是有几个乐句?
师:请你们自己试着在乐句开始时拍一下手。
(二)创编动作
1、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老师选择动作进行记录。
师:现在请你们在这里找个空的地方,让老师看到你们每个人的动作。跟着音乐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记录幼儿的动作)
2、幼儿根据图谱学习舞蹈动作。
师:这个动作怎么做?应该注意什么?像在做什么?(教师哼唱谱子)师:让我们边做动作边走起来吧,前奏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准备。(手背后面,点头)(第一遍:他走的特别神气,我们再来试一试;第二遍教师语言提示)3、听音乐表演舞蹈动作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谱做动作的,如果我们不看图谱能记下这些动作么?(需要给你们一点时间去记一记吗?)(幼儿转身记忆动作)
(三)跳邀请舞
1、讨论并学习做邀请的动作。(坐在椅子上讨论)师:今天我们跳的是邀请舞,应该要有邀请的动作,你会怎样邀请朋友呢?请你来试一试?我们今天就先用这个宝贝的邀请动作!(教师示范,作提升:动作到位,一乐句做一次邀请)师:邀请朋友应该有礼貌,眼睛应该看谁?去找个朋友试一试邀请的动作。(关注眼神的交流)
2、老师完整表演邀请舞,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跳邀请舞的方法。
师:我先来做邀请者,你们在圈上做什么动作呢?
师:你们看,我在什么时候把朋友轻轻地请进来的?现在邀请者变几个了?我们两个现在去邀请啦。(2变4)师:现在有几个邀请者啦?1个变2个,2个变成几个啦?猜猜4个会变成多少个呢?8个呢?邀请者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全被邀请完了,这样的邀请舞喜欢吗?(如果发现到邀请时还没有找到朋友,应马上引导:我们应该在哪个乐句就应该找到朋友?)
3、幼儿学跳邀请舞,在舞蹈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让我们继续跳舞吧。(老师离开至旁边用语言提示,3个开始邀请)师:跳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应该怎么解决呢?(如果多人找一个朋友,应该及时调整)4.集体跳邀请舞,感受共同舞蹈的快乐。
师:跳的开心吗?想再来一次吗?(3--6--12--24)
【活动延伸】
师:朋友都邀请完了,音乐还有好多,还可以怎么跳呢?那试试吧!
师:今天学的开心吗?原来大家一起跳舞是件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们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好吗?
反思:
今天,我开了一节舞蹈课《快乐邀请舞》,上完这节课后我感想很多。我很喜欢这节课,总体来说我对自己上的这节课还是很满意的。这个活动的教案设计是比较成熟的,环节设计循序渐进,遵循人体的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且活动选材也比较新颖,虽然也是学习舞蹈,但内容是学习一个邀请舞,邀请舞不会乏味枯燥,可以更多的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重点主要把握在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学跳邀请舞两个方面,创编动作环节相对把握较好,创编动作的时候,我在活动之前首先预设了许多的动作,都是幼儿容易想到容易做出来的动作,并且对这些动作的提问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最后把每个动作总结成优美的语言,这是为了在活动中更好的引导幼儿,启发幼儿的记忆,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堂驾驭,以免发生语言障碍。在幼儿创编的时候,再发现较美观较有创造性的动作,进行简笔画记录,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动作创编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这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掌握舞蹈动作,但是在语言的指导上还是有所欠缺。
到后面的学习邀请舞的环节时,学习邀请的动作这个环节没有配合音乐尝试,所以幼儿比较生疏,因为还没有掌握,所以整个舞蹈连贯性不好。问题就是学习邀请动作与整体舞蹈的协调的要求讲的不够清楚,动作的节拍也没有讲述清楚,。其实教案原来设计是2拍一个动作,做4次。然后考虑到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稍作了修改,改成了4拍一个动作,做两次。在活动的时候还是没有讲清楚要求,导致有的幼儿4拍一个动作,有的幼儿2拍一个动作,甚至有的幼儿不会做。但是在这里注意到了细节的把握,如:做邀请动作的时候引导幼儿眼睛要看着对方,脸上要带着微笑,有礼貌的邀请。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有三个幼儿同时去邀请了一个幼儿,后来她们中有两个后到的主动离开了,这是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问。“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邀请者同时去邀请一个人,怎么办呀?”问题抛出来,大多数幼儿没有反映,但是有几个幼儿说出来“晚来的去找其他的朋友”。也及时解决了问题。
其实,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对这个活动的理解的不够深入彻底,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教案,幼儿的反映也是十分的好,她对整个活动的理解与我是不同的,我只停留在了活动的表面,理解的很浅,而她是把活动内化为了自己的东西,把握了活动的内在含义,再给孩子,孩子接受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知乐曲不同的音乐性质,并学习用熊走、鸟飞等动作来表现。
2、知道在做动作的时候注意避让,不与别人碰撞。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熊和小鸟的图片音乐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首先观看动物图片引出小熊和小鸟这两个角色,理解角色形象,迁移生活经验创编熊走、鸟飞的动作。
提问:“小熊是怎样走的?”
“为什么小熊的动作这么慢?”(幼儿模仿)
“小鸟是怎样飞的?”(幼儿模仿)
2、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有一天,小熊自己在家里,没有伙伴和它玩,觉得非常闷,它就走到这,走到那,真没意思。小鸟也是自己一人呆在家,没有伙伴,走到这,走到那,真没意思,小熊想,我还是出去走走吧,小鸟也想,我还是出去走走吧,于是两个好朋友碰到了一起,它们可高兴了,就一起跳起舞来了。”
“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中哪里是小熊在走,哪里是小鸟飞,哪里是它们在跳舞。”提出要求后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幼儿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尝试表演。
3、分段欣赏。
(1)aa段:重点练习熊走的动作,教师反馈幼儿好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熊走时膝盖弯曲的要点
(2)ab、ac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出该音乐欢快的音乐性质,练习小碎步,做鸟飞的动作。
(3)跟随a段音乐分角色表演有关故事情节,进一步熟悉音乐及角色形象和动作,并掌握游戏规则,就是小熊运动时,小鸟不动;小鸟运动时,小熊不动。
(4)b段: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听出b段欢快的舞曲性质,释放幼儿情绪,学习结伴自由舞蹈。
4、完整的听音乐,分角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幼儿在自由结伴时要学会避让,不与别人碰撞。
师:小熊和小鸟玩的特别开心,想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吗?那现在我们就请小男孩做小熊,小女孩做小鸟,但是在玩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人,大家准备好,开始。
5、互换角色表演
6、活动结束
师:今天玩的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那我们现在休息一下,改天再来玩这个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小班上学期的音乐游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游戏类的活动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并愉快的进行活动,比较适合小班的`孩子。但是也有个别孩子在活动中表现的比较不是很积极,如:有几个平时就比较安静的小女孩,在活动中虽然也有想积极参与的欲望,但是缺少在集体面前表现的勇气,因此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也有几个孩子可能活动的设计过程没有足够的引起他们的兴趣,没有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到后半段活动时注意力分散。因此在音乐游戏的设计方面我还要继续探索。
猫来了音乐游戏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