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实验性学习任务,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竖的认识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竖的认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教具大时钟一只,情景图一张。
学具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材料:材料纸作业单、笔各若干。
第三、四组:看图拨指针材料:卡片、小模型钟各若干,幼儿用书画面34。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初步用过铁书钉。
第五、六组:做钟面材料,钟面底板(图一),时针、分针(图二)、铁书钉各若干。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教师出示时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使幼儿知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它和人们关系密切)
(2)观察认识钟面。
(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钟面上两根针一样长吗?(使幼儿知道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3)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①教师将两指针都拨到12上。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这就表示12点,看,它们在走,是怎样走的?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它们都是朝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初步感知这就是一小时。谁会拨九点钟?教师报时间,幼儿演示拨指针,引导多数幼儿检查,帮助幼儿理解整点的意义。
②认识半点。方法同上。
(4)学习看图画指针活动,巩固对钟点的认识。
教师出示幼儿生活情景图。你几点上幼儿园?谁会在这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表示八点钟?他画的是八点钟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检查,初步掌握看图画指针的方法及名称。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看图画指针。
请小朋友仔细看每幅画面的内容,想想做这件事的时间,再在钟面上画出指针表示时间。
竖的认识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他们的认知、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大班幼儿对喜欢和熟悉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意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获得新的知识经验。“认识日历“这个活动,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日历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认识并能正确的'使用日历对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为了顺应孩子们的探索需求,我设计了“认识日历”这一活动,试图让孩子们在交流、游戏、探索中尝试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重点:
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了解日历并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目标:
1、 认识日历,了解日历基本信息,学会看日历。
2、 了解日历的功用,能运用日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
ppt课件、ppt游戏课件、自制可分解组合日历
活动过程:
01听故事,引出日历。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苏里。苏里的爸爸妈妈非常疼爱她,可是她依然觉得生活好像并不完美,于是,她决定要拿起行李去旅行。
2、 在苏里的旅行箱里,有一件很特别的行李,会是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下,并帮助苏里整理。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手里都有都拿到了什么?这件特别的行李会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02整理日历。
1、梳理日历中都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
重点句子:这有可能是一本日历,因为日历里有年(月、日、星期)。
2、那我们一起来帮苏里把日历整理好。
重点提问:
年:这会是哪一年的日历呢?原来日历里会告诉我们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月:一年里一共有多少个月呢?这些月有什么不一样吗?12个月,有的大有的小,分别叫做大月、小月和平月。
日:你们手中的数字卡里每个月都有多少天?31天、30天、28天。了解大月、平月、小月,并顺序整理好。
小结:日历里会告诉我们这是哪一年的日历,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别有31、30、28或29天。
03运用日历并找到今天和自己的生日。
1、日历整理好了,苏里非常感谢你们。
提问:日历整理好了,那你们知道日历有什么用吗?
2、帮助苏里找到今天的日期,并在日历上标注出来。
小结:原来,要想在日历上找到某一天,首先要知道这一天是几月几日,然后先找到月,在从这个月里面找到日,就可以在日历上找到这一天。
3、苏里出发去旅行,却感觉孤独,缺少朋友和亲人的陪伴,于是又回到了大家身边,并且给每个人都带了生日礼物。
请幼儿在苏里的日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并请几名幼儿与大家分享,巩固练习运用日历找日期。
04运用日历进行“抽奖”游戏。
游戏规则:等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大转盘,转盘上会有国庆节、妇女节、儿童节、元旦等节日,当你们喊“开始”时,苏里将会为你们转动转盘。
当你们喊“停”时,苏里会停下转盘,指针停在哪个节日上,请你们快速的在日历卡上找到这一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05了解日历的多种形式。
1、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日历?
小结:一页显示一天叫日历、一页显示一周叫周历、一页显示一月叫月历、一页显示一年叫年历;还有挂在墙上的挂历、放在桌子上的台历、电子日历、手机日历;日历非常实用,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幼儿与父母一起在日历上找到春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竖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3、观察角
师: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做的角。
展示学生的角。选出典型的三个角锐角指教钝角。
师: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把这三位同学的角放大画在黑板上。选用学生的作品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汇报发现的共同点(预设发现了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xx个顶点和xx条边。”
5、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
拿出教具,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老师要用它变出一个角,变角的时候你们要用心噢。
师: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师: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同学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角,看看他们谁大谁小?(先画一个锐角,再用红色粉笔延长)
学生汇报两个角一样大。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巩固刚学习的只是)
(三)画角
师:同学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有那么多角,同学们想把他们画下来吗。
师:好,现在先请同学们交流思考如何画,然后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都探索精神,下面请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出示课件画角,之后请同学们再画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板书设计: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竖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竖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一道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一个一个的或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一百以内的数的必要。
教学重点:
进一步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边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师:呈现主题图,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图给你留下什么感受?估计:生:有这么多的鸽子,有那么多的花,小朋友能数清楚吗?
师:那你们能够数清楚吗?快试一试。(估计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数出)师:看来,我们只知道20以内的数行吗?生:不行。
师追问: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也遇到过数数的困难?生举出例子。
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好不好?
二、学习新知
1、出示鸽子图
问:谁有好的数数经验介绍给大家。
估计:
⑴数得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⑵数数时要用手指着。(或做标记)
让我们来实际数数吧,(随便用什么方法都行)指名c等生数,估计(一个一个的数)指名a、b等生数补充(二个二个的数)
对策:采访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数完了?小组同学互相数一数你们觉得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师:那你们就来数数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估计:这回就会两个两个数,因为课前我特意安排两个人一桌。
对策:表扬大家有个很好的动作(两个手指一掐)问: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数花盆
问:你来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盆花?(解释什么叫估计?)指优等生说说怎么估计的。
师:所以你在回答时应用一个词大约。
3、看来为了更快的得出有多少个可以估计一下。先数出10个,其他的与他差不多也看作10个。
练习数数:你能从1数到100吗?自由的试一试。
对策:师拿小棒演示:29再添上1就是3个十是30。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一摆。
师再问:99添上一是多少?不用口说,用小棒摆一摆。用小棒来告诉我。
估计:摆10个10捆。再次强调10个10是100。
师引导:在学20以内数的时候,满10就要进一,那么,这也够10捆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估计:
⑴也进1。
⑵把它捆成一大捆。
对策
⑴向哪一位进呢?引出百位。
⑵对,你的方法很好,那是多少呢?(100)
填空:100个一是()
一百里面有()个十
一百里面有()个百
一百里面有()个??
三、数物品
师:书上有一幅图,就是想考考你们的眼里,怎么样想看看吗?打开书4页。
1、(1)自己小声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支笔?
(2)汇报你是怎么数的?(一十一十、一个一个)让数的快的介绍方法,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比较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再请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一数,其他同学一定要耐下心来听。
择优:你觉得哪种方法又快又好,哪种好就用那种。
反问:3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数墨水瓶之前,让学生先思考用什么方法数,然后再去数。
四、巩固练习
1、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人?
2、连续数出5个数师说26,生往后连续数出5个数。用手指记着。
同桌做这个游戏,师随时指导后进生。
计:左图的豆子有50个,右边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竖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
2.0~5的数字卡片
3.62张练习题。(为写“0”做准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你们都学过哪些数字?(1.2.3.4.5.)
我们一起来数一遍。(学生大声音的齐说1.2.3.4.5)
2. 好,你们都会数这些数字了,现在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做个猜数字的游戏,好吗?
(1) 这个数在3的后面,5的前面,它是几?(4)
(2) 这个数比2大比4小,它是几?(3)
(3) 这个数比1多1,它是几?(2)
(4) 这个数在2的前面,比2小,它是几?(1)
(5) 这个数比1小,它在1的前面,它是几?(0)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都猜对了,你们还知道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板书(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1)揭示“0”的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1.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
请同学仔细看图,根据这三幅图编个小故事。(学生描述三个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行。)
看第一幅图,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盘子里有2个桃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课件出示:2 )
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小猴子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我们用数字1表示。
(课件出示:1 )
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剩下的1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可以用“0”来表示。
(课件出示:0 )
师小结: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就可以用零来表示。
2. 猜硬币――生动认识“0”表示没有。
师:生活中有好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呢?注意听――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学生猜)
生:2枚。
生:1枚。
师:盒子里到底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我们打开看一看。
(教师倒出盒中的硬币,放在手心。)
生:1枚!!!
生:用1表示。
师:现在呢?再猜猜看。(教师使劲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学生私下猜测――)
生:0。
生:盒子一个硬币也没有。
生:我认为用0来表示。
师:(打开盒子,向外倒。)
师:真的一个也没有,是0个。
同学们猜的真好,尤其xxx同学上课表现一直非常好,老师奖励给她1个笑脸,奖励给xxx1个笑脸,老师的手里现在还有笑脸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3. 举例有关0的实例――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师: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可以用“0”来表示的实例吗?如果你能说,说给同桌听一听。
(小组合作,左边同学先说,右边同学听。然后右边同学说,左边同学说。比一比谁说的好,谁听的好。)
全班汇报交流。(如果有学生说“0”像鸡蛋,师应对“你说的是“0”的形状,我们有2个鸡蛋,吃掉了2个,还有几个鸡蛋呢?)
竖的认识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 认识数字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