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了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们需要准备的一份教案,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生活活动教案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1
【活动设计】
这次活动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小班幼儿生活中不会穿和穿反鞋子的现象,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发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意识。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知道鞋子的正确穿法,并能明白错误的穿鞋方法会带来危险并及时纠正。
【活动目标】
1、学会猜谜语,并能完整的猜给家长和小伙伴们听。
2、懂得鞋子的正确穿法。
3、知道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要及时的纠正过来。
【活动准备】
1、《可爱颂》《我爱洗澡》歌曲音乐。
2、一双幼儿穿的鞋子。
3、多媒体教学资源:《宝宝和小鞋》的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说谜语《好朋友》,请幼儿猜谜语。
谜面:两个好朋友,见面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如果穿对了,它们头靠头,如果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提问: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哪两个好朋友?(谜底:鞋子)
幼儿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一双幼儿穿的鞋子,请幼儿一起学说谜语。
二、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鞋子不舒服时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时脚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觉。
玩法:教师以鞋宝宝的口吻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同时将自己的鞋分别以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掉鞋等样子穿鞋、走路。小朋友们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做。站起来走走试试,穿这样的鞋子走路感觉会怎样?
2、组织幼儿说一说:这样的鞋子穿起来舒服吗?穿着这样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会发生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
当出现掉鞋、鞋粘扣开了和穿反鞋时,脚丫走起路来就会觉得不舒服,还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危险。
【活动反思】
生活中可以发现孩子经常将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从外观上看,很别扭,不美观;从身体方面考虑,幼儿会感觉不舒服,影响幼儿走路及正常的活动。要是经常不注意,会影响幼儿小脚的生长,甚至影响健康,因而,对教师来讲,及时发现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对幼儿参加正常活动,以及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要让幼儿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须先分析导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据我观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龄小,观察能力弱,观察不够细致,把大致相同对称的鞋子误认为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穿鞋时不再选择,随手拿来,套上就算,容易出错;二是,幼儿对应匹配能力还不够,不知道,左脚对应左鞋,右脚对应右鞋。清晰原因后我就设计了三大环节来“对症下药”“据因纠果”。首先用拟人化的方法帮助幼儿认识鞋的正反,让幼儿清楚地知道一双鞋子两只是不一样的,然后用谜语来告诉幼儿,穿错鞋像两个好朋友在生气,噘嘴歪头,穿对鞋像朋友在微笑、点头拉手。最后,以游戏“找鞋穿鞋”发展幼儿的细致分辨、对应、匹配的能力。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已经出现了交往意愿,但却不善于交往的。“请求加入一起游戏”,是小班幼儿需要学会的一项基本的交往技能。我选择这个活动,目的就是想让幼儿能运用简单的交往语言学习与同伴和谐地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请求加入一起玩的技能。
2、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邀请中班两位幼儿,事先排练好情景表演。
2、布娃娃一个,各种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交代任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快看,今天老师请谁来我们班做客?今天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节目,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巧和亦星他们做了什么事?
二、情景表演“一起玩”
师: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说了什么话?(有许多幼儿举手,作答者不多)
幼:玩娃娃。
幼:我们一起玩吧。
师:亦星哥哥你刚才说了什么?再说一遍,好吗?(幼儿活动前没有观看情境的经验,因此对老师的提问未能理解。为了让孩子能较好地理解表演内容,我利用小客人来示范并讲评幼儿回答情况来引导幼儿理解。)
亦星: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师:哦,亦星哥哥说了什么?
幼:我和你一去玩,好吗?
师:姐姐说了什么?
幼:姐姐说,好的,我们一起玩。
师:我们一起来学哥哥说的话,好吗?
幼(全体):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学姐姐说的话,好吗?
幼:(全体)好的,我们一起玩。
三、小结情境讲述结果,利用榜样来教育孩子。
师:在玩玩具中,看到别人有好玩的玩具时,不能用抢的,应该用有礼貌的话说: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当自己有好玩的玩具时,应懂得和小伙伴一起玩。
四、以游戏形式,引导个别幼儿练习说话。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谁说得对,声音响亮,我就把娃娃给谁玩。
幼:我想玩布娃娃,给我玩一下好吗?
师:你在跟谁说话?
幼:老师,给我玩一下,好吗?
师:给你玩,我就没玩具可以玩了,怎么办?(启发幼儿分享)
幼:我们一起玩。
师:好的,我们一起玩。
五、幼儿实践活动,活动结束。
师:今天,林老师还准备一些玩具,可是老师准备的这些玩具不够,怎么办?
幼:一起玩。
幼:我玩一下,他玩一下。
幼:大家一起玩。
老师分发玩具(每组4—6人,玩具2—3个),幼儿玩玩具,教师来回巡视引导。部分幼儿能与同伴一起玩玩具,如佳莉和希垣,至淳和飞洋等;也出现了抢玩具现象如泽专、伟铭等;也有几个幼儿向老师寻求帮助;还有像小涵还能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跟同伴一起玩玩具,也出现了一些打抱不平的小朋友,会说“他没有一起玩玩具;要一起玩”;甚至出现刚才在小朋友面前说玩具要一起玩的幼儿在抢玩具(这说明孩子们虽然已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
【活动反思】
“小客人”的到来,吸引并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采用“榜样”教育,改变了社会性教育的单调说教形式,更利于幼儿的接受。在幼儿不理解时,教师能及时引导、帮助幼儿重新理解情境表演内容。在因引导理解表演内容和学说对话句型时,如果能运用新玩具激发幼儿情绪,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那么课堂的气氛会更好。在玩玩具中出现的说与做不一致的情况,更说明了社会性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持之以恒,幼儿虽然已有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就需要我们成人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反复加强。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3
活动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卡”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孩子们在游戏中出现了“乘公交车刷卡、购物刷卡”的情景,“刷卡”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乐趣,生活中还有哪些卡,它们有什么用处呢?孩子们对卡的兴趣渐渐浓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机,积极引导” 。伴随着孩子们的疑问和好奇,我们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卡,创设了环境——城市里的卡,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拓展其生活经验,满足幼儿对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让孩子们自己去主动探索发现卡的秘密,既有利于相关经验的积累,又能萌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重点:能大胆表述卡的名称、用途
难点:比较、区别卡的异同点并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幼儿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卡,了解他们对卡的认识度并根据卡的性能有
选择地将收集的卡进行筛选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生活中使用银行卡的一段视频(分别在银行、百货店、超市、药房、书店刷卡购物情景)、5个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一)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孩子们参观自己带来的卡都很兴奋,在和同伴自由交流中,能主动向同伴介绍并一起辨别卡的名称,如:交通卡、纪念卡、书卡、航空卡。。。。。。)
(二)重点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幼儿: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一)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二)重点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说自己喜欢的卡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适时地追问,如:有孩子说:我喜欢贵宾卡,它可以打折。有孩子问:什么是打折?老师追问:打折是什么意思?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在模拟场景的运用中,幼儿共同寻找和验证,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卡的作用。)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一)重点提问:
1、录像里的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假日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2、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幼儿: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二)重点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标记、磁条、签名、数字、装饰。。
相似的地方:都有文字、一样小、硬硬的、数字,在归纳的同时要鼓励会用语言把自己的记录完整表达的幼儿)
——小结:是啊!发明这些卡的叔叔阿姨真了不起!小小一张卡就有那么多的学问,只要我们经常多看看,多想想,多比比,就会发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
四、设计卡(延伸:大胆想象)
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卡呢?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能结合幼儿的生活、针对幼儿的兴趣特点来设计生成,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城市中卡的兴趣和对卡的探究精神,幼儿也能完整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卡的不同用途。
活动的设计能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开展,层次清晰,过渡自然。活动的取材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能跟随他们的兴趣、跟随他们的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所以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能得以良好体现。既能运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畅所欲言,又能把握将个性化的热点问题辐射到全体。
活动中运用了分辨验证、配对游戏、观看录像、记录异同等多种形式,积极调动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在卡与场景配对过程中,不仅帮助孩子学会用生活经验看懂生活中的标记,并且提升了卡的不同作用。录像中的情景再现,丰富了孩子的视野,生动地表现了“一卡多用”的先进性。通过活动设计,一方面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有求异的精神,另一方面提高了大班幼儿学会观察—归纳—求同、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所表示的含义。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字。发现运用数字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数字1-10。
物质准备:
邀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日历、时钟、电话、尺子、温度计等。课件: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过程:
1.结合数字象形歌出示数字1-10,帮助幼儿区分巩固数字1-10.
2.出示部分有数字的生活常见物,了解数字的用途。
(1)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途?
(2)你觉得数字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处?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讲述生活中见过的数字。
3.引导幼儿观看ppt课件,进一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数字在我们生活中十分的重要,数字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车牌、电话号码、身份证、门牌号等等。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有许多的不方便。
4.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5.游戏:设计电话号码。
为幼儿提供记录纸与记号笔,引导幼儿按要求自编电话号码。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5
活动背景
故事《胆小先生》构思奇特,情节有趣,深受中班孩子的喜爱,因此,我组织了此活动。 此活动我从情感教育入手,将重点放在挖掘作品的内涵上。旨在通过此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完整地讲述。
(一)活动目标:
1、体会故事中胆小先生内心由胆小到勇敢的变化过程。
2、 大胆地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勇于创新,发展求异思维
3、 感受故事奇特的构思及有趣的情节。
(二)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活动中给孩子倾听各种有趣的故事。
2、与故事情节变化基调相一致的音乐,故事配乐录音。
3、 故事围裙剧操作材料(围兜、小动物、大木桶)
(三)活动过程
1、 师:小朋友你见过老鼠吗?你看见老鼠会怎么样?老鼠见到你又会怎么样呢?
幼:见过。我看到老鼠很讨厌,想打死它们。老鼠见到我会吓得赶快逃走。
2、 师:如果是位胆小的先生,他看见老鼠会怎么样呢?听完故事《胆小先生》你们就知道了。
3、教师有感情讲述第一遍故事
4、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胆小先生的内心变化。
(1)师:说说你听到什么地方觉得胆小先生不在胆小,很勇敢了。
幼a:我听到胆小先生说的话,觉得他不胆小了。
幼b:我听到胆小先生勇敢地用扫帚把老鼠打得吱吱乱叫。
幼c:胆小先生说:“老鼠的脚是那么小,我有什么好怕的。”我觉得他不在胆小,非常勇敢了。
幼d:我听见胆小先生使劲地跺脚,老鼠们个个抱头乱窜,以为地震了,觉得他很勇敢。
(2)老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中胆小先生勇敢的表现。
(3) 师:说说你听到什么地方觉得胆小先生很胆小呢?
幼a:我听到老鼠要换房子,他就换了,觉得他真没用,太胆小了。
幼b:我听到胆小先生被老鼠赶到地下室,觉得他很胆小。
幼c:我听到老鼠在客厅里大吃大喝,他也不去管,觉得他很胆小。
幼d:胆小先生听说老鼠一跺脚,整个房子会塌的,就害怕地让老鼠住进了地下室。
5、老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中胆小先生胆小的表现。
6、这个故事真好听,一会儿胆小先生胆小得要命,一会儿又勇敢地很。那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想得很奇怪,很有趣,你喜欢吗?(设问)
评析: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通过对胆小先生内心由胆小到勇敢表现的讨论,给予幼儿自由发表感受的机会,鼓励幼儿一问多答,这样便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对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我给予孩子再次欣赏和一起参与讲述的机会,以一个“什么地方想得好,觉得有趣”的设问,使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为孩子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作好铺垫。
7、教师用围裙剧的方式讲述第二遍故事。
8、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奇特的构思。
(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想得很奇怪、很有趣。
幼a:,我听见老鼠说:“我只要一跺脚,整个房子就塌了”觉得真有趣。”
幼b:胆小先生胆小害怕的样子真滑稽。
幼c:我听见母老鼠生一窝小老鼠,小老鼠长成了大老鼠,大老鼠又生小老鼠,到处都是老鼠,觉得很奇怪,也很讨厌。
幼d:胆小先生最后胆子大了,用扫帚打老鼠的情景,很有趣。
(2)你听过什么故事也像《胆小先生》一样很奇怪、很有趣呢?请你介绍一下。
幼a:我听过《苍蝇找尾巴》的故事,苍蝇到处找尾巴,最后被牛尾巴打死,很好玩的。
幼b:我听过《不要脚的朋友》,知道了蛇、蚯蚓、小鱼是不需要脚的。
幼c:《小红帽》的故事非常有趣,狼的肚子剖开来,小红帽、外婆还活着,真奇怪。
幼d:《咕咚》中,胆小的兔子边跑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其他的小动物吓得也跟着一起跑,最后知道,“咕咚”原来是个木瓜,真有意思。
(3)师:这么多奇怪又有趣的故事多好听呀,我们以后也来编很奇怪、很有趣的故事好吗?
评析:我采用了围裙剧的方式讲述故事,让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大大调动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也能让幼儿通过直观的感受较好地理解、把握了作品的内涵。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幼儿将故事中感受到的,日常生活中所积淀的感受在此时得到了梳理、宣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水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幼儿对水既熟悉又陌生。本节活动是让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通过活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在此基础上,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活动目标
1、了解水,认识水。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水的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且用“如果~就~”说一句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各一杯。
2、小瓶矿泉水若于瓶。
3、有关水的景色的课件。
活动过程
如果没有了水
一、通过猜谜游戏引出水。
1、谜语: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2、说出生活中水还能做什么?
二、通过活动了解水
活动一:认识水(教师给每名幼儿一瓶水)
1. 用眼晴看水是什么颜色?(无色)
2. 用鼻子闻水的气味?(无气味)
3. 让幼儿喝一口水,品一品是什么味道?(无味道)
4. 把瓶子倒转过来找发现?(水是流动的)。
活动二:怎样分辨出水
1、教师把用透明杯装有奶、白酒、白糖水、纯净水拿出。
2、让幼儿分辨是什么液体(幼儿用眼看、鼻闻、舌尝分辨)
活动三、知道水的重要性,发展语言。
1、让幼儿欣赏有水美景课件图片。(引导幼儿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2、让幼儿看没有水的凄惨课件图片。(引导用如果没有……就……说一句话)
三、延伸节约用水
让幼儿谈怎样节约用水。
四、唱一首关于水的儿歌结束。
师生共同唱《弯弯的流水》的儿歌。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是我在发现有的幼儿浪费水的情况下,选取了本活动。
整个设计是先认识水,会分辨水,幼儿对水有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认识。再知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有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没水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懂得珍惜用水、节约用水。
借助看课件图片来学会用“如果~就~”、“如果没~就~”来说一句话,以此发展幼儿语言。
我关注每一个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每当让幼儿说的时候,都借助实物或图片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并及时纠正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勇敢表达。
生活活动教案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