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精心设计的教案有助于教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教案的实施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5篇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下雨了》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享受自然的思想。在记忆和表现雨中场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学习和大胆表现下雨这一情境中的人物动态,了解组织画面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雨中人物的特点,运用绘画的语言,以“下雨了”为创作一幅有层次、有动态的绘画作品,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

2、通过表现雨中情趣,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创作一幅画面有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作品。

难点:雨中的人物动态和表情及前后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组织教学

2、天气预报下雨图标展示(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标吗?它们是什么意思?

生:天气预报图标,有雨的意思。

(引出课题《下雨了》)

(二)新授

1、忆雨

师:下雨了我们怎么办?

生:打伞、穿雨衣…

2、创设情境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雨了这些小朋友该怎么办?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乌云、雨点,再拿出两个人物图片贴在雨中)

生:人物需要打伞或穿雨衣。

师:拿出准备好的雨伞和雨衣给人物贴上。

师:下雨了人物在雨中行走地上会出现什么?(教师移动图片人物的腿和脚)

生:雨花。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地面上溅起的雨花)

(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画)

(三)欣赏课本中的作品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观察p15《伞花》和《放学了》。

师:两幅画的共同点?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绘画技法?

生:人物多。运用了遮挡法、前面的人物大后面的'小。

师:你们可真棒! 两幅画运用了“近大远小”和“遮挡法”的绘画技法(重点强调)

(四)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画了吗?下面咱们四个组做一个比赛,看哪个组最棒。(要求:各组的美术组长在老师准备好的纸上画出乌云、雨点和雨花,各组成员画打伞或穿雨衣的人物,画好后剪下来交给组长,组长按照“近大远小”和“遮挡法”贴到自己画面中,这样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最后哪个组表现的好就得到小红花。)

生:好

师:下面就请拿出你们的小画笔行动吧。

(五)作品展示

点评:看哪个组的画面近大远小、遮挡法的关系表现得好。

(六)安全避雨

可以在汽车站、屋檐下、电话亭或小亭子里避雨。不要在大树或电线杆下躲雨。蹚水也很危险,容易误入井中。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乐意听听 、说说、想想小白兔和小袋鼠避雨的好办法。

2、感受小白兔和小袋鼠互相帮助想办法避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有生活中在雨中行走和避雨的个体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谁呀?

重点提问:小白兔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表达)

儿歌: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香又香,小草绿又绿,提着我的篮子,采蘑菇回家。

二、想想说说——寻找避雨的好办法

1、说说找找避雨的办法——迁移生活经验想办法

重点提问:滴滴答、滴滴答,下雨了,小兔该怎么办呀?

小结:你们真能干,帮小兔想了那么多能避雨的办法!

过渡语:小白兔撑着树叶伞继续往前走,哗啦啦、哗啦啦,下起了大雨,就在这时,谁着急地跳来了?

2、想想避雨的办法——拓展经验

重点提问:小袋鼠怎么了?(播放录音)

小白兔会对小袋鼠说什么呢?

设疑:叶子太小,袋鼠的身体太大,叶子下躲不了他们俩,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袋鼠避避雨?

?视幼儿实际,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说出帮助小袋鼠的办法;或引导用肢体动作表现帮助小袋鼠的办法】

3、听录音

重点提问: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呀?(小兔到那里去了)

小结:原来他们两个合撑一把伞。小白兔和小袋鼠真聪敏,想到了一个这么简单的办法,就让大家都淋不到雨。看来,遇到困难一起动动脑筋,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三、唱唱跳跳 ——体验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1、引导孩子一起和小兔、小袋鼠快乐唱歌“找朋友”。

小结:瞧,小白兔和小袋鼠的脸上多么幸福的笑容呀,和朋友在一起互相帮助,一起游戏,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四、延伸活动:

1、班级图书角投放《下雨啦》的故事录音和故事书,幼儿可以听听讲讲。

2、在班级小剧场创设“下雨啦”的情境,引发幼儿自主表演兴趣。

3、捕捉生活中幼儿互相帮助的照片,创设“朋友记录墙”,引导幼儿间能够互相帮助。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篇3

设计理念:

下雨天的时候,幼儿都会被大人保护的很好,他们对雨天的概念真正的理解并不多,雨是从哪里下来的,雨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雨丝的模样……所以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使用平时不起眼的材料去创造“雨”,去感受“雨滴”或者“雨丝”的样子。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教学目标:

1、学着用适量的浆糊把泡沫条粘到画纸上。

2、感受粘粘贴贴的快乐,体验视听享受的别样心情。

重点:幼儿操作用泡沫条来装饰的下雨的天空

难点:能用泡沫条表现出各种形态的“雨滴”。

教学准备:

1、教师示范画(事先用蓝灰色调的水彩涂满整个画纸)

2、每人一份泡沫条(包装水果的外泡沫套剪碎),每组一份浆糊。

3、一段有雷声、雨声的音乐。

4、下雨场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好大的雨

1、 教师出示有下雨场景的图片

2、 师:你们在图画上看到人们手里都拿着什么啊?

3、 师:什么样的天气我们要带伞啊?

4、 师:你们能学学下雨时雨滴的样子吗?(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学下雨的样子)。

二、 纸上下雨

1、 教师出示蓝灰色底的画纸。师:今天我们要在这张纸上下雨。

2、 教师播放录有雷声的音乐。师:哇!打雷了。快要下雨了,零星的小雨下下来了。

3、 教师示范在纸上用小泡沫条贴出“零星小雨”。

4、 教师播放有下雨声的音乐。师:哇,雨开始下的了哦!这个时候雨是什么样子的啊?(很多,很快,很密)

5、 师:那我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来我的纸上下雨。

6、 教师继续播放有倾盆大雨的音乐声。师:哗啦啦!雨又更大了。那这个时候雨下下来是什么样子的了啊?(雨点更大、更密、更快了)

7、 教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下雨,其他幼儿观察仔细。

8、 教师播放伴有风的声音的雷雨场景音乐。师:呼呼呼!刮风了,雨点被吹来吹去了。

9、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现刮风时的雨点。

三、 幼儿实际操作。

1、教师请幼儿在自己的画纸上实际操作

2、注意提醒幼儿要一根一根的拿,浆糊涂的少一点。

3、师:现在我请小朋友在这灰蒙蒙的天空上下雨喽。(教师一边播放音乐)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 结束部分

1、 幼儿完成化作后,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

2、请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看看别人和自己下的雨有什么不一样。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描述下雨的场景。

2.体验用绘画表达雨景的情趣。

3.感受雨天的有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有观察过下小雨和下大雨的经验。

课件准备:“雨声”音效及图片;《下雨啦》视频。

材料准备:图画纸、颜料、各种大小的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效及图片,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景象

——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们见过雨吗?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

二、播放视频,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下雨的场景

——下小雨时,雨点是怎样的?

——下大雨时,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三、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动手自由创作雨景

1.鼓励幼儿想一想在画纸上如何表现出小雨、中雨和大雨的样子。

2.幼儿自由创作雨景图,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四、展示作品,鼓励幼儿表达想法,感受雨天乐趣

——你画的是什么雨?

——为什么会这样画?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5篇相关文章:

儿歌春来啦教案优质8篇

地震啦大班安全教案7篇

小猫来啦活动教案7篇

秋天来啦中班教案推荐8篇

冬爷爷来啦教案优秀8篇

春天来啦教案反思6篇

冬爷爷来啦教案6篇

幼儿园春来啦教案7篇

冬爷爷来啦教案参考7篇

幼儿园春来啦教案通用7篇

下雨啦小班美术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