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课程的逻辑结构,我们要根据教案中的要求进行课堂实施,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春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春教案篇1
一、设计思路:
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天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虽然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生疏,但考虑到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教育应站在一个高的角度看问题,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很有综合性,有贴近幼儿生活的,也有较为深奥的,主旨是为了给孩子更有深度有广度的教育,让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爱的种子,树立环保的意识。让他们从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幼儿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环保意识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环保意识。
2、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深刻了解,帮助幼儿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活动重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能自觉做到爱护环境。
四、活动难点:
怎样让孩子们深刻了解环保对生活的重要作用,从内心重视起来。
五、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
六、活动过程:
(一)了解美丽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活动导入,播放歌曲。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颗蓝色的星球叫什么吗?
师: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你们爱地球妈妈吗?
师:地球妈妈也很爱我们,她把最好的东西给了我们,小朋友想一想,地球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呢?
2、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给予我们的礼物并提问:
谁能说说水的作用?生活中,我们能离开水吗?应该怎样用水?你喜欢蓝天吗?清新的空气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茂密的森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还有谁是人类的好朋友?
3、教师和幼儿共同玩"大树和小鸟"的游戏,以此体验自然生态的和谐。
(二)了解地球受污染的原因,并启发幼儿说出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出示多媒体课件)。
提问:地球妈妈怎么了?
师:由于我们的不注意,最终让我们的地球妈妈受到了伤害。她伤心地说:花草树木是我的皮肤,可你们却砍呀砍呀,让我留下了伤疤;海水是我的血液,可你们却大面积污染,让我全身无力。小朋友,地球和人一样也会生病,你们知道是什么让地球妈妈生病吗?
1、汽车尾气的排放;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空气清新?
2、工厂浓烟的排放;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守护我们的蓝天?
3、树木砍伐;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拥有大片的森林?
4、污水排放。
师: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水的污染?
5、除了上面这些办法,我们还可以怎样保护环境?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播放多媒体课件)捡垃圾,自觉投放到垃圾箱等。
(三)呼吁小朋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播放歌曲)
1、师:健康的地球才会有健康的我们,如果我们能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我们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纯净的水,吃到干净有营养的食物,感受到鸟语花香,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小朋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行动起来。我提议:我们班的小朋友为环保小卫士,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保护好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好吗?
2、师生共同喊口号"为环保,献力量!"结束。
2023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用自然的声音表现歌曲。
2、喜欢参加音乐情景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鸡、兔、猫)的门标,歌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天气很好,老师带你们到朋友家去做客,好吗?
二、情景表演,学习歌曲。
1、教师边唱《做客》歌曲,边带着小朋友到了小鸡家门口,教师边敲门边唱(彭、彭、彭彭彭彭彭,来把门儿敲)小鸡不在家。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唱着作客的歌来到小兔的家,请一位小朋友来敲门其他小朋友唱(彭、彭、彭彭彭彭彭,来把门儿敲),小兔也不在家。
3、大家唱着这首歌来到小猫家,大家一起敲门(彭、彭、彭…来把门儿敲)喵、喵谁呀?大家一起说:“小猫你好!”小朋友在猫家玩了一会儿,与小猫说:“再见”
4、小朋友在教师的带领下又唱着歌来到了小兔家,(彭、彭、彭……来把门儿敲)小兔同样不在家。
5、小朋友在教师的带领下又唱着歌来到了小鸡家,(彭、彭、彭……来把门儿敲)小鸡同样不在家。
三、学习歌曲《做客》。
1、今天我们到朋友家去的路上,小朋友还和老师一起唱了一首新歌叫《做客》,我们大家现在再来一遍,(提醒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唱歌,唱“彭、彭、彭时要唱得短点,不拖长音)
2、以后爸爸妈妈带你们去做客时我们小朋友把今天学的新歌唱给客人听。
教学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小班的幼儿。因为小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敲门”的情景游戏贯穿,运用幼儿喜欢的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做角色,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023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尝试随乐合拍的表演生活动作。
2、体验家庭的生活温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观察家长炒菜、煮饭的场景。
2、物质准备:音乐《办家家》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 节奏游戏“炒小菜”
教师念白:系 上|围 裙|扎 起|袖 子|
× ×|× ×|× ×|× ×|
端 起|小 锅|拿 起|小 铲|
× ×|× ×|× ×|× ×|
炒小 菜 |炒小 菜|
×× × |×× ×|
炒好 小菜 |开饭 了|
×× ×× |×× ×||
(二) 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1、第一遍: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提问:歌曲里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办家家时的心情是怎样?
2、第二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提问:小朋友扮家家时是怎么玩的`?做了哪些事情?
3、第三遍: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鼓励幼儿在念白处跟念歌词。
(三)幼儿听音乐玩娃娃家的游戏,在音乐的最后,给娃娃喂饭;可引导幼儿编几句哄娃娃吃饭的话。
(四)教师简要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提供办家家的游戏材料,让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小坦克 见领域活动指导p26。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2023春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让小朋友学会字母ab 及代表单词(apple and bear ),并能在早上用“good morning.”“good morning, teacher.”向家人、朋友及老师打招呼。
教学准备:
单词卡人手一份,教师范画,幼儿用书, vcd,磁带。
教学过程:
1. 让幼儿先听音乐做一个热身运动(good morning).
2. 教师向幼儿问好:good morning everyboday
教师向幼儿介绍我是美乐迪老师
(i am melody)
教幼儿齐声向老师问好
(good morning melody)
小朋友们也可以用good morning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问好,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ok
3.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认识以a 和b 开头的单词 。先听磁带
请看,这是字母a,请跟我读。以字母a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apple), le on to me.请跟我读a le.出示字母b,以字母b开头的单词-----(出示卡片bear)。le on to me. 请跟我读bear.小朋友们都认识这两个单词了,下面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个游戏,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ay bear. 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 ,你就跟着说熊)。
游戏做得很好,让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游戏继续进行:
when i say apple,
you say apple.
when i say bear,
you stop. ok
(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们就跟着说苹果。)
(当我说熊的时候,你们就闭上嘴。)
游戏做得很好,小朋友们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very very good,
very very wonderful,
very very cool.
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好,下面我们看着碟子、听着音乐,一起来做运动。
律动《good morning》.
相关阅读:和孩子们一起学英语??那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班英语教案:让我们说hello
托班英语成语故事教案:《画龙点睛》学习国家的名字??america、china、japan
课题:《big small》
2023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特点与作用,感受家的温暖。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欣赏文学作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画自己的家。
2、拍摄两位幼儿的家。
3、各种有关家的文字。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家住在哪。
1、出示文字--家,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宝宝,你们看他是谁呀?认识“家”字。
2、幼儿介绍自己的家的住址。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家,要求声音响亮,会用这是我的家,我家住在xxx地方,是多少号。
3、理解门牌号的意义。
提问:
(1)门牌号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什么?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
(2)有了门牌号有什么好处,如果没用门牌号会怎样?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的住址和门牌号。
二、观察讨论
1、请两位幼儿结合课件介绍自己的家。
带领幼儿参观小朋友的家里,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家里的每个地方。
2、了解家里不同的房间和功用。
请幼儿说说家里的每个地方的用处,师用文字记录。
3、说说自己最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
师统计幼儿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并说出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的理由。
小结:家是好玩的地方,家是快乐的`地方,有家才幸福,有家才安稳,因为家里有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我爱我家。
三、散文诗欣赏:家
1、完整欣赏一遍。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
2、分析感受。你觉得这首诗怎样?喜欢吗?为什么?
3、师再带领幼儿朗读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小结:家是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休息放松的地方,家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活动延伸:
家还可以是什么呢?到区域活动时仿编散文诗,设计未来的家。
2023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展开阅读全文
2023春教案篇7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动——师指生说。
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向位置。(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识上下
(一)认识“上、下”。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谁在谁的上面吗?反过呢,谁在谁的下面?
个别说—集体说
2、课件出示:这是一幅江上大桥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摆一摆: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看谁跟谁比,标谁前谁后,然后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一练: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请坐在xxx前面的同学起立。
请坐在xxx后面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课件上下山图,强化上下位置关系。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2023春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