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我设计的伞教案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着重探索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在歌唱活动中,我首先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让幼儿动起来,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记忆歌词,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小茶壶》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这首外国儿童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具有外国歌曲所特有的生活化、简单化、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尝试创编动作和歌词。
2、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茶壶、水杯娃娃各一只,大茶壶一只。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
1、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让幼儿通过比较,观察茶壶的形象特征,为理解歌词“我是小小茶壶,矮又胖,这是我把手,这是我嘴”打下基础。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客人,(出示茶壶和水杯娃娃,以茶壶和水杯娃娃的口吻自我介绍,并引导幼儿与它们相互问好)。
幼:小朋友对有鼻子、有眼的茶壶和水杯娃娃很感兴趣,马上相互打起了招呼。
(2)师:请你们说说我俩谁长得又矮又胖?(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小茶壶矮又胖)。
幼:幼儿一下子就看出是小茶壶长得又矮又胖,有的孩子用下蹲表示,有的用双手放在肚子前表示。我点评了幼儿的动作,并引导孩子们相互学习。
(3)引导幼儿指一指,说一说茶壶的嘴,把手分别在哪里,并用身体动作表示。
幼:许多孩子用手叉腰表示把手,另一只手上举表示嘴,动作的幅度都不一样。
(4)师做茶壶妈妈给小茶壶的肚子里灌开水,引导幼儿听旋律学说最后两句歌词。
幼:幼儿对这一游戏化的过程很感兴趣,象声词的加入使歌曲变得更加形象。王杰小朋友说:“现在,我的肚子里都是开水。”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很容易地掌握了最后两句歌词。
[评析:将难点一步一步进行分解后,能让幼儿更轻松地创编动作、记忆歌词。
2、幼儿扮演茶壶,按节奏学说歌词。
师:你也象小茶壶,我也象小茶壶,小茶壶们我们来自我介召一下。
幼:幼儿基本上能完整地边说歌词边表演。师对幼儿的动作进行了点评:有的小茶壶摇摇摆摆,有的矮又胖,有的脸上笑眯眯的…
[评析:在刚开始时,老师便通过打招呼等方法让幼儿对小茶壶产生感情,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学做小茶壶又让幼儿动了起来,在这看似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理解了歌词]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说歌词边表演。
幼: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能完整地说歌词,部分幼儿表演的动作不够到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
4、鼓励幼儿听旋律再次表演。
师:小茶壶说你们太可爱了,想跟你们一起来玩。
幼:这一次,孩子们跟上了旋律,有表情地进行了表演。
[评析:这里出现音乐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同时感受歌曲旋律,为下一环节的歌唱打下基础。]
二、熟悉旋律
1、师手捧水杯随着音乐走到幼儿面前(每两小节换一个幼 儿),幼儿扮演小茶壶,按顺序逐一随节奏给师倒水。
师:做了这么久小茶壶,老师觉得有点口渴了,我来做水杯娃娃,谁来做茶壶娃娃倒水给我喝。等会儿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倒杯水给我喝。
幼:孩子们做出了滑稽可爱的小茶壶,很多孩子还将身体倾倒了给“水杯娃娃”倒水。
[评析: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了歌曲旋律,熟悉了曲调,但幼儿做茶壶娃娃时身体左右摇摆的幅度不大,师须在此加强引导。]
2、请一名幼儿做水杯娃娃,其余孩子做茶壶娃娃。
三、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伴奏下学唱歌曲。
[评析:幼儿对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很熟悉,师虽然没范唱,大多数孩子能唱出歌曲]
2、引导幼儿重点唱准最后两句。
幼:老师提醒幼儿“小茶壶灌满开水是怎么喊的?”后,孩子们都能唱准最后两句的歌词和曲调。
3、请幼儿用清晰、自然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的小茶壶。
四、创编歌词
1、小茶壶还能干什么?(提起我,倒酱油)请创编出的幼儿到前面边唱边做小壶。
幼:小朋友创编的热情非常高,创编出了倒豆浆、倒可乐、倒牛奶。并能在前面边唱边表演。
[评析:由于这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前面一系列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幼儿创编出了许多。]
2、请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的歌词和动作。
幼:孩子们对活动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积极地与同伴边唱边必须动作。
3、交换朋友表演。
[评析:在这一音乐活动中,我根据小茶壶的特点,设计了游戏化的活动过程,改变了常规的学唱顺序,因而减轻了幼儿的记忆负担,使幼儿能更好地投入到创造性之中,主动地学习,充分感受了歌唱活动的乐趣。
我作为活动的主导应在活动中去掉“急躁”,针对有创意的动作进行点评。幼儿每次表演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突出活动过程的风趣活泼,以便目标更好地得以落实。]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靠着卖水蜜桃,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
个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1 4
2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2
8 42=8
2 0 102=20
2 8 8+20=28
(4) 看整个竖式,你觉得怎样?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个竖式能不能简化呢?)
怎样简化,你知道怎么算怎么写吗?
请一个学生上来板书,边写边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 4
2
2 8
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在8的前面呢?
其实这就是人们在计算中不断探索得来的竖式的一般写法。
提问:一般写法跟前一个竖式相比怎么样?(思考过程一样,写法简化了。)你喜欢哪一种?以后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般这样写。
?分析】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
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教学试一试
(1)笔算:321
这里一位数在前,两位数在后,想想把横式写成竖式,最好怎么写?
板书:
2 1
3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写在下面,一般写成这样的形式,计算起来更方便!等以后小朋友进一步学到多位数乘法,那时你就能理解这样写的方便了!
请大家打开课本p77,把这一题做在书上。(一个学生板演)
(3)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什么叫再乘一遍呢?
让我们用手指着刚才的竖式再算一遍!
以后算乘法,小朋友都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5、练习
(1)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323 421
(做在随堂练习本上)
三、巩固反思,应用深化
小猴兄弟俩知道我们把他们造房子的事情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又出了一些题,想把大家难住呢,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1、 口答:
(1) 一小时60分,4小时多少分?
(2) 我今年11岁,妈妈的年龄是我的三倍,妈妈多少岁?
(3)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2、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吗?
(1) 求4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这个加数的4倍是多少? ( )
(2) 508=40 ( )
(3)
1 2
3
6
3
9 ( )
(4)
1 2
4
8 4 ( )
3、 抢答(略)
(出示乘法题口算抢答。)
4、(机动处理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 □3=270
4□6>240
?分析】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报道、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数据。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教学设计:
一.导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在电视银幕上在马路边的宣传牌上,看到这样一句口号:交通法规,生命之友。你也许会问:交通法规为什么是生命之友呢?
那么请你们看看下面的一段报道。(课件)
看了这些报道,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代表说)
超载、超速、酒后驾车这些都是对成年人而言,那我们小学生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口语交际内容:生命在你手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学习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叫同学们回家收集了有关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数据,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师:这是一组真实的数字,又是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交通事故是残酷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生之灯才刚刚点亮的时候却熄灭了。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你们看。(看学生表演小品)
看!这多危险啊!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
同学们,看了小品后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小组讨论后指名说)
其实这个灾难可以不用发生,我们学校是小交警学校,我们班上的一部分同学也参加了小交警的活动下面我来考考大家,如果在灾难发生之前你们在值勤时看到这种情况谁能运用你们学过的交通知识来劝阻他们呢?(请同学自由说,并上来表演)
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一组图。(出示课件组图)
让学生说说图中的同学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劝阻他们?
分小组讨论学生上来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表演。
评选出合格的小交警。
2.编写警示语
同学们我们通常都会在马路边上,看到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警示语。那什么是警示语呢?(凡是在公共场所书写张贴的,或者在电视和报刊杂志上登录的,主要用来劝告人们、热爱生命、遵纪守法等等的一些用语,都叫警示语。)
既然警示语有这么多的用途,现在就让我们学习设计警示语。我们刚才看了一些警示语,也交流了一些警示语,你觉得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有的对仗,有的压韵,有的富有诗意,有的富有哲理,能启迪他人。
学生试着把警示语写完整。
平安是——,生命最——。
车祸猛于虎,————。
学生自己写警示语。
请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警示语。
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在祖国的眼里,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父母、老师、祖国在期待着你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你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请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四个字牢记心中!最后让我们一起在《祝你平安》这首歌中结束今天的口语交际,也祝福我们大家都平安幸福。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歌导入
同学们看到“慈母”这个词,就会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是啊!上节课,我们刚感受父爱如山,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慈祥的母亲,感受她与儿子的:慈母情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句,感受情深
1、默读课文:
根据提示要求边读边划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慈祥与善良的。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读一读你找到的拨动你心弦的句子和段落,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有关语句,进行自主学习,感悟情深)
如:⑴“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及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⑵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⑶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穷的母亲
⑷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通情达理的母亲。
小结:文中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板书:慈祥、善良)
2、感悟文中描写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如:(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2)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4)“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5)我想我没有权利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深情)板书:感激、崇敬、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
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拓展延伸
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总结: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布置作业
1、小练笔: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课外阅读颂扬母爱的文章。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母亲:慈祥、善良
儿子:感激、崇敬、热爱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5
【设计意图】
海洋占据了地球的绝大部分地方,也是我们人类最大的宝库,我们从海洋中得到了很多东西,所以我们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如何和大自然相处,因此设计“美丽的海洋世界”活动,带领幼儿认识海洋中的生物。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各种海洋生物。
2、能比较海洋和陆地环境的不同。
【活动准备】
1、各种陆地的动物图片(长颈鹿、老虎、鸡等)和海洋的动物图片(鱼、海星、螃蟹等)。
2、多媒体课件、自制陆地、海洋家园展板两块。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幼儿入场
随音乐《小鲤鱼》做律动入场。
二、谈话,观看影片
1、谈话。(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大海里有什么?大海一定很美,你们想去看看吗?咱们一起去看吧。)
2、观看影片。
3、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海里的生物)
4、它们生活的地方和我们生活的地方一样吗?(比较海洋和陆地环境)
三、认识海洋里的生物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上海洋动物的名字。(鲨鱼、
海马、蓝鲸、珊瑚、海星)
2、记住海洋动物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特点。
(幼儿自由说,教师适当的补充)
3、团体活动---选举最受欢迎的动物。
(1)、(出示五幅海洋动物图)每个幼儿投票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海洋动物。
(2)、评出最受欢迎的海洋动物,表示祝贺。
【活动延伸】——帮动物朋友找家
老师这儿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生活在海洋里的,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咱们把它送回家吧。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居然”、“爱慕之心”。
2 、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板书课题20 、落花生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 、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 、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认识生字新词
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
3 、本文主要内容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 、讲读父亲的话
(1 )什么是“爱慕之心”,“之”什么意思?“生爱慕之心”什么意思?
(2 )、父亲对什么产生爱慕之心?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 )、“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五、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 、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 、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 、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六、生活中有没有其它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它事物?
七、讲读“我”的话
1 、什么叫只讲体面?
2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 、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九、小结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我设计的伞教案篇7
哥哥姐姐喜欢我
活动目标:
1. 尝试与大孩子一起玩。
2. 感受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3. 体验与同伴玩耍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做好与大班老师的有关联系工作。
托班课本的教案-开心宝宝,
2. 提前告诉幼儿有关本次活动的情况,使之有心理准备。
活动过程:
1. 带领幼儿拍手欢迎大班哥哥姐姐的到来。
2. 请每个大班幼儿选一个弟弟或妹妹做好朋友,互相说说话。
3. 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共同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
4. 每个大班幼儿带领一个弟弟或妹妹自由玩耍,如搭积木、开汽车、滚皮球或看书、讲故事、唱歌、跳舞等。
我设计的伞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 说虎教案最新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