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案其实也是为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为了将自己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就一定要将教案写好,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画自己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近年来,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幼儿园事故也频频发生,有的歹徒冲进幼儿园进行行凶,也有的老师不负责任的伤害孩子,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所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保护他们的健康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较少,面对危险发生时自我保护,自我逃生的能力弱,所以我们在保护他们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去了解这些危险,学会发生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逃生能力。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差,所以要求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等)。因此我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我班幼儿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拨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在什么危险时拨打什么号码。
2、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认识并牢记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并学会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学会逃生。
难点: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19、120、110号码片、玩具电话.
2、警笛声录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逃生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第二个环节:认识110.119.120急救号码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车上的号码。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不同的车上有三种不同的数字。
2、鼓励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
3、加深幼儿的认识。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认识了110.119.120 三种不同的急救号码,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记清楚了哪种车上是哪种号码,代表了哪种救护方法。
第三个环节:加深印象,解决问题1、设置场景,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一名幼儿回答讨论的结果。
(1)、小熊发现小兔家失火了,应该做些什么?
(策略)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楚发生火灾的位置,请消防员帮忙。
(2)、小猪发现小狐狸偷了母鸡家的两个鸡蛋,该怎么办?
(策略)拨打报警电话110,请公安叔叔来抓坏人。
(3)、小松鼠在路上发现了受伤的山羊公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救护山羊公公,并在医生来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场景表演。
3、请几组幼儿为大家进行表演在进行情景表演时老师可提醒幼儿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叙述事情时尽量要完整,准确。
第四个环节:观看自然灾害图片及逃生录像,学会逃生。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发生危险时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应对危险,知道发生危险时该如何撤离危险地带、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咱们来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图片
1、引导幼儿观看并说出这是什么危险。
2、鼓励幼儿说出遇到这种危险时该怎么做。(幼儿集体讨论)
3、观看逃生录像,在观看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朋友的动作。
4、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幼儿进行模仿。
第五个环节:活动结束,到户外进行演练小朋友咱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求救电话,还在室内进行了火灾、地震逃离方法,现在咱们去户外练习一下吧。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
[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初步理解法律的规定与意义,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确立法律观念,尊重规则,尊重权利; 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法及教具:】
教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漫画、案例资料、录音机。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播放歌曲《祝你平安》。
板书:第二框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学生答:祝你平安)对,就叫祝你平安,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平平安安,不受伤害,尤其是做父母的,格外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安全。但 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等非正常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食物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由此可见,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二)讲授新课
看漫画《骑摩托车的人》,让学生对违规骑车人的结果用一个故事讲述出来,并让学生讲述看了这个故事后得到的启示,由此得出结论一: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板书:一、提高警惕--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交流探究--我们对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特别关注)
1、上网聊天、网上交友。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2、女生的自我保护。出门在外结伴行,穿衣打扮要得体;生人搭讪不理睬,防范意识心头记。
但是有些时候那些不法侵害却是防不胜防的,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防范侵害呢?
案例分析:2002年8月27日晚,沈阳市一名19岁的应届毕业生任凯(当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在从其姥姥家回家的路上,路遇两名歹徒欲抢劫其手机,为此,这个刚烈的19岁青年与两个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而亡。
请同学思考回答:惨剧能避免吗?假如你是任凯,你会怎么办?
师:本案中的任凯面对歹徒的突然袭击,能够勇敢地进行搏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除了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讲究策略。就以对付抢劫犯罪来说,面对劫匪的突然出现,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实施正当防卫。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脱身。常见的有:呼救脱身法、周旋脱身法、恐吓脱身法、对犯罪分子进行说服教育法等等。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在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相比的情况下,人身权利自然大于财产权利,自然应舍弃财产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凯如果选择放弃手机也许是更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犯罪分子时,也不必大义凛然勇于搏斗,去作无谓的牺牲。
板书:二、用智慧保护自己--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途径
师:对我们学生来讲,校园内外的拦截敲诈可能是最常见的不法侵害,这不,有位同学就碰到了--列举我校前段时间校园里发生的敲诈抢动劫案例。
讨论:面对拦截敲诈该怎么办?
师:大家的观点实际上都有一定道理,我们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是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当然,同学们身边的不法侵害远不止一项拦截敲诈,还有许多。下面,我就选择三个情境,请大家讨论,看看谁是自救智多星:
1、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怎么办?
2、当你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3、当你路过网吧,网吧老板拉你进去打游戏,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大家大都提到了打110的电话,知道这是帮助自己防范侵害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常用的`急用电话是否了解。
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报警--122;森林火警--95119。(分小组竞赛)
师: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面临的侵害除了那些不法侵害,还有一些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请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哪些意外险情与伤害?如果遇到了,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学生回答)
师总结提出:大家说的都挺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学生小峰在他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是怎么做的?
案例:1994年春,13岁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当年的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是参加复评工作的小学教师李某和他的学生张某做了手脚。小峰于1996年初把一纸诉状交到法院,状告李某和张某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1997年8月10日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000元赔偿。这是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
问:
1、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在你的身边有过类似的事例吗?
老师总结,小峰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其实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板书:三、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特地颁布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师: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邪恶得到惩处,使正义得到伸张!
(三)课堂感悟,点拨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地方。(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教师小结: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还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所以平时具备一些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防护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天,大家在活动中已经学到了许多保护自己的高招,今后也请同学们注意收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编辑成册,存入自己的档案袋。最后,祝同学们天天愉快,岁岁平安,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路顺风!(播放《一路顺风》歌曲。)
(四)课后拓展练习
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中小学生自我保护绝招。最后,全班汇总编出《自我防护手册》。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3
活动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如:低处外露的插座、插头;滑梯上松动的螺丝、尖锐的碎玻璃片、树枝等都会被幼儿视为玩具来玩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危险。随着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他们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方法。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活动《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2、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能积极做出反应。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中游戏时的原有经验,安全标志多种
活动过程:
(一)真实情景讲述----生活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1)问题:
1、奔跑时碰撞容易发生什么危险?
2、鞋带开了,鞋子太大,衣服太长容易在游戏中出现什么危险?
3、滑滑梯时拥挤,头朝下会怎样?
4、倒着走路,从高处往下跳会发生什么危险?
5、上下楼梯打闹会发生什么危险?
6、对着别人的耳朵突然大叫会出现什么危险?
7、坐在椅子上翘腿、乱伸腿会出现什么危险
8、嘴里含着东西哭、笑,会发生什么危险?
(幼儿结合自己的活动,谈出自己的想法)
(2)小结:小朋友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骨骼:坐、立、行、走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要坚持体育锻炼,多晒太阳,游戏时,同伴间不能打闹,不能从高处往下跳。
(二)认识各种安全标志、符号,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并能做出积极反应。
教师出示安全标志,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这些标志什么意思,你见过这些标志会怎么做?
(1)禁止标志(在红色边框圆形内有一斜杠,是禁止某事情发生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禁止吸烟、禁止烟火。)
(2)警告标志(在黄三角形内,用黑色图形表示某些事件提醒人们注意,小心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防火、防电。)
(3)指示标志(在蓝色图形内,用白色表示某些事件,是指示人们应该怎样行进的标志)引导幼儿说出除交通标志中有禁止标志,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左拐、右拐。)
运用直观法和鼓励法,引导幼儿积极讲述。
活动反思:
幼儿仍然保留着直觉行为性思维的特点,对自己行为的计划性、预见性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此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从幼儿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对安全方面的知识并非一无所知。在前几年的生活中,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积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运用他们的原有经验,并从情感激发入手,引起幼儿对安全的“警觉“,这样,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转化为幼儿自觉的安全行为。
首先,从设计多种情境,提供多方信息着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讲讲、议议中初步懂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教育作好铺垫。
其次,结合日常生活、或创设特定的情景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险动作,怎样做才是安全行为,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和操作,以学习一些简单地自我保护身体的方法。
小百科: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纲要》社会领域中提出:“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社会交往能力,但是社会交往的经验依然不足,面对不太熟悉的客人时,难以做到落落大方介绍自己,影响了其社会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定会认识许多新朋友,这时孩子获得一些自我介绍的.经验非常必要。本次活动,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归纳、总结——提升幼儿自我介绍的经验和技能——实践,增进对自我的认识,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逐步发展其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太熟悉或初次见面要自我介绍,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2.能大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增进对自我的认识。
3.乐意与人交往,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大图卡一份,小图卡每人一份,音乐,个性化名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相互介绍姓名。
1.教师介绍自己的姓名。
2.个别幼儿介绍自己。
师:我也很想认识你们,谁来介绍一下自己?(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师以多种方式回应。)
(二)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1.提问:什么时候要介绍自己?
2.小结:人们不太熟悉或初次见面时要进行自我介绍,相互认识,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交往的方式。
3.了解自我介绍的内容。
师:刚才我们自我介绍的时候介绍了什么?还可以介绍什么?你们还想了解我的哪些信息?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卡,帮助幼儿归纳介绍的内容,如名字、年龄等)
4.教师详细地进行自我介绍。
(三)学习制作名片,并进行自我介绍。
1.教师介绍名片。
师:把自我介绍的内容记录在卡纸上就成了名片。名片是自我介绍的好帮手。
2.幼儿制作自己的小名片。
3.幼儿借助名片完整介绍自己。
4.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进行自我介绍,(四)个性化介绍自己的名字1.师:我叫什么名字?我是怎么介绍自己名字的?
5.小结: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可以介绍年龄、学校、爱好,还可以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好朋友和联系电话。
(五)观看图片,了解更多个性化的名片。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装饰自己的名片。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愿意大胆向大家介绍自己。我很欣喜,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卡和话筒激发了幼儿参与话题的兴趣。通过老师先介绍,引导幼儿获得了信息,了解了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接着安排幼儿利用小卡片内容和小朋友之间互相介绍,上台介绍,找客人老师介绍,集体为幼儿鼓掌鼓励,增强了幼儿的成功感,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增进了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体验到了相互交流的乐趣。反思这一节社会课,我觉得有些方面还得改进,导课太突然,应该让幼儿互相交流,如何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在第一次老师介绍完姓名后应该让幼儿思考还想知道老师的哪些信息,这样就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学会了自我介绍的基本内容。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5
设计背景
在人们的生活中自护,自救的安全教育应广泛。小朋友生活在幸福的温暖的家庭里,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事要注意和小心对待,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幼儿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救的意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了解并提高防火意识。
2 认识灭火器和简易灭火方法。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 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重点难点
1、重点:火灾的危害。
2、难点:如何让幼儿有自护,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火警电话图。
2 逃生路标图。
3 各种救火,灭火,火灾图。
4 灭火器。
活动过程
1 猜谜“火”的的游戏
师:“红彤彤,一在蓬,见风它就凶猛,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东西?”
师:“它是红色的,而且没嘴它什么都能吃。”
师:“还有就是它怕水不怕风。”
生:“老师,它没有嘴怎么吃东西啊?”
生:“老师,那它有没有老虎凶啊?”
生:“老师,为什么它怕水不怕风啊?”
通过猜谜游戏互动,可以让小朋友开动脑筋,积极发现问题,能和老师互动解决问题。
2 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过程一提问
师:“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一环节先让幼儿自己想想,这时“我”应该怎么做?)
过程二了解
师:“小朋友,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先要报警对吗?那么报警电话是多少呢?”(向幼儿展示“119”的卡片,让幼儿知道报警的电话是多少)
师:“那报警后我们自己怎么办呢?”
“逃生,对吗?”(出示安全出口标识图)
师:“接下来我们自身安全后,应该灭火了是不是?”(展示灭火器图,告诉幼儿如何使用)
最后再重复讲述现实中会发生的一些火灾事件,并教育幼儿要懂得保护自己,并且不能玩耍一些容易导致火灾发生的事,如生活中的火柴,打火机之类的危险品。
教学反思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了解到火灾的危害,也都能积极的提问出自己的疑问,但由于幼儿的理解力还不够的原因吧,在展示真实的灭火器时他们只知道要压把手,总的来说收获还不错,希望在他们认识到火灾的危害后能对自己的自身安全形成保护意识。
由于自己的专业可能有些地方传达得还不够吧,在以后的工作我一定先多方了解以补自己的不足!
小百科:火灾(huǒzāi)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的标准中,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大班画自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熟练地双脚蹦跳,跳跃要有节奏。
2、积极参与各项运动,能团结帮助小朋友。
3、调动起小朋友的活动热情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有节奏的跳跃。教学难点是让团结合作。
活动准备
布袋子、呼啦圈、长绳子。
活动过程
1、先练习中小班学过的青蛙跳和兔子跳。
2、 老师演示“袋鼠跳”。
3、 讲解“袋鼠跳”的运动技巧,双腿弯曲,腰要弓着,用力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跳。跳的时候要拉紧袋子使袋子和身体连接。口袋的高度要在腰部,太高了身体不协调,太低会绊倒。每一步都要扎实,不能移动脚步,不然会绊倒。不要跳的太高或太远可以用小碎步的方法。
4、 幼儿自由练习,师注意鼓励知道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和不爱运动的孩子使其全部参与进来。动感好的孩子也可以帮助差一点的孩子老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5、 个别表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跳的。
6、 游戏。
(1) 袋鼠去逛街。地面上放一些呼啦圈代表不同的商场,小朋友要跳的到位。(其他的小朋友可做拉拉队)
(2) 接力赛。请两位老师帮忙在终点拉一根打绳子五个小朋友一组比一比哪一组“袋鼠”跳的快。
7、老师一下袋鼠跳的运动要领。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孩子们非常喜欢参加这一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中小班的运动经验而设定的基本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个别不爱运动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愿意尝试参加运动了这让我很高兴,虽然动作不是很协调但是我还是在全班表扬了她们,增加了她们的信心我认为这很重要。另外我觉得游戏结束的时候我要是对那些帮助其他小朋友的小朋友也给予表扬就好了。我结束的有点太仓促了,没有照顾到她们。在练习“袋鼠跳”的时候有的小朋友摔倒了,虽然没有受伤可我有一些后怕没有准备医药箱。如果在让我重新上这一课我一定预先准备一医药箱。
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大班画自己教案6篇相关文章:
★ 大班剪纸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