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事迹材料通用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了解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是写事迹材料的前提,只有准确了解才能写出有力的文章,先进事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它们引领着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医生事迹材料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医生事迹材料通用5篇

好医生事迹材料篇1

有人说,用自己的左手温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种本能,而用自己的双手去温暖别人的双手,却是一种奉献。石化医院外一科就是这样一位时刻胸装大爱,把病人当亲人,把奉献当责任的好医生。

,男,19xx年出生,20xx年参加工作,多次到x医院进修学习,20xx年任骨科副主任、学科带头人。他在业务上开拓进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工作上敢抓敢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带领的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多次荣获公司"十佳班组"、"矿区服务示范窗口"、"先进集体"等称号,本人曾荣获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同时也多次被评为分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xx年至20xx年期间,在医院举办的"八个一"竞赛中被评为"优秀医生"、"手术量第一"。

"什么是好医生?——不但要有为病人造福的愿望,更要具备为病人排忧解难的本领!"

这是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他深知"打铁先要自身硬",从医二十年来,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在业务上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学习新的医疗技术,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到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沈阳骨科医院、x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功夫不负苦心"通过多年在外进修学习,他不但带回了先进的技术,还引进了先进的科学理念,在xx市率先开展了"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国内领先技术),成为xx地区骨科领军人物。他主持开展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下了建院以来第一例独立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不但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在多年的全院手术科室统计中,外一科手术量一直处在首位。

"我不仅是一名党员、一名科主任,更是大家的同事跟朋友!"

出身于干部家庭,父辈严格的家教,使得他处处严于律己,思想积极上进。参加工作八年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更是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总是吃苦在前,不计个人得失。一天,急诊突然通知病房,准备收治一名高处坠落伤患者,患者送来后,经过检查患者脊椎胸腰段骨折,需立即接受椎板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本是准备下夜班,接到通知后又主动请缨,留下来给患者实施手术,术中患者需要接受反复x射线透视、拍片,确定骨折部位、找准手术位置,在当时毫无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为了确保患者手术体位不变,选择在x射线照射下,坚持到手术结束,然而这段时间正是利大夫婚后1年,正准备孕育小生命的阶段,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着说:"当医生嘛,没些奉献精神怎么能做个好医生?!而且在人命关天的时刻,医生都不会去考虑自身的安危,这是最起码的责任和职业操守。"

自从医以来,不仅在业务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与同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相处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照顾同事。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在推选科室带头人的时候,以全票获得科室同志推选为科室副主任,主要负责骨科工作。在主持骨科工作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同志,"有困难找"已经成为外一科同事的口头禅。

20xx年的夏天,科室曾收治一名截肢患者,入院时,患者的肢体残端已大面积感染,有大量渗出,并且伴有令人作呕的异味。这样的患者,需要每天至少更换两次敷料,以防止感染加重。身为主任的他,主动提出来治疗这名患者,每天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查房、换药,每次从患者的病房出来,都是汗流浃背,白大褂紧紧贴在身上,虽然不是重患,但仍以最大的耐心、细心照顾着他的患者,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竟然奇迹般的让伤口愈合并顺利出院了。病人和家属激动的留下眼泪,再三感谢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对他的精心照顾,并送来的锦旗。为了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骨科手术很多都需要在x光机下操作,而科室里大多是年轻医生,有的正准备结婚,有的刚刚结婚准备要小孩,为了照顾他们,在手术室里常常是利大夫一个人身影,穿着二三十斤重的铅衣,在射线照射下操作着…..就是这样,"有危险,我来;有困难,我来,大家选我当主任,我就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我不仅是一名党员,是科主任,更是大家的同事和朋友!"

在20xx年一次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可当时刚刚组织骨科工作,身上肩负领导、同事和患者的深切期许,在他的心里,没有比大家的期盼更为重要,收拾好心情,调整好心态,他一个人默默的收起了报告单,依然精神抖擞的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

"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他们信任我,选择我,我就要十倍、百倍的回报给患者!一名医生,不光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高尚的德行。"

办公室,简单,整洁,墙上没有丝毫的装饰,可是大大的储物柜里却放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感谢信。"为什么不挂起来呢?""这些都没什么,只是患者对我的肯定,我需要的不是炫耀,而且再接再厉,不辜负患者对我的信任和希望!"懂得,患者的肯定是一名医生最大的价值体现,治病救人,一视同仁,是他心中的.不可动摇的标尺。

"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走路……"八十岁的拉着手久久不愿松开,初春明媚的阳光洒满了病房,老人沧桑的面容此刻也慢慢舒展开来,露出了温暖幸福的笑容。

这位八十岁高龄的是石化分公司的退休职工,辛苦了一辈子的他,晚年因所居住的房子拆迁回到了老家。20xx年3月,老人在家中不慎摔倒,起初,老人并没有通知儿女,自己强挺着艰难地移动着身体,"胯骨疼啊,每挪一步都钻心地疼。"如今,老人一回想起当初摔伤的日子仍然泪水连连,由于老人当时摔伤了右髋部,活动受限,甚至睡觉时也不能平躺,整整坐着"睡"了四十来天,等儿女赶来看望并带老人来医院检查时,不禁让接诊的极为惊讶:老人右股骨颈已成陈旧性骨折,并患有高血压病三期,虽然老人年事已高,家属也并不积极,但秉承"治病救人"的信念,力劝老人住院治疗,在老人住院期间通过进一步检查确诊老人同时患有心肌缺血、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在多次与内科专家会诊,调整治疗方案后,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为了进一步治疗,提高老人生命质量,主任组织全科医生多次讨论修改治疗方案,最终拟定为老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刀。老人受伤后拖延时间长、年事已高,同时患有其它疾病、经济状况不佳、家属术后护理问题等等情况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了外一科和全体医护人员肩膀上,"即使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阻挡我们治病救人"这是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术前手术方案的再次确定、术中每个步骤的精准操作使得手术顺利完成,经过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手术,当天,坐着"睡觉"四十多天的终于能够平躺在床上,那一刻,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天、两天、三天,第四天老人可以扶着拐杖离床活动,术后第十二天,老人伤口拆线,检查切口愈合良好……多少个白天,亲切的问候,细致的查房,多少个夜晚,他总是不放心,亲自来值班精心的守护老人,在出院的时候,老人家属送来了包含深情的感谢信和锦旗,感谢精湛的医术、对老人无私细心的照顾,老人眼含热泪的久久地握着他的双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今,老人已经可以慢慢的行走,这便是和全体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

"如今社会,医患关系还是很紧张,但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受不良风气影响,不能怕担责任!治病,救人,这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应坚守正义,传播正能量!"

面对死亡的威胁,是为了保住名誉不冒风险,任由命运的安排,还是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与死神搏击,拯救生命?带领全体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面对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时,把名利抛于脑后,心无旁骛、尽心竭力拯救生命,履行白衣战士治病救人这一神圣的天职。

20xx年9月,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在家不慎摔倒被120救护车紧急送至医院,主任接诊,发现老人的病情并不像其家属描述的那样简单:老人精神状态欠佳,既往患有小脑萎缩,意识一阵清醒,一阵糊涂。经过系统检查最后判断老人为右尺骨鹰嘴骨折、右股骨粗隆间骨折、腰椎骨折、肋骨骨折并伴有肺挫伤。所有医护人员立刻紧张起来,要知道,即使是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要承受如此大的创伤也是十分危险的,更何况是身体状况本来就很差的八十多岁的老人,她随时都在面临着死亡的威胁。立刻召集全科医生和内科主任对老人进行会诊,大家一直认为这个病例对所有医护人员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鉴于老人的整体状况,若采取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势必会导致肺内感染、褥疮、血栓等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若手术治疗,老人是否能承受如此大的手术创伤,术中、术后的风险亦很大,每一名医生、护士、麻醉师都将面临死神的挑战,身上肩负着生命的重担,一旦有任何极为细小的差错、意外,不但老人的生命难保还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和拷问。抢救生命刻不容缓,忙前跑后积极为患者联系,经过全面考虑并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与患者家属进行了耐心、详细沟通后,得到家属的充分信任和理解,家属同意手术治疗。带领着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立刻"整装上阵"多次请内科会诊,亲自与麻醉科研究手术及麻醉方案,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之后给老人在全麻下行"右尺骨鹰嘴与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经过大家的密切配合,由主刀,他用精湛的医术使老人的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赢得了初步胜利。可是,术后护理同样是一个所有医护人员要面临的艰巨任务,安慰大家,要放下思想负担,全力以赴,他同护士长密切配合,成立了特殊护理小组,每日每夜对老人进行全方位的术后护理,使老人在住院期间未患上褥疮、肺内感染等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两周,老人竟然可以站立起来,所有人都长长的舒了口气。20xx年10月由于繁忙的工作终于撑不住了,月底到x医院进行复查,左心室已达到75mm,医生果断留下他手术,如果再耽误,就会造成心衰危机生命,11月初由许建屏专家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手术整个过程顺利,按医嘱全休三个月,半年后才能参加工作,可只休了一个月,不顾家人阻拦又回到了他热爱工作岗位上,院领导同事们都劝他按医嘱休养,可他却说:我是个医生,不能让病人等着我!!刚恢复工作不久就遇到了一位棘手的病人,这是一个因脑血管意外及胸椎骨折造成长期卧床的病人,因护理不利,于骶尾部形成一个巨大的褥疮,骨质外露,很多医生不愿意收治,因为以往的治疗办法就是局部换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利大夫看着痛苦的病人和家属,毅然决定手术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后为其做了"vsd"持续负压吸引术,二期臀大肌皮瓣修补术,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治愈。

从医二十载,作为一名科室带头人,他勤勉朴实、敬业奉献创新的作风赢得大家的尊敬,他的胆识和睿智折射出极强的人格魅力,不断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了一名优秀党员的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怀。精医、重德、博爱、奋进,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这是一种选择、一种忠诚、一种挑战、一种宣言,也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好医生事迹材料篇2

她,穿街走巷,楼上楼下,门里门外,不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风寒料峭的冬季,从2007年起至今不曾停过,心系百姓健康这个社区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心系着这片土地,细致入微地在这片土地上撒播健康的种子。时常,你可以看到她时而俯身倾听着老年人喃喃道来娓娓自语、娓娓道来,然后感同身受地为她们擦去泪滴;时而严肃慎微,心细得跟针式地为社区居民患者望闻问切、排疾解痛。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向社区居民公示了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和问诊,成为辖区居民名副其实的家庭医生。这不,恰巧一次团队业余拓展训练活动期间,她的电话如同往常一样又一次响起,家住排尾新村的一名70多岁、行动不便的依姆头痛又患了,家属希望能上门帮忙看看。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放下手头业余拓展活动课程便匆忙赶往依姆家。而这,对她来说这已是一个寻常得再平凡不过的例子,但是对居民来说这也许是一道生命线。这恰恰体现了她非常人地坚守着居民这一道生命线,时刻守护在居民身边。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守护这这片土地快接近10年了,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一句怨言,反倒更学会了坚守、更懂得了呵护。记得有一次,跟她走在去入户随访的小巷,我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么累,枯燥无味的健康档案,你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她笑了笑,指着旁边一位正在跟她打招呼的大妈说:你看,我们虽累,但能看到他们健康快乐,能看到他们如同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式在跟我们打招呼,再累再苦也值、也得坚持,这就是我们不同于其他岗位的骄傲和自豪。所以,这里的社区居民都很喜欢找她,我们常常能从社区居民中听到赞美她的话,“责任心强”、“把我们都当亲人了”、“贴心呵护着我们”、“细致”等等。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精于勤,成于思。于勤,她勤于学习,学习专业技能,通过了全科医师岗位及骨干岗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和提升技能操作水平,成为一名全科主治医师。于思,她专于在实践过程中,善于发现,发现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新需求;善于寻找,寻找服务群众的新方式;善于思考,思考如何更好地担当居民健康守护人,成为一名群众满意和信得过的好医生。

为了实现这个梦,她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严格恪守医德医风,干干净净地服务百姓健康;勤于助人,积极“社区居民微心愿服务”活动,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总能在点滴中找到她的影子;勤于爱护自己的同事,成为一名居民群众喜爱的家庭医生。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榜样,树立了作为一个社区居民健康守护人的榜样,凝聚了一颗追梦的心。

她就是我们中心职工陈铭同志,一名全科业务骨干,一名默默甘当社区健康守护人的白衣天使,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好医生事迹材料篇3

小青,男,(1972.3—),莒县中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1991年毕业后在莒县中医医院外科工作,1995年被医院做为业务尖子派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一年,回院后在他的带动下,成立了神经外科,填补了医院专业空白,成立科室后,先后开展了颅脑损伤、脑出血、血管病及脑瘤手术。近几年开展了颅底手术及脑血管病的.微创及介入手术,年抢救颅脑损伤病人数百名,在同级医院处于领先水平。

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开展的《内镜联合脑室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分流管相关性脑室炎》及《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几年来共获国家专利三项。2007年被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脑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聘为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日照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聘为委员。个人多次被评为县优秀青年工作者、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工会会员、第五届莒县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第四届“日照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个人三等功。2011年被聘为山东省激光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年被评为第三届“莒县道德模范”、第三期“日照好人”等荣誉称号;同年任第九届莒县政协委员会委员。2014年被聘为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分会理事。

好医生事迹材料篇4

小毛,男,37岁,20xx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甘肃老家工作的机会,来到阿克苏。今年,是他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的第13个年头,现任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主任。

医术精湛,造福患者

20xx年至20xx年,短短两年中,他在杭州援疆指挥部、市医院领导的大力培养下,在杭州市富阳骨伤中医院学习,学习后他将富阳骨伤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阿克苏市医院,与阿克苏市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阿克苏市医院的骨科接诊量达到历史新高,每天都有四处求诊的病人慕名来到阿克苏市医院求诊。与此同时,小毛非常注重在工作中团结协作,不断加强浙江省与阿克苏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小毛主张在保守中创新,对患者的治疗是能不开刀就不开刀,切实把老百姓装在心里,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治疗门槛。20xx年11月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阿克苏落地,这种传统的特色疗法,治疗效果特别明显。该工作室驻阿克苏市人民医院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当初只有二十几张床位的科室发展到现在住院患者近百人,医护人员从十几人到现在的26人,从医院最边缘化的科室到住院人数最多、门诊最繁忙接诊人数最多的科室,患者来源从医院附近到周边八县一市及团场患者也慕名而至,甚至有来自河南、甘肃、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患者选择留在这里治疗。

乐于奉献,爱护患者

除了诊疗,后期康复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小毛每天早晨带领全体医生花费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对病人嘘寒问暖,共同探讨病情,对待病人如同家人,一天3-4次去查看,做好记录,叮嘱护士下一步做什么,注意什么,甚至为病人端茶倒水。为了和少数民族患者进行良好沟通,他还学会了维吾尔语。在他的带领下,骨科成为了阿克苏市医院的特色科室,每天病号排队就医,将一名医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体现在本职工作中,将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一位来自乌什县的46岁患者阿卜杜拉在工地摔伤,双臂无法动弹,被送到当地医院,确诊为骨折,用石膏进行了外固定。当时天气热,打上石膏的患者感到不舒服,随后患者经朋友介绍,来到阿克苏市人民医院骨科,当时已经是晚上一点了,接到电话后,小毛立刻来到医院,为患者重新做了处理,采用的是双侧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术,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阿卜杜拉激动地说:“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毛医生,他的技术特别好,双手和肘关节得到解放,可以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后期功能恢复得更好。”

回馈社会做贡献

小毛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残疾人鉴定专家库成员,每天除了本职工作以外,每周二还要接待来自地区的残疾人员,给予他们残疾鉴定。每天繁忙的工作使他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意味着他的工作时间更长,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是常态。

小毛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心系着医院的发展,想着骨科的发展,患者的病情,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如何用自己的医术治病救人,让那些看不起病的贫困患者也能享受到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好医生事迹材料篇5

我叫陈xx,男,生于19xx年12月29日,汉族,于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读医学校本科。职称执业助理医师,就职于xx市xx街道xx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xx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0多年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不分昼夜,任劳任怨,从未完整休过一天班,从未正式休过一天假,就连春节也不例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为病人服务,解除他们的病痛,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肯定。我们范家庄社区卫生服务站,连续10多年被街道卫生院评为先进单位,本人于2019年被街道党工作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乡村医生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由于服务站内人员少,除了基本医疗外,还担负着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的我们经常加班加点,白天忙医疗,有空就为慢性病人测释迦血压、量血糖进行体检活动,措导他们用药和康复训练,还得为儿童和孕产妇建卡建册,白天收集信息,到了晚上,还要把信息录入个人电子档案中,经常是一干就到下半夜,晚上值班时还得处理有些急症病号,但既使再累,我也从来没有怨言,急病人之所急,把病人当亲人,不管白天黑夜,随到随诊,悉心照料,遇有活动不便的患者就得上门提供服务,经常是顶风昌雪,顾不上吃饭,但不管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群众放心。

在20xx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已是10点多钟,当时正下着大雨,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我,处于医生的本能,我知道这么晚了打电话肯定有急事,于是急忙接起电话,是邻村的一位大爷,说他儿子突然胸闷,喘不上气来,正在往我们服务站里赶,我一听,急忙抓起件衣服,只来的及拱上拖鞋,拿起雨伞就往服务站跑,刚进门,他们就到了。病人是个20多岁的青年男性,嘴唇紫绀,胸闷,全身发痒,经过紧急询问病史,弄清了病人是急性食物过敏,赶紧让值班人员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并安抚病人及家属情绪,让他们精神放松,配合治疗,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病人症状很快好转,又继续观察了1个多小时,等病人一切正常后,又嘱咐了他们一些注意事项,才让他们回家。这时已经到了下半夜了,虽然我很劳累,但是我能为他们解除了病痛,维护了病人的健康,我感到很欣慰。

也是一年夏天,我正在值夜班,本村一名60多岁的妇女,急匆匆的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说他丈夫突然生病下不了床,我赶紧拿起出诊箱就跑到病人家里。在为他检查完身体,做出诊断,然后进行了紧急输液。由于天已经很晚了,病人及其家属都已经困的睡着了,我就守在病人旁边,直到治疗结束,等病人好转之后我才回到服务站。

这些年来,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减免医疗费用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虽然自己的收入有所减少,但我收获的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我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市卫生局及当地街道卫生院做好国家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我利用在社区卫生室基本诊疗工作空闲和下班后的时间,对国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及时收集相关的信息,为相关人员免费查体,指导用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防病治病意识,每月按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辖区内关于卫生监督的不良行为,及时上报处理,配合街道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传染病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615份,每年发放12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举办6次健康教育讲座,更换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播放6次影音宣传教育材料;及时通知辖区内适龄儿童到接种门诊进行因家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通知孕产妇及儿童到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科进行按时查体;配合街道卫生院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全面的免费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年人本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发现,纳入管理,每年对他们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对他们的病情及时掌控,定期指导其用药及生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使我社区居民参合率达到97 %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发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规范用药,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从而有效减少药物对居民身体的危害。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帮助其他乡村就医生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己。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一名乡村医生,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服务好村民,用饱满的激情,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好医生事迹材料通用5篇相关文章:

好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参考7篇

2024年好干部事迹材料参考8篇

好青年先进事迹材料范文7篇

新时代好少年个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

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

护士的优秀事迹材料通用5篇

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

2024年小学班主任事迹材料通用5篇

海监先进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好医生事迹材料通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