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烈士心得体会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将事情的经过进行记录,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体会,记录感受的最佳选择无非就是写心得体会了,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陵园烈士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6篇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到烈士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银白色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头刻着雄浑有力的字。革命烈士纪念碑傲然挺立。唱了雄壮的歌后,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自我的胸前,看到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再看看那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我的心头浮起一个个为国牺牲的烈士。这时,我仿佛看到在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里,在豺狼当道的黑暗年代中,一个个革命烈士在战场上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革命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时,我的耳边仿佛震荡着激烈的枪声,眼前萦绕着战斗的硝烟。最终,大家将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放在了烈士墓前。扫墓活动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烈士墓。在离开烈士墓之际,我的耳边仿佛还想起那震耳欲聋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我想对烈士说:“你们安息吧!我们会高举你们的旗帜,继承你们的遗志踏着你们的足迹走,照着你们的样貌做,为祖国完美的明天而奋斗!”

聆听革命先烈的心声——探访荆门烈士陵园

红歌嘹亮,在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如火如荼之际,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西宝山的烈士陵园,聆听革命先烈的心声。

拾级而上,记者怀着无比敬仰之情,走进风景秀丽、松柏成行的市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几个大字(如图)。纪念碑的背面是陈丕显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基座四面刻有浮雕。据了解,荆门烈士陵园历史悠久,1957年,荆门县人民政府在象山脚下礼貌湖畔修建荆门烈士陵园。1979年11月,分设荆门市(县级)。1983年8月,荆门市县合并,升格为省辖荆门市。由于城市发展需要,1992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将荆门烈士陵园迁至象山顶峰。烈士陵园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陵园保护范围面积11000平方米。园内建有革命烈士墓50余个,均立碑简单介绍烈士生平。建有烈士名录墙,刻有全市各个革命时期烈士名单计4719人。现正在筹建烈士纪念馆。1998年,荆门烈士陵园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10月,荆门烈士陵园被列为湖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走进烈士陵园,人们不会忘了去看看陈士榘将军的铜像和墓地。陈士榘将军是我市团林铺镇人,生于1909年。1927年参加了荆南农民运动,同年还参加了秋收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他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大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长、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在烈士陵园,一棵棵小小的松树旁,竖着一个个刻着烈士生平的纪念碑。每一位革命先烈,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荆门是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荆门有5000多名英雄儿女血洒疆场,用鲜血和生命在荆门这块热土上铸造了永恒的历史丰碑。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李习安、王新明、陈焕滔、王洁华、宁继武、吴觉民……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时光能够冲淡记忆,可是,正如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所刻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们的精神必将永世相传。

走在风景秀丽的烈士陵园,好像听到他们在窃窃私语,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祖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感到十分自豪,期望后人珍惜当前完美的和平年代,更加发愤图强,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2

七一前夕,机关组织全体干部前往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陆房战斗烈士陵园,缅怀先烈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

盛夏时节,天阴沉沉的,闷热无比。我们在领导同志的带领下,来到陆房战斗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领导向陆房战斗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并默哀。全体机关人员举起右拳庄严宣读入党誓词。这一活动,使大家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陆房战斗,是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末期,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初到山东后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性的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这次战斗,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日军合围的阴谋,而且保卫了我抗日武装的精华115师及当地党政机关、干部。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赢得了我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时任抗战统帅的蒋介石为陆房战斗的胜利发出了“殊堪嘉慰”的贺电,事实上承认了我军主力进入山东的合法地位。因为当时115师进入山东,本属“先斩后奏”。与此同时,陆房一战,为建立、巩固和扩大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伯承同志在《我们在太行山上》一文中指出:“1938年12月以后,115师东进。在冀鲁豫地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1939年5月的陆房战斗中毙伤日寇1300余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迅速发展起来。”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参观了烈士陵园。陵园内,不仅有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官兵墓,也有在抗日、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一一看过,思想受到了深刻洗礼和教育。

正是:烈士长已矣,血开身后花。吾辈当珍惜。今日幸福果。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3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河大国旗班来到保定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春满花开从大家的表情中并没有看出有什么沉重。途中我们经过了一所小学,也许是我们穿军装的缘故,小学生们把我们误认为是解放军,当然从随后这些祖国的花朵中的谩骂声中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沉重感。是啊,国旗班本就是一个爱国教育的中心,都说我们肩上有着多么大的重任,这种责任来自于何,我想正来自于一种传承文化的义务。而我们今天的五星红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它正是基于这陵园中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

但仔细想来,我们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们具体要传承的精神又是什么呢?的确,有的东西只能敬仰无法传承,比如我们先辈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不可能现在也处处拼命,那岂不是成古惑仔了?当然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校主要教育我们去学习先烈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等。这当然很好很强大,但对80后的吸引力实在太差了,年轻一代似乎对纷繁复杂的新鲜事物更感兴趣,而对过去老套的东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这个问题,先烈精神在年轻人中就真的无兴趣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问题是否定在何处,有人会说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们都有一颗爱国心。这其实等于没说话,因为即使是一位无名的长者我们大多数人就会去尊敬他,而一个正常的中国人又必定爱自己的祖国,尊敬不代表信仰,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新一代人接受了许多新思想,自认为是有了自己新的信仰,其实这并不与我们先烈们的信仰相冲突,很多方面其实是一致的。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咱们处于当时那个年代,咱们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们会为什么去做先烈同样的事,要我看其实很简单:对现状的不满、对理想的渴望、对敌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于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激情的爆发。鲁迅曾写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们正是中国千千万沉默者中的爆发者,承着一种原始的激情在血与火中铸就革命的英魂。

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实也不乏这种激情与信念,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往往无法体会早已逝去的英烈们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壮士之所以跳崖,是他们不想让大部队有太多的牺牲,因为心中的善成就了这位勇士,我们应该为这份善所感动。

我想冉庄地道战的民兵们之所以能痛歼日军,是他们心中的气节成就了这群战士,我们应该为这份气节所感动。

我想二师学潮中的学生们之所以在武装军警面前无谓,是他们深深痛恨当时腐败的政府,因为心中的理想成就这群英雄,我们应该为这份理想所感动。

在我们过着美好新生活的今天,我们其实不简简单单做到敬仰英烈,更应感受到我们与英烈相通的心,抱着一种感动与感恩的心去面对新的生活。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4

今天,公园巷小学组织高年级全体同学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扫墓。

走进陵园,路旁笔直的青松威严耸立,树下的鲜花开得格外美丽,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拾级而上。到了最顶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高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百刻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九个大字,表达了人民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走近纪念碑,两名少先队员代表我们学校,双手捧着花圈,恭恭敬敬地把它献在纪念碑前。这时,哀声奏响,祭奠烈士仪式开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我们向烈士默哀三分钟。三分钟是短暂的,可是我心潮起伏,想到了许多,眼前浮现出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无数位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博斗:多少位像董存瑞叔叔那样的解放军勇托炸药包、多少位像黄继光叔叔那样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子弹……看着胸前的红领巾,这正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今天幸福生活也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默哀结束,我们又围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观看了一帖帖碑文,那些故事既催人泪下,又振奋人心。我想他们不愧为民族英雄,人民的功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英灵将和他们开创的事业永存人间,永载史册。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5

扫墓开始了,大家互戴小白花,拿起铁锹清理陵园及周边的垃圾,稍后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全体肃立,由两位老党员向烈士纪念碑献花圈,然后全体新老党员向革命烈士鞠躬,低头默哀三分钟。我郑重地低下头,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为革命抛头颅、撒热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

默哀结束后,由党支部书记领读共产党员誓词,全体新老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我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围着革命烈士纪念碑走了一圈,瞻仰烈士纪念碑;最后将朵朵的小白花,敬放在墓碑前,祭奠先烈们的英魂,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的哀思。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并参观了会师园。

如今,站在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光明大道上,我们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感恩,更是那份对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崛起所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作者,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的肩上承担的不仅是责任,更是希望。跟他们的事迹相比,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在他们的背后,我们所谓的付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回想起以前,生活中或工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气馁,就放弃,现在看到这些烈士们,比起他们,自己就是幸福天使,生活在伟大祖国的怀抱里。我想,在以后的工作里,我们要向那些烈士学习,学习他们的勇往直前精神,把他们的精神发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始终把个人工作事业放在第一位,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谨,认真负责,以集体利益为奋斗目标,不求个人主义,廉洁自律,创新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知识。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篇6

经过一个阶段的党课学习,我在理论上对党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有一个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学有所用,我们学部老师安排我们去广西烈士陵园参观实践,我们小组一行人来到了烈士陵园,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献花来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庄重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有柔情的绿水、坚硬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们胸前佩戴者白花,缓缓而进,大家的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搅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走到这座为纪念抗日战争英勇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冒死冲锋在战争的最前线,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在内忧外患之际,是他们,果断出击,置生死于度外,抛头颅,洒热血,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让我们钦佩不已。

烈士陵园之行,感受中华崛起之艰辛!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就惨遭西方列强的践踏,如此血腥,如此无情!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可以被杀戮,却不能屈服!虎门销烟让世界震惊,三元里战斗让侵略者胆寒!在中华民族觉醒之际,我们的先烈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冲出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着前进。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敌人暗杀在枪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是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先烈们还能时刻胸怀祖国,不忘报效祖国,或许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这份爱国的精神,这份爱国的品质,震撼着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如果没有他们英勇卓绝的战斗,会有我们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么?如果没有他们无私的对国奉献,会有我们今天如此优越的生活条件么?在以前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先辈们都能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不求回报,但是

在今天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社会里,依然存在着不少虚度光阴、颓废的自私自利份子,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么?

陵园里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神圣,每一捧空气,都弥漫着光辉人性的气息。在陵园里,我们遇到了一群和蔼的老人,他们高声唱着歌曲,并热情地邀我们共唱。或许是因为年代相隔得久远吧,我并不能学会歌曲。在我看来,历经风霜的老人,在守护着陵园文化,而对于我们这些年少气盛的青年人来说,最好的爱国教育莫过于亲身感悟烈士们的爱国精神品质。

我们拾级而上,感受到我们离英雄越来越近,革命烈士永垂不巧,几个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帘里,石碑上的一连串的图像,经真实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份历史痕迹虽然保持沉默不语,却不能不刺痛我们的心。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纪念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位孤胆英雄,一人将一个连的敌人俘虏,多次立下战功。在一次战役中,他掩护最后一批战士撤退的时候,自己的腹部受伤,与冲上来的敌人抱在一起拉响了手榴弹的英雄故事。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20xx年10月24日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烈士纪念日致敬英雄演讲稿6篇

清明祭扫烈士心得体会8篇

纪念烈士缅怀先烈的演讲稿6篇

纪念英雄烈士的心得5篇

七英雄六烈士心得体会7篇

参观革命烈士的心得体会8篇

高中生清明节缅怀烈士演讲稿6篇

烈士纪念日直播心得体会7篇

去参观烈士纪念馆心得体会7篇

纪念烈士的心得7篇

陵园烈士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