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为了记录我们的观看感受,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细致,大家肯定都有写观后感的经历吧,可以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1
按照学校党委的规定,本人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观看了党员教育电视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观看这部记录片,我对党的认识更近了一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为有信仰而有力量,因为有信仰而有目标。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大学生党员,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信仰意识在慢慢淡化,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经济大潮冲击下各类思想的撞击,使得我们最初的信仰在淡化,最初的坚持在淡化,观看了这部影片,我对信仰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了,也意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越是经济浪潮席卷之时,我们越是要有信仰,有立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呢?
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脑海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信仰》电视片所反映的建国初期王大锹、张秉贵、王进喜等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沈浩、蒋筑英、郭明义、徐虎等模范人物,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是在信仰旗帜的感召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他们是党的骄傲,民众的楷模。
第二,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要忠诚党的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为同学服务。切实在同学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2
6月24日与25日晚,我观看了三集文献纪录片《信仰》,感触颇深。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无论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壮丽身影。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
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一个学生,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呢?
通过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的观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味道、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3
?信仰》这部纪录片分为“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它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它向我们展示了共产党人是如何选择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我内心有很大的触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同时也为我是这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中的一员而骄傲、自豪。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时候,都有共产党员敢为人前的身影,展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它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正是这样的信仰,这样的力量,让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经历了苦与汗,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时光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烟烽火,远离那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时代,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任然应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正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而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就会如一艘没有灯塔的渔船,不知走向何方。所以,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坚定信念,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坚持这条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新时期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这个时期是发展的增长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每位中国共产党人都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被物质消费所诱惑,警惕腐化、堕落的风险。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
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对信仰忠诚和实践的,对信念的执着和追求,对理想的丰富和完善,始终是我们共产党员如磐的根,不变的魂。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扎根基层,献身事业,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为人民服务的表率、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4
工作之余,将3集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看完。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党的历史,生动讲述了革命、建设、改革3个大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信仰、坚持信仰、实践信仰的故事。正如纪录片所述: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对共产党人来说,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寻常的经历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这两样东西,看起来很平凡,但我们越思索,越觉得让人敬畏和赞叹;越思索,越觉得这样的人和事,很多,也很新鲜。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择信仰很艰难,坚守信仰更难。为了践行和坚守这个信仰,共产党人从1921年到1949年,为之牺牲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战争时代付出的鲜血与生命是惨烈的,但和平年代的坚守更加错综复杂,与战争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们面临的诱惑与选择更多,考验更苛刻。《信仰》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时刻督促着我们共产党员要竭尽全力地去坚守和实践信仰。
观看《信仰》,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强化学习、牢记宗旨、自觉奉献。一是认真学习马列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用理论充实自己,用党性武装自己。二是在向典型学习中积极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部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生动教材。要主动向__、张思德、刘胡兰、夏明翰、邓稼先、张秉贵、雷锋、王进喜、沈浩、郭明义、杨善洲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对照典型找差距,立足岗位做贡献,切实增强宗旨意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三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守信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观看《信仰》,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质监领导干部,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经常思考“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为了什么,身后留下什么”三个问题,舍弃“小我”实现“大我”,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信仰的旗帜增光添彩。需要带领全市质监系统党员干部职工,以“民生为本,民信为天”为核心工作理念,以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实践信仰,推动质监事业快速发展,争创一流业绩,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喜欢《信仰》中的这段话:“一辈子很短,如果用它来谋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一辈子也很长,如果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成为了信仰的坚守,即使生命归于结束,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一辈子就变成了永远。”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奋斗,用实际行动去坚守信仰、传承信仰、实践信仰,我们的人生必将更有意义,更加绚丽多彩。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在外国列强、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压迫之下,中国人一度生存在彷徨与探索之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共产主义信仰的火种传到了中国,在中国大地上燃烧起燎原之势。通过观看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和自身的情况,我想谈点自己的感想。
1920年《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出版,让许多中国的有识之士享受到了精神的盛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仰。像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正是在读到了《共产党宣言》后找到了信仰的真谛——共产主义。通过仔细口味记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中典型事例的情节,让我一个共产党员真正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体会到信仰可以改变无数人的本质,可以让无数人充满力量,可以让无数人创造奇迹。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主线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为信仰,我们的革命先辈彭湃不在困惑,让他身先士卒的从自家开始革命;因为信仰,方志敏同志能顶住敌人的种种利诱,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因为信仰,红一军四团在24小时里能从安顺奔袭卢定桥240华里,飞夺卢定桥;因为信仰,红三十四师长能用断肠方式来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因为信仰,陈毅元帅能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和自觉;因为信仰,年仅17岁的于蓝能用“撒谎”方式和五元的盘缠踏上追求自己信仰的道路;因为信仰,张思德能在一再降级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去最辛苦的地方;因为信仰,刘胡兰同志在铡刀前的大义凛然,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她为我国的革命带来了无穷力量,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无数的传奇,为革命者带来了永生。
新中国建立初期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分子、普通工作者和人民干部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像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鞍山工人孟泰、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人,他们是真正把自身全心全意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用生命保家卫国、践行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王进喜和大庆油田工人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以及一大批奋斗在我国国防事业战线上的国防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等他们的两弹一星精神,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无不张显出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度过重重难关,也正是因为信仰的力量,我们的祖国才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
在祖国建设的新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主线主要表现为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像小岗村的书记沈浩、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肝病专家吴孟超、鞍钢工作郭明义、维修工人徐虎等等时代先锋,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做的大部分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能把本职工作做到这样极致的人,如果没有信仰,能坚持做多久呢?一个人要选择信仰很难,但是坚守信仰应付更难。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就拿飞夺卢定桥的争抢时间来说吧,在240华里的抢占途中,不仅山路崎岖,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与敌战斗,而这么远的路程用的时间24小时,我们不禁要问,红一军红四团是怎么做到的?两个英国人李爱德和马普安在重走这段路时,这时的路已经没了以前的崎岖和与敌的战斗,然而晚到的13个小时又意味着其中的差距是多少呢?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创造的奇迹。
一个有信仰的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表现得那么坚韧而充满力量;无论到什么困境中,都能克服重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才能有高度彻底的自觉与豪迈,这就是信仰。在《信仰——我们的故事》影片中的一个个典型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精神和事迹也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里,我们如何像那些先进典型那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如何让那样的先进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这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和平年代坚持自己信仰最关键的是履行党员义务。通过履行党员义务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我们的最终理想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的信心,并为实现最终理想添砖加瓦。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作为党员重在服务而不是享受。至于先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说到底也是党员履行义务的质量,只要我们每个党员都能高品质履行党员义务,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个党员都可以成为先进典型,每个党员都能做出先进事迹。
拥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信仰,才能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让生命释放巨大能量。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她能帮助拥有她的人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冲开任何束缚,创造世间奇迹,并且能让拥有她的人生命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没有践行的信仰是空想,作为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们,让我们践行我们的信仰吧,因为只有践行我们的信仰,我们的生命才会闪耀光芒。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5
6月24日和25日晚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看完大型文献记录片《信仰》。《信仰》虽然只有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也仅仅是50分钟的时间,但就是那仅有的150分钟的时间,让我们熟知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孔繁森、郑培民、吴孟超、杨善洲、李林森、王顺友、谭千秋、郭明义、谷文昌......等一位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他们是一面面党员的光辉旗帜,他们凭着对党的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共党员核心价值观。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xx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更被邓小平同志称作他的入门老师。纪律片中讲述的为保护战友牺牲的众多烈士、湘江战役断肠而死的陈树湘、人工拉起大庆油田铁搭、人工开凿的红旗渠等感人事迹。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明白新时期对共产党员的要求。纪录片放完后,里面的一个个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一遍遍的会放,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安逸、富足的生活是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用他们对党和人民坚强不动的信仰换来的,我不禁在想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组工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这部纪录片让我清醒的意识到党和群众对一名优秀的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要求。一方面,更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
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知为人民服务就得有忘我的精神。《信仰》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在那样一个战争的年代,为中华之崛起成为无数的英雄牺牲了。片中许多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他们的理想,诠释了不同时期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6
10月15日,我在线视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篇7
一位西方的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的思索就越会发现它永远新颖,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仰: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而共产党人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为人们服务。
没有信仰人会活得很飘这是时代楷模郭明义的一句话。是的,我也深深的认同他的话,没有信仰我们总会容易迷失,甚至会对善恶的评判失去平衡。人具有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觉得人活着并不总是为自己活着,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应该得到统一。一辈子很短,如果用他来谋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一辈子也很长,如果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与党的事业中那就成为了信仰的坚守,在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中一辈子就成为了永恒。
信仰是对万事万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坚定不移的认定。因此,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拥有信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信仰,有向善的信仰,否则会使人踏入绝境。在当代我觉得对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就是正确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在近代饱受欺凌的苦难的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国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这种精神?我认为是一种信仰,那就是为国家人民幸福生活奋斗的信仰。在1920xx年,一件开天劈地的大事变发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它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黎明的曙光,也燃起了无数人的希望。无数的共产党人让我明白了信仰的伟大力量是多么的无穷。也真是这种信仰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筑造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信仰使得生于大地主家庭本可享受荣华富贵的澎湃放弃对农民的剥削,主动消除剥削制度,成立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为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领袖,并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信仰可以使十五岁的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信仰使一位平凡的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他是平凡中的伟大,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成雷锋式的一滴水,是需要用信用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着去努力。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是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如果说在革命运动高于天的时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为共产党的信仰构筑看精神高地,那么新时期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锋则展现出共产党人为党的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
有人会觉得共产主义信仰太过于虚无与飘渺,我想他们看了《信仰》纪录片之后便不会再有这种感觉。对于共产党的信仰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是本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的崛起而艰苦奋斗。在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过去战争年代无数的令人敬仰的革命先烈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人民,就是共产党员的上帝,所以的上帝都比不上他那样神奇。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钱学森,邓稼先、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为中国建设新中国付出了他们价值。
我们不必追求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只要用我们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他人来作出自己的贡献并证明在中国大地上还有这样前扑后续的共产党员为人民和党的事业努力着,让人们相信这是真实的。我觉得这要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信仰,那么建设一个和谐的、健康的、繁荣的、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便会实现。
看了这个记录片之后,更加坚定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坚定了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信仰。在我的心中深深植入了人民这个核心,我将会在日常实践中贯穿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并为之奋斗。
《信仰》纪录片的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