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书中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思考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一篇出色的读后感,我们可以探讨书中的情感冲突和人物选择的道德困境,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1

读过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一章后,深有感触。由于作者所处社会当时的女性绝大多数禁锢在狭小的家庭范围内,所以作者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功过完全归结于女性,这固然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文中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精辟论述仍然值得今天为父母者学习、借鉴。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因为正是在家庭中孩子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斯迈尔斯在文中写道:“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确实,从孩子一生下来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都应该这样。笔者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位母亲眉飞色舞地当着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面精彩地描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争玩具这个3岁小男孩和另一个4岁小男孩当着双方家长的面打了一架,打架中这个小男孩毫不畏惧,事后这位母亲还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小男孩在母亲的表扬和娇纵下,流露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看到这个场面,我就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呢。可她振振有词:现在的社会是老实人吃亏,我的孩子虽比人家弱小可气势上一点不输。还继续鼓励孩子:以后再碰上这种情况,你就使劲打,不要怕。事后不到一个小时,小男孩就把邻居家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得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责问她,他回答:我妈告诉我这样的,今天我跟××打架,我妈妈还说我狠咧!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也许那位母亲,只是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软弱,可是教育方法却极其错误:她不是先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当着众人(包括孩子)的面,很得意地描述孩子打架的“英勇”。产生后面的后果也就在所难免了,生活中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如灵丹妙药般很快就在孩子身上产生了不良反应,而良好的.教育却要靠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看到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言语粗俗、动辄打骂,孩子往往也学会了骂人;而生长在知书达礼、父母都温文尔雅的家庭中,孩子多半懂礼貌、有修养;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道德方面发育不良。当然这有别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它所能说明的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在道德品格教育方面往往更具影响力。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拯救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对道德品格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擦鞋,擦鞋人提醒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位母亲不高兴了:又不是不给你钱。殊不知从这样的事情中孩子将学会的只会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不会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却不去想一想父母必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这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才能尽快适应,实现自立。否则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活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然而家庭并不都是培养良好品格的最优秀的学校,它们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校,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师——为父母者。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2

从古至今,英雄都是一个民族的闪亮坐标。

2019年9月29日八位英雄登上了领奖台,这八位英雄都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于敏十年如一日,为中华人民撑起了保护伞;申纪兰呼应人民劳动致富,用实际说明了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孙家栋没日没夜地研究卫星,托起了中国的飞天梦;李延年机智聪明,用智慧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张富清负伤累累,却谦虚不居功;袁隆平天天在田里寻找不一样的苗,汗水把衣服浸湿了,生怕漏了一个苗;黄旭华隐性埋名,铸造护国的核潜艇;屠呦呦以身试险,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病人……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袁隆平爷爷。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也许你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不,我会想到“最伟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他是解决一个国家吃饭问题的大功臣,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万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八位英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培养良好的品格,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想想我以前踢足球一个奖牌也得不到,正当我想放弃时,突然想到那些英雄不怕牺牲、不怕苦、不怕累、谦虚的精神,我一定也不能放弃!经过我一天天地艰辛努力,我的脚练酸了,练肿了,还是坚持不懈,我终于在比赛中获得金银牌各一枚。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看着张富清整整把自己的荣耀封存了62年,我们应该向张富清学习,不能只得到一点荣耀就四处炫耀,恨不得让全世旦界的人都知道。

?品格的力量》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爷爷“水滴石穿”的坚持,学习他“愚公移山”的精神,学习他“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的情怀。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3

偶尔去书店,发现种类最多也最畅销的可能就是成功励志类的书籍了。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平凡、渴望成功,导致这种书的出版速度快得可怕,也就难免出现一些粗制滥造或急功近利的作品。以前总能从励志书中看到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而慢慢的哗众取宠的意味浓了,看到更多的似乎是大故事中的小道理,也就不太愿意看这种书了。但是,最近有一本名为《品格的力量》的书,让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翻看。原因并不是这本书里讲了多少从前不知道的新东西,而是里面让我产生共鸣的文字太多了。

“责任和义务,这是多么奇妙的字眼,在它面前,任何阿谀奉承都是多余的,任何威胁利诱都是可笑的,任何人,只要你保持着你自己内心原本率直的天性,即使这种率直的天性有时并不那么顺从、驯服,但只要你仍然童心未泯,尽职尽责,人们都会由衷地对你表示尊敬。在职责和义务面前,其他的一切欲求都会最终低下头来,不论在此之前,其他的各种欲求曾多么不安地在内心骚动过!”

书中的文字是那么深刻迷人。我现在所处的工作环境,周围绝大部分都是一些追求上进、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为自己勾勒了一个美丽的发展蓝图。我们将自己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描述得极尽其详,一方面是为了让每个人明白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或者将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人和自己一起监督我们的行为。可是,这说明书上的每一条究竟怎样实现?我们需要努力!可究竟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努力?是我们对工作、对领导、对员工、对船员的一种职责!可究竟为什么要去履行这种职责?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心。海恩·泽曼说:“继续努力吧!可怜的年轻人。”当社会上的部分人群通过种种欺诈手段和不忠行为而暴富起来的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当所有的人靠不择手段换来一个又一个“成就”的时候,你要善于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因他人的这些成就而忘却道德;当你被别人误会的时候,你要能顶住世俗的压力,敢于特立独行,出污泥而不染,要修炼成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你应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生活在一起,凭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去赚得面包。岁月慢慢地染白了你的头发,但你的品德却在几十年的风尘岁月中一尘不染。”

对品格中的道德心的理解,决非仅限于对是或非的判断。因为判断似乎缺少了感情,而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我想,道德心还应该包括更广泛的对于事物的赞美与批判、感激与同情。其实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定义道德心,也没必要一定说明它的外延和内涵,正如没有人会将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非要去分析到底当年与心爱的人分手,是痛苦大过释怀,还是庆幸大过悲愤。相爱的人记住更多的也许只是曾经拥有时的那种内心的感动。而道德心,其实就是内心深处最底线、最核心的一种情感。道德心帮助我们获得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职责,并最终引导我们找到一泓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平静而清澈的瓦尔登湖。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4

合上《品格的力量》这本书,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英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熠熠生辉:无人知晓的人造太阳之父——于敏,妇女能顶半边天——申纪兰,拼搏一生的国之栋梁——孙家栋,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青蒿素女神——屠呦呦……他们都是脚踏实地把自己所从事的每件平凡的工作做好,最终获得了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共同闪亮的品质——执着。

回想袁隆平爷爷,他是多么令人敬佩。谁能做到连续14天不眠不休?谁又能做到观察了上万株水稻仍然不放弃?袁爷爷做到了!他和时间赛跑,在上万株水稻中找一株雄性不育株水稻。在水稻花期极短的10天左右,袁爷爷顾不得休息,每天在烈日下争分夺秒地寻找天然不育水稻,即使嘴唇干裂出血,胃部隐隐作痛,都全然不顾。因为袁爷爷一直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寻找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凭着执着的毅力,袁爷爷终于成功了!

读着袁爷爷的故事,我的眼眶不觉湿润了,同时也深深感到惭愧。前段时间在柳琴考级曲时,一个六连音成了拦路虎,我的手指仿佛打了结,怎么弹都弹不顺,一气之下放下琴,不弹了。我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赶走这只拦路虎,柳琴七级就不能顺利过关。可当屡弹不顺时,我就有了“放弃”的念头……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耐心地教我打节奏;妈妈严肃地告诫我:“遇到困难就逃避,不懂得坚持,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在爸爸妈妈一阵春风,一阵寒风的吹拂下,我咬紧牙关,重新抱起柳琴弹了起来。我对准六连音这个红靶心不断扫射,一遍又一遍弹奏,也不知弹了多少遍,终于流利顺畅了,我的指尖在琴弦上轻盈地舞动着,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快速蹦跳了起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困难是欺软怕硬的,它最畏惧的,就是勇敢执着的力量。生活中,这样的小困难数不胜数,800米长跑、烧脑的奥数题、冗长拗口的英文单词……面对它们,我需努力执着,迎难而上。

古往今来,有谁的成功,凭空而来?没有永不放弃,愚公怎能感动天帝,移除家门口的两座大山?没有坚持不懈,越王勾践何以卧薪尝胆,终为春秋一霸?没有努力执着,哪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2000多项发明?只有当我足够努力,我才会足够幸运。我相信,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时光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每一个人!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们用自己坚持执着的力量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们也是我们成长的指路灯。我坚信,这种执着的品格力量足以把中国人推向世界最前列,登上历史最绚烂的舞台。

因为执着,我们进步。因为进步,我们自信。因为自信,明天会更好!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5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百多年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题目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在当今世风日下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抓住的是保护自己背囊,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诚信不应该是我们首先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品格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品格的力量》给了我答案。

其实金钱、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而且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篇6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这是读完《品格的力量》一书后,我最深的感受。《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著,此书被誉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品格在人生过程中的巨大价值。他提醒我们应该从那些高尚伟人的人生经历中吸取对我们的人生有益的东西。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每章的内容都是由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集合而成的,告诉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应该表现出怎样的气度与修养,作者分别从女性、劳动、勇气、爱情等方面论述了品格的精神力量。作者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出来,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那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优秀品格。优秀的品格如藏在人身体内的宝藏,它比任何金银财宝更有价值。恐慌失败时,不会影响它的存在;困苦挣扎时,它会出来拯救你。如果我们在失意时陷入黑暗,最后我们还是得依靠它来获取光明!一个用优秀的品格来支撑聪明才智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人,否则,就是愚蠢之辈!有些人,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和对己有利的目的,算尽机关,最后事情虽然成功了,但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失去信誉的基础之上,他们害了别人,自以为聪明、机灵,其实很是愚蠢。他们根本没有明白“优秀的品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可悲的是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他们得到是“小利”,失去的却是“大利”,他们的目光完全被自私蒙蔽!像这类“聪明人”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品格素质虽然是个人的事,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当今社会,不少父母把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智力和知识上的培养。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具备非凡的竞争力,然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决一个人成败,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生活细节,它就是一个人的品格。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一个善良、正直、诚实、勇敢、宽厚、自信、有责任心的综合素质人才。

人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知识上的缺陷将来还可以弥补和挽救,而性格上的缺陷几乎无药可就。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性格形成就很难改变。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从小培养的。父母和老师要担负起品格培养的任务。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及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品格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项计划。好的品格是从榜样中学到的,而不是看书看到的。榜样是人人皆懂的语言,因此,父母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是示范品格,而非教育品格。只有显示了好的品格,才能有效地鼓励别人,培养出好品格的孩子。

总之,品格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质。有了它,你便拥有了善良、诚信、宽容、仁爱、正直。虽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信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榜样的力量作文最新6篇

团结的力量600字作文6篇

根的力量演讲稿6篇

师德的力量演讲稿6篇

榜样的力量教师心得体会6篇

以青春的力量为题的演讲稿6篇

团结就是力量的心得体会6篇

《微笑的力量》演讲稿6篇

自信的力量演讲稿6篇

根的力量演讲稿参考6篇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