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读后感是一种自身思考的过程,通过写好读后感,我们可以向读者展示书籍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情书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情书读后感篇1
我知道这是一本很多80后作家赞不绝口的书,所谓“纯爱小说”最早的经典之一。但是其实我以前并不是很喜欢读这类的小说,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社会性和现实感比较厚重的文学。当然我也不是作家,顶多是个在家里坐着的人,所以之前没有读过也很正常。
话说这本书曾经是我大学时代,在读书馆里面拿起过很多次又放下的书之一。
还要再说远一点。我是个很怕孤独但更怕热闹的人。所以春节这种普天同庆的节日基本上不是我的菜。但是既然有大把的在家坐着的时间,干点可以在鞭炮声里面安静一下的事情也是很不错的。这样,回家的第一天我就跑到书店买了两本书,本来只打算买最近大热的九把刀的《那些年》,但是这本书正好就在它的旁边,于是心里一动也就顺手买了下来。
真的只是顺手,嗯。
可是拿起来就有点放不下了。
情书讲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藤井树找藤井树。因为男孩藤井树的意外离世,女友博子向藤井树旧时的地址寄了一封本不可能得到回复的信件,却意外地寄到了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树那里。在信件的一来一往中,一段尘封的爱情往事逐步揭开。结尾的一刻让人意外惊喜却又不禁动容。
作为纯爱小说,这个故事真的是纯得不能再纯了。不得不承认,岩井俊二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描写,一切都是那么淡淡的,从从容容。不论爱恨情潮还是生离死别,不论清新、欢乐、忧伤还是残酷,都是那么淡淡的。虽然作者的感情没有写在文字里,却留在了读者的心里。读完这本书,或许你不会在哪个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那些画面却不知不觉地映射到你的脑海里,让你不停地回想。
整部书里这样的画面很多。苍茫的大雪,博子仰起头想象藤井树最后时刻看到的天空;教室里黑板上的粉笔画;图书馆里,藤井树在借书卡上不停写下的名字;多年以后博子在群山里面的呼喊;那些热衷于“寻找藤井树”游戏的孩子们兴奋的脸庞。这些画面是那样真实,就好像出现在你的身边一样。我没有看过电影,但是这部小说的作者仅凭文字就给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细腻而丰富的世界,让人由衷地敬佩。
书中有一段文字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忍不住折了一个角来纪念它——
“想象着铃美对秋叶的感情,秋叶对博子的感情,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藤井树曾经对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以及那个女孩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男孩的感情。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整部小说看完,没有一个地方提到情书两个字。情书在哪里呢?是博子在信中寄托的思念吗?还是中学时代的藤井树,在借书卡上一次次留下的同一个名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实整个故事已经变成一个完整的情书,这个情书不是博子的,不是藤井树的,也不是作者的,这个情书是我们每个人写给自己曾经纯真的年代的,写给自己的回忆的。爱可以变淡,可以尘封,但永远不会消失。
当博子一次次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问候“你好吗?我很好”的时候;当女孩藤井树看到那孩子们递来的借书卡上画像的时候。那一刻我们一定会相信,有时候,爱真的可以穿越空间的距离,穿越时间的隔阂,甚至穿越生死的结界。
那一刻,爱,未央。
情书读后感篇2
在这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读书成了我唯一的爱好。当我在书海中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本时,《校园情书》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名不虚传,《校园情书》写的是在每一所中学学校都有可能发生的情感故事,是用青春书写的情书。里面有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的亲近,青春期朦胧的恋爱感觉。看这本书,与其它书不同的是,它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与众不同的是,《校园情书》中的班主任“达达”老师,他的开朗、另类的教学方式、通情达理、孩子气等等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吧。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十分向往这样的老师。
?校园情书》中的第一张“志形燕归楼”是我记忆中最深的一章。原因就是与我相近,感触大。对呀!每一个女生宿舍总有一个最懒的,一个最吵的,一个最安静的,一个最贪吃的,一个做老大……宿舍就是我们另一个家,同学之间的友情就是在宿舍培养的。当我看完这章时,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宿舍所发生过的事。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疯狂,嘴角的弧度慢慢扩大。我们的宿舍也曾闹过“减肥”的风波,不同的是,书中是做瑜伽,而我们则是做一些零星稀奇的动作。最使我感动的莫过于最后一章“你一路都在”。同学之间的友谊多么深厚啊,它往往会超过你的想象。我也是料及不到的,他们为茹茵同学写的两篇日记,办纪念会,让友谊成为彼此心中的永恒。看着看着,使我想起《朋友》这首歌,多么适合呀。
?校园情书》写出了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深思的励志故事。《校园情书》的确是一本属于我们的青春期指南,将伴随我们,在青春之路上越走越远!
情书读后感篇3
先看完了电影,然后找到了这本书。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总是会浮现藤井树(男)倚在窗台边看书,微风拂动窗帘,阳光恰好落在少年的脸上,坐在书桌旁的藤井树(女)抬起头,正好瞥见少年低眉的模样。这也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幕。关于书籍,于我而言,给予了我更多遐想的空间。关于青春,关于纯真的爱,关于两个藤井树……
一封错寄的信,两个人对一个人的怀念,年少的爱和成年的爱逐渐变得清晰明朗。阿树错过了藤井的爱,而博子对藤井的爱却抱有怀疑,人总是这样,错过了觉得可惜,拥有了又觉得患得患失。
我们的体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间接影响了我们以后得人生轨迹。在男女交往中也是这样吧,初恋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也许分手以后会说我以后不要再找他(她)这样的,然而事实上,在某些层面上,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这很难避免,但是人与人之间除了特殊性,总是会存在一些普遍性的。
博子和阿树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藤井选择阿树的原因之一。如果博子是阿树的替代品,藤井是不是太渣了?我想博子不是替代品,日久才能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心性,如果藤井真的觉得博子不值得他疼爱,那么也不会在一起那么久。但是还是有点心疼博子,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能自己揣测心上人的想法。也许是年少的喜欢无疾而终,留有遗憾?至于藤井的真实想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回想青春,男孩子总喜欢对喜欢的女孩子做一些恶作剧,来表达他们的喜欢。而女孩子则会叽叽喳喳的传各种小道消息,当事人则表示烦死了,老是欺负我。单纯稚嫩而又青涩纯真的爱恋,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同学们的起哄,也让这两棵“树”渐行渐远。十年之后,阿树依旧清晰的记得发生在教室,图书室,运动场的那些事情,倘若这个人对自己无关紧要,可能早就记不得了吧。他写过“藤井树”的卡片也想留念,他给自己的画像想要默默欣赏,阿树终于认清了年少时自己对藤井的喜欢。这封隐晦的情书终于发挥了它的价值,表达了藤井对阿树的喜欢。
博子和阿树都是幸福的,她们都有可以想念的人,博子想念自己的爱人,阿树惦记离去的父亲,两个人的心理阴影都还未曾消失。人活于世,没有想念的人,是孤独的一生。正是有了羁绊,我们才会走的更远。
在最后,我想摘录我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他那个人,经常眺望远方。那双眼睛总是清澈的,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漂亮的眼睛。可能因为我喜欢他,才这样觉得吧。
可能因为我喜欢他,才会想念吧。
情书读后感篇4
在图书馆听着雨声,翻着这本20xx版封皮早已脱落,被无数迎来送往的学长姐们触摸过的老书,看完最后一页之后,再起身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眼前一抹恍惚,像是在两个小时穿越了二三十年。最开始以为是类似于“解忧杂货店”一样的机缘巧合和时空交错,读到中后篇才发现是一种传递在两个女孩心灵之间的爱意,短暂的,两年的,隐忍又炽热的爱意。我不知道是该为博子难过,抑或为阿树可惜。毕竟藤井最开始爱上的,是那个自己长得像的,才有机会被“一见钟情”的阿树呀。是有多惊喜,多怕再次失去,才会在看见博子的第二面说出“做我女朋友”,在无数张借书卡里,在名字的背面里,在收到错发的喜欢的人卷子的欣喜里,在最清澈的眼睛里。可这些阿树在藤井在世之时,全然不知,隐藏的却昭然若揭的秘密都掩藏在那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她曾离他那么近,然后那么远。
可就算你最开始喜欢上的人不是我,但你后来的温柔与爱意,统统洒向了真真切切的我。所有和你共度的或好或坏的时光,每分每秒,都珍贵。年少的情愫和懵懂,小心翼翼的喜欢,是伸出又收回的手,是投去又敛起的目光,是开不了口的我喜欢你。
我现在还能记起初高中作课代表,发到自己喜欢的人卷子时的窃喜,只他的名字会让我多看上好几眼,又怕别人猜到自己的心思,但暗中多谢老天给我一次机会走近他,如果时机不错还能开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那一天都是彩虹色。又想起曾经不明白的,喜欢我的男孩子为什么做那些不让我知道的事情(很久之后才有共同朋友告诉我),是因为呀,有些心情只属于自己;是我喜欢你,和你没关系;是有些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有过联系的那种更幸福。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最爱你。一想到我现在的努力,说不定换得来我们再一次的重逢,便激动万分。即使没有缘分,我也在寻找你的路上,变成更好的自己。
情书读后感篇5
在书店淘书的时候,因为封面随手将这本书塞到了口袋里,3个月后的今天终于完成了本书的阅读(真是懒到家了)。碰巧今天迎来了北京的初雪,坐在出租屋里面看书,别提有多惬意了。
正如书名想要表达的那样,情书贯穿了整个故事,勾起了他人中学“苦涩”的回忆,勾起了爱人之间相互的思念,即使已阴阳两隔。女主博子本是约定了和藤井树结婚,但藤井树登山失足而死,博子就此失去了挚爱的人。在翻看遗物的时候偶然方向相册中他中学时候的住址,抱着没有回信的态度写下了对爱人的思念。
可就是巧合,那个地址属于中学时期同名同姓也叫藤井树的一个女孩。一个是对男生藤井树的无限思念,一个是对他所造成的痛苦中学回忆而怀恨在心。就这样两个人误打误撞的完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安抚了博子悲伤而遗憾的婚姻,化解了女生藤井树中学时期刻骨铭心的矛盾。故事到最后,女生藤井树才发现原来中学时期的那个男生原来是喜欢她的,而博子收到的“你相信一见钟情么”是男生藤井树弥补了自己错失的爱情。
男生总是这样,即使像我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为了自己喜欢的女生也总是准备了一些小惊喜,就像书中男生给女生藤井树在书签后面画的那个画像一样。即使这个动机在女生眼里被认为是奇怪的举动,即使礼物被轻易地女生忽略了,但在男生心里就仿佛完成了一项壮举,毕竟,“这种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我发现我逐渐喜欢上了日本文学,那种安安静静的看完,然后慢慢遗忘掉,在以后的某个时刻突然回忆起来,就仿佛变成了自己过往的回忆。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后又拉着我妹一起回看了这个电影,都是很不错的作品,但总感觉书中所描述的世界更令我向往,更像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白纸黑字的呈现在我眼前,而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揣测人物的内心活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合上了书,博子的心中永远的留下了属于藤井树的位置,而女生藤井树更有可能当作无事一样回到自己的正轨,但当以后再有人叫起藤井树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知道她会不会突然的想起中学时期喜欢过她的那个藤井树呢。
情书读后感篇6
说起读岩井俊二的《情书》的感受,犹如我对书中提到的那只“翅膀和尾巴都是在舒展的时候被冻住了的”蜻蜓的感受一样:美丽、浪漫、哀婉。
透过晶莹剔透的冰看舒展的蜻蜓是那么的纯净。少年时期暗恋的往事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纯真。“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的认知又是那么的纯朴、那么的纯粹。认真写信给天国的阿树的博子是美丽的,陷在与阿树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中的博子是美丽的,在雪地中央冲着大山放声呼喊的博子是美丽的。同样,认真回信给博子的藤井树是美丽的,明白自己也喜欢阿树的藤井树是美丽的,佯装平静想把画像放进兜里的藤井树是美丽的。因为纯,因为不做作,所以《情书》很美丽。
定格在最美丽时刻的蜻蜓是如此的富有诗意。小说中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表达爱意的方式是如此的浪漫:在没人借过的书的空白书卡签上“藤井树”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的图书卡背面画着女藤井树的样子。我能体会男藤井树在图书卡上签名的心情,他签下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继续要求做图书管理员是假公济私,是为了能与喜欢的人名正言顺单独呆在一起,即使没有言语。而让喜欢的人帮自己还那本夹着有她样子的画的书,其实也就是间接的表白。可惜这些做法浪漫,但太过含蓄,两人只能是擦肩而过。
冰封的蝴蝶即使美丽,也透着哀婉,即使浪漫,也透着悲伤。对于女藤井树来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不该到那人走后才明白他心中的秘密。对于渡边博子来说,还君心思双泪垂,恨不相逢更早时。她不该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当一切真相大白,当博子与藤井树都面对了自己的感情,当书中洁白的雪花融化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的时候,一只冰封的蜻蜓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永恒的标本。
情书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 龙族2读后感6篇
★ 糖外婆读后感6篇
★ 丧钟读后感6篇
★ 稻超人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