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通过仔细审题,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确保主题能够贯穿整篇作文,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庄子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庄子作文篇1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一个偶然,庄子的一席话,一扫我多日的阴霾——因考试失利而招致好友背后取笑的郁闷。“既为好友,岂能有如此小人的行径?”愤愤不能释怀中,是庄子在这一刻点醒了我,我开始对人生有些领悟。
四月的一个夜晚,带着几分敬仰,走近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曾以为,童年中玩耍无可厚非;也以为,年少还有大把光阴可挥霍。此时方明白:人生苦短,去日无多。“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生,最伤不起的,就是一个“等”字。
庄子的一句句肺腑之言,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如春日暖阳、夏之清风、秋之朝露、冬之瑞雪,让我怦然心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没有掩饰,没有矫情,一语道明尘世间的游戏规则。如此智慧,试问人世间谁能比肩?无怪乎鲁迅如此评价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曾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情澎湃;也曾为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惆怅数日;又忆起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潇洒淡然;但唯有庄子“无己无功无名无所待”让我顿悟人生,笑尽苍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当我们顺其自然安心做好自己,芸芸众生各复其本时,我们看世界不再挑剔,不再矫情,任生命逐时光脚步,开放,凋谢,去等待下一个春天。诸子百家中,只有庄子能如此淡然洞察天机,点破玄机,还生命本质。
生活中总有不易察觉的琐碎摆满了我们的生活。进幼儿园之前,我们是快乐的,但是一旦我们从大流入园、入小学、入中学,进入教育轨道,不快乐已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学业的竞争压力、分数的困扰、老师的期待、父母的目标,压得我们从此喘不过气,忘却了春夏秋冬的韵味。
是庄子,还给我一个新的春天。我一遍遍品味他的哲理,“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在吟诵中,我开始成长,一蜕先前稚嫩。人这一生,是不能幻想生活圆满,不能享受尽所有春天的。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坎坷,品尝苦涩与无奈,倍受挫折与失意呀!原来人的一生,可以如此度过:在春去秋来中体验生命的快乐,让自己灿烂活在世上,绽放一世美丽。如王维诗中所描绘:“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邂逅庄子,记住了梦蝶,记住了解牛,更明白了生命的含义。生命长短有界限,唯一无界限的是在短暂的人生里,融进无穷的快乐。世间人,有一种情怀不问结果,就是对生命自信的潇洒。
庄子,这个三生修来的朋友,让我伴你共逍遥。
庄子作文篇2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乱战,连年不休,战事惨烈。战争给人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思想家、教育家们宣扬自己思想的空间,各家学派都在这被血浸染的土壤中开出思想的花朵。其中却有一朵花是百花中的异类,却又一直被保留至今,从未枯萎。这朵花就是道,庄子便是这花的养护人。
最初认识他、知晓他是在语文书上,看着关于他的一则则短文,脑中想象着他高冷而又机灵地讲着故事来讽刺他人。
庄子的一生如浮云,随风而来、伴风而去,似乎既无对生的渴求,也无对死的畏惧。当他妻子过世时,他敲着锣歌唱,欢送着妻子的离去。这在常人看就是疯子之举,殊不知他面对生死的淡然使他获得了超越生死的自由。
庄子一生清贫,却不以为苦。贫困给予他更多别样的思想,他安于贫、乐于贫,当曹商讽刺他贫困,显摆自己的富贵时,庄子不以为然,一针见血地指出曹商为了富贵,丢失了人的尊严为秦王舔痔疮去了。他尖锐的话语揭露了因人们的欲求而丢失本真的可怕。话似不雅,内容却不得不叫人叹服。他放浪形骸,直率,在贫困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当幸运之神光顾庄子时,他将幸运之神拒之门外,悄然躲藏了。当他在水边钓鱼时,楚王派人请他做官,他不为所动,将自己比作只愿在水中游玩而不愿当奉献祭祀的乌龟,在纷扰的尘世中,自由被灰尘覆盖,是庄子拂去尘埃,愿在世间过着自己的惬意生活。
庄子为了直指人心,不惜用偏激的语言来讽刺人们,唤醒人们那颗因物质而迷失的心。正因如此,当时人对庄子不解,只认为他有着偏激的思想,却看不到他那颗悲天悯人而又无人理解的心。正因这般,当惠子死去时,庄子大哭,因为他知道世上再无理解他的人了。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困扰,死让人畏惧,贫穷使人身心受摧,富贵荣华使人迷失自我,而庄子超越了这一切,看淡了这一切,他如一阵清风,来无影、去无踪。不被理解的庄子是不幸的,而作为2000多年后的我们若还不能读懂、理解庄子,那更是不幸的。
在这浮华的世间,我们需要一颗淡然处世的庄子之心,笑看云淡风轻,守住心中的一片宁静。
庄子作文篇3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斜阳晚照下的河边悠然的摆弄着他的鱼竿。
有经邦济世之才,虚怀若谷之量的他抛弃了那个时代。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属于他的人生。不与世俗争名利,只在深山求逍遥。楚王的盛情相邀只换来他的淡然谢绝。他是一向视权贵如腐鼠的,在他眼里,窃国者诸侯,与盗贼共事岂不是对他的侮辱?
自嘲曳尾涂中的他却有凌云之志。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豪言是英雄的气魄与哲人的睿智最完美的结合。他人最大的志向不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人间过上极尽奢华的生活,得到万古流芳的美名,谁看到了头上高远的天空?别人俯下身子,只有他昂着头。
一贫如洗的他永远不会放弃他的尊严,魏王嘲笑他的潦倒,他立即讥讽诸侯的昏庸。如此桀骜不驯,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气示人。孔子哀叹累累若丧家之犬,比起庄子,实在是相形见绌。孔子永远弯着腰,庄子却从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他也有无奈的时候,不是源于君王不听忠言的苦痛,也不是国势危如累卵的压抑。而是源自对物与我,肉与灵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思考。是梦境还是现实,他迷茫了。也许,只有他会迷茫,在那个人人为功名利禄而生的时代,谁能把眼光放到如此的高度?
他又是可爱的,濠梁之上的辩论让人忍俊不禁。惠子中了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圈套,他的思想不依托于艰涩的文字,而是活泼的故事。傲骨只外,还有和气。凛凛之中,透着亲切。孔孟总是以教导人的姿态讲话,韩非总是发号施令,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永远与功利紧紧相连,少了几分真诚。
汪洋恣肆的文章,带着浓厚的浪漫。诸子的文字毫无韵味,只有他能给人美感,一种到了极致的美。同时慨叹人生苦短,孔子说逝者如斯,他却道白驹过隙,哪个更美?
从文学与哲学的角度不足以全面了解他,他还是古代科学的先驱,无论是类似于原子的理论,还是数学中的极限思想,都是极其超前的。那些对鬼神敬而远之的士大夫还在依靠神灵的庇佑,哪会想到这些?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注定他不会被人理解。也许,在他人眼里,他只是个衣不遮体,食不充饥的乞丐,只是个不拘成法,特立独行的狂人。他注定会生活在无休止的孤独里,孔孟成了至圣先师,韩非的思想统治了上千年,墨翟的理论偶而还会被人提及,唯有他的思想被斥为家人言。只有零星几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与他神交。即使这样,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只把庄子当做精神上的导师,而不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更不是大成至圣的圣人,他的思想,只是山水突围的理论武器。
庄子作文篇4
一件事的阴阳两面,间隔的只是一瞬间的思想——题记
庄子
我是庄子,今日我和朋友惠子相约来到濠水的桥边游览一番。这样的天气真的是好,太阳正懒洋洋地舒展着身体,和我一样毫不掩饰自己的欢愉。凭栏下看,只见一尾大红鲦鱼,正自由自在,肆无忌惮地在水里到处游来游去,让人不免心生欢喜。它似乎看见了我,努力地扬起头,嘴里吐出一串串急而大的水泡,接着一个鲦鱼打挺,高高跃出水面。那一刻,我被这可爱的小生灵打动了。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鳞片,让我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那跃出水面的敏捷身姿,让我心底荡漾出一丝丝的涟漪。于是,我有理由相信,这尾鱼和我一样是快乐的,满足的,从容的。
鱼
我是一尾鱼,一尾悲伤的鱼。这濠水底下实在是太危险了。我的敌人危机四伏,一不留神我就有被毁灭的可能。我整天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但今天不一样,我看到了人类,两个站在桥上面带笑意的人类。这样子让我心生恐惧,我害怕惯了。但我突然想起被人类养过而又放生的鱼说过,鱼缸里的世界很幸福。于是我看了希望,我想生活在安全的鱼缸里。于是我尽力展示自己曼妙的身姿,悠哉悠哉,从从容容。甚至冒着生命危险高高跃出水面,以博一笑。我看到了他们的笑。而那时我却是急切的:赶快把我带走吧,带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可是,他们还是离开了,并没有带上我。那样的笑深深地刺痛了我。我知道,我又得在这黑暗而危险的地方孤独地生活了。谁又能理解我的痛呢?
我
我还是我,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虽然你说了解我,但你终归不是我。因为每个人面具后面的那张脸,你永远无法探知。白天在人面前强颜欢笑,黑夜里灵魂却痛苦舞蹈。这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存在。
庄子和鱼
庄子不了解鱼,不是因为庄子不是鱼,鱼不是庄子。
而是因为庄子是庄子,鱼就是鱼。
庄子作文篇5
酒淡,如水;心静,亦若水。
不介意吧,庄子,我想请你喝一杯淡酒。君子之交淡如水,酒淡得如同我们的友谊,隔着数千年时空的变迁,让我们的心与心来一次碰杯。
我说庄子,你不必去向监河侯贷粟了,这里有一杯酒。不过我还是欣赏你忿然作色的骨气。一条涸辙之鲋,乞斗升之水求活,然而却被漠视,见死不救,还故意讲些大话空话,一如你家贫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傲慢地说:“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可乎?”你忿然作色,巧妙借喻揭露监河侯冷酷虚伪的真面目。扬长而去,是你高大的背影,凝聚着清高的骨气。那就喝一杯淡酒以释忿怀,我想说我真心佩服你。
我说庄子,其实你就是蝶,蝶就是你。这种恬然忘我的境界恐怕只有你才能达到吧。一直蝶从庭院飞向广阔的天地,在花间休憩,在空中舞蹈,在林中徜徉。一如你,避开错综复杂的尘世,静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冬日里蝶化成一片雪花,庄子你呢?持竿垂钓不顾。是呀,外面太冷了,已是冬日,你只好躺在床上构想春天,也构想一个太平的世界。
我说庄子,你逍遥吗?我本静静地等你说:“不,我不逍遥。”可我却听到另一个声音:“当然,我很逍遥。”是吗?你说其实,人生的逍遥并不在于物质,而存在于灵魂。大鹏振翅而飞,抟扶摇羊角而上,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可是它需要大风,没有大风,就无法托起庞大的翅膀。大鹏可以算这世间最自由的动物了,然而它仍需要依靠。可见,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逍遥。你指着远处一只蝶,轻轻地说;“你看,蝴蝶一生所到之处无非花丛,树林,低空而已,大千世界里它如沧海一粟。可是它忘我地在花间飞舞,尽管它无法达到大鹏的高度,可是它活得无忧无虑,它是逍遥的。达到逍遥需要灵魂的超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可乎?”我很惭愧,我本想你家贫如洗,被物质所累,一定有无穷的烦恼,没想到你如此淡定,看破世俗,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游乐。喝一杯吧,你这个逍遥的人。
尽管隔着数千年,我仍想请你喝一杯淡酒。淡得,如你桀骜的身影。
一杯淡酒,一份愫怀。我们一起举杯,为你淡泊逍遥的人生祝福!
庄子作文篇6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在庞杂的信息流和日益增长的物欲组成的汹涌波涛中,现代人的生活边界正日益模糊。我是谁?我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好像越长大,这些问题就越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穿越两千余年的时空,我们仍能通过历久弥新的文字聆听先贤对人生、社会、宇宙的解答。庄子,正笑而不语地立在人们苦苦探寻的梦境中。
读《庄子》,首先要将那双逍遥的翅膀插在遍布思维的肩头。我们看见带着这双翅膀的庄子,在精神的无边疆界中“乘天地之正,而御天气之辩”,宏大无边,而令人心驰神往——这是庄子对“逍遥游”的定义,掌握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规律,得到物质与精神的绝对自由。其实不仅是庄子,自由是所有人类的永恒追求。但所有人都在各类束缚中失去自由。依赖着水源、空气、土地,便永远无法成为扶摇而上的鹏鸟直升九万里而去。庄子当然无法带领我们越过肉体的鸿沟。但他论述“逍遥游”定义的过程却带给我们顺应无为、淡然处世的思索。同样的,在诸多娓娓道来的寓言篇目中,庄子以他对世俗的深刻洞察引领着每一个迷茫求知的读者。生活是无边的泥淖,带着权欲野心的人不顾一切向外攀爬。庄子却说“吾将曳尾于涂中”,超越欲望的引诱、虚荣的浮华,回归自由的本真。生活是疑问的总和,但庄子坦答“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跳出矛盾的拥挤,站在圆点看无穷的问题。生活是苦涩的修行,但庄子立于濠水之滨与鱼同乐……庄子的智慧在精神的山野里筑起千楼万台,让读者得以登楼眺望到无尽的远方,享受精神世界的逍遥游。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比喻人们的生活:在一个洞穴之中,双手捆绑,背对洞口。光线从洞口射入把我们的影子投射在对面的墙壁上,每个人只能看见自己影子的晃动。却不知道洞口外世界的广阔。是啊,我们是如此无知而终生困囿于己。普通人的思维难以借一己之力看得足够深远。于是,读经典就成了拓宽眼界的不二选择。世上形形色色的人陷在相似的困苦里无法自拔,我们的悲伤、迷茫、私欲早早被其他人诠释过,可每个人仍义无反顾地爬进同一个山洞。而庄子,恰恰就是那个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洞口爬出去的人。看遍世界“有”的百态后,提笔解析“无”的神奇,洞察荣辱甘苦后构筑思想世界里广阔无垠的超脱境界,他的预言与论述描绘着我们的生活,也指引着我们的精神。
人非草木,众生皆苦。被世俗囹圄禁锢着的人们未尝不向往无边际的逍遥自由。活在两千年前动乱年代的庄子让他的哲思与智慧自在逍遥地飘在古往今来无数平凡或伟大之人的思想中,于是,他的精神便跨越了无边无涯的历史,来到我们面前。所以,何不趁庸碌尘世的几分闲暇,让我们的精神跟着庄子来场逍遥一梦?
庄子作文篇7
甲午年冬,余沉疴顿愈。天雨雪,是夜,雪稍停。余慕陶庵风雅,便车马载酒,携二童至江畔。江面银蛇舞动,霰莹月明,素雅非常。或曾谓余曰:“秋收冬藏,冬主肃杀,然冬亦有可怜处,世人莫赏耳。”今始信之。兴至,余举杯邀月,叹道:“有如此胜景,愿常驻人间。”
忽一老者身披尘云,步履蹒跚,行经此地,闻语笑曰:“繁华转眼成空,君独不见须臾黄粱短,百岁光阴一梦蝶乎?世间安乐得之如汲深泉,失之如掷空杯。”吾闻语讶然,其后笑曰:“此言差矣。世人之乐非囿于纵酒呼垆、邀风赏月。为官者,居庙堂之乐,以济天人为乐;羁旅者,夙婴乡思,以旅途记一志风物为乐;为父母者,忧心操劳,以儿孙欢聚为乐;征战者骋沙场忠死节,失意者奏流水得知音,莘莘学子步蟾宫折月桂,皆以为乐。人伦、忠义、智勇如此种种,岂独繁华过眼四字蔽之?吾辈生当惜之,死当记之耳。”语毕,雪复至,千片万片,纷纷扬扬。
老者又曰:“世间虽乐,然多为条框束缚,莫能享之耳。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者,彼彼皆是,莫如神人乘云气、骑日月,死生无变于己之自由耳。”对曰:“凡物诚不苦彼神人哉。”对曰:“夫在天之鹏,在水之鲲,凡物也。然其不为条框所束,逍遥万水千山间。”余心中一动,诘曰:“鹏虽逍遥,犹需借风上青云,而后得其自由之乐,若无大风举之,青天纳之,斯何得消遥?鲲亦如是。夫风与青天,乃天地万物遵规循矩妥协而生也。试问人人争为一己自由,则何来青云?故曰:愈不自由,愈自由。人人约束之,然后知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期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老者默然半昫,捻须曰:“汝明矣,然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汝之智,殆矣!”余正色对曰:“何惧乎?三闾大夫,身祭鱼龙以明己志;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吾独畏哉?纵有毒蛇猛兽,世间善恶混沌、贫贱易阻,吾愿开拓前路,不退分毫。此吾志,亦千万人之志也。夫子胡拘泥个人得失乎?”衣袂飘飘,风扬我襟。老者忽迎天笑道:“后生可畏!吾何其痴矣!庄周梦蝶,缘道归一也。胡为汲汲于无用之用乎?死生苦乐,吾与子共适之也。”余临江而立,喟然叹曰:“佛曰:‘当受则受。’魑魅魍魉,来则应之,为万世开太平,无所悔也!”老者抚掌笑曰:“善哉!汝之志,犹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倏忽间卷起鹅毛大雪,俄而风止,哪里寻得老者踪影!惟一蝶翩然远去。余大惊,冷汗涔然,复陷于病榻。时隔多日,友人谒余,思及当日这事,一一具言所闻,友起座大骇曰:“其言容举止,莫非战国年间庄周先生乎!
庄子作文篇8
林语堂有言曰:“读庄子就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本就是一种虚幻的美,庄子的人生好像一场梦,生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庄子是一个有鬼斧神工之能事的幻术师,迷失在他的精神后花园中,我们不能自拔。因为,在世俗中,你挫败,你无奈,而与庄子相处,只需聆听他漫无边际的谈论,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从荒诞,到自然,到神游天下,无所羁绊,不是身外无物。而是外物与我为一,渐渐地,虚淡出这方天地。
庄子为你下了个套,纵然有所怀疑,你亦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孔圣之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庶几无愧?又有几个做到,相反,一个个失败者或无所作为者都摔得很惨,在这时,庄子站了出来,大声高呼:“生无可羡,死无可畏。”大声高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于是,可亲可敬的庄子又多了一批忠实的信徒。
感谢上天把孔子与庄子送给了我们,一个成功路上的引路人,一个失败路上的安慰者,相辅相成,造就了历史上无数惊天动地的人物。
我欲无为,真正逍遥天地。庄子的理想人格即为登高而不发抖,下水而不觉湿,入火而不觉热……虽然有些白日梦的感觉,但庄子肯定会批判你说你不知道怎么知道没有?事实上,他的一生执着于清心寡欲,楚有相位,我不屑一顾,自甘贫困,却无所烦恼,知己好友,一二足矣。庄子宁为“蝇”,不做“神龟”,游戏人生,实乃乱世中的逍遥子!
世上真有神人吗?科学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庄子的逍遥却并不是不可及的,崇尚精神的自由,崇尚自然的神妙,丰富学养,提高境界,再加上一颗澄清的心,足矣!
庄子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