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社会不断进步,大家接触到心得体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为了能够给读者留下好的印象,写体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斟酌,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篇1
2011年11月3日01:40左右,神州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顺利对接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第一次是东方红卫星上天,标志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问天成功,那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完全有能力独立发射自己的卫星了。第二次是杨利伟乘坐神五顺利升天并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人实现了载人航天梦想。神州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对接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探索外太空以及登月的成功为期不远了。
神八天宫对接成功激励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精神,也激励着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成绩差,有些同学的成绩好呢?那可能是因为有些同学太懒,不好好学习;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成绩老是不能提高。我们可以借助航天员刻苦勤劳、细心钻研的精神,在学习方面:平时,要刻苦学习,上课要认真听讲;考试前要认真的、反复的复习;写完试卷,要细心的检查。这样,成绩肯定会提高上去的。中国的航天人通过辉煌的航天成绩,给全体中国人打了一针强心剂:要相信自己,发展主要依靠自己,学习外人的同时一定不能失去自我造血能力。
中国人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也只有依靠自力更生创造出的成绩,才是真正的值得自豪的成绩。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中国航天人的自力更生精神,都应该有航天人的底气和勇气,把所有的行业都做成航天事业一样的地步,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所在。祖国真伟大!向中国的全体航天英雄们致敬!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篇2
回溯历史,漫天星斗寄寓着中国人几千年不绝的向往追求;时至今日,早已一路繁花似锦,郁郁葱葱……
君不见,“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天和驻空”“祝融探火”?君不见,追天揽月,千年梦想,泱泱华夏,今朝梦圆?君不见,“北京明白”,高健蹿红,航天精神,激励向前。一项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辉映中华民族砥砺风雨的.奋斗,鉴照英雄儿女拥有揽月摘星的梦想。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当续前人九天之魂梦,绘吾辈奋进之青春。
胸怀祖国,勇于攀登,航天精神托举中国人民迈向浩瀚寰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举目回望,郭永怀投身弹道导弹研制,在飞机失事时他用身躯保全了国家重要科研资料;放眼当下,高健自少受航天精神的影响,作为总调度,为“神舟十二号”指路引航……“神五”飞天,“神六”出舱,“嫦娥”取土,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引领下,矢志报国,迎难而上,跨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让深邃星空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中国青年将航天精神传承发扬。
飞天梦想照进现实,只因中国人的航天奋斗从未停歇,只因中国人的航天追梦永不止步。中国空间站核心团队,平均年龄38岁;北斗系统攻坚团队,平均年龄35岁;“长征五号”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一代代青年坚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厚植“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的家国情怀,一丝不苟地传承航天精神,并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不断续写中国航天新的篇章。
积极修为,艰苦历练,吾辈青年将接续航天精神,奋斗展风采。
“在不懈奋斗中再创佳绩,在竞相奋斗中革故鼎新,在团结奋斗中集智聚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值此之际,我辈青年当弘扬航天精神,从航天精神中汲取精魂坚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笃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定“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干劲,从严律己,潜心钻研,甘作拓荒牛、老黄牛、孺子牛,用奋斗绘就美好青春。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言:“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愿吾辈青年,鲜衣怒马,后浪滚滚,携星光荡开宇宙,让广袤的银河中长久闪耀着那束航天精神之光!以长江为凭,让黄河作证:中国人民正在航天事业长足进步中书写璀璨华章,中国青年也必将续九天魂梦,绘奋进青春。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篇3
今天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不断壮丽。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付出他们的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步,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动人诗篇。
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初期就有许多功名成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只为让我们的祖国更上一层楼。他们的付出是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所学习的。我国的航天事业有着这样大的发展前途都离不开他们每个人的付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在今天的讲座中带我们了解了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想升空挺进的追梦故事。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航天科技能够强国能够郑国威能够带来民族凝聚力这话过去也许有些抽象,但是面对天宫课堂一次次的科学演示会由衷的感叹,航天科技的威力和先进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天宫课堂,不仅给青少年演示了科学的原理和奇妙,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
通过这次课堂让我有很大的启发,也让我们知道了,科学与科技永远是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航天科技不仅转国威,更关系到我们家庭和生活的科技感和幸福,中国梦脚踏实地科技梦张力无限!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篇4
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终却落个火箭几乎为零的下场。多少人在着急!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时才能重返故乡?终于,1960年,中国的火箭将士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从此,中国航天在艰难中步向辉煌!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仅仅7年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
返回舱完好无损。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世界震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蒸蒸日上,在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在长期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永远值我们学习。
看到我国的航天事业,这么突飞猛进,做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970年4月24日,一颗耀眼的‘星”划破天际——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诞生了!这是提前为国庆献上的厚礼,也标志着我国卫星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快速跃升: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三号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使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我们以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飞跃!此后,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神七出舱,“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神九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这些都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但是,我国航天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在170亿-180亿美元,超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的总投入。
在人造卫星领域,我国刚刚达到国际航天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水平;在飞船研制技术领域,我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领域,我国与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为10年到15年。
我们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惟有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祖国的航天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继承中国航天人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甘于奉献!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篇5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去太空“出差”半年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漫漫“探空”六十载,披荆斩棘“刺长天”。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传承好这些精神财富,更要不断解锁航天精神中的“奋斗密码”,让航天精神在伟大的复兴路上勃发出永续生机,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去探索星辰大海,去迈向伟大复兴。
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中国航天人的奉献之光照亮探索星辰大海之路。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漫游太空,宣告中国正式进入航天时代,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但鲜有人知道我们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背后,是10万大军挺进戈壁,在人烟稀少的广阔戈壁、茫茫大漠中隐姓埋名,经年累月以苦为伴;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的700多位英雄先烈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献身。广大党员干部要循着无数航天人身上的奉献之光,立足平凡岗位,埋头干事,沉下心、弯下腰、扎下根,不求得失、只讲奉献,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做到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时刻想着百姓,事事服务百姓,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一代代人砥砺前行。
我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真干、实干、苦干的奋斗史,从以钱学森、任新民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奠基开路,到以王永志、周建平为代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们不倦探索,再到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航天员先后把五星红旗带往太空,一批批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跨出了从“跟跑”到昂首挺胸“并排跑”这一大步。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传承好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把时代重任扛在肩上,主动到“急难险重”的一线岗位上锤炼过硬本领,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以实干担当推动事业发展,以实绩答好为民答卷。
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人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新高度。
航天航天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