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进行合理的教学步骤和顺序安排,教案能够提前预设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铜 铁 钉

衤 被 裙 裤 袄

疒 病 疼 痛 疯

2、同学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身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同学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鼓励同学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 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间( )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身手 习惯 宣布 称誉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同学自身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同学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同学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同学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与物体间是有空隙的,寻找合理、有序的安排空间的方法。

2.尝试把大小不同的物体全部装进容器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核桃、芸豆、小米;透明瓶子、托盘。2.自制图标一套;自制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l 师:“小老鼠今天要搬家,它要把自己的粮食全部搬到新家去。你们能来帮助它吗?”

2.观察操作材料,感知材料的不同

l 师:“核桃、芸豆和小米大小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幼儿操作,尝试把三种材料全部装进透明瓶子里

l 幼儿设计装瓶方法,教师出示相应图标

l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材料装进瓶子里的位置情况和关系。

l 师生共同交流实验过程

①展示装瓶失败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②展示装瓶成功的瓶子,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示范将材料装进瓶子,教师依次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装进瓶子后,瓶内空隙情况。

l 再次操作,体验成功

①请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装瓶,一边装一边观察瓶内的空隙情况。

②观看课件,师生共同小结

4.观察照片,迁移生活经验

l 出示物品摆放凌乱的抽屉照片

①师:“我们来看这个小抽屉,看上去它已经装满了,但是里面还有空的地方吗?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抽屉里面的东西,让抽屉变得整齐呢?”

②师:“等会儿请你去收拾一下你的抽屉,让你的抽屉变得又整洁又干净吧!”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3

一、探究学法

1、前面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几个语文园地,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经验,今天我们请大家自己来想想《语文园地五》可以怎样来学。

学生建议:

(1)先做自己喜欢的题目。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可以读一读再演一演。

(4)请小组长抽查。

(5)先自己学,再小组讨论。

2、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最喜欢哪一题,说说你们打算怎么来学。

(1)小组讨论。

(2)提出建议。

(3)老师建议。

①每个小组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题目先做。

②在讨论一道题目之前每个小组成员要自己先思考,遇到困难的时候提出来。

③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学习,如: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等。

二、自主学习

分小组讨论。

小组长组织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重点指导

1、读读说说。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题的。

(2)读一读你填的句子。

(3)老师指导。

①理解题目意思

②读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③通过仔细听来判断他说得对不对。

④判断:这样填对不对。

2、我会认。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学的。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3)拓展:

①你知道有这些偏旁的字还有哪些?

②你还知道哪些偏旁?你能说出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我会读。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儿歌。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

(3)看图(蓝天、白天、草地、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4)配乐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一下语文园地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4

教学重点:

1、父子情深 主题

2、朴实的饱 含深情的语??

3、摄取闪光的选材构思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有人请你给他照张相时,你是摄他的正面、侧 面还是背面?正面大家的想法 被众多的摄影师所赞同并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一样,常做正面描写,可是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定格父爱时,却别具匠心的摄下了父亲的背影,也就是这个背影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这个背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让作者看到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背影》板书,解答我们的疑问。

二、检测自学情况 多媒体

1、读准下列字音:差( )使 交卸( ) 踌躇( )

蹒跚( ) 琐屑( )

2、理解词语: 狼藉—— 情郁于中——

3、回忆作者: 朱自清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

1、文章几次提到“背影”?重点是哪一次?

2、围绕背影,文章还写了“父亲与我”有关的哪些事?

师生解答:

1、 第一段:齐读,作用:

开篇设疑,点背影板书 写作

第六段:望父买橘,写背影板书

父子分手,惜背影板书

第七段:结尾思念,想背影板书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2、除了写父亲的背影还写了父亲与我的几件事:

a、祖母去世,父亲差事交卸------为下文写父子离别创造浓重的悲凉气氛

b、

送别

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表现父亲的不放心,对儿子真挚的爱

和脚夫讲价钱-------总觉得我“还小”

帮我拣座位,铺大衣--------对儿子的体贴关?

∴三件小事,质朴的语言,通过细微之事表现父亲无微不至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

四、研讨探究:齐读6段,思考:

1、刻画父亲的背影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外貌:三次写“布”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的家境,如此家境为儿买橘,令人感动。

动作:动词的描写,表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如此艰难地去买,感人至深

※ 、作者就是这样截取生活中最能反映其本质的闪光瞬间来表现父爱,这种选材方法叫截取法

2、画出父亲在本段中的语言,体味父亲语言的用 意:

a、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对我恋恋不舍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c、进去吧,里边没人-- -----是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 、朴实的语言,饱含着对儿子的真挚 的爱

3、本段几次写到我流泪?泪的含义是否相同?

两次流泪,

第一次,看到父亲买橘子攀爬月台很 艰难为父爱感动而流泪。

第二次,父子分手是对父亲的怜惜,惆怅是依恋的泪。

总结:

全文就是这样截取浦口车站父子分别的情景,表现父亲对儿子的不 舍挚爱,也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爱戴和思念之情。如果说“背影”是全文的组材明线,那浓浓的父子深情成为故事组材的一条暗线。

五、拓展:

回想一下全文,父子分手,父亲的背影也定格在我们的心中,也感动着我们,我想,当年作者已2 0岁,北京已经来过两三次,而父亲龙钟老态,步履蹒跚,行动迟 缓,为什么作者不能自己去买橘子?如果说这橘子非要买的话, 到底该谁去 买?展开辩论。

正方:该父亲去买 反方:该作者去买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画面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启发幼儿用比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大胆讲述的习惯。

3.激发幼儿参与文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指偶小猪、小鸟和狐狸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幼儿想像故事情节。

1、看课件,听教师讲故事第一段

幼儿想像:狐狸看到了红通通的'大苹果,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狐狸真想吃苹果呀,他会怎么跟小猪说呢?

2、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二段故事。

幼儿想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呢?

3、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合理,但是这只狐狸想的办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吧。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三段。

幼儿想像:小猪想和狐狸换一个苹果做种子,狐狸愿不愿意用它的假苹果和换小猪的真苹果呢?它会怎么说呢?

4、看课件教师讲述第四段故事。

想一想:狐狸的苹果是假的,可是小猪还不知道呢,你们想不想让善良的小猪上当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5、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课件,教师讲述最后一段。

三、根据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四、分段讲述。

边看老师出示指偶边学习讲述故事。

重点学一学小鸟、狐狸和小猪的话,注意语气表情。

理解词语:珍贵、摇头晃脑。

五、小猪、狐狸、小鸟这三个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相关文章:

策划案和活动总结5篇

新教师培训研修心得体会优秀6篇

论语师说读后感优秀8篇

做优秀的培训师心得体会7篇

做优秀的培训师心得体会推荐6篇

三个以案活动总结5篇

以案活动总结参考5篇

做优秀的培训师心得参考6篇

提交分案申请书5篇

以案教育心得体会推荐5篇

师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