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爬的游戏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爬的游戏教案篇1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四路纵队→大圆
[幼儿听口令做动作:稍息、立正、半个手臂向前看齐。幼儿一纵队站立,听音乐和老师的口令走圆并做动作:原地踏步—齐步走—插腰—拍肩—手举高……]
2、热身运动:听信号转体
[师:“这个场地上有很多这么大的小方块,我们用做小偷的办法走到那边,‘找一个小石头踩住它’,把脸对着我。”我们来玩一个听信号的游戏,我拍得快还是慢,现在呢?教师示范:师:“现在看我做动作:单脚跪地,手撑地,另一只脚不着地,转圈”
“跟我们一起把这个动作做一遍”
“好,现在你们听着信号,拍得快你们就转得快,拍得慢你们就要转得慢。” “你们的耳朵真灵。”]
3、准备动作:看谁站得稳
[师:“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有的人手打开的不够大,我们给它加点油’。(做打气动作),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台机器,看看零件修好了没有(做拍手臂动作)“好,听好老师的口令,转(快、慢),停,看谁站得稳。”]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爱玩游戏吗?那,今天,何老师和你们一起就利用我们的'身体来做游戏,愿意吗?游戏前,我们先给每一队起个名字……]
游戏:绕着跑
[师:我们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绕着跑。]
1、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两队原地蹲下,其他两队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师:请x队和x队的小朋友举手,跟我做相同的动作,原地蹲下;另外两队,x队和x队的小朋友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2、分组练习一次
[师:我们先来练习一次]
3、绕着跑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队先跑回原点。]
爬的游戏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通过观察,我小班幼儿对玩圈很感兴趣,为了让孩子们玩出新花样,让孩子们通过一物多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玩圈活动的乐趣。
2、能够大胆的探索、创造玩圈的方法。
3、练习跳圈、钻圈的动作。
4、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塑料圈每人一个、课件
活动重难点分析:
重点:练习跳、钻的动作。
难点:创造圈的不同玩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郊游好不好?(在郊游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学习各种小动物的飞、跳、走等动作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二、展??
1、幼儿每人一个塑料圈,自由探索玩法。
小动物们可喜欢我们小朋友了,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圈玩一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其他的小朋友。
(1)幼儿自由玩圈,教师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例如:滚圈、套圈、转圈、跳圈等),其他幼儿一起模仿。
指导语:"你是怎样玩圈的?请来展示一下"
2、学习钻圈,锻炼幼儿钻的基本技能。
(1)幼儿探索钻圈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玩法。
指导语: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钻圈的游戏,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怎样玩?
(2)幼儿展示钻圈的各种玩法,练习钻的技能。(例如:从头到脚套圈、教师扶圈幼儿依次钻过等)。
3、学习跳圈,锻炼幼儿跳的基本技能。
(1)幼儿探索跳圈游戏,教师随时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指导语:和小朋友学会了钻圈的游戏,我非常高兴,我还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跳圈的游戏,谁来想想可以怎么玩?
(2)幼儿展示跳圈游戏。例如:以圆圈为中心跳进跳出、圈摆成一列幼儿依次跳过、拼搭各种图形跳圈等。
三、结束
与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跳圈舞进行放松练习。
指导语:小朋友们,让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个圈舞放松一下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爬的游戏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3、在相互追逐跑、双脚跳、单跳中发展平衡能力和耐力。
游戏准备:
1、《丢手绢》歌曲。
2、手绢3条。
3、若干小圈圈。
游戏过程:
1、第一次游戏基本玩法---------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玩法: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帕者,手持手帕,随着播放的歌声,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帕悄悄丢在某一幼儿身后。待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帕的幼儿可以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帕去跑追逐丢手帕者。当丢手帕者跑到被丢到手帕幼儿的空位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重点:在游戏过程中告诉孩子规则,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评价重点:知道自己身后有手帕的幼儿待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能否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帕去追逐丢手帕者。
2、第二次游戏创新玩法---------体验相互追逐双脚跳的快乐
玩法: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手持手帕,随着播放的歌声,在圈外和小圈圈双脚跳,待播放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所有的幼儿起身去双脚跳进跳出小圈圈追逐持手帕者。当持手帕者被追者捉住时,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持手绢者,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重点:引导持手帕者双脚跳进跳出小圈圈和空的场地。引导待播放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所有的幼儿起身双脚跳进跳出小圈圈和空的场地去追逐持手帕者。
评价重点:
(1)能否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2)能否遵守规则(双脚跳)。
3、第三次游戏难度挑战---------体验相互追逐单脚跳的快乐
玩法:无手绢者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听到音乐就单脚跳进小圈圈里。指定手持手帕者在圈内蹲着,随着播放的歌声,待播放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 时,手持手帕者去单脚跳追逐所有幼儿。当持手帕者追到还没单脚跳到小圈圈时,持手绢者便不能再追。持手绢者换作被到追者,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重点:引导无手绢者单脚跳进小圈圈里就安全了。
评价重点:
(1)能否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2)能否遵守规则(单脚跳)。
4、活动结束。
爬的游戏教案篇4
1、游戏:蒙眼敲大鼓
游戏玩法:家长帮孩子用布蒙上双眼,站在起点处,帮他转三圈,然后请孩子手持鼓棰去敲大鼓。若敲中,就得”☆”,若敲了2次,仍敲不中,只能得”√”。
游戏规则:家长不得从旁提醒和协作;必须站在起点线处。
2、游戏:夹弹子
游戏玩法:用筷子将瓶子(盘子里)的玻璃弹子夹到旁边的空盘里,在规定时间内夹起10颗弹子者(成人加幼儿所夹弹子数)得”☆”,10颗以下者得”√”。
注:成人夹瓶子里的弹子,幼儿夹盘子里的弹子,小小班幼儿用小勺子勺弹子。
3、游戏:你扔我接
游戏玩法:孩子抛吸盘球,家长来接,接住为胜。
游戏规则:根据不同年龄段,设有不同间距,在间距外抛接。
4、游戏:空中明珠–户外亲子游戏
游戏准备:框4个、彩球若干
游戏规则:
1、家长不能用手接球。
2、只能用框接幼儿每次需听到口令才能抛球。
游戏玩法:幼儿站在圆圈内,手拿3个小彩球,准备好,家长胸前背好小框,站在幼儿后面2米处,准备好,游戏开始,幼儿将手中小球往身后抛,家长用框去接球。每接到一个得票一张。
5、游戏:堆高楼–室内游戏
游戏玩法:准备30个易拉罐,分小、中、大班三组请小朋友依次垒高,两个一层,全部完成高楼不倒的奖励票一张。在堆的过程中易拉罐出现倒的现象,这个游戏就算失败。不得重新来,有需要需再次排队进行游戏。(小班垒4层得票一张,中班5层得票一张,大班6层得票一张)
游戏规则:
1、高楼中途倒的游戏失败。
2、必须垒到相应层数才能得票一张。
3、小朋友独立完成,家长不可以帮助。
6、游戏:蒙眼闯关–室内亲子游戏
道具准备:眼罩、跨栏、钻圈、椅子、桌子
游戏规则:家长双眼蒙上眼罩,幼儿牵领着家长跨过跨栏,绕过椅子、桌子、钻圈等设置的障碍物后到达终点即可得奖。
7、游戏:夹球跳–室外游戏道具准备:气球若干、打气筒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两两合作用肚子或后背将气球夹住走到终点后回到起点,气球不丢就可得奖。
游戏规则:小班幼儿将1只气球夹在大腿内侧,双脚起跳,将球运至终点就可得奖。
8、游戏:吹蜡烛–室内游戏
游戏准备:六根蜡烛、一个打火机游戏玩法:蜡烛横排在桌子上面点燃,小朋友与家长为一组,站在规定的起点线外,每次两组参加比赛。先把蜡烛吹灭的那组为胜。(按年级分不同间距)
9、游戏:穿珠子–户外游戏
游戏准备:四筐珠子、四条绳子、颜色各异的图形、桌子、椅子
游戏玩法:小朋友们根据老师的图形颜色穿珠子,时间控制在一分钟,一分钟结束后,穿的最多,并能按照颜色规律排列的幼儿得奖.小班幼儿则降低要求,只需比谁的速度最快,穿的最多。
10、游戏:妙接对联或歇后语
游戏准备:对联或歇后语。
游戏玩法:老师说出上联或下联,让参赛者来接,对的就得奖。参赛者在接对联或接歇后语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不得提示。
11、游戏:”水手”大比拼
游戏玩法:比赛分三组。每组四人。主持人要准备好一个塑料杯,杯里要装满水。第一人杯中装满水后,主持人喊开始并计时。参赛者不准用手(或其它部位),把杯中的水按顺序一个地一个传替,到最后一个时,计时结束。时间最短的就得奖。
12、游戏:猜成语
游戏玩法:在黑板上写一个成语,让一个人背着黑板,另一个人在前面比划并让他(她)猜。比划者不能说出任何一个字。谁猜中就得奖。
13、游戏:终级密码(猜数字)
游戏玩法:先准备好几个一百以内得数字,写在几张纸上。一张纸上写一个数字。然后,把纸折起来,像”击鼓传花”那样传纸条。谁拿到这张纸就是幸运的”终极大师”让别人猜她(他)手中是什么数。在猜数时,”终级大师”要给一个范围。猜中者得奖游戏36:比比谁的眼力好游戏玩法:主持人准备好若干支筷子,若干个空啤酒瓶。参赛者站在啤酒瓶的一侧,筷子离瓶口约一米的距离,瞄准瓶口,放掉手中筷子。如果筷子掉进瓶里,便是优胜者。每人有三次机会。
14、游戏:滚球
游戏玩法:在桌子边上贴一个长方体的纸箱。纸箱的宽度是桌宽的四分之一。参赛者应站在桌子的另一端作为起点,向纸箱内滚球(可以是乒乓球),滚进四个为赢。
15、游戏:快乐呼拉圈
游戏玩法:在地上摆放五个空易拉罐。每个易拉罐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厘米。参赛者应站在离易拉罐一米远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适当)。每扔中一次即得奖。每人有三次机会。
16、游戏:比比谁的运气好
游戏玩法:主持人要准备好若干颗且颜色不一样的珠子,其中红色的至少要有三颗。主持人把珠子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让游戏者伸进袋子里抓一次,每次只抓五个珠子(多抓不算),若其中由三颗红色珠子,则中奖;反之,没有中奖。
爬的游戏教案篇5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进行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获得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随着音乐愉快的游戏,帮助幼儿感受游戏的趣味性,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会变换动作方向来避免与同伴碰撞,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活动材料及环境创设:
大森林背景图,蛋壳模型、绒线小鸡,一段快活的音乐、音乐磁带、小鸡头饰。
四、活动重点:跟随音乐进行游戏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难点:在游戏中会变换动作方向来避免与同伴碰撞。
六、活动依据:喜欢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幼教界的普遍关注。《世界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儿童有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广泛发展,它对于儿童的身体、情感和社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大森林背景图,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大森林做个游戏,(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合着音乐节拍行走),走在半路上,发现了一个什么呀?(鸡蛋)出示蛋壳模型图。
2、引导观察理解歌词
师:这个鸡蛋壳怎么是裂的呢?打开看看是什么?(小鸡),小朋友仔细观察小鸡是什么样的呢?(毛茸茸、胖乎乎)
3、模仿小鸡的动作
师:小朋友想一想,小鸡是怎么叫的?(叽叽)
请小朋友上来模仿小鸡叫的动作。(个别——全体——师幼共同)
(二)共同探索学习游戏
1、幼儿听录音,教师示范动作。
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看看老师在每一句做的什么动作。
2、教师放慢速度,边唱边表演,幼儿随同教师模仿表演。
3、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放录音,师幼佩戴小鸡头饰共同游戏:游戏开始,幼儿蹲在椅子后面,随音乐站起来,进行表演,最后一句提醒幼儿变换动作方向,避免与同伴碰撞。
4、请个别幼儿佩戴小鸡头饰表演游戏,师幼进行评价。
5、分小组进行游戏表演,师以激励性语言小结。
(三)拓展延伸创作探索
1、让幼儿说说还有那些小动物是从蛋壳里出来的。
2、将幼儿说的小动物的名称编入歌词,师幼表演、
八、活动评析:
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形成轻松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幼儿始终在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下参与活动,并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观察小鸡出壳的情景及外形特征,巧妙提问并适时引导,使幼儿轻松理解了歌词内容。活动中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身份组织活动,通过示范性动作,让幼儿感受新知,在学习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习新知的探究能力,全体参与能力及合作与评价的能力。在游戏中让幼儿头戴小鸡头饰,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模仿这一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歌曲:小小蛋儿把门??
13|13|155|5-|
小小蛋儿把门开,35|35|322|2-|
走出一只小鸡来,
13|13|544|4-|
毛茸茸呀胖乎乎,
5544|3322|7567|1—||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
爬的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能不争抢角色。
2、能在相应的场地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
3、能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沐浴棉、香皂。垃圾场活动建议:
1、领幼儿来到游戏场地,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
"这就是垃圾场,是谁喜欢在这玩。"
2、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幼儿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
3、师操作动物头饰集中练习角色对话。教师与幼儿共同示范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各角色)。小猪很胖用什么声音?小鹅会怎么说?小兔会用什么声音说话?
4、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5、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6、评价。
活动反馈:
与幼儿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幼儿说表演不要真的将东西放入嘴,不要真的洗澡。表演时,不将假的食物放入嘴里,假的吃。用皱纹纸做水,泼在小猪身上,既不会将衣服淋湿又象。幼儿分组表演时大部分幼儿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情节的发展。
活动对策:
教师与幼儿在晨区活动时复习游戏,并在下次游戏时教师与幼儿再共同表演,将一些对话的连接示范给幼儿。
爬的游戏教案篇7
游戏名称《层层叠高》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协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游戏准备:
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二十块、小篮子四个。
游戏玩法:
每次游戏可请四对家庭参加。家长与孩子在起点手持篮子准备。游戏开始后,每对家庭跑到场地内将散落在场内的长方体积木、圆柱体积木各拣五块后,跑到终点将两种积木依次循环搭起。以积木形状搭配正确、速度快的家庭获胜。
游戏二
游戏名称:《送珠珠回家》
游戏目的:
1、体验亲子协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动手能力。
游戏准备:
大脸盆一个{内装水和各色玻璃珠}、小碗三个、筷子三双、调羹三把、分类盒三个。
游戏玩法:
每次游戏可请三对家庭参加。每对家长与孩子围坐在桌旁。听到游戏开始的口令,家长用筷子将大脸盆中的玻璃珠夹到自己的小碗中,孩子则将小碗中的玻璃珠用调羹按颜色送到分类盒中的不同格子。大脸盆中的玻璃珠被夹完游戏结束,以分类盒中的玻璃珠数量多者为胜方。
爬的游戏教案篇8
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小鸡捉虫(快速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小兔采蘑菇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小青蛙跳荷叶(跳)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小鸡学本领(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3.能在游戏中充分发展幼儿的智慧、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爬的游戏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