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硬币教案5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评价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准确评价,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插硬币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插硬币教案5篇

插硬币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

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

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

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3、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a.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b.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4、交流,分享

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把你们这一组的硬币一个一个依次叠起来放在盘子中间,看这次硬币会怎样?学习记录:几枚硬币放上去会使盘子跟硬币都沉下去,就在记录表上泡沫盘子下面的空格里写上数字几。大家商量好,谁来操作,谁来记录。

(2)幼儿探索。

(3)交流、分享各组的新发现。

6、教学延伸

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就让它又浮起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如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会浮在水面上……)(用绘画形式表现。)

观察记录表:

记录 材料

纸板

积木

树叶

泡沫

塑料

猜一猜

结果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插硬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硬币小实验,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具有的惯性。

2、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硬币和小纸条若干、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每天是怎样来幼儿园的?"教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二、基本部分1播放视频,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你们看看这辆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人们都向前倾倒了呢?"2、教师给幼儿展示实验。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答案就在这个实验当中。"(2)操作过程:出示硬币和纸条①手握成拳状;②将纸条放在拳心上;③在纸条的一端(拳心的部分)放一枚硬币(3)实验暂停,让幼儿猜一猜会有什么结果。

教师:"将硬币放在纸条的一端,另一只手握成拳,在将纸条和硬币放在拳心的位置(指给幼儿看),如果老师用力拉纸条的这一端,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硬币会怎么样?"(对幼儿的猜想给予鼓励)(4)继续实验,另一只手拉住纸条的另一端,迅速的拉出,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硬币还在老师的拳头上呢。"(可以再演示一遍)(5)教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让个别幼儿上前试试,成功与否没关系,"咦?为什么他的硬币掉在地上了,老师的硬币没有掉在地上呢?""老师是怎样完成这个动作的?"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结果:只有快快的、稳稳的向外拉,才能让硬币不掉下来。

3、总结:当硬币下面的纸条快速的抽出去之后,硬币还是稳稳地呆在拳心上,没有掉下来,这个就叫做"惯性"。我们刚才看的公交车突然刹车,人们就向前倾倒的原因就是"惯性"。

4、提供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多次尝试,教师给予指导。

5、操作结束,送硬币宝宝回家。

三、结束部分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玩荡秋千、快跑等游戏,进一步感受惯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插硬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借助硬币进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

2、学会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活动准备:

1、记录纸、笔。

2、每人准备6个硬币、每人一份练习题。

活动过程:

1、出示硬币导入活动。

1)师:前几天殷老师布置给小朋友一个任务,请每个小朋友带6个1块钱的硬币来幼儿园,今天我发现每个小朋友都带齐了,真棒!现在你们带来的硬币都在中间的箩筐里,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看看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认识花面和字面并游戏)

2)师:那硬币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硬币除了可以买东西,还可以跟我们做游戏呢!你们信不信?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今天殷老师就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

师:等会儿请每个小朋友拿6个硬币放在手心里面,用两只手摇一摇,然后轻轻地抛在桌上,看看有几个是花面朝上,几个是字面朝上,最后把结果记录在老师呆会儿发给你的记录纸上,小朋友可以多抛几次,把抛的不一样的结果记录下来,听明白没有?

1)幼儿操作。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谁能说一说抛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不能太用力、不能让你的硬币滚到地上去,这样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2)教师统计操作结果。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抛的结果是怎样的?还有哪个小朋友抛出的结果和他不一样?(请幼儿交流自己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看看呢!6个硬币一共有几种不一样的分法?那你们觉得这5种分法这样排看上去有没有规律?怎样排才让这些数字看上去更有规律?(按12345的规律)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把我们重新排过的5种分法来读一读好吗?

3)幼儿做练习。

师:现在殷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要把黑板上的6的5种分法遮住,请小朋友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空表格,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3、游戏:逛超市。

1)师:秋天到了,蔬菜和水果都大丰收了,现在我就请小朋友用你们的6块钱去买两样、三样或者更多的东西好不好?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必须把你的6块钱全部用掉,你们知道今天的收银员是谁吗?就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呆会儿你们买好6块钱的东西后,就把钱给收银员好不好!

2)幼儿游戏。

师小结:有钱真好,可以买许多许多的蔬菜水果,但我们小朋友在家里能不能自己随便拿大人的钱,一定要在爸爸妈妈同意之下才可以拿,这样才是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反思:

硬币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材料,硬币游戏是从幼儿生活中发现的内容,教师在游戏中通过对不同幼儿个性化的指导,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插硬币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活动,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还会发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2、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猜测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说说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猜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测中寻找获胜的策略。

教学手段

硬币、一个盒子、3个黄球、3个白球。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黑板上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和幻灯片,以引起

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新课。

2、承上启下:以游戏引自对可能性的问题的学习。

二、抛硬币。

1、出示幻灯片,边作游戏边展示幻灯片。

2、拿起一枚硬币,向空中抛去,然后用手平夹住,要

求学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3、展开手掌开出是下面朝上(下)。

4、请一个学生上讲台来抛硬币,让全班同学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开出结果。

5、要求学生2人一组在座位上做抛硬币的游戏。

6、总结: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猜一猜。

1、把盒子放在讲台上,放进3个黄球和3个白球,把

手放进盒子里摸,并问学生:老师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2、接着引导提问:有可能摸到黑球吗?

3、出示“连一连”,让学生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

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4、练习“转一转,比一比”: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转盘,并问:每转一次指针指向什么数?

5、要求学生在猜测中寻找获胜的`策略。

6、要求学生交流完成“小调查”。

四、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实验的基础上体会到: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一定不会发生。从而使学生明白简单事件都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板书设计:

抛硬币

一、硬币抛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

插硬币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组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辅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

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师:(出示硬币)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里,猜一猜它会有什么变化?请小朋友看一下硬币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原来硬币会沉下去。

二、引导幼儿讨论,猜想让硬币浮起来的材料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初次探索,感受辅助材料可以帮助硬币浮起来

1.了解实验材料。

师: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方法,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出示材料大树叶、纸船、瓶盖、橡皮泥,讲解材料名称。)等会通过实验来试一试,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讲解记录表的标记法)。表的第一列表示的是辅助材料,第一列中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第二列表示实际结果,比如说大树叶的猜想结果应该横着在第二行找到大树叶,再找竖着在第二列找猜想结果。如果大树叶你的猜想是可以浮起来,你就标记“↑”沉下去可以标记“↓”你们现在小组间可以讨论一下,讨论完后由一个小朋友把讨论结果标记在记录表上。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哪些不能?

小结: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它就会浮起来了,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四、第二次探索,感知橡皮泥是怎样浮起来的

师:橡皮泥说它有时候可以浮在水面上,请小朋友试一下橡皮泥怎样才可以浮起来?

小结:有些物体改变形状后就会浮起来,比如橡皮泥压扁了。

活动延伸

在我们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上。你们可以说说更多的这种沉浮现象。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插硬币教案5篇相关文章:

花与瓶教案美术教案5篇

花与瓶教案美术教案优质5篇

花与瓶教案美术教案最新5篇

向日葵教案大班美术教案5篇

安全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参考5篇

大班教案5的组成教案通用6篇

小班教案手指操教案优质5篇

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教案6篇

大班教案5的组成教案参考7篇

分类的教案幼儿园教案通用5篇

插硬币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