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的保护和保存也是重要的任务,以防止历史的遗忘和信息的丢失,事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需要考虑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6篇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1

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登陆山东,受其影响,我区自8月10日开始受到狂风暴雨侵袭。面对狂风骤雨的威胁,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绪军勇于担当,不畏困难、冲锋在前,在抗台抢险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台风来临前,他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分析研判我区防汛形势,周密部署卫生健康系统防汛救灾工作。他亲自安排值班值守,带头吃住在办公室,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在台风期间全部在岗在位,其他科级干部和重点股室人员全员备战,坚持24小时值班。同时他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严格落实防汛抢险救灾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防汛应急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所有医务人员到岗到位,切实将“防、避、抢、救”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以临战状态,全力抓好防汛卫生应急工作。

台风暴雨期间,他冒雨带队到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现场查看,现场调度救灾工作。在区人民医院听取了医疗救治和药品贮备准备情况的汇报;在区疾控中心,认真查看防疫物资储备情况;在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查看房屋受灾和救灾药品准备情况。针对本次暴风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他及时调整防汛救灾应急工作方案,确保了卫生健康系统防汛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灾情发生后,他及时组织人员对各医疗机构受灾情况进行大排查,能进行抢修的立即抢修,对不能立即抢修的进行汇总上报。他亲自组织医疗、防疫等方面的专家对基层镇街进行指导,带队到新户镇、义和镇安置点指导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同时要求区疾控中心、区卫生健康综合执法大队就灾后卫生防疫、食品、饮用水安全,做好监测工作。

面对台风造成的灾情,李绪军同志不畏困难,亲自靠前指挥,连续3天3夜鏖战在工作岗位上,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2

_年x月x日,一场特大暴雨突如其来,这对于地处_山腹地的_县_镇来说,是一个考验。面对严峻汛情,在镇党委书记_的领导协调下,党委副书记、镇长_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与_镇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在抗洪救灾中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赢得了_x干部群众的一致口碑。汛期到来前,坚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_镇地处中条深山,全镇17个行政村分布在_河、x河和x河的主要流域,境内大小河流360余条,_也因其上游的x河、x河、x河、x河四河汇交而得名。全镇共有1.02万人、2.2万亩耕地、1万亩余头(只)大牲畜、9800余间房屋。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_已成为远近闻文秘杂烩网名的休闲生态旅游景区,今日的_山青水秀,美丽可人。也正因为如此,_每年汛期的防汛任务就相当重要和艰巨。今年x月中旬,_一到_任职,就把防汛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防控,落实措施。作为全镇防汛抢险指挥长,他积极组织做好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下发了汛前准备工作意见,把各项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对全镇所有的河道进行了清障清淤和疏通,对全镇所有的河坝、河堤进行了加固修整,对部分有隐患地段进行了砌坝防护,对全镇易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和危房险房逐村、逐组、逐户进行了排查,并把所涉及到的人员全部搬出。他积极筹备和落实车辆、麻袋、铁锹等防汛物资,组织各村成立抢险队伍,制定河道防汛避险方案,设立村级防汛报警员,建立了镇、村、组三级防汛值班预警监测制度,坚持做到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快报。正是立足于牢固的责任和大局意识,_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未雨绸缪,措施到位,才防患于未然,为防大洪、抢大险、抗大灾夯下坚实的基础。

滂沱大雨里,他和他的同志们筑起了一道堤坝

x月x日是个星期x,早上,县城下起了大雨。此时,_正在县上参加学习,正在假期中,但是,险情就是命令,作为_镇长,_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立即驱车回到镇上。晚上8时半左右,_全镇突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积雨面积广,这场特大暴雨造成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冲刷、房屋倒塌,公路、堤坝、田地、桥涵等严重损毁。晚11时半左右,和机关值班干部一起巡查灾情4个多小时的_来到镇初中门口。从_河上游汹涌冲下的特大洪水肆虐地冲击着初中门口今年新砌的堤坝,由于洪水来势汹猛,随时都有漫坝冲进校园的危险。面对这一险情,_果断地扔掉手中的雨伞,组织在场的初中教师开始迅速在学校旁边的空地里取沙装袋。暴雨如注,雨点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几十个人冒雨打着手电、开着车灯装起了一个个沙袋,在初中门口洪水汹猛处再次筑起一道堤坝。雨水淋湿了衣服,鞋内灌满了泥沙,_和他的同志们全然不顾,装沙袋、垒堤坝、护学校就是上战场、就是攻坚战。在滂沱大雨中,近两个小时新筑起的这道沙袋堤坝挡住了持续6个多小时的特大洪水冲击,保住了学校和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冲下时,他和他的同事们救出了三个孩子

x镇_河南岸的商品房里居住着20余户人家。29日深夜1时半左右,从_河上游冲下来的洪水进入镇区,_河南岸拐弯处靠近商品房的堤坝由于洪水冲击开始连片倒塌。情况紧急,从初中门口垒完沙袋的_又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叫醒和转移居住在河岸边的群众。河岸边人民旅社之前的群众很快转移,人民旅社之后还居住着七八户人家,由于洪水冲击危险,人很难过去,_和在场的同事与群众便一边喊话、一边扔石块一起叫醒人民旅社之后的居民。当时已到深夜,同时由于洪水声音太大,喊话和扔石块均没有效果。想着后边的群众还没有转移出来,_带领他的同事又冒险冲到人民旅社之后,前边几间房屋当晚没有住人,他们只在最后两间房屋里叫醒了三个家长不在家、而正在熟睡的孩子。情况危急,三个孩子其中还有一个光着脚丫,当他们把三个孩子背出时,特大洪水正好冲塌最后一间房屋门前的堤坝……

灾后重建中,绝不让群众“雪上加霜”

_日一整夜,_一边连续向县上汇报灾情,一边和坚守在抗洪一线的同事们一起组织转移危险地段的年迈老人、妇女、儿童等人群,迅速通知各村组织抢险队伍监测洪水灾情,全力以赴投入到护堤、护坝、护校、护村、护路、护桥工作中。当天晚上,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_的身影,靠前指挥,严防死守,_x和他的同事们在抗洪一线奋战了一夜。7月30日,顾不得休息,_带领他的同事先后跋涉80余里山路,来到受灾严重的_自然村和_自然村察看灾情,转移受困群众;7月31日,_再次徒步来到_自然村指导救灾;8月1日,_又和他的同事们步行几十里山路来到受灾严重的_庄、_村……

作为一镇之长,_坚定地认为,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让群众不遭罪、少遭罪,则是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_和他的同事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重建中,他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群众受灾又遭罪,要全力以赴确保群众通上路、喝上水、用上电,全力以赴确保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处住,特别是要妥善安排好房屋倒塌、粮食被冲、受灾严重的特困群众的生活。他积极组织镇、村、组三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采取种.种强硬措施,帮助群众尽快恢复被损毁的水、电、路、坝等基础设施。一个多月里,他连续劳碌奔波,没有吃过一顿囫囵饭,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他一线指挥救灾,只恨时间过得太快,只恨工程进展缓慢。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镇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全部得到安置,各村相继恢复水、电和通讯,被毁道路很快恢复便道,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有效保证,看着这一切,_全然忘掉了一个多月来因连续左波引起的脚肿腿肿和全身的疼痛,他很欣慰,面对严重的灾情,他们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体现到了细处,把党和政府在抗洪救灾中的责任落到了实处。

雨暴风狂,挡不住他冲锋在前、抗洪抢险的脚步;靠前指挥,体现出他吃苦在先、战胜灾害的意志。经受洪水考验,搞好灾后重建,_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写在了_人民的心底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进了抗洪救灾的每个细节里。抗洪救灾显本色,_以他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作风和品格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抗洪救灾显本色。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3

张春红,现任河宁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19年8月9日,我区受台风“利奇马”强风暴雨影响,给社区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张春红同志不等不靠对此次防风防汛救灾工作及时作出部署,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进行巡查。8月11日经过一夜降雨,小区内街道最深的地方积水已将近60公分,11日下午有的地方达到68cm有不少地势低洼楼道进水,张书记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72个小时一直不间断查看险情,她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排积水,加固天窗,调运沙袋堵楼口,为居民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堤。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12日巡检过程中,发现了河宁市场东头一商铺广告牌随时有可能掉落,为防止砸伤车辆与行人,风雨中她带领工作人员拉起警戒线,疏散停放在下面的车辆与过往的行人,经过与商铺电话沟通最后切断电源后安全人工拆除,自己亲自登上房顶指挥,广告牌安全落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放心了。

在防洪防汛抢险的72小时,她几乎没有合眼,始终保持的高度的责任心,饭也很少吃。女儿自己在家发烧她全然顾不上,全身心投入到防风防汛中。她的心愿就是尽你最大的努力把居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用实际行动见证了一个党员的本色,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当代基层党员的良好形象。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受灾者是本土的父老乡亲!据不完全统计,7月1日至7月10日间,麻城市8个乡镇17所中小学共计安置灾民4140人,512名教职工用心参与抗洪抢险、安置灾民、心里咨询等工作。

7月1日,当黄土岗镇中作为安置点后,该校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出了安置点工作方案,成立了安置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接待、登记、安置、保障、安全、联络等六个小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参与本次安置工作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倾注了情感和力量。工作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关怀和体贴。如每一位灾民报到时都会接到一杯热茶,登记时该校就会详细询问他们的家庭受灾状况,他们情绪不稳定时,有教师耐心地劝慰;受伤的灾民,有人将他们引导到医疗室免费就医,连厕所都有人指引。寝室干净,床铺整洁,洗刷用品,乃至蚊香、卫生纸都已齐备,就寝尽量以家庭为单位,并反复叮嘱老人小孩睡下铺。一日三餐尽可能调配,这天该校食堂没有停火,灾民随到随吃,厨房的师傅这天共做了十顿饭。正是安置点从细处着手,关心备至的服务,让之前还寄住在其他地方的灾民都主动转移到此。

黄土岗镇中校长付兴业,从接到任务开始,就是安置点上最忙碌的人。从人员的召集、方案的制定到各组工作的督查,从各种会议的召开到具体落实,从各种协调到每个细节,事事思考周全、处处身体力行。熊楚伟老师自己家里本来就受了灾,黄庆成老师的亲弟弟家受了灾,他们还是直到7月2日午餐时间才抽空回家看看,下午又返岗工作。副校长邹远飞和食堂管理的严道勋教师都是家里有重要事情都只能推辞或延期。还是否有接到任务的何国静等教师也主动赶到校园,参与安置点的工作。该校教职工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受灾村委及市各救灾单位开展救灾安置工作,受到人民群众一致赞许。在党的生日之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学一做"的真正含义。

水火无情人有情,本次的洪水是该市的一场灾难,同时也是对该市教育系统的一次考验,更是教育系统与父老乡亲情感的又一次升华!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5

离开城里的繁华 化身人民的公仆

红妆退去 长裙换成战衣

大雨滂沱 你依旧顶天立地

以身开路 不负选调的光荣名誉

7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鹤壁,根据气象台检测,21日05时-21日17时,全国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鹤壁科创中心,累计降雨量已超过1113.5毫米。科创中心位于我区海河路街道的中心位置,以科创中心为中心,辖区内多条道路出现积水,多个村庄被淹,防汛工作紧急而又艰巨,黄凯琳同志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作用、树牢一名选调生的责任意识、彰显一名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迅速投入防汛工作,筑牢群众的安全墙。

不惧危险,勇当防汛先锋员

海河路街道辖区内的渤海路由于地势低于107国道,大量107国道的水自西向东流入渤海路,道路上的积水已经淹没膝盖。黄凯琳同志曾经挂职的刘长屯村就在渤海路上,道路上的积水从村子的南门汹涌流入村子,村内积水严重,大量汽车面临被泡的危险、多处地下室出现漏水情况。黄凯琳同志迅速开车到村内查看情况,车子因为积水太多走不动,她就把车停在路边蹚着水去村子里,跟着村民一起装沙袋、抗袋子,加固村子南大门。南门稳定了,她又带着两委干部到村子北门、东门查看汛情,对积水严重的东门立即进行临时封闭,设置明显的障碍物提醒村民从北门绕行,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用心帮扶,争当群众服务员

海河路街道8个村中有6个村都不同程度受到暴雨影响,450余名村民被送到安置点,黄凯琳同志立即到安置点服务受灾群众,打扫卫生、铺设地垫、分发餐食、安抚情绪......每个事情她都用心去做,用情去干。为了保障村民住的舒服,她为村民铺上地垫,贴心分成男区和女区,送上被子、枕头,让村民睡得安心。面对村民的归家心情,她用心纾解;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她耐心解释;面对村民的小脾气,她细心劝说。在物质和精神上,她都给予村民贴心照顾,让村民在安置点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

尽心竭力,当好后勤保障员

作为海河路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黄凯琳同志毛遂自荐承担起安置点的物资保障工作。7月21日晚上雨量不断加大,安置点的村民不断增加,地垫出现短缺,黄凯琳四处联系寻找物资,文具店、玩具店、五金店......所有能找到的联系方式她都一一联系,路上积水严重,货物无法派送,她找来大卡车去卖家仓库拉货,看到路边店铺招牌上的电话她都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当天晚上,她购买到地垫129包,12小时内共购买地垫284包,保障了群众的居住条件。近500名村民以及工作人员一日三餐问题也一直是黄凯琳最上心的'事情,为了保障大家吃的好,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她前后找了7家饭店,最终定到能够保障数量和质量的餐食,让村民住的舒服、吃的安心。

一身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她没有退却,路上积水及膝水流湍急,她没有畏惧,四处碰壁寻找无门,她没有放弃。她选择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在危急时刻豁出去,用逆行的背影践行初心使命,用冲锋在前的担当在防汛一线开出青春之花。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篇6

吴庆培是普丰村一名普通的党员,51岁,中等身材,看起来非常普通,然而就是这名普通的党员,却成了抗洪抢险一线最矫健的身影,农民心中最伟岸的背影,他在实践中践行了“两学一做”,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

2016年6月下旬至七月上旬,连续强降雨,各大山塘水库高位运行,各大圩口险情不断,部分地区内涝严重,洪水肆掠,农民受苦。其中普丰村因保庆圩的漫破,灾情最重,涓桥镇党委迅速行动,调集全镇技术骨干及邻村的党员先锋队火速驰援普丰村抗洪抢险救灾。

7月3日夜18时保庆圩漫破。4日晨,吴庆培不顾前夜整宿未休,回家换过湿衣服后又积极参与到保庆圩被困群众的解救工作中。经报告协调,区防指派来一艘冲锋艇予以救援灾民。吴庆培在陪同救援队深入灾区成功解救一批灾民后,深感救援时间紧任务重,立即向镇党委、政府申请用他的民用船帮助解救灾民。经镇党委、政府报上级批准后,吴庆培带着4名识水性、熟情况、驾驶技术好的应急队员投身到救援队伍中。经过区武装部救援队和吴庆培民用船的通力合作,下午19时许,被困灾民全部被安全救出。

就在这彻夜不眠的抢险救灾中,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普丰圩,不让更多的村民遭受损失,在8.7公里长的堤坝上不知留下了吴庆培和同伴们多少脚印和汗水。

4日凌晨3时,普丰圩出现跌涡塌方,情况十分危急,经请示区水务局,专业技术人员指出当务之急是减慢水流速度,尽快打外障,51岁的吴庆培奋不顾身扛起沙袋跳入齐颈深的水中压实土方,在他的带领下其他突击队队员纷纷投入抢修。至5时30分,跌涡塌方填补完毕。是夜,普丰圩全线出现多处漫埂,吴庆培和大伙儿齐心协力,成功在堤坝上筑起了1500余米长的30-60公分高的子埂,有效防止了决堤的可能。

7月10日16时55分,吴庆培和伙伴在普丰圩南埂查险时发现一处跌涡险情,情况紧急,他立即报告镇指挥所,并带领闻令紧急驰援的涓桥村民兵应急抢险分队队员,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火速抢险。吴庆培冲在最前,和队员们以迅捷的动作完成开挖导渗沟,灌沙袋,铺石子等规定动作。现场的灯光拉长了大堤一个个忙碌的身影,1小时,2小时……,汗水湿透了衣襟,在长达近乎3个小时的高强度劳作中,险情终于被排除了,松了一口气的吴庆培和队员们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就地坐在潮湿的地上,扒拉起早已冷了的盒饭。

天气好转后,吴庆培依然没有回家休息,他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对乡亲们的热爱、对重建家园的渴望,他带领20多名民工迅速进行生产自救。他深入灾区配合供电、供水部门及时恢复供电、供水,同时,他组织民工在保庆圩漫破的决口处搭建起了一座临时便桥,解决了灾民摸水出行的难题。

无论是暴雨期间的抗洪抢险,还是雨后的巡查、救灾、重建,吴庆培始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以堤为家,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心系群众、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有力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夺取抗洪抢险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庆培,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他的勇敢、真诚、朴质、勤劳践行了“两学一做”,用满腔的热情印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勇往直前。像吴庆培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默默的坚守在防汛一线,默默的守家护堤,默默的支援邻村,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证明了每一名中共党员的初心。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6篇相关文章:

村平安建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6篇

村优秀党员事迹材料参考6篇

村优秀网格员事迹材料参考6篇

村党员先进事迹7篇

村先进事迹材料8篇

村先进事迹范文8篇

村扶贫先进事迹材料5篇

村先进事迹材料模板8篇

村先进事迹范文参考8篇

村党员先进事迹材料优秀7篇

村防汛救灾先进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