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语言类教案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为一名教师,需要定期制定好教案,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学前语言类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前语言类教案7篇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中农民劳作的辛苦与粮食来之不易的寓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及

节奏美,初步学习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探索、比较、选择等方式,理解诗歌的画面及寓意。

乐意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受。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悯农》

2、能发出声音的积木、筷子、日常的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古诗。

1、出示《悯农》图片: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一张图,谁来把你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2、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人物的动作、表情及背景,并小声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老伯伯在做什?他的心情怎么样?

师:这幅画说的是一首古诗,你们能猜出来是哪一首古诗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师:老师把这首古诗来念给小朋友们听。

二、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请幼儿念古诗一遍,提问:这首古诗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帮助幼儿逐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3、教师重点解释大家都不能准确理解的文字及诗歌,幼儿理解的则由幼儿来讲。

师:“锄禾日当午”:农民伯伯在中午种庄稼,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

“汗滴禾下土”:农民伯伯种庄稼的时候热得全身都是汗,汗水一滴一滴都流到了泥土里。

“谁知盘中餐”:谁知道我们吃的这些米饭。

“粒粒皆辛苦”一粒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三、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幼儿看图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师:这首诗告诉我们,农民伯伯在田里劳动的时候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在念古诗的时候速度要稍微慢一点。

2、教师动作在前,引领着幼儿打着拍子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积木)看着老师用积木要做什么?

3、教师请幼儿自己探索、选择能发出和谐声音的物体,并学习打着拍子朗诵诗歌

师:你们也想试一试吗?那请你们选择一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跟着老师一起来念念。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诗歌的寓意。

1、师:朗诵这首诗歌时,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简单介绍粮食的由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涵,知道农民种粮食的辛苦与不易,知道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3、农民这么辛苦地种粮食,我们应该怎样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反义词,练习说意义相反的词,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2、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绳子、书、硬币、棉花、苦瓜、白糖、青方、香水等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激发兴趣

游戏《说相反》:师说幼儿做相反的动作。

2、播放课件

①引出第一组反义词:深——浅

教师讲解什么是反义词:2个意义相反的词就是反义词。

②引出第二组反义词:薄——厚

③引出第三组反义司:粗——细

3、幼儿亲自操作

分组活动:

①尝一尝

幼儿通过尝一尝找出反义词:苦——甜

②摸一摸

幼儿通过摸一摸找出反义词:软——硬

长——短

粗——细

薄——厚

③闻一闻

幼儿通过闻一闻找出反义词:香——臭

4、幼儿表演

找几名幼儿到前面做不同表情动作

找出反义词:哭——笑

5、生活中找一找反义词

课件演示:幼儿照片

分别从穿着上找出:黑——白

从个头上找出:高——矮

从体形上找出:胖——瘦

活动延伸

1、游戏《踩气球》

幼儿找几组反义词:大——小

快——慢

多——少

2、游戏《采蘑菇》

幼儿每人只采一个蘑菇,然后给蘑菇上的字宝宝要找到相应的反义词

薄——厚高——矮多——少快——慢

粗——细胖——瘦左——右东——西

黑——白大——小前——后哭——笑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七个阿姨来摘果》是《西师版新智能全脑多元互动课程《语言活动》学前班上册第七课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几课学习了“一、二、三、四、五”的基础上,以七个阿姨摘收水果的情景,通过看图说话、数阿姨叔叔有几人、篮子有几个、有几架梯子、几辆车等、诵读等形式达到让幼儿认识“六七”,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组织前面两届幼儿学习本课的时候,我面对着几十个只有于5岁左右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基本上能较快认识儿歌中的七种水果,并能通过图片认识水果,感受丰收的景象。然而因为儿歌中生字难字较多,加上其中的读水果名称的时候轻声不易掌握,所以不能准确地依次读出七种水果,更无法把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融入感情诵读之中。

所以在本次教学之前,我总结了前两次在教学这一课的经验,并结合现在这个班的幼儿聪明好动的特点,决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通过cai课件能将抽象的儿歌内容制作成形象生动动画,声像结合,变大为小,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使幼儿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获得秋天丰收的热闹场面,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情感,体验作品的意境,激发幼儿的想象。

活动目标

(1)、认识儿歌中出现的七种水果,能准确地说出水果名称。

(2)、会读写生字“六”和“七”。

(3)、通过诵读感受、理解作品所描绘的秋天的丰收景象。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理解作品所描绘的秋天的丰收景象。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1)、cai课件。

(1)、儿歌中出现的七种果子的图片、生字卡片。

(3)、游戏道具:小鸡头饰七个、七只小鸡的名字胸牌。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1)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的好多果子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cai课件展示农民在果园里摘水果、运水果的繁忙景象)

(2)师:刚才你在录像中看到了哪些水果呢?(抽幼儿回答,教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张贴相应的水果图片,相机介绍该水果的特点)

2、欣赏儿歌动画片,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1)播放儿歌动画,展示儿歌内容。

(2)师:动画片中的这些阿姨在干什么?

幼:动画片中的这些阿姨在摘果子。

师:数一数,有几个阿姨呢?

幼:有七个阿姨在摘果子。

师:我想问一下孩子们,这些阿姨的手里为什么都提着一只篮子?

幼:因为阿姨要把摘下来的果子装在篮子里。

师:孩子们真聪明!那她们一共提了几只篮子呢?

幼:她们每人提一只,一共有七只篮子。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会用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仿编诗歌3、理解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引导幼儿多欣赏有关的文学作品。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扮荷花姐姐,幼儿扮演小青蛙。

1)"下雨了,青蛙们快到我的绿伞下躲雨吧!"

2)"青蛙们,雨停了,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二、谈话导入主题提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当作伞送给了小青蛙?

三、引导理解诗歌内容1、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刚才画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气是怎样的?"

2)小雨点落在地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谁的绿伞借给了青蛙?

4)得到帮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来形容欢快的心情?

四、欣赏诗歌,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1、教师朗诵诗歌。

2、提问: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声好像在说什么?

2)小雨点的"滴嗒嘀嗒"好听的伴奏声是送给谁的?

3)为什么要送给荷花姐姐?

五、学习诗歌1、整体朗诵,提出要求:声音自然、好听,有感情。

2、再次朗诵,讨论:"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为什么?"

3、分组朗诵,启发幼儿用动作表演。

六、编诗歌1、提问:下雨时荷花姐姐还会把绿伞借谁?

2、出示动物图片及背景,引导幼儿仿编。

3、分组仿编,鼓励幼儿与同伴讨论交流。

4、讨论:"平日生活中你帮助过谁,心情怎样?"

七、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将创编的诗歌画下来,在区角活动时,说一说,演一演。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2、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3、在游戏中不断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

通过儿歌初步理解反义词感受儿歌的`诙谐、趣味性。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生活经验中的反义词进行游戏。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请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1)幼儿交流画面内容。

(2)幼儿初步理解“相反”的含义。

教师:你们在图片中发现什么有趣的事?谁来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帮助幼儿初步初步理解“相反”含义)。

(3)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2、幼儿学习儿歌:相反国。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边看图边听。

(2)幼儿根据图片的提示学习儿歌两遍。

(3)用动作辅助的方式朗诵儿歌。

3、游戏:相反国里说相反。

(1)教师提出要求,引发幼儿游戏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一个词,其他幼儿接相反的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课情。

2、回家寻找相反的物品。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能够背诵儿歌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肢体动作3.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做个自信的孩子。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小鸭子》、彩色卡纸、小朋友的照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带小鸭子入场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一起来看!(出示课件:小鸭子的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鸭子?生答:(从颜色、翅膀、嘴、脚等方面)孩子们说的都很好,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掌声送给自己吧!

二.学习儿歌

孩子们,小鸭子看见你们这么聪明能干,想要送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给你们,想听吗?小鸭子说只给坐得端正的好孩子听哦(播放"小鸭子")1.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儿歌师:小朋友。儿歌好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外一首小鸭子的儿歌呢,大家想学吗?那好,我们和小鸭子一起学习这首儿歌!(板书:小鸭子的大脚丫)认读课题,小鸭子的大脚丫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歌吧(课件出示儿歌)a、老师范读儿歌(会读的孩子跟老师一起读)b、生跟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2.学习儿歌,并背诵!

师:小朋友,咱们和小鸭子一起背诵下这首好听的儿歌吧!老师读前半句,生接后半句。小组接力背。单个小朋友背。3.创编动作师:真棒!掌声送给自己吧!小鸭子说想看看你们带上动作和表情来背儿歌,你们能做到吗?(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鸭子忍不住夸奖你们了,说你们是了不起的乖孩子呢!

三.理解儿歌内容

1.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儿歌孩子们,说到小鸭子,老师这儿正好有个故事,想听听吗?

师:小鸭子长了一双大大的'脚丫。他走起路来,像踩着两只小船一样,一摇一摆的,样子很滑稽。他很怕小朋友们笑话他的大脚丫、笑话他走路的怪样子。在足球场上,小鸭子大大的脚,把一个个球使劲地踢进球门。大家都为它鼓掌,羡慕他有一双大大的脚丫,小鸭子高兴极了。孩子们,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学的儿歌是不是一样的?

2.提问1).儿歌叫什么名字?

2).儿歌中都有谁啊?

3).儿歌里发生了什么事?(板书:画大脚丫)4).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鸭子的大脚丫还有什么用吗?

四.活动延伸:

小鸭子的大脚丫真有意思,大大的很难看,却能踢球,画画还有游泳,用处大着呢!小朋友,我们每个人、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我们不能去嘲笑别人的缺点,要学会欣赏他们的优点,谁愿意来把自己的优点说出来让我们学习呢?(记录下孩子们的话,配上照片贴到活动角)附儿歌小鸭子的大脚丫小鸭长着大脚丫,小朋友们都笑他。

足球场上把球进。我的大脚有用啦!

学前语言类教案篇7

教案目标:

1、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去想象、思考,并理解的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大胆表达;

2、让幼儿明白要有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教案准备:

1、有下雨声音的磁带,录音机;

2、妈妈和鸡宝宝的胸饰;

3、布置小鸡的家,对面的小山坡,小河、(蓝布),图片,地毯。

教案过程:

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表演。(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表演。第二天,正当小鸡一家准备出门时,发现昨晚的雨水汇成了小河。

(1)启发“小鸡”讨论过河的办法;

(2)经过启发讨论,准备用自己的办法过河时,发现已经有了一座小桥。

(3)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们高兴的过河,到达小山坡。鸡妈妈召集小鸡围坐在一起,猜一猜,桥会是谁搭的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听了解内容

(1)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听。

a、圆圆的“石头”组成了什么?它们是真的石头吗?

b、到山坡以后,发现了什么?

c、桥为什么不见了?又是谁帮了小鸡一家?

(2)根据图片内容给图片排序。

3、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帮助过别人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你也会得到快乐。

5、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去乌龟家作客。

学前语言类教案7篇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清明节教案7篇

下雨了语言活动教案7篇

关于米的语言教案最新7篇

中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中班语言《梨子提琴》教案7篇

中班语言教案模板7篇

抱中班语言教案优质7篇

与手有关的小班语言教案7篇

通用语言教案通用7篇

蒙氏语言课教案参考7篇

学前语言类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6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