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的教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与挑战,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清晰的思路与节奏,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数学、图画等符号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
2、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能有计划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盆蚕豆、塑料花、瓶盖。
2、每人一张纸、笔。
活动过程:
一、玩玩、记记
1、几哦按时带领幼儿观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明确操作要求:用一只手用力往盆里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体,数一数,记下来,一共抓三次。
3、讨论:怎么样记得牢,又记得清?(抓一次,记一次)
4、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5、交流
(1)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师幼共同检查记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谁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带领幼儿观察桌上的三种物品:花生、塑料花、瓶盖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种物体抓得最多,哪种无意抓得最少?为什么?
三、说说发现
1、讨论:如果抓桌上的三种物品,每种物品抓三次,怎样记录在一张纸上?
(用图画、数字等符号记录)
(塑料花)
(瓶盖)
(蚕豆)
2、幼儿动手操作;师提醒个别幼儿按要求操作。
3、展示热别幼儿的记录单,说说记录单上的内容,严整记录单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2、幼儿每人一把尺子。
过程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课件:各种各样的尺
(1)请幼儿将自己认识的尺子给小朋友介绍。
要求说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教师讲解各种尺的特征。
2、讨论交流
请幼儿说一说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较尺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找出尺的不同点。
(1)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2)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2、找出尺的共同点。
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三、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1)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
(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3)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
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
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实际测量: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1)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
(可让幼儿反复测量,说出测量距离。)
(2)讨论:为什么你们测量的课桌长度会出现不同的数字?
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3)教师帮助幼儿测量课桌的长度(120厘米)。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篇3
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准备: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2)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3)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节奏,手、脚、眼协调的进行舞龙动作的表演。
2、掌握看龙珠指挥的提示进行表演的'技巧,体验传统舞龙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家长、师幼共同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的龙身。
2、舞龙扭秧歌用的节奏音带或大、小鼓、锣、钵、彩带、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共同商量,探讨玩法
1、幼儿分小组自由讨论如何舞龙。
2、教师建议幼儿动手实践如何舞龙。
(1)3名幼儿舞龙,由于劲儿没往一处使,可怜的大龙扭曲成一团。
(2)启发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让合作伙伴的力气都往一处用,使大龙舞起来。
3、共同讨论实践过程,总结合适的玩法。
4、幼儿齐喊节奏做动作。
二、乐器伴奏,合作舞龙
1、师幼协商推荐出鼓乐手,选择角色表演。
2、互相交流、评价舞龙的过程,教师强调手、眼、脚一定要按节奏做动作。
三、家园同乐,体验快乐
1、邀请教师、家长参与表演,与幼儿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
2、幼儿畅所欲言交流与家长、老师一起舞龙的快乐心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