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信息畅通,方案需要在开展前建立清晰,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定期检查进度是确保成功的关键,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6.1班级活动方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6.1班级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家长会为契机,让家长真切地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积极地投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使家校联动达到最优化,为以后的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二、活动目的:
养成习惯益终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它远比获得知识要重要的多。老师们觉得,想要孩子习惯好,家长的正确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家长会,引领和指导家长借鉴好的家教经验,科学家教,形成共识,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与老师做好学生的工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
学校介绍、学生在校生活小结及各学科教师介绍等。
四、活动时间:
地点: 各班教室
参加人员: 一年级全体教师
五、活动准备:
一、家长进校
二、家长听班主任对学校、班级及学生一日生活情况的总体介绍;语数英及班主任讲解学习生活要求
三、班主任带学生在校门口整队,家长接孩子一同回家(特殊情况可作个性化交流)。
四、活动总结:
1.家长会报道。
2.各班做好班级卫生清理工作。
3.会后各班班主任把把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发言稿上交存档。
五、注意事项:
1.各班家长会由各班正班主任统一协调安排,力争有序、有效。
2.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发言:两大板块——工作反馈+配合要求。反馈内容,比如:在班级工作上、学科上,我做了哪些工作?孩子们学了哪些东西?学生有些什么进步?
3.班主任在发言中要提到成立家长会的事,让家长知道有家长委员会这件事,以后可以通过家委会与学校及时沟通,反映意见建议。
4.教师在发言中可以从各个角度表扬表现出色的孩子,但绝对要避免点名批评。
6.1班级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的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从草根到娱乐明星的白国伟曾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人生因拼搏而精彩。梦想引领人生,拼搏创造传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进班级学生的互相了解,我们组织这次以“让活力四射,使梦想开花”的活动,在娱乐活动的同时帮助大家明确梦想是什么,如何坚持追梦最后到达梦想的彼岸。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懂得人文关怀。 活动准备
1. 收集本班学生的梦想是什么,并让学生在活动之前准备一个坚持梦想的励志故事;
2. 音乐《北京欢迎你》;
3. 微电影《田埂上的梦》;
4. 节选《我有一个梦想》。
活动形式
激情导入、故事感召、现场采访、师生互动、真情回馈
活动过程
1. 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北京欢迎你》,在欣赏完音乐之后,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句歌词?”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然后提出老师自己最欣赏的一句歌词“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借此引出梦想,拉开“让活力四射,使梦想开花”的序幕。
2. 故事感召
让学生们欣赏微电影《田埂上的梦》,点燃学生们的梦想激情。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搜集的励志故事。通过故事的分享让学生明确梦想是什么。
3. 现场采访
由麦智杰激情朗诵《我有一个梦想》片段,引出马丁路德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了实现梦想,要怎么做。紧接着,采取5人为一小组,进行“追梦之路”的采访活动,让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对“实现梦想需要付出什么”的看法。
4. 师生互动
在了解了梦想为何,要如何实现梦想之后,进行一个师生的.深入交流。学生们提出自己在追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引导学生们树立合理有效的目标和梦想。
5. 真情回馈
首先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总结,紧接着让学生们做一次“梦想真体验”活动,让学生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体验以下自己真的实现了梦想的生活。比如,有学生的梦想是成为教师,那就可以再下次班会课时邀请他来当老师,让他真实的感受梦想实现的滋味。
6.1班级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我校足球传统,积极推动校园足球的开展,激发广大学生热爱校园和热爱足球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努力营造“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争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参赛对象:2—6年级各班
活动策划:唐晓东
组委会成员:主任 谢建伟 副主任 罗勇兵 唐晓东
裁判委员会成员:肖华(长)唐晓东 杨建军 万志文 廖江南 华 涛
场地器材:阳 辉
宣传摄像:周海燕
比赛时间:9月14起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30—5:30(先进行六年级比赛,然后进行五年级比赛,二、三、四年级同时进行)
比赛地点:学校足球场
奖项设置:
1、名次奖:各年级取前两名,冠军颁发希望杯
2、优秀组织奖:各年级评选一个班级
3、最佳射手奖:各年级评出一个本次比赛进球最多的`队员
竞赛规则:
一、本次比赛执行国际足联最新审定的《五人制、七人制足球竞赛规则》, 具体规则的解释权和运用权归组委会和裁判组。
二、比赛采用年级单循环积分赛制。二、三、四年级采用五人制,五、六年级采用七人制计分办法: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最终积分多者名次靠前。如有两支或两支以上球队积分相等,则依次按下列顺序排定名次:1、相互间的比赛积分。2、相互间的胜负关系。3、相互间的净胜球。4总进球数。 5、抽签决定。
三、球员人数:五人制每场每队上场队员为5名,七人制每场每队上场队员为7名,其中有1名守门员。每队每场可有5名替补队员,5人制换下后还可重新上场,7人制换下后不可再次上场。
四、比赛时间:五人制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七人制上下半场各25分钟,中场休息5分钟,每个球队在每半场有一次要求暂停的机会。参赛队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赛场,超过比赛5分钟未到场的以弃权处理,并判0:3负。
五、犯规:五人制没有越位;七人制有越位;不可铲球,不可做高难度动作,不能抬脚过高,抬脚不能高过胸部,不能脚踏球员,不能亮鞋底。严禁场上球员在球场上谩骂、斗殴,否则将会受到处分。
六、踢界外球:五人制用脚主罚,球必须放在边线上,踢球队员将球踢出后未经其它人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防守队员规定退出5米的距离,界外球不能直接进球得分。七人制双手掷界外球。
七、任意球:防守队员必须离球至少5米。
八、角球:在球场角主罚,踢球队员将球踢出后未经其它人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防守队员离球5米以上,直接进球有效。
九、替换队员规则:每对替补队员不超过5人,替换次数不受限制,可重复替换,替换队员可在比赛中进行,守门员可以和场上任何队员替换,但必须在死球状态下并告知裁判进行,替换队员要先下后上。
十、队员装备:队员不得佩戴眼镜和任何可能危及自己或其他人的物件上场,每队必须着统一队服(须印号码),穿布面胶底鞋参加比赛。
十一、各班加强对学生爱护球场、保持球场卫生等方面的,此项内容也将作为“优秀组织奖”的评比条件。
赛程安排:
6.1班级活动方案篇4
活动目标:
帮助家长创造与孩子间的交流、交往平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加人员:六(2)、六(3)、六(5)班全体家长、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当天下午有课的科任老师。
活动地点:学校篮球场、足球场。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8日(星期三)下午14:30--16:40
活动组织:
总指挥:曾见阳活动协调:
组织组长:
组织人员:
各班主任(场地布置、活动组织)
后勤保障:(饮用水、礼品领取)
安全保障:(预防受伤)
活动过程:
一、家长到校,到礼堂集合。学校作动员讲话。
二、各班组织家长、学生到指定的场地集合,由班主任公布活动内容、规则,指导开展活动。
三、亲子活动游戏(以班为单位)
1、协同运送篮球
游戏方法:家长与学生手持2根木棒托着篮球,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先把箩筐内的球运送完为胜。
分组方法:每次分6组同时进行比赛
活动地方:篮球场
活动材料:篮球18个、箩筐10个,木棒12根。
2、二人三足
游戏方法:家长与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线后,两人内侧的两只腿要用绳绑住,教师发令后必须绕过标志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足球场
游戏规则:绑腿的布条不能松,必须两个人同时跑。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同时进行比赛,父子或母子配合。
3、抛接毽球
游戏方法:家长和孩子各自站在相对的两头,孩子拿着6个毽球抛到家长手持的塑胶桶那里;然后双方调换位置,12个毽球抛完游戏就结束。以接到的毽球数多的队为胜。
活动地点:田径场
分组方法:2人一组,共分6组,父子或母子配合。
活动材料:毽球36个、塑胶桶6个
4、穿越障碍救人接力
游戏方法:孩子先站在对面,家长跑步穿过障碍到达孩子处,手牵手2人同时再次穿越障碍跑回终点,最快到达者为胜。
活动地点:田径场
活动材料:跨栏架6个
6.1班级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开设的背景及意义
在清明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关于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的总体部署,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关的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祖国传统文化节日,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开展“缅怀先辈、继承传统、圆梦中华”活动,通过开展祭祀英烈、缅怀先人、经典诵读等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绿色祭奠,引导人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三、活动时间
3月28日——4月14日
四、实施步骤说明
1.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班会(3月28日)
了解传统节日和相关文化。
2.网上祭英烈,寄托哀思(4月28日—4月5日)
学校要求全校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向英烈们寄托自己的思念,同学们积极上网,为英烈们送上鲜花,写下自己的心里话,通过这种形式,加深了对“清明节”的理解。
以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宣传节日习俗,感悟精神内涵为主。1-4年级各班选派一个节目,各班参与人数10人以内,时间限定5分钟以内。建议脱稿朗诵,可配动作和音乐视频等。主要考察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
6.1班级活动方案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