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6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想必大多数老师在上课之前都是会进行教案的写作的,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6篇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中所蕴含的妈妈的爱,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幼儿能结合实际生活,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编,并尝试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3.感知爱无处不在,并懂得对妈妈及身边人的感恩。

活动准备:

1.音乐《妈妈的爱》、朗诵儿歌时的背景音乐。

2.ppt(《小黄鸡》的故事)

3.与诗歌《妈妈的爱》相配的图片。

4.画笔和白纸人手一份。

5.三张桌子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凳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播放课件导入活动(故事名称:《小黄鸡》的故事)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小黄鸡》的故事,请小朋友听一听。

一天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子,鸡妈妈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紧紧的跟着妈妈走哦!”小黄鸡不听话,一个人悄悄地走到大树下,大树下藏一只大野猫,野猫突然从树下跳了出来,往小黄鸡身上扑了过去,小黄鸡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快来救我!”,鸡妈妈听到喊声,急忙飞奔过来,把大野猫赶跑了,小黄鸡惭愧的低下了头,说:“妈妈我错了,谢谢妈妈救了我,妈妈我爱你!”

2.教师提问:故事中说了什么?(鸡妈妈保护宝宝的故事)

3.教师小结:鸡妈妈那么爱宝宝,那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二、基本部分:学习儿歌《妈妈的爱》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妈妈的爱》,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

2.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诗歌。

3.提问诗歌内容: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主要说了些什么?(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为什么妈妈的爱藏在香香的饭菜里?暖暖的被子里?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幼儿结合图示进行跟读。

(2)提问:老师刚才朗读了一遍,你认为这首诗歌应该怎么读呢?(有表情的、轻柔的、慢慢的、用悠扬的声音)

(3)配乐,集体朗诵。

5.启发幼儿谈谈“妈妈的爱”还藏在哪里?并编成儿歌。

(1)诗歌中妈妈的爱藏在了那么多地方,除了诗歌中讲到的地方,妈妈的爱还藏在哪里?

(2)引导幼儿把创编的句子说完整。

(3)牵移到生活中各种动物植物对宝宝的爱

(3)画一画

a老师:小朋友真棒,想到了那么多关于妈妈的爱,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刚才想到的爱的内容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好吗?

b请幼儿轻轻的从凳子上站起来,端凳子坐到后面的桌子前,拿出纸笔,把你想到的妈妈的爱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

c请画好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妈妈的爱藏在那里。

d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教师:有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跟大家分享一下。

(4)假设性提问: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了妈妈的爱会怎么样呢?

(5)你们有妈妈的爱,有家人的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你对妈妈的爱?(唱歌、跳舞给妈妈看,帮妈妈劳动、对妈妈说我爱你等)

(6)小结:如果你们回家后也对妈妈说这些贴心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关心妈妈,为妈妈多做点事,妈妈一定很开心。

其实在家里除了妈妈很爱你,还会有谁很爱你呢?

那在幼儿园里又会有谁很爱你呀?

是呀,我们每天都要相亲相爱的在一起,不打也不闹。

6.结束部分:播放妈妈的爱的歌曲。

(1)我们都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请幼儿邀请所有在场的老师一起跳)

(2)小朋友这首歌好听吗?让我们回到教室里学习这首歌然后唱给妈妈听好吗?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

(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重难点: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宝宝和妈妈

1、提问: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鸭的妈妈又是谁呢??

小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位喜欢自己的妈妈。他们长得真想象。那小蝌蚪的妈妈又是谁呢?

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这一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故事)

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

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

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

2、玩表演游戏

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三、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朗读儿歌。

2、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懂得妈妈的爱。

3、让幼儿懂得怎样去爱妈妈,帮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和妈妈在一起的照片。

2、妈妈劳动或照顾小朋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

教师提问,这张照片上都有谁?

幼儿争相回答。

(二)教师提问,妈妈爱小朋友吗?妈妈是怎样爱小朋友的?

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

(三)出示图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

3、教师引导幼儿妈妈做这些是因为妈妈爱小朋友。

4、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去爱妈妈。

(四)学习诗歌

1、老师讲解诗歌内容。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幼儿跟着老师朗读诗歌

4、老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五)、活动延伸

1、幼儿回家后请把诗歌朗读给妈妈听。

2、帮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的独立性,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2、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情感与交流。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感知话题。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主表达。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1)教师:你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你了解他们吗?知道他们的一些什么情况呢?请和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自由组合成小组,带着各自的调查表,围绕谈话主题,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姓名、本领、爱好,喜欢吃的食物等。教师参与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轮流交谈,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听并给予及时回应,不随意打断别人。

(3)请幼儿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父母。

3、拓展话题,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

(1)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起早贪黑,整天忙碌的典型事例(如工作、家务活等)。

(2)请幼儿讲讲爸爸妈妈是怎样疼自己、爱自己的(引导幼儿从吃的、穿的、玩的,病了又是如何担心、照顾等话题交谈),帮助孩子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温馨的亲情。

4、表达对父母的爱

(1)激发幼儿爱爸爸爱妈妈的情感:小朋友,你们爱爸爸妈妈吗?你会怎么表现你的爱呢?

(2)幼儿自主表达,教师鼓励幼儿说一句对爸爸妈妈表达爱意的话。

5、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唱一首歌回家给爸爸妈妈听吧!说出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好吗?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

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头饰: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

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

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

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二、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

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

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

3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

四、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五、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

六、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

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七、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

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

十、分组活动

1、边听故事录音磁带边表演故事

2、看图讲故事

3、看vcd讲故事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篇6

设计思路: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最重要的人,妈妈的爱也是最深的、最真的,可是当今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被大人的爱层层包围着,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的爱,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也不懂回报。本活动旨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妈妈的爱,从而学会爱妈妈,这是第一点。

针对中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特点:语言并不丰富,讲述语言的连贯性不强,因此,我以孩子最熟悉的妈妈为切入点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这是第二点。

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妈妈的辛苦,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准备:

1、ppt《妈妈的爱》

2、歌曲磁带《烛光里的妈妈》

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妈妈的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ppt)

提问:1、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

2、你听了以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3、诗歌里哪件事情、哪些话让你很感动?

师: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其实,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的妈妈爱你吗?

二、中间部分

1、谁先来介绍一下妈妈的样子。

2、说一说你的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师:妈妈真是太爱孩子了,妈妈虽然没有说太多“我爱你”,但是妈妈的爱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需要爱,妈妈也需要爱。

3、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4、妈妈的爱象什么?

三、结束部分

师: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崇高的,也是甜蜜的,温馨的,我们也要象妈妈爱我们那样去爱妈妈,让我们把对妈妈的爱大声说出来:妈妈,我爱你!(音乐起---《烛光里的妈妈》)

反思:

这节课的效果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很大关系。中班初期上过,孩子们可以说的内容很少,表达不出来,别人说啥他说啥,干巴巴的,讲述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中班后期再上时,孩子们生活经验丰富了,语言能力提高了,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都环环紧扣,幼儿能围绕提问进行回忆、讲述,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内容,有的女孩讲到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让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动,课的开始与结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这节课不仅仅是一节语言课,更重要的是在语言活动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我感觉到一节成功的讲述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词汇句子的丰富有很大关系的`。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6篇相关文章:

中班阅读教案6篇

中班新年教案6篇

图形分类中班教案6篇

中班池上教案模板6篇

中班池上教案优秀6篇

中班感恩主题教案6篇

中班走楼梯教案6篇

中班水游戏教案推荐6篇

中班水游戏教案参考6篇

中班水游戏教案通用6篇

学妈妈中班语言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