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杰出的作文能够展示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作文是培养我们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5篇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1

我的家乡是陇南,说起家乡的风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说的,就算是举办婚礼了吧。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在举行婚礼前,双方的父母忙前忙后的,发喜帖办嫁妆等等。买来的嫁妆先放置在女方家里,到了新娘出嫁的那一天才一起送到男方家里。最热闹的还是举办婚礼的那天。那天的一大早,新娘在女方家梳妆打扮,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到来以后,新郎、新娘一起走出女方的家门时,新娘用手捂住脸轻声的哭泣,表示对娘家的留恋,而女方家的和新娘同辈年龄小的男子就轻拉着新娘,表示舍不得姐姐出嫁离开家,而新娘必须给男子红包,以表示吉利。新娘出门时用雨伞或头巾把脸遮住,当接新娘的队伍开始走时,女方家里人就开始放鞭炮。另外,新娘还带去几位年轻的女子,表示陪嫁。男方去接新娘回家时,一般来说都不超过中午十二点钟。如果在同一条街上,有两户人家娶媳妇,谁先娶回来得快,就意味着谁先得孙子,先发财。所以娶新娘,娶回越早越好,如果新娘去新郎的路上,要过桥的,新娘必须往水里抛几枚硬币。新娘到男方家后,新房里的蚊帐是由男方的舅母或婶婶帮挂的,一边挂一边还说一些吉利的话,男方的父母给挂蚊帐的人一个红包。

在喝喜酒的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得到一个对于他们来说是数目不小的红包。

家乡的风俗除了举办婚礼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节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2

我的家在乡村,家乡的习俗有很多,最繁华、最有特征的就是元宵节的走会。我们村分为三个排:中排,东排,西排。每年的元宵节,都要走会,普通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会,正月十六和正月十七是东排和西排。这三天,全村人都会出来参与,加下去串亲戚的、看冤家的、还有三里五乡来看繁华的,真是摩肩接踵,把街头巷尾捂得结结实实。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端忙活,清扫卫生,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清扫的干洁净净,一切的东西都焕然一新。还要备足年货,款待亲朋好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干显示节日氛围,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神通,制造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一到早晨,灯火透明,十分壮观。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每户人家都把本人做好的手工艺品拿出来展现,我们家也当然不例外,我奶奶做了几盆花:有玫瑰花、菊花、牡丹等等。一大晚上就摆出去了。各大队都有熬夜浇的冰山,其中有一个像佛祖,给他画了眉,画了眼,画了鼻,画了嘴,活灵敏现。还有一些老奶奶们粘的花桥哦!大晚上会里的喇叭就开端呼喊了。八点钟正式开端。先是各排的大鼓聚在一同,鼓手们一个个容光焕发,把鼓敲得震天响,显示着各排的气势,小山村也在鼓声中沸腾了。各村的扮演队也上场了,扭秧歌的,跳舞的,练武术的,隔不远就一个场地,观众们把场地围得风雨不透,我好不容易挤出来,正赶上一群小孩子跳舞,那天真心爱的表情,真是萌呆了!假如扮演的好,还有奖励,烟、糖、瓜子装上一袋子,每团体脸上都挂着笑。街道旁有各种摆摊的,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烤肠的、各种小玩意的,真是美不胜收,应有尽有。到了早晨,戏楼上就开端唱戏,敲锣打鼓,连唱三天。

看了我的引见,你一定很眼馋吧,那就来我的家乡作客吧,我们热烈欢送哦!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3

黎明的曙光揭开了夜幕,吐出了灿烂的晨光以及金色的太阳。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小鸟欢快的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大家都沉醉在新年的喜庆气氛之中。我揉揉惺忪的双眼,回想起昨天欢腾的除夕。

除夕早上,我们一帮孩子耐不住寂寞,也按捺不住喜悦,挨家挨户地串门,跟小伙伴们在楼下疯玩,玩着捉迷藏,踢毽子,有时还会看别人贴对联……直到大人们下楼叫我们回家时,我们才嬉笑着往家跑。

这天没有作业,可以说一整天都在休息。天刚擦亮,我们就会挂灯笼、放鞭炮。说起放鞭炮,还有个有趣的传说。鞭炮也叫爆竹,《神异经》里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是为了驱吓危害自己的山魈才发明了爆竹。因为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当除夕,人们便用爆竹将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人们并不知道所谓的山魈是否真的存在,但放爆竹还是成为了欢庆新春的年俗。

我们家也不例外,一过年就买了各种各样的鞭炮,终于在大年三十晚上派上了用场。夜的黑幕拉开,将夕阳的霞光吞噬,这便是热闹的开始。一时间,大家都走出家门,十分热闹。大街小巷中,我们小孩子的爆竹都是柔和的,一晃就会闪出点星星光,两三根握在手中,像用银河的繁星织出的彩缎。大人们放的炮是迅猛的,火爆的。将炮捻子点燃,在震天的响声中,炮飞上天空,在夜空中绽放出一朵朵彩色的花……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被吸引了过去。

虽然那绚烂只是昙花一现,却照进了我们的心里,以至于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4

端午,在我的家乡是没有什么很特别的风俗的,也是那几样,吃粽子,插艾草,和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饭罢了。唯一一个让我觉得有些特别的是,在端午那天每个孩子手上都要带上五色的绳子——五色缕。

五色缕,说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种色彩明艳的丝线编成的绳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着避免灾祸的意思。这都是老一辈然传下来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从那一辈传下来的了,仿佛是自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的。

而且这五色缕还有一个讲究,就是摘下的时候一定要在雨天,还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时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绳子的质量实在是太差,花花绿绿的颜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个会活动的调色盘。洗来洗去的让我就的分外的烦,干脆就找了个没人的时候,解了下来,扔在了垃圾箱里。

就在我以为平安无事,可以解除警报的时候,它败露了——我的外婆发现了。她将我拉到客厅里狠狠教训了一顿,那神态仿佛是我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不可饶恕的罪过。瞬间,一种“都是我的错”的感觉油然而生。最后,外婆又编了一条五色缕小心翼翼的给我戴在了手腕上。并一再嘱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来,平时是万万不能解下的!

后来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将五色缕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里,有带一身的病痛和灾难带走的含义。绳子顺流而下,灾难也会随波而逝,在今后的一年里就会过的幸福安康。

现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时,妈妈也会挑五条颜色鲜亮的绳子编成五色缕,只是她早已不记得当年的编法,只是随便撮一撮,应应景,在过节时讨个好兆头罢了。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篇5

每年正月初一,我的早餐午餐都会被甜软的汤圆馅包裹起来,早上是芝麻,中午是红糖,吃得我满嘴甜乎乎、油腻腻的。与别家不同的是,我家的红糖和芝麻汤圆都是自己做的。

在大年三十也就是做汤圆的前一天,我们会去奶奶家,拿她老人家熬好的芝麻糊和从米易带回来的红糖,用保鲜膜盖好芝麻糊,把红糖塞进冷冻层里,准备晚上开始动手包汤圆。在一个下午的盼望之后,终于开始包汤圆了,我和几个小表弟、小表妹围着大人们做汤圆。首先应该是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可妈妈一看糯米粉用完了,她只好打发我去楼下超市买一袋,这一下可惨了,我要吭哧吭哧着提一个大袋子爬三层楼呢,这可怎么办呢?我只好自己跑到超市买了糯米粉后,找朋友借上他的小推车,把那一大袋东西给拽上了3层楼,终于在我的拼命努力下包着灰尘的糯米粉,终于成功到站。在我满是汗水的背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显得更加可贵,更加值得期待了。

妈妈先按照大姨经过千百次尝试的2:1和1:2秘方调制糯米团,首先把糯米粉加水不断的又推又揉裹成一个糯米团,再把这个糯米团切成小块擀成皮加上红糖块或芝麻糊,弄成一个球就好了。

在小表妹无数次央求下,妈妈塞给她一小块多余的糯米团,她把糯米团捏了又捏,最后也就捏了个“四不像”,我看不下去了,这分明就是一种对于艺术的轻视嘛,我直接把“四不像”捏成一个球,丢进了她那小胖手够不到的蒸笼里。

终于盼到了正月初一的这一天,我们终于可以大口吃汤圆了,太棒了!我已经馋了一夜了。

妈妈把五个白胖的脸上有微微红晕的红糖汤圆放进我的碗里,我看着汤圆不由得思绪万千。那小小的碗里承载着的是中国的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是大唐盛世繁荣的后续,是风雅宋朝美味的传承,是家人间一碗浓厚的爱。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5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的端午节作文优秀7篇

六年级下册作文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600字6篇

写家乡的作文600字模板8篇

家乡的风俗的调查报告5篇

家乡风俗200字作文6篇

家乡风俗200字作文通用6篇

的风俗作文模板5篇

写家乡的作文600字5篇

的风俗作文模板8篇

写家乡变化的作文600字6篇

写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