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写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只有认真分析事情的经过,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心得体会,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1
“踏踏”、“踏踏”明镜小学六年级的同学迈着整齐的步伐往校门外走去。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学校组织六年级全体同学进行春游活动呢!
再看一下我们同学的背包,咦,怎么只有一种水果和1瓶水呢?原来春游时,同学们都大包小包的零食,多得不计其数,这又是怎么回事?哦,原来是学校组织大家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祭奠,全程不准吃零食,中餐学校只提供两个馒头和一包榨菜,所以六年级组所有的同学只能带少量水果和一点水。
队伍出发了,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在江边行走,映入眼帘的是花繁叶茂的桃花林,清澈碧绿的江水,对面连绵起伏的群山,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大约走了十里路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在地。我们走上了百步梯,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八个金字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我们在墓碑前齐唱《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接下来,我们全体同学默哀一分钟,全场鸦雀无声,脸上全是严肃的神情,深切怀念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表达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悼念!
随后我们到白沙公园用中餐,每人两个馒头一包榨菜,忆苦思甜,让我们真正体会到革命军人的艰苦。返程时,我走路已经摇摇晃晃,好像就要倒下来似的,到了江边我们全班同学拍了张集体照,大家才露出了开心笑脸。
这次祭英烈活动,不仅让我们体会到革命战士的艰苦,更是让我们锻炼了自己,增长了见识,希望下次春游也能这样充实有意义!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2
这个春天,我们为太多的人和事感动着:有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有不辞辛劳、连续奋战的党员干部,有默默奉献、守望相助的人民群众,也有不负戎装、鏖战火海的消防官兵……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请让我们以最高礼遇,向他们致敬。
致敬最美丽的天使——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数万名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放弃阖家团圆、放下儿女情长,主动请缨驰援湖北,用最美逆行彰显了人间大爱。他们有的身体欠佳,拄着拐杖在icu里战斗;有的悄然出征,到达湖北后才向父母“先斩后奏”;有的索性“玩消失”,直到家人在新闻中看到他们身影……任凭脸颊被口罩勒到溃烂、双手被汗水浸到泛白,甚至付出了宝贵生命,但他们都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无我无畏筑起了“让死神也望而却步”的生命防线。
致敬他们,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以血肉之躯铸就了钢铁长城,用生命浇灌出了人间奇迹。
致敬最坚韧的战士——艰难显党性,困苦见担当
“我先上”“我愿意”“我能行”“我来做”……
疫情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村居,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凛冽寒冬到春暖花开,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用坚守织就了严密防线,用忠诚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复产启动后,连续作战两个多月的他们,又马不停蹄、迅速出列,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扛起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与人民群众一道,齐心协力筑牢“战疫”防控墙,众志成城开启“战贫”复工键。
致敬他们,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成就了真正的共产党人。
致敬最伟大的人民——风雨同舟济,拳拳鱼水情
“每扇窗后的坚守,都是捍卫家园的战斗!”
在疫情防控这场严峻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密切配合、守望相助,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自觉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大学生,到担心自己传染别人的善良患者;从免费提供房间让医务人员住的酒店老板,到通宵达旦为医院赶做早餐的餐馆厨师;从自愿为防疫捐款的“匿名者”,到送来一堆防疫物资便转身离去的“陌生人”……当各地呼喊“热干面加油”,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群众表露“都想这么做”,我们看到了患难与共、肝胆相照。
致敬他们,坚韧不拔、高风亮节,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致敬最壮烈的官兵——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
“7个70后,11个80后,1个95后,19名灭火队员不幸遇难”……
疫情还未散去,四川西昌森林的一场火灾,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牺牲的灭火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才47岁,最小的仅25岁。他们是谁的父亲,是谁是丈夫,是谁的儿子,这些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烈士,是我们的英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生命诚可贵,但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他们选择豁出生命;生存价更高,但只要党和国家需要,他们毅然慷慨赴难。“谁都怕,但我们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诚如斯言。
致敬他们,碧血丹心、壮怀激烈,以生命赴使命,激励了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时代精神。
幸得有你,山河无恙。这个时代是需要英雄的,但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因为,坚守初心、崇尚光荣,方可定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唤醒记忆、传递真情,才能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从而更好照亮时代、照亮未来。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3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气清景明之时,梨花风、杏花雨唤醒了绿枝柳。在二十四节气里,唯独清明兼具节日的意义,最富自然与人文的气息。小时候,对清明节的直观印象是出门踏青、是上山扫墓,长大后,明白了清明节更像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这种精神除了缅怀古人、寄托哀思,更是继承遗风、清心明志的为人之道。
淡薄生死,做正气浩然人。万物灵长,有生有死,既是自然之道,也是自然之实。“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句话从人生启蒙之初就深深地灌输到了很多人的脑海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举一动,每当危急时刻来临,总有人置生死于度外,逆行火线,用生命诠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铮铮铁骨豪情。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第一次是人体生理的死亡,第二次是肉体在亲人视觉中消失,第三次是最后记得你的人也死了,这才是人一生真正的死亡。有些人死后很快就被历史遗忘,可有些人却能流芳百世、万古长青。人生在世,不求苟活,务求一生清正,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慎终追远,做饮水思源人。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在笔者看来,这个“感恩”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感恩先祖。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中国自古就有“叶落归根,生者寻根”的说法,可以说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无论走得多远,我们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那就是家,是父母。其二是感恩先烈。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岁月静好不是凭空出现的,革命年代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不应该被忘记,和平时期闻令而动、挺身而出的时代先锋也不应该被忘记。“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面对哲学的三大终极之问,透过清明这个节日,或许能得到些许解释: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时不我待,做埋头苦干人。清明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时至清明,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民间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如今,国内疫情寒潮逐渐褪去,形势日趋向好,各行各业开始走出阴霾,有序复工复产,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倒春寒”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矛盾问题千头万绪,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难度大。此时此刻,砥砺奋进正当其时,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量感,真抓实干闯关夺隘,放手一搏斗争到底,努力将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将溜走的时光赶回来。
清明清明,清生命之感,明生命之理。让我们在抚今追昔中清心明志,养一身浩然正气,做迈步新征程的饮水思源人,当建设新时代的埋头苦干人。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4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徒步几公里后来到九龙山乍浦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乍浦籍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安静有序地依次列队。首先全体齐唱国歌和少先队队歌,然后由辅导员带我们向革命先烈默哀3分钟。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学校党支部潘书记向我们介绍了长眠于此的烈士事迹,他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英雄,听着听着,很多同学的眼眶中浸满了泪水。
紧接着,新团员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平湖市团委领导、港区社发局领导和我校肖理事长为新团员佩戴了团徽,宣誓结束后新团员和在场的同学一起唱起了团歌。
最后,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向烈士们敬献了鲜花和花圈。我拾级而上,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
“我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你们看见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是啊,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刘胡兰这样的乍浦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们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国巨龙才能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牢记使命,不忘历史,我们才能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嘉兴革命圣地,九龙山的脚下,红旗依然迎风飘扬,振奋人心的歌声此起彼伏,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5
今天我们来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在一名名革命先烈面前默哀,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就是要记住我们民族惨痛的历史。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带来的幸福生活,我们更不应忘记一代代革命先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做神圣奉献,今天我们不需要象黄继光一样用我们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不用象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一样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我一定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今天所做出的贡献,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
现在我们应该真正的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用我知识将这个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6
今天是激动的一天,重要的一天,正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烈士陵园,原本微不足道的日子,才变得如此重要。
太阳公公似乎明白今天的意义,迟迟没有露脸,但这却使我的脚步更加坚定。一路上,我们高声歌唱《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家没有一个人胆怯、害羞,因为我们是为沉睡在陵园的烈士歌唱。看着大街两旁一栋栋高大的楼房,美丽的橱窗以及为我们让行的车辆和行人……大家都知道,这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来到陵园,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庄重、严肃,生怕惊醒了烈士们。陵园内部像原始森林一样幽静,偶尔有一声鸟儿的鸣叫,像是在为那些沉睡在地下的先烈们啼哭。远处一座叫烈士塔的楼台建立在那里,塔顶有一颗红星,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铸成的呀!
跟着主持人宣誓后,老师带领我们去看望那些烈士。我们弯下腰深深地鞠了一躬,长眠于这里的先烈们,他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斗争到底,为解放中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这里,我再次深深一鞠躬。随后我们又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堂,看到许多先辈们那饱经风霜的脸。数一数,从古至今,多少英勇无畏的烈士们,为追求光明,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多么幸福,那是用革命烈士鲜血换来的,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吧!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篇7
时光如剑,岁月如梭。时间去了,我们没办法留住,但是,那些为了救国救民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的英烈故事却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太爷的带领下,我们一家人又一次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烈士墓前,为王忠岩、刘柏树两位烈士扫墓。我们分别为两位点燃三支香,又献上鲜花,再烧些纸钱,太爷爷还给他们敬了两瓶酒,然后,我们郑重地默哀三分钟。两座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左边的墓碑上刻着:王忠岩烈士永垂不朽;右边的墓碑上刻着:刘柏树烈士永垂不朽。我们忠心地祝愿他们在那边一切安好。
在回家的路上,太爷爷又给我们讲起了两位烈士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好多遍了,但是还是百听不厌。我们都默默地侧耳倾听。太爷爷说:“两位烈士为了掩护八路军伤员和保护全村百姓,与日本鬼子英勇拼搏,最终寡不敌众,被敌人逮捕了。残酷的日本鬼子,把他们绑在一起,对他们严刑拷打,逼问八路军的下落,他们宁死不屈,绝不透漏一句。最后,凶残的日本鬼子把他们活埋了。等八路军大部队赶来,把那些可恶的日本鬼子全都消灭,再把两位战士救出来时,他们已经与战友们阴阳两隔了。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像他们一样的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先烈们的遗志,在祖国的怀抱里、在党旗的光辉照耀下,力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清明节纪念先烈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