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养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让我们学会有条不紊地表达观点,多写作文有助于培养坚持和耐心,因为好的文章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和润色,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原来这样美作文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1
令人期待已久的生物实验课终于到来了,老师给我们发了酒精灯、解剖针和花生种子。
我按照老师介绍的实验步骤,小心翼翼地用解剖针的尖端挑起一粒花生米,轻轻地点燃酒精灯,把花生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花生米上方很快飘起一缕青烟。不一会儿,便燃起了一个小火苗。火苗跳跃着,舞蹈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我以前尝试过煮花生或炒花生,但把花生烧着还是第一次。我心生好奇:花生又不是木头,为什么能烧着呢?
大家看到花生燃烧的新奇景象,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顿时,实验室里弥漫起了花生的香味,还夹杂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过了一会儿,刚刚还越烧越旺的火苗不知怎的,突然迅速地变小,很快就熄灭了,只剩下灰黑色的花生干。看到欢快的火苗消失了,我们心里都有些小小的不舍和遗憾,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看着桌上几个黑炭似的花生,我疑惑地想:“这些花生明明还没有化为灰烬,为什么不能再燃烧下去?”带着一丝不解,我用解剖针慢慢地把花生干戳成碎末,再试图去点燃,却还是烧不着。我又向周围的同学们寻问,他们对此也充满了疑问。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是不是花生的皮烧没了就无法继续燃烧了?”“是不是花生里的油没了,所以不能烧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却始终没有肯定的解答。
最后,老师为大家揭开了谜底:花生里的油就是脂肪,脂肪支持燃烧,但花生中的脂肪烧完了,就只剩下无机盐,而无机盐不支持燃烧,便不能再烧下去了。大家听后豁然开朗:“哦,原来是这样!”
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对生活中的现象,不能只看热闹,不求甚解,要刨根问底,探究它们的原因。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2
爱,无微不至。要说世上最无私奉献的,只有母爱。
我家早上必须喝稀饭,就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我坚持了十多年。但奇怪的是,母亲总是叫我喝那碗带勺子的。我感觉没什么不对劲,只是不理解每天早晨垃圾桶里为什么会出现一些鸡蛋壳。起初,我以为是妈妈把蛋吃掉了,一段时间跟妈妈关系闹得很僵。一开始还在一个桌上吃饭,之后干脆直接回屋吃,不变的,仍旧是那碗带勺子的稀饭。
终于有一天,我把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为什么早上我喝的总是那碗带勺子的稀饭?和你的那碗又有什么区别吗?”我突然一问,好像让妈妈心里一惊,脸上露出了不自然的神情,支支吾吾地说:“我这不是看稀饭刚煮出来太烫了,怕把你烫着,这才给你加把勺子的,别多想。”我认为也有几分理,这才没继续问,但真正让我疑惑的是母亲的神情,对我性格直爽的她说话不可能这么犹豫。
那时候的我家很穷,父亲厂子破产,再找到新的公司前,只靠母亲那点薄弱的工资支撑全家。每天让我这么胖的人吃素不说,有时候还天天吃水果,吃上肉都是稀罕事,不变的仍是早上的那一碗热腾腾的稀饭。好奇心的作用使我一直在等一个时机,那个可以让我揭晓秘密的,母亲出门的短短一刻。
一天早晨,一阵敲门声把正在吃饭的母亲叫了出去。瞅准这个难得的时机,拿出勺子在母亲碗里稳准狠的扎了下去,这才猛然发现,我的碗内躺着一个白胖胖的大鸡蛋,而母亲的碗内什么也没有。眼泪不知道为什么直在我眼里打转,但那件事在脑海里突然想起,小时的记忆逐渐清晰……
我还是幼稚园的小朋友时,母亲曾这么问过我:
“你每天早上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呀?”
“稀饭,鸡蛋!”
“为什么这么喜欢吃呢?”
“好吃呀!”
“如果可以吃的话,你想吃几天呢?”
“每一天!”
……
开始喝稀饭时好像也是那时开始,无心说过的话已然变成了现实。把我和母亲的碗偷偷对调,喝光母亲那碗,看着母亲喝完我那碗,互相喝完后,对视一眼,什么也没有多说,走到厨房去了……
稀饭不是饭,那是母亲对孩子的一颗心,一颗如水一般柔软的爱子之心。
哦,原来是这样……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3
曾以为,好朋友就是一辈子。差一个月,一天,一个小时,都不能算。然而还是忘不了毕业离别那天,她推开同学录时,仍然温暖却带着决绝的笑容。
“没什么要写的,我们不同路。”
她是我五年的同桌,小a,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两只手软软的,似乎永远温热,周身洋溢着扑面而来的阳光气息。她从不忌惮将对别人的好恶写在脸上;对我,就是这样没有来由的亲密关怀。
她会专门为我准备喜欢的小零食,悄悄塞在我的书包里;我觉得冷时,她会轻轻移过来用双手把我焐暖;别的同学带着妒忌地起哄,她会满不在乎地扬起脸,说:“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些片段烙在我的记忆中,让我真的以为,一辈子有多久,这暖暖的感觉便有多久。
可白居易说,彩云易散琉璃脆。
她的家境不错,可成绩不怎么好,家长会总是年迈的外公来参加。一提起读书、分数这种字眼,她就眉头一皱耐心全失,气不打一处来。她喜欢唱歌,周末会拿着外公给的钱,呼朋唤友地去k歌;她喜欢打扮,朋友圈常发自拍,上课还会悄悄掏出价格不菲的水晶手链给我看。她还喜欢追星,参加了好几个“后援会”;那些我分辨不出谁是谁的脸,她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我插不上话,只能尴尬地微笑着倾听。那一刻,我第一次感觉我们之间隔着什么,看不见,却无法逾越。
有一天,她约我周末去唱歌。我歉疚地说:“不好意思,周末有课,去不了啊。”她一撇嘴:“不去就不去,找什么理由。你们这些人,除了学习会干什么?”我愣住,有些惊愕。那个宽容阳光的女孩,此刻变得有些陌生。
那一刻,孤独将我笼罩。我们都没有错,只是各自走上的道路在这里分岔,终将渐行渐远。
毕业时,我准备了一本同学录。我看到小a在和同学谈笑风生,那熟悉的笑容唤起记忆中的温暖,仿佛昔日重来,我满心期待地递上同学录。
淡了吧,散了吧,算了吧,既不同路,不如相忘。我的同学录上,永远都怅然地空着了属于她的那页。
友情,原来是这样的——即使曾经是最亲密无间的伙伴,有时候,走着走着也就散了……
可是,即便如此,哪怕只是并肩走过一小段,也足以让我们无数次热泪盈眶,驻足回首。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4
生活中总是不乏意料之外的事,但偏偏做完后又似乎觉得情理之中。
飘雪的冬季总是浪漫又令人心旷神怡,可就在这美好之季,我遇到了一件令我较震撼的事情。
那一年的雪是真的大,但也只是相对不怎么下雪的上海来说,跟其他城市比起来这大概也只是九牛一毛吧!拉开窗帘,外面的世界俨然银装素裹。对面的房顶也被俏皮的雪精灵沾染上了属于它的气息。纵观城市,路面被雪厚厚地堆积着,电动车、自行车寸步难行,只见车身在雪中穿梭。树上呢,更不用说,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有了雪的点饰,倒也别有一番景气。蓦地,一个身影映入眼帘。她跟这派雪景不称相符,娇小的身材和着形单影只且单薄的身影。
我远远地望过去,她只是小幅度地在做着什么。没太在意,便又回归温暖十足的被窝了,冬天这种季节,美是美,但冷也是真的,于是乎床就成了冬天最好的陪伴。
稍躺片刻,才刚探出头,唰地一下又感觉到了外面的森森凉意。这次倒也没太依赖于床,麻溜地套上大棉袄。阳光总能带给我们温暖,但在冬季,尽管太阳当空照,却依旧会止不住地犯冷。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积雪已经慢慢开始在消融,但先前的那个身影仍然还在。这次,她已经换了个位置,离我更近了一步。此时的我看清楚了,异常清楚!她似乎并不是清洁工,因为没穿工作服的缘故,我也只是猜想着。她拿着一把小扫帚在为大家服务,为我们的安全着想着。小小的扫帚把雪带给我们的障碍与危险统统扫除。
原来是这样!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好人还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而这,也不过仅是其中之一罢了。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5
循着地址,我慕名来到了一个旧式小区的尽头,走到顶楼,是一扇年久失修的木门,门外四处堆放着一些杂物。推门而进,我不禁被他的简朴所惊愕,一座大理石的水斗,一台简陋的饮水机,穿过走廊是两间不大的房间。一间看得出是平日常用的画室,一旁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石膏,墙上杂乱地贴着挂着许多画。我感到疑惑,这样的地方会有好老师吗?
平日里拥挤的画室,此时分外冷清,右边坐着一位老者,沐浴在阳光中。这位老者就是赵老师,赵老师先是向我询问我的绘画作品,看了之后他便给我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赵老师眼光很准,我心知这都是我的问题。接着,赵老师与我谈了一会儿,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要重视学习等等,我对他颇有好感,并决定在这里学习。
画室的朴素我已提过。而另一间房间中是堆积如山的绘画教材,两边是一排桌椅,按赵老师的话,若不怕热,可以来这画,比较清静。房间后面是两只八哥和几只养了多年的乌龟。通过接触我了解到,赵老师已是功成名就的大师,子女有的移居海外,这样的人此时应是享受天伦之乐,怎么会来这种地方教人画画呢?况且学费又如此之低,我的疑惑愈加强烈。那几只八哥突然发出“你好r22;r22;你好”的叫声,仿佛诉说着老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赵老师教得十分耐心,在教我素描之余,他也会教我国画的技巧,他自己也十分热衷国画。赵老师平日经常练习,光是基本的白描,他那儿就有近三千张,堆得有几米高。
有次,赵老师一时兴起,把自己的一幅国画展示给家长看。这是一幅下山虎,虎呈弯腰伏背状,虎毛千丝万缕,虎眼如灯笼般,仿佛在直视画外之人,傲虎出山,虎嘴微张,虎啸龙潭之势油然而生,好幅丹青妙手之作!赵老师余兴未消。又展示了好几副,都丝毫不逊于前面的下山虎,看着赵老师发自内心的喜悦、自豪,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赵老师对于绘画事业的热爱。
原来是这份热爱,赵老师能成就如此技艺,能淡泊名利,坚持于艺术事业。热爱有如此的坚持与纯粹,也令我体会到了艺术的真谛,原来,是这样。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6
曾经,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孔因何憔悴;曾经,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曾经,不懂父亲笔挺的脊梁因何弯曲,直到那一次,我找到了原因。
一个深秋的傍晚,月儿早早地挂在天空,跟着缕缕寒风吟唱。我开着灯,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摆弄着那支油墨不足的水笔,任寒风吹过我的脸颊,呼啦呼啦。当我还在题海中寻找答案时,父亲打断了我的思路。他轻轻地敲了门,蹑手蹑脚地进来,端着个水果盘放在了我的书桌上。别放这儿,容易把我的作业弄湿!我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他轻轻地把盘挪了个位置,又转身想关上那扇被风敲打的窗。诶,我吹着好好的。我站起身又把窗子打开。
会着凉的,这天变化无常。他拉上了窗,但没怎么拉上,无声,我看着他被风吹过的面腮,黯淡无光,仿佛蒙上了一层灰。为何又如此憔悴,是因为风,是因为天,还是因为窗?我疑惑地坐回椅子上,又重新拿起那支笔,希望能在题海中获得一份宁静去思索。他悄悄地把头探了过来,表情凝重地看着这些题目,不时用手点点按按,好像是在思考。你又不会,看什么看。,我拿走他的手,抬头看着他,我发现他不知何时又憔悴了许多,我感觉他的手又粗糙了很多。突然,我看见有几根银丝随着漏进来的风,在他的黑发里摇动着,跳跃着。是白发么?是的,没有月亮清辉的点染,更无华丽词藻的修饰,就是那一根根一片片白发。
我收回了我的眼神,听着他转身离开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时,我思索,我回忆,我懂了,是长大了么,还是这一瞬间的懂事,原来父亲俊朗的面孔因我而憔悴,父亲浓黑的秀发因我而斑白,父亲笔直的脊梁因我而弯曲,虽然平时父亲只言片语,但我终究还是懂了,原来是这样。我强忍泪滴,怕天看见,更怕父亲转身进来,进来时带着憔悴的脸,弯弯的背,银白的头发。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我的不懂事使父亲憔悴;是我的骄傲自大使父亲黑发斑白;是我的焦躁不安使父亲背脊弯曲。原来都是我。
原来这样美作文篇7
有人说友谊是两个朋友间需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行,但我与小a的友谊却因一场无声的对话更加根深蒂固。
“哎!——好无聊啊!”我一手撑着脑袋,打着哈欠,自言自语着。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本是我精神抖擞的时候,却被一节音乐课弄得像是一个刚在阳光照耀下昏昏欲睡的人。音乐课是我最“无能为力”的课了,让一个音盲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我想:闲着也是闲着,写会作业吧。于是拿出了数学回家作业本,又回头想从放在椅子上的书包里拿笔。转回身子,咦,作业呢?我左顾右盼探究竟,发现后面的人在偷笑,而同桌小a却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保持着一本正经的神色,我立刻明白了。我内心有些郁闷,平时都不怎么理我的小a把我作业拿了干嘛?我伸出手在他面前一摊,想直接要回我的作业本,他却用手指了指老师。
我越想越气愤,不断地向他讨回本子,可是小a不说话,只是指着老师,我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听课。
这时,我才发现,老师正在讲的内容并不是以前一直讲的怎么唱之类的,而是下周音乐考试的重要内容,是关乎音乐期中考试的。我这才明白,小a只在今天这节音乐课上阻止我写作业,是为了生怕我考不好,让我去听老师讲的东西啊!我满怀感激地望向小a,小a也正好在看我,我们四目相视,不禁都笑了。
老师还在给我们讲着期中考试要考的乐理知识,我听着听着,不禁又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小a不直接告诉我,而是用这种方式来强迫我这节课认真听课呢?我越想越怪,眉头紧皱,疑惑地望向他。偶然间,一个念头从我心中一闪而过,但我马上在心里又否认了,他不会是这样的人吧?下课后,我拍了拍他的肩,不好意思地问:“那个……为什么上课时不直接告诉我呢?”他思考了一会,但还是没有回答,我连忙说:“没关系,不说也没事,不过真的很感谢你。”他笑了笑:“我是这样想的,要是明说,以你的性子,是不会改的。”“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在接下来的音乐期中考试中,我与小a都拿到了满分。我这才真正释怀,小a在那堂课的行为真的是为了我好。原来,友谊并不仅仅存在于互相诉说与倾听时,有时,换一种更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别样的友谊。
原来这样美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