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其实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并且是面对大众的一个活动,要写好演讲稿哦,你想演讲有水平,就必须要认真研究你的演讲稿,下面是好文笔小编为您分享的说历史的演讲稿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__周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靓丽的季节,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字眼,我们要去追回与你同行、释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春,是季节,是成长的季节,青春就浊出成在成长季节的那片生命的绿色,是阳光下那片灿烂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它也许是你人生的一处驿站,不过请记住,即使它象一颗流星,我们也要努力让它成为一次辉煌的闪现,不惧艰难困险,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高中时代,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人生的辉煌,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五四运动30年后,新中国成立了。火红的青春足迹与共和国的发展历程紧相伴随。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报名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清华学子超过应召人数的9倍,没被招收的难过的掉泪。全国各地两次报名参军的青年达70万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把青春献给祖国”成为全国青年的行动口号。第一支青年突击队在北京展览馆工地诞生,引来全国13万名青年跟随。20万青年高唱《垦荒队员之歌》奔赴边疆,为新中国农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青年的艰苦奉献和创造激情支撑起社会大厦,更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青团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贡献。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世纪,中国共青团,将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纪,以新的作为开创新的事业,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上继续谱写光辉的篇章。
我们缅怀“五四”先驱们的业绩,回顾中国人民和青年在整个世纪,走过的历程,作为当代青年团员应当秉承民族精神,高举“五四”火炬,肩负时代责任,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以满腔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拥抱新希望,来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纪吧。
青春是什么?青春可以是潜心于科学研究,十年磨一剑;青春还可以是扎根于边疆,一心谋发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药包炸碉堡时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声。青春是整个人生旅程中最绚丽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诠释,乃至于实现,而青春正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期。青春需要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朋友们,不,战友们,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在向我们召唤,历史将会永远记住我们的身影,前进吧,前进吧,让我们释放青春的能量,点燃激情的青春梦想。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2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被攻击拒绝,被楚王赶出朝廷。屈原非常愤怒,在流放期间写了很多爱国诗词,最著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失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想看到他的国家毁灭的悲惨景象。
人们喜爱屈原。当他们听到屈原自杀的消息时,他们划船到河边打捞屈原的尸体,但他们找不到。他们怕河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装进竹筒里,扔进水里。他们想用糯米喂鱼虾来保护屈原的身体。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自发地来到河边悼念屈原,也在汹涌的波涛中划船,象征着人们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中国南方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受到人民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褐色的种子,看着赛龙舟的时候,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
让我们带着尊重和珍惜来看待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提前祝你端午节快乐!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3
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的后面一句我们不一定听说过但一定深有感触,和前面一句连起来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正——言顺——事成,组成了一般做事的`道理,这种思想常引导我们要在事情发展的时候首先给它正名。
孟子在中年的时候游说各国,也遇到过正名的事情。在齐宣王处,齐王询问孟子:“武王伐纣,难道是却有其事?”孟子平淡的回答道:“在文献中有记载。”齐宣王基于礼法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短,只有四个字,却可以把儒家尊为贤明的君主周武王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简短的问:“臣弑其君,可乎?”武王伐纣,在历史中是人心所向,关于这一点,看似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而在齐宣王看来,在礼法森严的封建时代,发生一件以臣子的位置杀害君主的事情,维护礼法的孟子似乎是无法辩驳的,那么儒家尊重的贤明君主,也不过是一个乱臣贼子,篡夺王位的恶徒而已。要是孟子想说明武王的英明,倒像承认臣子可以弑君,滑稽无比,今后他要是再次提及礼仪,大概无非成为别人的笑柄而已。
儒家的正名,在孔子那里,成为了一柄利器,使“乱臣贼子惧”,而孟子直率而温和地给予齐宣王的回答,可以让人想见,在他犀利的言辞、敏捷的思辨、锐利的目光背后,使得“正名”这种思考方式具有了昏庸的君主也要恐惧的力量。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4
今天本人能参加这次“中国地质学会”年会,甚感荣幸。同时看到内容丰富的会刊,更觉高兴。本人对地质是外行,没有什么可讲;但因我和地质界许多位老前辈们都有深交,所以对过去地质学会的工作情形,特别清楚。本人尤其赞佩地质学会在国际上的崇高地位,对贵会前途寄予无限的期望。
地质学、古生物学皆属于历史科学,本人特在此提出一八八○年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uley)关于研究古生物的一篇有名的讲词《柴狄的方法》(on the method of zadig)的故事来谈谈。
赫氏所讲故事里的“柴狄”是法国一位大哲人伏尔泰(voltare)做的小说里的主人翁,在这书中柴狄是一位巴比伦的哲学家,他喜欢仔细观察事物。有一天他在森林中散步,恰巧王后的小狗走失了,仆人正在找寻,问柴狄曾否看到。柴狄当时说那只狗是一只小母狗,刚生了小狗,并且一只脚微跛。仆人以为那只狗一定被他偷藏了,就要逮捕他。这时又有一群人来找寻国王失了的马,柴狄又说出那马是一匹头等快跑的马,身高五尺,尾长三尺半,马蹄上带着银套,嘴衔勒上有二十三“开”金子的饰品。于是他就以偷窃王家的狗和马的嫌疑被捕了。在法庭上柴狄为自己辩护,他指出:他根据沙上的痕迹就可以判断那狗是刚生小狗的母狗,左后足是跛的;又根据路旁树叶脱落的情形,可以判断马的'高度,根据路的宽度和两旁树叶破碎的情形,可以判断马尾的长度;马嘴曾碰石头,那石头上的划痕,可以推知马衔勒是二十三开金制成;根据马的足迹可以判断这是一匹头等快跑的马。随后狗和马都在别处找到了,柴狄无罪被释。赫胥黎说:古生物学的方法其实就是“柴狄的方法”。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天文学家所用的研究方法,就是这种观察推断的方法。地质学和古生物学都是“历史的科学”,同样根据一些事实来推断造成这些事实的原因。
历史的科学和实验的科学方法有什么分别呢?实验的科学可以由种种事实归纳出一个通则。历史的科学如地质学等也可以说是同样用这种方法。但是实验科学归纳得通则之后,还可以用演绎法,依照那通则来做实验,看看某些原因具备之后是否一定发生某种预期的结果。实验就是用人工造出某种原因来试验是否可以发生某种结果。这是实验科学和历史科学最不同的一个要点。地质学和其他历史的科学,虽然也都依因果律,从某些结果推知当时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但历史科学的证据大部分是只能搜求,只能发现,而无法再造出来反复实验的。(天文学的历史部分可以上推千万年的日月蚀,也可以下推千万年的日月蚀。也还可以推知某一个彗星大约在某年可以重出现。但那些可以推算出来的天文现象也不是用人工制造出来的。但我曾看见一位欧洲考古学家用两块石头相劈,削成“原始石器”的形状。)
正因为历史科学上的证据绝大部分是不能再造出来做实验的,所以我们做这几门学问的人,全靠用最勤劳的工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谨严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
这种功夫,这种方法,赫胥黎在八十年前曾指出,还不过是“柴狄的方法”。柴狄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人类用常识来判断推测的方法。赫胥黎说:“游牧的民族走到了一个地方,看见了折断了的树枝,踏碎了的树叶,搞乱了的石子,不分明的脚印,从这些痕迹上,他们不但可以推断有一队人曾打这里经过,还可以估计那一队的人数有多少,有多少马匹,从什么方向来,往什么方向去,过去了几天了。”
历史科学的方法不过是人类常识的方法,加上更严格的训练,加上更谨严的纪律而已。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都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华儿女具有龙腾虎跃的精神。当奥运健儿夺冠、“神舟5号”升空、经济快速发展时,我们拥有了太多的感动和兴奋。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活力。“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多难兴邦”这一饱含哲理的话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写照。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的满清政府签下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黄河在哭泣、长城在哭泣、虎门的炮塔在哭泣。然而,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三元里、义和团,孙中山、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东方巨龙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在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儿女。抗日战争胜利,两弹一星争先。三峡大坝蓄水,神舟五号飞天。从林则徐到杨靖宇、从邓稼先到杨利伟,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民族的脊梁始终挺拔不屈。
1998年夏天,长江告急、松花江告急、嫩江告急,咆哮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践踏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危难时刻,全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子弟兵从四面八方赶来了,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来了。一双双有力的大手握在一起,它们扼住了洪魔的咽喉,挽住了人们的生命。在水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李向阳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
2003年的非典疫情,又是一场严重的灾难。在灾难面前,党和政府没有退缩;白衣天使没有退缩;广大群众没有退缩。抗击非典的斗争,像一座熔炉,锤炼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像一所学校,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使人们受到了民族精神的教育。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奋进。
“迎难而上、敢于胜利”,中国人民的英雄主义气概一览无余。
一个伟大的民族,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表现出他的坚强和不屈,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光彩。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伟大的中国就是一座不垮的大厦,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不倒的巨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爱国演讲稿高一最新3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6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祖国,我为你骄傲》。
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飘扬,就像母亲微笑着张开双臂。此刻,站在国旗下的我就像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心中激动无比,感慨万分。
五千年灿烂文明,万里锦绣河山。九州、华夏、中华,960万平方公里,十几亿儿女,56个民族亲如兄弟,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
巍巍的群山、无垠的草原、肥沃的田野、纵横的河流,美丽多姿的杭州西湖、如诗如画的漓江山水、美丽如画的阿里山风情,中华大地山河壮丽、风光迷人。
登上万里长城,感觉五千年漫漫历史;伫立在兵马俑军阵前,聆听千年战马的嘶鸣;倘徉于苏州园林,江南水乡,品尝那人在画图中的惊奇感受;伟大祖国历史悠久,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无比的东方文化。
岳飞一阕《满江红》,文天祥一腔《正气歌》,鲁迅一声《呐喊》,闻一多一组《七子之歌》,唱响伟大祖国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伟大祖国不屈的尊严与神圣。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血脉里流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翻看历史的画卷,拂去岁月的风尘,我们知道伟大的祖国多灾多难,正如毛主席所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愈烈,反抗也就愈烈。”为了维护疆土的完整,为了维护国家的神圣,为了五千年文明的延续,为了千百万民众的安康,有多少仁人志士一片丹心长报国?有多少热血儿男英勇捐躯铭千古?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挥毫明志:“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李大钊振臂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吉鸿昌大义凛然,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一路坎坷,一路动荡,一路豪情,一路悲壮。中国领导人民送走了黑暗,送走了迷茫,迎来了胜利,迎来了霞光。终于,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终于,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来自中国人内心的呼喊,这是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气吞山河的壮歌!
从此,一个崭新的国家,伴随喷薄的旭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用一个嘹亮的声音把中国的名字唱响!从此,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旗帜,在阳光下微笑,在和风中飘扬,在雄鹰掠过的高度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航向!
看啊,昆仑巍峨,长江浩荡,亿万中国人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步伐整齐,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进发,进发!
祖国啊,如果你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我们就是树上的一片绿叶;如果你是一座美丽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一朵小花;如果你是一首华美乐章,我们就是乐谱中的一个音符;如果你是一幢雄伟大厦,我们就是大厦上的一块红砖;如果你是一艘前进的巨轮,我们就是船上勇敢的一个水手。
我要深情地对你说一声:祖国,我为你骄傲!
说历史的演讲稿篇7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不知大家可曾听过这样一句格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再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是由细节构成的,我们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例如,经常见到有同学在教室内、楼道里起哄或大喊大闹,走路推推搡搡,不自行成队;再例如校园内部分同学之间相互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桌椅等公共财物。这些不文明行为,与我们美丽的校园很不相配。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文明习惯的养成。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良好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目无纪律,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
同学们,星期五是我校第二届“孝亲文化节”,我们应该展现的是文明的二中人。当然做个文明人,应该从许多细节做起。比如:上学、放学、你遵守交通规则了吗?课间在楼道里你是否文明休息?上下楼梯你自觉靠右行走了吗?食堂就餐你是否能做到了按序排队?学校的一草一木你珍惜了吗?在校内外,见到老师、长辈你热情打招呼问好了吗?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成。
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文明礼仪之上。倘若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也不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不乱说脏话;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毁坏公物;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不弄脏墙壁。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成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
说历史的演讲稿7篇相关文章:
★ 说美德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