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教案优秀7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进行合理的教学步骤和顺序安排,一个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说教学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说教学教案优秀7篇

师说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师说教学教案篇2

活动名称: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里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桃花开得正艳,在午后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新奇的发现着,交流着。与季节相结合,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小花园”的主题。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幻想,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 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 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我们利用午间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等机会中,一起和孩子们找找春天里的颜色。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说说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所设置的,教师目标意识较强。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用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导孩子说说他们心中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基本能说完整话,如:“春天是**色的,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适当的调整一下,在小结的时候可以加强为幼儿感受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粉的红色的,因为…”但是在幼儿自由交流的环节,也许由于有客人老师在的缘故,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中,由于看了vcr,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装扮涂色中,孩子们的表现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环节中,老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才水到渠成的跟着蝴蝶姑娘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总是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着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有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五)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 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 “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师说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的道理。

4 、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2、生猜。引入课题:落花生。

3、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二、生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各种好处

师引:同学们,那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花生,让你们尝尝。吃过花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所得,谈谈花生的各种好处。(注意:保持教师的清洁卫生)

生:1、分小组品尝后,小组讨论、小结。

2、全班汇报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引:同学们,你们谈得真不错,打开课本(91页),这里也有一家子在吃花生、议花生呢!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1、复习生字词。

师: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出示课件,学生认读、抽生认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一)、再读感知

1、下面我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思考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板书:

①种花生——②收花生——③吃花生——④议花生

(二)、逐部分理解

1、理解种花生、收花生(略写)

①、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在讲种花生?

师: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②、第一段中哪一句是在写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翻土”、“播种”、“浇水”这几词语能颠倒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白:这几个词是按种花生的过程排列的,不能颠倒)

③、姐弟几个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花生,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中的“居然”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呢?(这个词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2、理解吃花生时议花生的重点部分

引入:亲手种的花生有了个好收成,当然大家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邀请父亲也参加。看到课文“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本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告诉我们,父亲来了,是“难得”“实在难得”呢?

(理解父亲不顾“天色不好”、“公务的繁忙”,前来过收获节,品尝劳动的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

3、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师:父亲这样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新花生吗?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虑学习课文最后部分。

出示课件:课堂兴趣套餐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②讨论: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③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1)分小组合作讨论;

(2)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3)你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说的这段话读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出示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是显露在外的,非常引人注目,而落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善于把自己的作用展示给人们。)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这一段落。

理解: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也许有的同学在犯嘀咕了。

5、课件出示:兴趣发??

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各抒己见。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苹果、桃子、石榴,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又把香甜的果汁贡献给人们。为什么非要做像花生这样的人呢?

师:如果你这样想,当然不错。在这里父亲这样说,是为了感悟花生不哗众取宠、默默奉献的精神。

6、师过渡:这次“收获节”,有了父亲,我们的收获真大,请看:

出示课件: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他伴随你健康成长。

五、回忆文章的主次、深化文章中心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六、课文兴趣作业

人们常常借助某种平凡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的道理吗?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写作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1、重点学习议花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指名回答。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来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父亲想借用两种事物的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6)理解句子“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意思

教师点拨。

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

有感情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有用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

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4、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5、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师说教学教案篇4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特产、清香、悦耳、翠绿”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知道成熟后的秋白梨的特点。

3、读懂句子。辨别“不但……而且……”句子的正误。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特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填空:我的家乡在_________,咱家乡的特产是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白梨的可爱?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看课本插图,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

2、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秋白梨的样子写具体的。

对照课文,正确地朗读第3自然段。

注意检查:“雕”的部首和“尝”的书写。

3、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可爱吗?请围绕“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接写几句话。

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

4、辨别“不但……而且……”句的正误。

①划出课文中带有“不但……而且……”的句子。

②把句子读一读,体会用法。

③尝试练习。见《作业本》第4题。

④反馈校正。

⑤用“不但……而且……”说一个句子。

5、学习字词。

①读准生字字音。

②熟悉字形。

a、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b、说说“爽”字的笔顺。

c、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一遍。

③理解词语意思。

a、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香 悦耳 翠绿

b、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见《作业本》第1题。

四、提出疑难问题。

五、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组按时间顺序连成的句群,初步了解这种叙述方式。

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教学过程

一、用“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

(成熟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目标1:认识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

(1)默读第2自然段,理清该段共有几句话。

(2)用“——”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些表示时间的词。

春天夏天秋天

阳春三月初夏秋高气爽的季节

(3)轻读这个自然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见《作业本》第6题。

(5)小结:《家乡的秋白梨》第2自然段共有5句话,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句子的意思前后连贯,生动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目标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1)读“春天”。

① 看投影片(一),体会梨花像银海船灿烂的壮阔之美。

②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江湾美景的句子。

(2)“夏天”部分的朗读训练。

出示投影片(二),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读好:“躲、害羞、小姑娘”等词,把初夏时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实的可爱读出来。

(3)“秋天”部分的朗读。

出示投影片(三)。

①学生试读、评价。

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4)欣赏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三、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见《作业本》第3题。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或全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1、把下面三句话连成一段话,并说明理由。

( )初夏,青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翠绿的枝叶间。

( )春天,满山的梨花散发着清香。

( )秋天,成熟的白梨挂满了枝头。

① 投影上面三句话。

② 读一读,按顺序填上序号。

③ 说理由。

2、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词句的优美和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学习“阅读方法提示”。

1、读“提示”。

2、出示一段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话。(投影)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师说教学教案篇5

设计背景

游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主动认识10内的数,促进思维发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2.培养幼儿比较、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10以内的数的认识,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五彩的小星星、小木棒。

2.数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猜星星数量

玩法:

老师随意抓起一把小星星,然后让幼儿猜小星星数量,再比较两手中小星星的多少。接着幼儿2人一组,每人用一只手随意抓一把小星星,然后互相猜小星星的多少。

2.分小星星。

①请幼儿给小星星分类,把相同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

②启发幼儿把什么颜色的小星星放在一起,帮助幼儿了解分类的标准。

③让幼儿说出每一种小星星有多少、哪种颜色的小星星最多。

3.拼图游戏

玩法:

①幼儿看数卡取出相应的小木棒,用这些木棒拼出不同的图形互欣赏。启发幼儿说说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什么图形。

③幼儿自由拼图、说出用几根小木棒拼出了什么图形。

教学反思

我考虑到我们的幼儿是农村的孩子,数感差,如果直观教学,幼儿会不易接受,兴趣也不高,错呀根据幼儿爱玩的天性,我准备了些五彩的小星星来猜数,让他们在玩乐中认知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在教学中,师幼互动猜数时,我

发觉每个幼儿高举出示数字的小手,嘴里也嚷嚷着要猜数,参与性特高。为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我让幼儿每2人一组,继续玩猜数。这就利用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学习兴趣就递过来,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这样学习兴趣

就提高了。用小木棒摆图形,既可促进思维发展,有使幼儿对10以内的数加深认识。幼儿积极、大胆形象摆出了三角形、四边形、星形、圆形(不太规则),有些想象丰富的幼儿在图形中摆上五彩的星星,图形美极了,开阔了幼儿思维。

课后抽查幼儿的10以内读数,还有3个不能正确读数。如果我再上这节课,这三个幼儿要作为重点教育。还应多加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多关注后进的幼儿。

师说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歌曲前奏、领唱、伴唱的不同要求,尝试创编动作。

2、感受歌曲铿锵激昂的风格,体验和表现好汉的英雄气概。

3、萌发对好汉品质的崇拜。

【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铿锵激昂的风格,体验和表现好汉的英雄气概。

2、萌发对好汉品质的崇拜。

【活动准备】

关于《好汉歌》的vcd及磁带

【教师活动】

师:向客人老师问好!请坐!

1、和幼儿共同探讨什么样的人是好汉,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幼儿理解和表现好汉做准备。

师:好汉!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汉?(3-4名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初步欣赏《好汉歌》,将幼儿原有经验与当前活动建立联系。

指导语:为什么一听这首歌就感觉像好汉?

(幼儿第一次欣赏歌曲)师:听了这个音乐你感觉是什么样的好汉?(3-4名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分段欣赏《好汉歌》,并尝试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歌曲。

1)参与伴唱部分的表演,感受歌曲中领唱和伴唱的处理效果。

让幼儿创编为好汉加油的动作指导语:可以怎样为好汉加油呢?请你做一做。

请幼儿听音乐,在歌曲的伴唱部分做加油的动作。

(幼儿第二次欣赏歌曲,随老师做加油的动作)*随琴声练习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导语:很多人在唱什么?怎么唱?

教师扮演好汉,幼儿参与伴唱部分的表演。

指导语:你们来为我这个好汉加油吧!记得在什么地方加油吗?

2)尝试创编两个能表现好汉英雄气概的静态造型,感受前奏音乐。

指导语:谁能做一个动作,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好汉。

4、完整欣赏和表现歌曲《好汉歌》。

5、再次引发幼儿去思考什么样的人是好汉?

师说教学教案篇7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三年级下册unit 4 do you like pears?中a部分的let’s learn和listen and draw.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unit 5 let’s eat中学了一些有关食物和饮料类词汇,能用“i like…”来表达自己的喜好。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四个水果类词汇:orange,pear,peach,watermelon.

(2)能理解并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运用句型:hmm.it taste good.

2、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过的有关食物、饮料以及水果类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形成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听、说、认读四个水果类词汇:orange,pear,peach,watermelon.

2、教学难点

(1)句子it tastes good.的理解运用,it tastes的连读,以及 tastes 的'发音。

(2)进一步巩固运用“i like…”来表达自己的喜好。

五、教具准备

1、 第一册unit 3 b部分let’s chant 磁带。

2、 let’s learn 部分的课件。

3、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所学水果类单词图片,并且教师准备水果类单词卡片

4、 学生准备数张白纸和水彩笔,准备画图。

5、 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revision

1、play the tape :let’s chant “i can see a rainbow”,学生边听边拍手有节奏地吟唱。

设计意图:

通过歌谣能让学生心情放松,既复习了颜色类词汇,进入英语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的游戏活动做准备。

2、 开展抽单词卡片,读单词的游戏。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前抽取单词并读出单词,然后台上的学生找台下的学生用这个词造句。

t:i have some cards,who can come here and take a card?

s1: cake. who can make a sentence with this word?

s2: i like cakes.

t:is she right?

ss: yes,she is.

设计意图:

开展抽单词卡片,读单词的游戏,既复习了有关食物和饮料的单词,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个桃子

t:what can you see?

ss:i can see a…

t:(帮助学生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并同时呈现单词卡片和课件)i can see apeach.

ss:i can see a peach

t: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peach.

s1:it’s pink..

设计意图:

运用实物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将桃子切开,让某几个学生亲自品尝。

t:is it good?

s:good.

此时,教师也给自己切一小块,品尝后说:hmm… it tastes good. 随后再让其他学生品尝,并让他们发表看法:hmm… it tastes good. 让大多数学生品尝水果,让学生说句子it tastes good.i like watermelons

设计意图:

学生亲自品尝桃子后,学说句子hmm… it tastes good.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会了句子hmm… it tastes good.同时也复习了句型i like … .

3、做猜词游戏

t:it is fruit. it is yellow.it is round.what is it?

ss: 梨子。

t:(出示课件并领读单词)pear。

ss: pear.

t: do you like pears?

s1:yes, i do.

t: why?

s1: it tastes good.

设计意图:

在解答谜语的过程中引出新知识,既训练量学生的听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出示一个有不同瓜果类水果摊的课件,创设一个买水果的场景。

t: wow,so many melons,this melon is very big.i like it very much.

s1: would you like some?

t: yes ,i like some melon, read after me, melon.

ss: melon.

教师边拍手边说歌谣:melon,melon.品种多,watermelon是西瓜。

设计意图:

通过顺口溜不仅记住了单词,而且知道了melon,watermelon是西瓜。

4、 出示一个橙子

t: what colour is it?

ss: it’s orange.

t: yes, it’s orange. it’s an orange. an orange is orange.(解释orange的两种意思。)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一个橙子来询问它的颜色,既复习了orange(橙色)这一词,运用句子an orange is orange.引出了orange表达了橙子这一意思。

5、播放教学课件,认读单词pear, peach, orange, watermelon。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指单词跟读。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和录音,让学生能模仿正确的语音,在听的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step 3 practice

1、游戏:do it quickly!

首先,用单词卡和图片练习所学水果类单词。学生 边读 老师边把卡片和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墙壁上。之后,将全班分为三队,每次按顺序每队出一名选手。教师给学生下指令run to the pear,各队的选手要快速跑到pear 的图片或卡片处,用手取下图片或卡片并大声读出。哪组学生得到图片或卡片就为他们队赢得一分。

2、listen and draw

t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梨,变化边说)now let’s draw a pear. draw a pear。

ss:draw a pear。

t:draw

ss:draw

t将pear涂色),color it yellow and pink.

使学生充分明白color的含义。

3、四人一组活动:

t:now let’s practise in small groups,you must act group leader in turns.eg,group leader says:draw a peach. color it pink. then give me your best pictures.i will show the pictures to all the students.

学生四人一组开展活动。

设计意图:

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的听,说,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巩固了所学知识。

4、扩展练习

问:关于水果和食品的单词你们都知道哪些?学生表述所学水果和食品的单词。学生还想知道哪些单词,根据学生情况还可以学习一些单词。

设计意图:

通过扩展练习,既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食物饮料类单词又一次得到巩固,又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

step 4 add-activities

cards game

把所学水果类单词卡放在一边,图片放在另一边,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每次每人抽单词卡和图卡各一张,如单词卡和图卡为同一单词为胜利。最后比一比,谁手中的卡多,谁为胜利者。

师说教学教案优秀7篇相关文章:

师说读后感800字推荐5篇

师说读后感1000字优质6篇

师说读后感400字模板5篇

论语师说读后感优质8篇

教学设计教案6篇

教学设计教案参考8篇

教学活动教案6篇

教学设计教案通用6篇

2023春教案优秀7篇

教学设计教案推荐5篇

师说教学教案优秀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