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交流,教案的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两个方面,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粽子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教师小结: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3
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准备:课件、磁带、 录音机。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2、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 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
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 ――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
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 ――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很多幼师经常抱怨上课难,幼儿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幼师们都多少有过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师淘宝店”即可看到本店,欢迎您与我们联系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彩纸、绳子、软陶。
2、塑料盒、纸盘。
3、手工制作工具、辅助材料。
4、粽子实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察外形,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
(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
(3)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
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兴趣。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讨论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
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手工制作时注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教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按照详细步骤再次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亲手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一起吃粽子。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游戏中.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粽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端午粽子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的来历和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活动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粽叶若干、橡皮筋
2、范例、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三角粽、四角粽、团盘粽等)。
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出示范例: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粽叶)。在我们的太湖边也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
2、师: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3、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边介绍: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评一评谁包的粽子最好,并请幼儿将粽子送到小吃街中开展角色游戏。
端午粽子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