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括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教案的设计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下是好文笔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设计应用类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设计应用类教案篇1
活动领域:
数学活动
活动内容:
我会编加法应用题
教案目的:
1、能根据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经验,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实物、图片或情景,初步学会仿编9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3、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教案准备:
1、图卡:红花,黄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学挂图一张。
3、各种实物若干。
教案流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告诉我,8可以分成2和几。”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着问:26等于几,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题来考考你。
1、谈话交流,让小朋友帮助中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出示例题。
“小明做了5朵红花,4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
2、应用题的结构。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还问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感知应用题的结构:要说一件事,2个数,还要问一个问题。三、接龙游戏:大家来编题。
1、出示小鸡图,老师讲事情,请幼儿提一个问题。
2、老师出示实物2支短铅笔,3支长铅笔,幼儿看着说一件事,并说出两个数,可由老师提问。
3、幼儿两人一组,一人编实物,一人提问。
三、操作活动:看题卡编应用题(题卡上有算式,还画有实物)
1、教师引导,看题卡如:23=?编一道关于铅笔的应用题。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题卡,一人说条件,一人问问题,然后交换提问。
3、幼儿反馈信息。
四、我编你算
看图上不同的东西编出不同的加法应用题。幼儿两两结伴,一人编应用题,一人在横线上列算式。
设计应用类教案篇2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p83例4。
教学目标:1、掌握解题思路。 2、会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培养探索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学软件(逐步演示的线段图及学生提供的知识)、贴纸(出示例4)、 投影片(提供练习题)、纸条(收集不同算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上新课前老师先提一个问题,大家先思考,然后抢答。如果要你们查找广州市市长热线电话,有什么办法呢?师:(汇报完)同学们想到了查114,找报纸等不少的办法,不管什么方法,我们都是通过联系一些能找到市长热线电话的有关资料去查找,同样,解决数学问题也要联系我们学过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
1、引出例4。下面同学们就利用这种解决问题要联系有关知识的方法,来解决今天学习的分数应用题(贴纸出示例4,后板书课题)例4:出示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2、出示目标。解答应用题时,我们通常是怎样做的?(1理解题意;2联系学过的知识去分析数量关系;
3会解答。板书目标:会分析、会解答)3、理解题意。 那么下面大家就先默读题目,看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这道题的题意的,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独立进行理解题意)汇报。(提问几个学生,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逐步计算机出示线段图)若学生不会答可补充问用去3/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用去的是原有的3/5)说明什么?(把把原有的2500吨看作单位“1”) 2500吨 还剩?吨 用去3/5
4、查找资源。 刚才大家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题意,那么看到题目的条件与问题,你想到什么知识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帮助?(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师参与引导→汇报→教师根据汇报计算机出示有关知识)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总量-用去量=还剩量 3)用去3/5→用去?吨4)用去3/5→还剩2/5
5、主动探索,尝试解决。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现在都学会了准确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这些知识你们能解答例题了吗?如果能的就直接解答;不能的再重温这些有关知识,然后尝试解答,(如果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怎样解,做完的想一想还能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就写出来)
(2)小组内互相说自己怎样想?怎样算?(组长组织,已经完成的先说,没做完的先听其他人说。交流过程中指名不同的同学出来板算两种不同的方法)
6、归纳思路,提炼方法。
(1)汇报:(指着算法)要求还剩多少吨,就要用原有的吨数减去用去的吨数,因为用去的吨数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要先用原有的2500吨乘以用去3/5求出用去的吨数,再求还剩的吨数;要求还剩多少吨,就是求2500吨的2/5是多少,因为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还剩2/5,所以要先用1-3/5求出还剩几分之几,再求还剩多少吨。(先由板算的同学说,再看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或象他们那样根据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边汇报边计算机闪动线段图,如下图) 订正:你们认为他们算得怎样? 2500吨 (用去?吨) 还剩?吨 用去3/5 (还剩几分之几) 解法一:2500-2500×3/5 解法二:2500×(1-3/5) =2500-1500 =2500×2/5 =1000(吨) =1000(吨)
(2)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对可能的错误如2500×3/5要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对如这样的解法χ+2500×3/5=2500要加以肯定,但说明体现不了解题的优越性)
7、小结。
(1)(指着两种解法)比较一下: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先别急,下面先由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书p83例4,把例4补充完整后,先想一想,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来。(稍后)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汇报。 区别:两种方法解题思路不同,第一种主要用总量减去用去量得到还剩量,第二种用总量乘以还剩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得到还剩量。 联系:都把原有的吨数看作单位“1”,都要用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边听边观察计算机)(2)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答例4的?(理解题意,联想学过的知识帮助解决问题)师:所以以后遇到新的问题,我们要充分理解题意,然后联系有关知识去帮助解决。三、练习巩固,适当扩展。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做一些练习。1、p84:做一做1。(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汇报。再用两种方法只列式不计算。订正:做的怎样?有什么评价?)2、一条公路全长240米,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还剩多少米没有修完?(先自己想一想,再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师:我们说解决问题要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那么刚才两道练习你用到了什么知识呢?(例4的知识)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出示第3(1)题练习)遇到新问题又怎么办呢?联系什么知识?下面就交给你们自己去想一想、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3、一条公路全长240米,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4,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3。
(1)还剩多少米没有修完?
(2)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3)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 (用纸条收集不同的算法对答案并重点汇报240×(1―1/4―1/3)怎样想。第二、三问独立完成,小组评价,全班订正)四、教学评价。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分数应用题)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要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或方法)所以当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查找有关知识或方法来解决。
三、布置作业。1、机动练习或作业。已经知道朝天小学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25,问1—5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请大家想办法解决)(时间允许让学生汇报想到的一些办法)p86:9。
设计应用类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甲数)
(2)乙数的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10(元)
(4)检验写答: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3、归纳:今天学习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据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四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18╳=15(元)
15╳=10(元)
18╳╳=10(元)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设计应用类教案篇4
1、什么是应用文;
2、应用文的特点;
3、如何写好应用文。
掌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案例:从“大学录取通知书”说起
应用文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训练,可也一直在接触在使用。比如“假条”,再比如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入 学 通 知 书
xxx同学: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 学院 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二〇一二年 月 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二〇**年 月 日
以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例,请说说应用文有什么特点。
一、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黑色的六月、煎熬的七、八月,通知书到了,说明我们被正式录取了,我们那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2)针对性:你的通知书就是给你下的。
(3)时限性:报到时间。
(4)真实性:
(5)程式性:体现在空格部分,一个学校所发的通知书都是一样的。
(6)平实性:
补充:有疑义的“另类大学录取通知书”——淘宝版
南京理工大学在手机短信告知考生录取情况的时候,采用“淘宝体”:“亲,南理工,211院校噢!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记得9月2日报到哦!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上网就可以查到通知书到哪了哦!”
尽管南理工使用手机告知对方,但这种做法遭到了批评:
(1)通知书采取网络化语言,破坏了录取通知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会使家长和学生不信任。
(2)录取通知书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一般一式两份,一份报到时交给学校,一份留给考生永久保存,所以才采取较为传统并且庄重的方式。
所以,作为应用文一种的录取通知书,还是采用平实、严肃、正式的语言比较好。
二、应用文的概念及种类(见课本)
依据课本种类划分,将课本要讲的内容分类。
三、如何写好应用文
(一)锤炼思路:应用文写作首先具有“实用性”,就是要用文字说明来解决具体问题。所以学写应用文首先不是你如何写好,而是如何把问题想清楚,如何把问题解决掉。
请改写以下通知
通 知
因为最近吃饭的人太多,因此规定先卖老师,老师卖完再卖学生。
某食堂
请同学派代表发言,想解决办法。
学生回答情况:
(1) 分时段就餐;(2)分区就餐;(3)自觉排队
教师给出参考答案:
因近期师生就餐人多,拥挤耗时。自今日起实行分区分时就餐制,具体办法为,在早中晚三餐供应时间内,前半小时内1-3窗口为教师就餐时间,4-10窗口为学生就餐时间;其后不作分区限制。
(二)模仿写作:从分析范文中,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应用文理论知识的理解,具体地掌握每种应用文体式的写作方法。在分析范文之后,也可以收集一些病文,对它们加以分析,找出其错在哪里,其原因是什么,从而加深对应用文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作业
策划一次活动,学习课本50页。
这是一次自我感觉良好的课,关键是例子选得精彩。
食堂问题既是书本中的一个案例,也是联系今天我校食堂分区就餐问题的现实反映。
当时听课还有学院领导。正好在学生们回答之后,请领导就实际情况做点评。
达到了模拟真实情境的目的。
设计应用类教案篇5
牙周病是口腔第二大常见病,是牙齿缺失最重要的原因。牙周病学和众多学科关系密切,是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重点,学习中主要以门诊实习为主。教学中存在以下难点:
(1)牙周病学课程在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理论教学中仅有2学时,内容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牙周病有深刻印象;
(2)临床医学系的毕业生从事口腔专科工作者极少,学生主观重视程度不够;
(3)临床实习时间太短、不集中,一般是以2~4人为1组,时间为1d。在短短的1d内,学生依靠随机分组见到的病种少、疾病重复率高,典型病例少;
(4)牙周疾病的特点表现为病种多、临床表现相似,同时受口腔环境的限制(视野小,患者张口时间有限),影响了示教效果,使学员缺乏足够的视觉训练,降低了学习的兴趣[3]。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1d的实习时间成为临床牙周病教学的关键。对于这一系列在牙周病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机械的延长教学时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对口腔医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与改进,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4]。
2.1全面的展现力
口腔牙周病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教科书、黑板板书和ppt教学,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科书的使用显得抽象与生硬,学生难于理解;ppt受到授课时间及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ai课件后,使得原本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以图像、文字、动画、声音、数字等融为一体的形式,较为形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5]。cai课件因其形象、生动、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为学生传授知识和提供技能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对该理论与知识做到较为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6]。通过动画将口腔牙周病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全面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理论知识体系。
2.2提高教学效率
本院属于非口腔专科教学医院,非口腔专业医学生教学的整体时间以及临床实践时间均相对较少。如果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将无法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7]。将cai课件引入教学过程后,授课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有针对性,学习时间自由,将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播放,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进行反复重点讲解。
2.3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非常关键。引入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后,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点,进行针对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科研与创造的兴趣。根据课后思考题的复习,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老师也可对学习中遇得到的问题进行解决[8]。
cai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适时、适度发挥好这个辅助工具的作用,而不能将其简单地变成电子幻灯或电子板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及时沟通互动,在学习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9]。
cai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cai课件应用于临床,直接为学生服务,充分发挥其优势,为临床教学提供一条良好的教学途径,运用好这个教学工具,必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设计应用类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创意设计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