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活动总结是组织者对活动中人员分工和合作情况的评估,通过活动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参与者的需求和反馈,提升活动的满意度,好文笔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篇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1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能力,给学生搭建展现其数学能力的平台,10月24日下午活动课我校组织各年级举行初中趣味数学竞赛活动。本次数学竞赛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配合,从监考到阅卷都非常认真、严谨,达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可以说,这次竞赛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活动,参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各年级组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7名。

一、取得成绩:

1、各年级精心出题、严密组织、公正阅卷等,均能高度重视,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活动效果较好。

2、各年级学生的解答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常抓不懈的,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希望今后继续加强。

二、存在问题:

从学生参赛过程中也可看到在培优工作中存在的些许问题

1、学生的基本技能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课外内容方面学生掌握情况欠佳。

2、部分学生做题习惯较差。呈现在卷面表现处:书写不规范、潦草,卷子上乱涂抹现象严重等。

3、做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情况,或计算失误,或做题不完整等。

4、做题还暴露出学生的逻辑推理、独立应试等方面较弱,马虎的现象还很普遍,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三、拟定建议:

针对本次竞赛活动的问题,特拟定了以下的具体建议,并在全教研组贯彻实施

1、平时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如:良好的书写习惯、计算习惯、检查习惯等。

2、培优工作中,通过扎实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优等生多加强开放性和发展性的课外内容知识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为接下来高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次数学知识竞赛已经结束,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学生和老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们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数学能力的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附:趣味数学竞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6名):刘浩东七(2)、徐东来七(2)、李朝琳八(1)、蒲海洋八(2)、庞友怡九(2)、范婷婷九(3)

二等奖(11名):安妮七(2)、李宁七(2)、邢宏治七(2)、周书柳八(2)、刘传禹八(1)、孔德兆八(1)、郭怡楠九(1)、张明巧九(1)、郭郑洋九(1)、刘登梅九(1)、崔洪洋九(1)

三等奖(17名):朱志杰七(2)、王楠七(2)、刘鸿艳七(2)、张永辉七(2)、李磊八(2)、徐其鑫八(2)、余巨龙八(1)、王树章八(1)、艾安鑫八(1)、向静九(1)、付华琴九(1)、刘开鹏九(1)、程国瑞九(1)、王学滦九(2)、范小磊九(3)、余丽丽九(3)、黄佳炜九(3)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2

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竞赛活动已经结束了,本次数学竞赛活动的参赛年级是五年级,之所以选择这个年级基于两个方面的的考虑,一是下个学年即将升入六年级,走出小学,进入初中,其学业水平关乎到学生自己、教师的业绩以及学校的教学水准;其二,这个五年级明显感觉不如当下的六年级,他们身上的问题似乎不少,李校两极分化明显,冯校学生不够灵活。因此,组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渴望通过有趣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活动分两个环节,由初赛、复赛两个阶段组成。初赛采用统一时间,个人作答的形式,时间40分钟;复赛采用分组、现场答题的形式。参加竞赛的学生共48人,初赛结束后,王越等12名选手进入到了复赛,复赛由必答题、共答题、抢答题三个环节组成,均有相应的规则和要求,答题现场紧张而激烈,必答题中一个学生在前面作答,其它学生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奋笔疾书,算出来了,嘘!捂住了,不能让他们看见!共答题中四人小组紧急商讨,可不能错哦!抢答题开始了,比赛更为激烈,除快速作答,确保答案正确外还得分工合作,我来举手报告,你赶快在题板上写出结果。得分了,喜悦的神情让人为之动容,答错了或倒扣分了,满脸的无奈,到底是孩子,喜怒都在脸上写着。

我们的校长是命题官,作为数学专业毕业的他,出的考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但是都难不倒我们的孩子们。有些题目,我们在校验时得用二元方程解决,到了学生那儿,他们用儿童的视角,儿童的思维很快就做出来了,当让其说说他们的想法时,连我们也恍然大悟,这就是儿童与成人的差别。

比赛结束了,校长进行了活动总结,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又给学生们讲了数学学习的方法,鼓励她们积极猜想、大胆尝试,要勇于挑战自己,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带动和帮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联校为获得优胜奖的个人和小组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这样的活动是学生喜爱的,但愿这样的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持久的学习的动力、学习热情和学习方法。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3

为提高我校数学课程的教育质量,增强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为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我校组织召开了小学数学竞赛活动。

这项活动,对于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经验总结

通过本次数学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做好以后的活动提供了工作经验。

1.精心计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计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事实方案。计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实施。

2.增强沟通。想把活动做好,就要做好沟通工作,与每个数学老师交流经验,分配各自的工作,了解办好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交换活动的心得和经验。

3.悉心指导学生。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将一道题正确、完整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保证考试成绩。

二、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从本次竞赛的卷面也暴露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卷面书写等方面较弱,希望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通过竞赛还可以看出我们学生因粗心看错数字及运算符号出错、因乘法口诀用错而算错数、部分学生没完成试卷等问题还是明显存在;还有更重要的是不分学生不太会“解决问题”,不知道要怎样解决一道应用题,这需要全体老师的重点关注。

这次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各自风采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喜悦和思考留给了每一位数学教师,胜不骄、败不馁,希望今天的成绩是你明天奋斗的基石,愿我校计算能力的的提高与腾飞永远有你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最后,对本次竞赛取得的完满成功表示祝贺,希望所有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再接再厉!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4

五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是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教学,并且在后面多边形面积单元教学中,计算也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依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我们五年级组于11月份进行了学生计算能力的专项竞赛。在突出基础能力的考查上,加强难度和强度的练习,为学生正确的检验计算的结果打好基础。

这次竞赛的题型设置主要是小数乘法和除法,有关的竖式计算、脱式计算、文字题的练习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是对学生本阶段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的考查,由于题量较大,简便计算占了很大的'比例,计算正确不仅需要学生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因此,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少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够完成所有题目,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他们的计算技巧有待提高,平时的强度训练显然不够。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90分以上的同学在年级中占到了20%,由于每一题所涉及的分值小,题量大,低分人群仍占了不小的比例,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更多的考虑了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年级获奖学生一等奖8个,二等奖学生12个。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5

桃花源镇凉风小学教导主任:石峰历时一周多的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已告一段落,为了总结成绩,再接再厉,查找不足,亡羊补牢,提出希望,展望未来,现对本次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做如下简单的小结。

此次活动本来应由教科室来牵头,但由于刘主任身兼六年级重任,就把此次活动平移给教导处,我也毫无怨言的承担了此次活动的组织。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上课的六位教师,感谢你们为我校全体数学教师奉献了六节精彩的课。为了这节课,你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了这节课,你们绞尽脑汁精心设计,为了这节课,你们查阅大量资料,为了这节课,你们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为了这节课,我对你们深表敬意和再次的谢意!其次,我要感谢五位评委,感谢你们为了这次活动能圆满完成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公平裁判以及精彩的评课。再次,我还要感谢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你们能牺牲休息时间而毫无怨言的参与听课学习,你们好学上进的精神值得全体教师学习。

老师们,你们都全程参与了听课,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收获和感悟,我也跟大家一样有一些思考和感悟。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数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竞赛课的所有优缺点都一一点评。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下面我具体的谈谈这次竞赛课中我个人的感受。

(一)六节课六种风格

胡艳老师的课“行程问题公式化”。她不但组织引导学生分析理

解题意,而且组织学生模拟客、轿车行驶过程理解题意,还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总结出“速度差×时间=路程差”的公式。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交流为主渠道,以训练为主线,很好的组织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速度差×时间=路程差”的形成过程,既注重了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又展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遗憾的是学生讨论与交流不够大胆,师生评价做得较少。

周筠老师的.课“面积大小方法化”。她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问一问等形式归纳总结出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有:用眼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三种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儿童化,学生充分经历了“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问一问”的学习过程,同时领悟了“用眼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方法,而且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三种方法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年轻而缺乏教学临场机制。

杨继红老师的课“整十整百加减最优化”。他组织学生从主题图入手,了解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出新授知识整十整百数怎样加减?首先通过“几个十是几十,几个百是几百”的复习,为今天整十整百加减做好铺垫,然后组织学生重点说“80+50=?”的算理,使学生懂得了整十整百数怎样加减,一共说出了四种算理,这体现了算法多样性。令人不悦的是最后没有将方法最优化成:8个十+5个十=13个十,也就是130。

向林老师的课“面积计算推导化”。她出示照片,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过程用数方格和覆盖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渠道,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较好,最后又落脚到怎样求照片的面积大小这个问题上来,整节课显得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教师教学语言简洁精炼,给人以美的享受。

杨念老师的课“合理搭配活用化”。她大胆的使用人教版教材,巧妙地构思教学流程,重点突破搭配要“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最终引申到数学问题中来:聪聪和妈妈与7个客人一共要握多少次手,4种饮料和3种主食有多少种搭配方法,12个女教师与5个男教师有多少种搭配跳舞法等的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些计算方法的形成把本节课推向了课的高潮,这也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不过你的语速太快,别说学生,就连我们听课的教师也没能听清楚你的要求,你叫学生怎么能明白你的教学意图呢?他们又怎么能很好的去合作与讨论呢?

秦开老师的课“分数加减问题化”。他首先组织学生齐读信息,让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整个教学流程体现了以问题为主线,要求学生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令人遗憾的是当学生提出了利用本节课知识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老师没能很好的捕捉到这一难得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良机。(二)数学课堂数学味浓

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的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竞赛课那样统一内容,而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

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如面积的认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人教版的“搭配”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如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相遇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等。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三)数学课堂返璞归真

这次竞赛课跟以往我听别的竞赛课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的讨论声,游戏高兴时的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回归数学课堂的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四)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辅相成

这次竞赛活动,三、四年级教室学生的课桌摆放是五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这样是为了方便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改年级至少从形式上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了。当然,合作学习也并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独立思考也很重要。而这次竞赛课上,教师很好地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那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小组合作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但需要合作时,还必须会合作,而且合作得很愉

快,体现合作带给的愉悦。

总之,这次数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既给我们数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能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又能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觉得好比一场及时雨,既洗涤了部分年轻教师不求上进的头脑,又给部分固步自封的年老教师敲响了课改的警钟。这次竞赛活动,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改年级悄然出现,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明显重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与以往相比,课堂多了一份民主与和谐,教师的角色更换了,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但是,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不强,讨论还不够充分,交流还言不达意,教师放手还不够,还不能充分相信我们的学生,生怕学生不懂就情不自禁的越俎代庖,教学评价也有待加强,这样才能很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老师们,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茫然无措逐渐变成现在的初见端倪,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也祝愿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真正实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课改目标。

谢谢大家!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6

这次竞赛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查,竞赛的结果是不容乐观的。由于试题担负着竞赛和练兵的双重任务,所以无论从题量和题型来说,部分学生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少部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能够完成所有题目,从这些学生做题情况来看,他们的计算技巧有待提高,计算方法有待明确,平时的强度训练显然不够。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达到满分的同学在年级中只占到了8位,班级中90分以上的同学为数也不是很多,由于每一题所涉及的分值较大,不及格刚及格的这些低分人群占了上峰。班级之间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五(1)、(2)班成绩较差,五(4)、五(6)两班计算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与平时教师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的功夫是分不开的。

从解答情况来看,由于试题的编制更多的考虑了平时学生易错或是容易忽视的题目,所以在这些题目的解答上,仍有部分学生沿袭了这些错误,如“23.13+25×0.16+1.87”出错的学生仍是在乘号的左右两边自己加了括号,变成自己想象中的那个算式进行计算,是错误较集中的一道题。其他题目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完整的做对每一个步骤,大部分学生在方法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由于不认真不细致,不能搞清每做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有时将几步混为一步,导致出错,还有的是在计算时算错,总之,揭示出的问题仍然较多。

年级获奖的同学按照百分和非百分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8名;二等奖共22名,他们是达96分以上的同学。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篇7

数学竞赛,作为一种智力、能力和美的竞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思维。数学尖子的产生,对促进其他学生、其他学科,提高学校的声誉,都有积极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20xx年陆良县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以及中枢镇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中,先锋小学六年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陆良县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中,我校派出7位参赛选手有6人获奖,获奖率达85.5%。一等奖有4人,二等奖2人,其中武灿林以105分的好成绩位居全县第一名。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参加竞赛不只学生自身要努力,老师也要辛勤辅导。下面简单谈一下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平时课堂内打好基础,穿插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在平时的课堂中穿插一些与本书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注重渗透一些边缘知识,扩大知识面,课尾常设置一些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让学生的思维有驰骋的余地。这对培养具有钻研精神的数学竞赛尖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另外也可以设置变式训练可使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分类、比较、归纳能力,为数学竞赛做准备。

二、领导重视,提前准备。

在开学初期,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传达了中心学校的行事履时,就安排六年级数学教师黎四云要早准备、早计划。由于我们的学生素质与城区学生差距很大,我们要提前准备,才可能有希望。在辅导过程中,校长、教导也经常询问辅导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出面解决。

三、精心选拔辅导对象,制订计划,重点培养。

老师在两个班的学生中宣布,为了迎接镇级和县级数学竞赛, 我们要挑选一部分学生参加辅导。人选的基本要求:①踏实认真肯吃苦;②勇于拼搏有竞争意识;③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④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曾经参加过竞赛并获奖的同学优先考虑,先由学生自愿报名,最后由教师综合确定人选。人选确定之后,制订活动计划,一般每星期三次,定时布置、检查,批改数学竞赛练习。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多询问,多督促,多鼓励,多指导。指导他们看一些竞赛书籍,给他们指导解题方法与技巧。

四、重视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许多竞赛试题看起来奇妙独特,通过运用一些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能“化神奇为平常,化复杂为简单”,得以顺利解决。例如,列举法、换元法、方程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竞赛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规”问题和有新意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思维能力,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我们在辅导中要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种思维形式的训练:(1)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不受思维习惯的约束,从而提高他们从反向考虑问题的自觉性,了解思维的多向性。(2)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训练。(3)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问的训练。(4)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竞赛辅导例题、习题的选择应注意针对性、阶梯性、典型性、多解性、灵活性。

(1)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实际,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加深加宽,不能盲目拔高。二是针对教材重点、难点。

(2)阶梯性:从易到难,由基础知识训练到技能技巧的培养,层层递进。

(3)典型性:具有代表性,能代表一类题型,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吃透几题,就能驾驭一大批题。

(4)多解性:这里的“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一题有多种解法,从不同的角

度利用不同的知识,获得相同的结果称为一题多解。二是一题有多种解的结果。

(5)灵活性:题型灵活多变,不囿于常规解法,灵活性大,技巧性强,往往用常规方法不能解或解法很繁,而用某种特殊方法解却易如反掌。

选择好的例题、习题,能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培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六、进行“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识,体会数学的美。

竞赛辅导的初始阶段,有些同学往往满怀激情,但是遇到一系列难题以后,他们的畏惧心理就逐渐产生了,觉得平时课堂知识的难度和竞赛知识的难度简直有天壤之别,这种鲜明的对比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巨大的落差。这时对学生给予鼓励尤为重要,要经常找学生谈心,解决其思想问题,使他们突破思想障碍,这往往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数学竞赛辅导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到数学研究对象中的对称、和谐、统一、简洁性,以及给人带来的美的视觉效应,体验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神奇和美妙,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产生充满活力的数学思想,更好地投入到数学的思考和研究中去。

七、发挥数学教研组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攻克难关。

在培训过程中遇到难的题目,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都开动脑筋,相互讨论,一起寻找最优方法。同时五年级数学竞赛辅导的一些试题,他们感觉好的一些题目也推荐给我们。我们感觉好的一些题目并适合他们的也推荐给我们。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还有许多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数学教研工作和教学质量。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篇相关文章:

数学节活动总结优秀6篇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8篇

数学趣味活动总结最新6篇

数学节活动总结6篇

小学数学教研在活动总结6篇

数学节活动总结最新6篇

小学数学教研在活动总结精选6篇

数学兴趣班活动总结8篇

数学个人教研活动总结6篇

数学教研组月活动总结8篇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2071